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自汗在平时的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比如红枣、枸杞等食物。
气虚自汗者减少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摄入,特别是烟酒类的,一定要忌口。如果气虚情况比较严重,还需要通过中药来帮助调理。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病情也有较好的改善,同时避免过于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
自汗是指经常出汗,稍有动作时情况更甚。对于久病体虚者,伴有气短、面色苍白,则属于气虚自汗。在炎炎夏日,由于气温升高,自汗的程度可能也随此加重。那么,自汗常用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为大家介绍有效缓解自汗现象的6种食物。
1.浓豆浆饮
每次用豆浆2碗,将其中1碗放入锅内,煎成豆腐皮状食;另1碗煮沸加少量白糖饮用,每天1次。有补虚益气之功效。
1.枇杷叶糯米粽
每次用糯米250克,用水浸泡10小时,新鲜枇杷叶若干,洗净去毛后包粽,蒸熟服食,每天1次,连服4-5天。有补中益气、暖脾和胃、止汗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产后多汗等出汗异常疾患者服食。
3.党芪五味炖猪心
每次用党参12克、黄芪12克、五味子9克、猪心1个,水适量隔水炖1小时,吃肉饮汤,每1-2天食1次。有补气益血、固表止汗等功效。
4.枣豆黄芪煎
每次用红枣20枚、黑豆50克、黄芪30克,水煎分2次饮用,每天或隔天1次。有益气剑汗等功效。用于自汗者服食。
5.杞子炖乳鸽
每次用枸杞子20-30克、乳鸽1只(去毛及内脏),加水适量,放炖盅内。隔水炖熟,调味吃肉喝汤。有补气益血之功效。
6.沙参合剂煲瘦肉
每次用沙参15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淮山15克、猪瘦肉100克,水适量共煲1小时以上,调味吃肉喝汤,每天1次。有养阴益气之功效。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出汗、气短乏力、口干思饮等症。以上就是今天小编为您推荐的养生食疗。
自汗万万不可小视,这可能就是你身体变弱的表现。以上几种食物能够有效的缓解自汗,大家在平时可以通过以上几种食物来配合治疗自汗现象,减轻自汗带来的烦恼。
??
问题一:夜间盗汗吃什么食物比较好饮食上适宜多食用具有滋阴凉血、降火润燥、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因此可以常吃些益气补肾的食物,如山药(它本身就是中药)、腰果、动物的肾脏等,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忌吃辛温助热的食物如胡椒、肉桂、狗肉、羊肉、雀肉等,切勿饮酒
问题二:出虚汗吃什么食物好的快?出虚汗可分为气虚自汗和阴虚盗汗,自汗是指少加活动就会出虚汗,盗汗是指夜间睡觉的时候会出虚汗,但醒后会止汗
1、建议您到当地中医院做一下系统检查,排查病因,根据舌苔脉象采用中药治疗调理一下
2、如果是阴虚引起的盗汗,可以口服六味地黄丸,多吃山药,枸杞等滋肾阴的食物;如果是气虚自汗,建议多吃补气的食物
3、建议平时多加强运动,增强体质
4、平时饮食要注意,多吃豆制品,粗粮食物
问题三:对于男性盗汗应该吃什么食物好盗汗可能就是气虚或阴虚造成的,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
建议你油炸食物,不吃生冷的食品,不熬夜。
你非要问吃什么食物好,那我推荐你常吃些益气补肾的食物,如山药、腰果、动物的肾脏、多吃蔬菜水果等等,切记胡椒、肉桂、狗肉、羊肉、雀肉等辛温助热的食物不能吃,酒也不能喝哦。
问题四:女人盗汗吃什么食物调理体虚,适当吃些补品吧!找个中医生看看哦!
问题五:晚上睡觉出汗吃什么食物好睡觉时出汗”称――盗汗
医学上将在醒觉状态下出汗,称为“自汗”;将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汗。到了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形象地用“盗汗”来命名人们在睡梦中出汗这种病证。自此以后,历代医家均沿用些名,迄至现今不论是医生还是干其他行业的人都知道盗汗是一种什么样的病证。
盗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盗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后盗汗出,有的刚闭上眼睛一会儿即盗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悬殊很大。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燥,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 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多见。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而采用食疗方法,不仅能防治且可益气滋阴而健身,下面就介绍几则家庭容易制作的药膳六则,供盗汗患者选用。
1、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2、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3、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4、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
家里老人身体虚弱,而且身患多种疾病,老年人适当进补可以起到预防疾病,抗老延年的作用。
老人体虚是需要明确原因的,一般来说可以用药物治疗的,比如健脾益肾的药物,其次,食物调理也是可以的,选购进补品和进补时,应注意掌握三点:
?一是针对冬令食欲较旺盛,吸收功能较好的特点,要加强高热、高营养、味浓色重、补益力强的食物的进补,如羊肉、狗肉、牛肉、鸡肉等动物性补品的选食。
?二是要根据自身情况,确诊虚证所在,辨证论治,有针对性地加以滋补,并坚持整个冬天都进行进补。
?三是若本身原已有病,选用进补之物要适当,最好遵照医嘱,不可盲目进补。如果能在夏季正确服食,同样可取得良好效果,只是在吸收蕴蓄的方面略逊于冬令进补。
冬天常用进补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
一、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虚弱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是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引起的。可以服用一些补气养血的中药调理,参考:黄芪,党参,当归,枸杞等药物。
二、服用的维生素类食品(钙、蛋白蛋、多种维生素、鱼油、磷脂)类产品。
?三、多食用水果、蔬菜类维生素类产品,不要或少食用肉类高胆固醇类、高脂肪产品。可食用豆质品多点、和鱼肉、蛋。
老人身体虚弱,不仅需要食补,还需要多加锻炼,才能使身体更加健康。
睡眠时出汗,醒后自止者,甚至湿透衣被,则称为盗汗,多为阴虚所致。常伴有手脚心燥热、口干咽燥、失眠、颧红等症状。若出现自汗、盗汗,除了请中医师辨证治疗外,还应做好日常生活的调理。
饮食调养
气虚自汗者,宜常食蜂蜜、山药、大枣、黄芪、浮小麦、莲子、芡实、山药等补气固表的食物。阴虚盗汗者应该食用滋阴补肾的食物,如甲鱼、猪肾、鸭肉、黑豆、枸杞子、乌梅、银耳、百合等。
黄芪粥 粳米50克,黄芪25克,将洗净的粳米与黄芪共入砂锅,加入适量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时时自汗,活动后汗出增多,汗出恶风,稍劳加重,感冒,气短乏力等症状调理。
石斛西洋参老鸭汤 鸭肉250克,石斛15克,西洋参10克,盐适量。将鸭肉洗净切块,大火烧开去浮沫,加入石斛、西洋参,砂锅内加水,大火烧开,文火大约煮两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此药膳有益气养阴的功效,适合气阴亏虚、神疲乏力、口干舌燥、自汗盗汗等人群。
药茶调养
黄芪红枣茶 红枣6枚,黄芪10克,将上药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可益气固表,适用于气虚自汗,动辄益甚,汗后怕冷等人群。
乌梅枣麦茶 乌梅10克,浮小麦15克,大枣6枚,将上药加适量水,后煎汤代茶饮,滋阴敛汗,适用于阴虚盗汗,心烦口渴等人群。
穴位按摩
合谷穴和复溜穴是止汗的常用对穴,对于自汗、盗汗均有显著功效。
合谷穴 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手的合谷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按揉合谷穴对止手汗效果明显。“合谷”意指大肠经气血汇聚于此,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现代研究表明,按揉合谷可达到使汗腺收缩的效果。
复溜穴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操作时用一手的大拇指来用力按揉对侧的复溜穴即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复溜”一词中,“复”指反复,“溜”指悄悄散失,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蒸发上行。按揉复溜穴有止汗功效,在于刺激复溜能使水分代谢正常。
此外,调理汗证,生活起居应有规律,做到劳逸结合,按时睡觉。衣着应宽松透气,内衣要选择棉布材料,注意保暖,出汗后及时擦干汗液,换上干净内衣。出汗时要稳定情绪,不要急躁,更不能贪凉,以防寒邪乘虚而入,引发感冒。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