上火肺疼可能是经常吃一些辛辣和刺激性比较强的食物所造成的,也可能是天气过于干燥或者是体内缺乏水分的因素所引起的。也不排除是受到了病原菌的入侵所引起的。
上火肺疼主要是出现了肺燥的症状,会导致患者出现干咳无痰,还可能会引起胸闷和气短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清热去火的药物来做治疗。
肝火犯肺是指肝火强盛,上行侵犯肺部,引起肺宣降功能受损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肝火犯肺证多由于情志郁结,气郁化火,灼伤肺阴,或邪热蕴结肝胆,上犯于肺,肺失清肃或肺络受伤所致。
肝火犯肺,在中医里属于 实证 ,为 肝肺同病,肝病在先,上犯及肺 ,形成木火刑金,或灼伤肺络,如肺内血管扩张和动脉血氧合作用异常所致的低氧血症也可由于肝火犯肺造成。
根据病因分类,肝火犯肺可分为这两种因素。
1、情绪不畅
肝火犯肺可由于郁怒伤肝、情志抑郁而化火犯肺,即 愤怒、精神抑郁 等不良的情绪状态,容易导致肝气运行不畅,停滞郁堵,久而生肝火,循经上行以致于侵袭肺部等。
2、饮食过度
长期过度吃辛辣刺激、肥甘厚腻的食物,如长时间的 过度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容易引起胃热,胃热引动肝火,就容易加重肝脏负担,使肝火上行侵袭肺部。
肝火犯肺多与 不良情绪、饮食不当 等有关,通常可表现为急躁易怒、咳嗽、面红目赤、头晕、口苦、痰黄等,严重时可出现咳血、胸肋部疼痛伴灼热感等。
那么肝火犯肺具体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呢?
1、咳嗽、咳血
咳嗽是机体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等的保护性、反射性动作,通过咳嗽,能够将呼吸道的内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体外,肝火犯肺可表现为 阵发性咳嗽 ,或伴有痰黄且稠黏等情况,如果长期剧烈的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也就是说严重的情况可导致出现 咳血症状 。
2、面红目赤、咽喉肿痛
还可出现明显的 上火 表现,如面红目赤、口苦口干、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等,以及出现少痰伴咽干、 唇燥 等燥火现象。
3、急躁易怒、郁结叹气
情志失调 ,可以诱发 火证 ,或五志化火,使气机紊乱,脏腑真阴亏损,肝肺之气大伤,就容易出现烦躁、易怒、心中烦闷,或易出现郁气横生、唉声叹气、 头晕失眠 等情况。
4、胸闷气短、胸胁疼痛
肝火犯肺还容易出现 胸闷、胸痛、气短、气喘 等症状,肝火犯肺多数由于体内火气大或者体质热等因素造成,部分还可出现在胸肋部疼痛伴灼热感,或出现胸肋胀满疼痛等情况。
5、右脸长痘、月经不调
中医认为,肺脏上火可以表现为 右边脸颊长痘 ,部分女性还可以出现 乳房胀满 ,或出现 内分泌紊乱 ,出现月经不调等情况。
中医认为,肺主肃降,肝性升发,相互配伍,能够调节人体气机平衡。所以出现肝火犯肺证,其主要的治疗是进行 清肝泻肺 ,其中包括中药治疗或中医疗法等,都可辅助清肝泻火、疏肝理气、清热宣肺等。
那么根据辨证论治的情况,可具体使用哪些方法进行治疗呢?
1、中药治疗
可使用 泻白散合黛蛤散 等中药方进行配伍加减等,以及使用中药材如 麦冬、丹皮 、山栀、贝母、百合、冬瓜仁、白芍、溪黄草、金菊花、 夏枯草 等进行中药材加减,煎服使用等,或使用中成药如 龙胆泻肝丸 、逍遥丸、养阴清肺膏、泻白散等进行清肝泻火、宁肺止咳等。
2、中医疗法
可以通过 针灸、推拿、按摩 等中医疗法,进行疏肝理气,清泄肝火、肺火等,如可进行对应穴位的针灸,包括期门、行间、肺俞、侠溪、尺泽、太冲、膻中、曲池等,进行 辩证取穴治疗 。
预防肝火犯肺,日常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呢?
1、调节情志
保持愉悦的心情, 减少过度的情绪波动 如大喜大悲等,或 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如抑郁等,同时 减少生气、愤怒、急躁等情绪状态 ,积极控制情绪,可以寻找良好的情绪通道疏泄,如听音乐、阅读、聊天等,减少长期郁结于心,放松心情,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同时应劳逸结合,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
2、合理饮食
出现肝火犯肺情况,应积极进行清淡饮食、规律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甘腻肥厚、生冷的食物,不可吸烟酗酒。日常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 胡萝卜、雪梨、马蹄、荸荠、竹蔗、枸杞、西红柿 等有助于清肝泻热的食物,以及 苦瓜、苦菜、绿豆、绿豆芽、芹菜、包心菜、金针菜、油菜、丝瓜、青梅、山楂、柑橘 等具有一定清热、泻火作用的食物。
写下最后:
肝火犯肺者,日常应积极进行情绪调节,均衡、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多进行穴位按摩等疏通肝脏肺腑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