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瘤可能会引起口干的症状。肾上腺瘤可能会导致醛固酮增多,出现多饮、烦渴等症状,从而引起上述的症状。
建议在腹腔镜下进行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治疗。手术治疗后要注意手术创口清洁,不要沾水,预防感染。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多吃菠菜、橙子等水果蔬菜。
肾上腺是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因为其位置与肾脏关系密切,手术处理在传统上有泌尿外科负责。肾上腺肿瘤主要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大类,前者系指瘤体具有内分泌功能。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均可发生肿瘤,会引起内分泌功能变异者称为功能性肿瘤,不引起内分泌功能改变者称为非功能性肿瘤。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皮质醇增多症 主要有慢性糖皮质激素增多导致一组临床表现: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糖尿病倾向、性功能异常、月经紊乱、精子减少等。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约一半以上有癌肿引起,女性男性化或男性女性化表现明显,也提示癌肿可能性大。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压逐渐升高,降压效果不佳,并有低血钾和碱中毒表现(肌肉无力、肌麻痹、心律失常、手足搐搦、痛性肌痉挛等)。
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大量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物质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增快,从而引起阵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剧烈头痛,皮肤苍白尤其是脸色苍白,心跳过快,四肢及头部有震颤,出汗,无力,有时可有胸闷气急,恶心呕吐。
4.非功能性肿瘤包括转移瘤、血肿、囊肿等。
一、概述
发生在肾上腺的肿瘤为肾上腺癌,分为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和肾上腺髓质肿瘤等。
肾上腺是肾脏上方的腺体,和肾脏一样,也有2个,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后肾脏上方。左肾上腺为半月形,其上邻为脾脏;右肾上腺为三角形,上邻为肝脏。肾上腺对人体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内分泌器官,它能分泌4大类、数十种激素,经过血循环运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脏器,发挥其特定的生理效应。
二、病理
肾上腺皮质位于肾上腺的外侧部,包绕着髓质。皮质的体积约占整个肾上腺的90%。由外向内分3层,最外层为球状带,约占全皮质的15%;中间层为束状带,此带最厚,约占全皮质的78%;里层为网状带,仅占皮质的7%,最薄。
肾上腺髓质在肾上腺的中间部位,仅占肾上腺的10%左右。髓质细胞的形态不一,由于在用含铬的液体处理髓质细胞时,发现这些细胞中的颗粒可着色,故称其为嗜铬细胞。
肾上腺皮质的3个带及髓质共有4类内分泌细胞,在这块不大的天地里各自分泌不同的激素,肩负不同的使命。
(一)肾上腺皮质腺瘤
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病变相似,两者可以并发。腺瘤通常是单侧单发性,并有薄层包膜,对周围组织有压迫现象,为鉴别的主要点。大小直径为1~5cm,切面黄色,有时呈红褐色,镜下多为类似束状带的泡沫状透明细胞,含有丰富类脂质,有时由类脂含量少的嗜酸性细胞构成,或者两种细胞混合存在。瘤细胞排列成团,由含有毛细血管的少量间质分隔。部分腺瘤为功能性,可引起醛固酮增多症或Cushing综合征,在形态上与非功能性腺瘤没有区别。(二)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甚少见,一般为功能性,发现时一般比腺瘤大,重量常超过100g,呈浸润性生长,正常肾上腺组织破坏或被淹没,向外侵犯周围脂肪组织甚至该侧肾。小的腺癌可有包膜。切面棕黄色,常见出血、坏死及囊性变。镜下分化差者异型性高,瘤细胞大小不等,并可见怪形核及多核,核分裂像多见。常转移到腹主动脉淋巴结或血行转移到肺、肝等处。分化高者镜下像腺瘤,如果癌体小又有包膜,很难与腺瘤区别,有人认为直径超过3cm者,应多考虑为高分化腺癌。
(三)肾上腺髓质肿瘤
肾上腺髓质来自神经嵴,原始细胞为交感神经母细胞,以后分化为神经节细胞及嗜铬细胞,因此可形成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及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phenochromocytoma) 80%~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绝大部分为单侧单发性,偶尔见于双侧,90%为良性,好发于30~50岁。肿瘤细胞可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去甲肾上腺素为主,偶尔也分泌多巴胺及其他激素,故临床主要有儿茶酚胺过高的症状,表现为血压增高,多呈间歇性发作,并伴有头痛、发汗、末梢血管收缩、脉搏加快、血糖增高、基础代谢上升等症状。肉眼观,大小不一,平均100g左右,甚至可达2000g,有包膜,切面灰红色、灰褐色,常见出血、坏死、囊性变及坏死灶。
镜下嗜铬细胞为大多角形细胞,形成细胞索或细胞巢,可有不同程度的多形性,有时出现巨细胞,瘤细胞胞浆内有大量嗜铬的微细颗粒;电镜下,颗粒有包膜,电子致密度低者含有肾上腺素,而包膜不清楚电子致密度高者含有去甲肾上腺素,用免疫组化方法亦可显示。间质主要是血窦。良、恶性肿瘤在细胞形态方面无截然界限,包膜被侵犯并不能作为恶性的肯定证据,但如有周围组织浸润及转移,则属恶性无疑。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多为多发性,位于主动脉两侧副节细胞分布处,常称为副节细胞瘤(paraganglioma)。本瘤好发于10~20岁,多数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的一部分,40%为恶性。
三、症状
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均可发生肿瘤,会引起内分泌功能变异者称为功能性肿瘤,不引起内分泌功能改变者称为非功能性肿瘤。
醛固酮症主要由皮质腺瘤引起。最主要的症状为高血压,一般为中度增高。第二类症状为肌无力或麻痹、感觉异常。第三类症状是多尿、夜尿、烦渴。
皮质醇症多由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引起,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中心性肥胖,而四肢瘦,多血质和紫纹。疲倦、衰竭、腰背痛;高血压;多毛、脱发、痤疮;性功能障碍,闭经或月经减少。
性腺异常症由皮质肿瘤引起,分为生殖器增大早熟症、女性假两性畸形,女性男性化。
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为高血压和代谢的改变。发作性高血压增高,伴心悸、气促、头痛、出汗、精神紧张、四肢发凉震颤。
肾上腺非功能性肿瘤主要从皮质或髓质的间质细胞发生,主要有非功能性皮质腺瘤和腺癌、神经母细胞瘤、节细胞神经痛。
四、常见治疗手段
手术是目前唯一的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方法。另外,用火箭冷冻技术、后腹腔镜手术和氩氦刀等方法治疗肾上腺肿瘤均有一定突破。
五、扩散与转移
肾上腺皮质癌术后复发率较高,有报告对复发的肿瘤再次手术治疗,其平均生存时间(15.8±14.9个月)比未手术组(3.2±2.9个月)明显延长。一般认为再手术时癌细胞难以暴露,存在已转移的可能,完整切除的机率很小,因此再手术的意义尚难肯定。
六、预后
肾上腺皮质癌恶性度高、预后较差,自然病程很少超过 1年。
肾上腺腺瘤分为肾上腺皮质腺瘤和肾上腺髓质腺瘤。肾上腺皮质腺瘤而言,腺瘤通常是单侧单发性,大小直径为1~5cm。它又分为有功能性的和无功能性的两种。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可引起醛固酮增多症或Cushing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水牛背,满月脸等。肾上腺髓质腺瘤以引起发作性高血压伴交感神经兴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多表现为心动过速,多汗,体位性低血压,呼吸加速,潮红,冷和湿冷皮肤,严重头痛,心绞痛,心悸,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视力障碍,气急,感觉异常,便秘和频临死亡感.
指导意见:
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仅仅是影像学检查出右肾肾上腺有一占位病变,那么应该是肾上腺无功能性的皮质腺瘤,那么就只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看看占位病变的大小,若太大,还是手术摘除比较好,以免发生扭转,引起出血或坏死。
总的来说现在我看你现在病变不大,若无症状,建议半年B超随访一次即可。当然你想手术也是可以的。其他没有什么药物治疗的,就只有手术。
(1)滋阴生津、化痰清热法。主治鼻咽癌、口腔癌、扁桃体癌、肺癌、食道中上段癌等放疗后阴津亏损出现的发热。症见低热缠绵,午后至夜间加重,手足心发烫,心烦易怒,口干咽燥,烦渴欲饮,痰少质黏,尿少色黄;舌质红或有裂纹,舌苔薄甚至光剥无苔,或见苔燥无津,脉细带数。
药用鳖甲、知母、白薇、银柴胡等滋阴清热;麦冬、大生地、天花粉、石斛等养阴生津;百合、山慈菇、浙贝母、南沙参、胆南星等化痰清热、软坚散结;亦可结合生藕汁、甘蔗汁、荸荠汁、芦根汁、梨汁等甘寒之品饮服,或百合、银耳、莲子、乌龟、甲鱼、淡菜等性凉之物作羹做汤服食为辅助食疗。如此治疗常达热退身凉之效,且能缓解放疗反应,提高放疗效果,同时亦有助于消散肿瘤、标本兼治。
(2)益气健脾、甘温除热法。主治胃癌、大肠癌、贲门癌、食管癌、绒毛膜上皮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手术或化疗后体质虚弱所出现的发热。症见身热,热势或高或低,时高时低,多于劳累后发作明显,伴见头晕倦怠,气短懒言,食少便溏,甚则心悸,自汗出,易感冒;舌淡胖,边有深齿印,脉沉细无力,面黄白少华。
药用党参、黄芪、炒白术、炙甘草等补益中气、甘温除热;炒苡仁、茯苓、陈皮等健脾和中;柴胡、升麻、陈皮除有直接抑癌作用外,余皆有抗癌作用。如此以众多的扶正抗癌药组成的方剂,对一切癌症见有气虚发热者皆可适用,不但可退热,还能增强体质,扶正固本,缓解化疗反应,提高化疗效果,有助于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制止癌症的复发、扩散及转移。
(3)疏肝利胆、利湿清热法。主治肝癌、胆囊癌、胰头癌等出现的发热。症见寒热往来,时轻时重,伴见胁肋痛、口苦、心情急躁易怒,甚则烦躁不安,纳少,腹胀,喜叹息,或有目黄、身黄、小便黄,大便溏薄;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濡数。
药用丹皮、山栀、柴胡、薄荷、川楝子、郁金、枳壳等疏肝解郁,清肝经郁热;黄芩、金钱草、茵陈、猪茯苓、泽泻、半枝莲、生苡仁等利胆退黄、利湿清热。诸药合用,不但可退热,且可兼顾治疗疼痛、黄疸、腹胀、腹水、下肢肿等症。
(4)活血祛瘀、软坚散结法。主治颅内、纵隔内、腹腔内、盆腔内等多种实质性肿瘤而未采用手术及放疗、化疗者所出现的瘀血性发热。症见下午或夜间发热、病程较长,绵绵不已,体内或体表见有固定肿块,按之痛,痛有定处,面色萎黄或黯黑;舌质紫暗或尖边有瘀点、瘀斑,舌下主静脉干充盈曲张,脉象细涩。
药用莪术、三棱、水蛭、桃仁、山楂、川芎等活血祛瘀;枳实、石见穿、鳖甲、海藻、山慈菇等软坚散结,以消散肿块,或延缓其生长、发展;丹皮、赤芍、柴胡、半枝莲等清除血分之瘀热;并常合用太子参、黄精、怀山药、西洋参等清补气阴之品扶正固本,使攻邪而不伤正,且无温燥助邪之弊。这样攻补兼施、标本同治,常能收到热退而症情缓解之疗效。
(5)消肿散结、解毒清热法。主治扁桃体癌、宫颈癌、直肠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体表恶性肿瘤见有破溃者的发热。症见中等度发热或高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可有恶寒、汗出、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结或有红色黏液;舌红苔黄,脉数。
药用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白英、重楼、山慈菇、浙贝母、夏枯草等性皆寒凉的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品。其中有意识地重用清热解毒抗癌中草药,如鲜品药源充足,能以鲜品洗净捣汁生饮则退热效果比用干品煎服更快更好。必要时还可以鲜品捣烂外敷癌灶局部。这样内服、外用相结合,可达退热、止痛、缓解病情之效。这种治法如配合西医的抗感染治疗,则疗效相得益彰。
肿瘤病人在医院经过综合治疗后,要进入较长时间的康复阶段,通过临床观察,肿瘤病人只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乐观地对待工作与生活,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调整自己的饮食起居,主动参与自我调养,合理调摄饮食,恬淡七情六欲,用中医整体观逐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提高肌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癌能力,能最大程度地控制肿瘤的复发。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实施:1、精神养生调理人生需要奋进,也需要闲情逸致,大凡肿瘤病人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使他/她们长期处于大脑皮层的紧张状态,现代医学认为恶劣的情绪引起的疾病并不像细菌、病毒那样直接导致某种疾病,而是通过大脑皮层、神经以及内分泌系统起作用, 如愤怒紧张时肾上腺分泌增加,出现呼吸加深,心搏加快加强,血压增高;当惊恐时呼吸则会出现暂时抑制,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脸色变白、出汗、口干等现象;忧愁时则会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使人食欲减退,饮食无味。许多实验证实,各种紧张因素可影响肿瘤的形成和生长速度,也可改变免疫系统的功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说明乐观可使人健康长寿,可自然增强人的抗病能力而达到精神养生之功,精神养生调理原则是注意调理精神,避免恶性刺激,重视病人精神情志变化,增强病人对情感的自我控制及调节能力,可以通过分散、移情、暗示、疏导等方法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心理和颓丧、怨恨的情绪,增强信心,养神宁志,以达精神养生调理的目标,根据病人性情和爱好建议肿瘤病人适当做一些有益健康的娱乐活动,指导病人练气功、练瑜珈、打太极拳、 听音乐、弹琴、下棋、书法、绘画、护花、养鸟、钓鱼、收藏鉴赏等等来发挥自己的才情,转移悲观的情绪,陶冶自己的性灵,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与美好,要让病人自己体会到闲暇的生活更是一份自己可以尽情享用的自由,更要让病人在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闲暇中做到心胸豁达,情绪乐观。正如《内径》云: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这是精神养生的至理名言。2、饮食养生调理民以食为天,人以水谷为本,饮食是营养机体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合理的饮食,能增强体质,抵御外邪而且能防病治病。《内径》云:“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在肿瘤病人的康复期,若能注意调摄饮食,就可以达到饮食养生的目的,反之,食之不当,调节失宜,则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也可促使疾病的恶化,肿瘤病人一般可表现为虚/实两方面, 虚者为正气虚弱,主要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调理原则为益气、补血、滋阴、温阳。 实者为邪气实可分气滞、血瘀、痰凝、湿滞、湿热、热盛、热毒等,其调理原则为理气、活血、化痰、利湿、清化湿热、清热解毒,临床上根据 虚则补之,养正积自消的中医理论,随证指导。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人参、银耳、杏仁、桑椹子、扁豆、蘑菇、刀豆、薏苡仁等食品可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人参、山药、乌梅、大蒜、蛇肉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鹅血、香菇、甜瓜可提高细胞的比值;人参、甘草有 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人参、山药、灵芝等能调节核酸和蛋白质代谢;胎盘、龙眼肉、鹿肉、牛骨髓、黄芪、党参、枸杞子能提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鸡血藤、龙眼肉、花生、甲鱼、胎盘、人参、黄芪能增加白细胞;龙眼肉、花生、红枣、胎盘可增加血小板等作用;山楂、大蒜、红花、仙鹤草、穿山甲、参三七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苦瓜、西瓜、甘蔗、猕猴桃、夏枯草、乌梅、菱角、茄子、河蚌具有清热解毒抗癌作用;杏仁、海藻、昆布、薏苡仁、百合、葫芦、 柚子、萝卜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制及身体状况选择相应食物进行自我调理,从而达到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的复发转移。3、运动养生调理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说:人频劳于形,百病不能成。神医华佗曾编著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动作,以达到强身防病的作用,随着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运动养生更为重视,尤其肿瘤病人,适当的运动,可使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制得到相应调节,从而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运动养生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许多健身运动随时都可以做,一般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能得到活动的运动,如步行、太极拳、慢跑等,也可选择做一些扩胸、伸腰、仰头的运动项目。若因健康原因不能到体育场所进行锻炼,也可在院内、室内、楼道内做一些原地跑、原地跳、广播操等, 每次运动量以锻炼后感觉不疲劳为适宜,常以脉搏及心跳频率作为运动量的指标,若运动量大,心率及脉率就快,一般以每分钟心率增加至120~140次/分为宜,老年人的运动量以每分钟增加至110~130次/分为宜。若运动后食欲减退、头昏、头痛,自觉劳累汗多,精神倦怠,说明运动量过大,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会使身体因过劳而受损。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以达到运动养生的目的。总之,肿瘤病人康复期若能遵循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注意调畅情志,注意五味和调,注意起居有常,适当体育锻炼,就可以达到精神愉悦,气血流畅,腠理致密,经脉柔和,伸屈自如,骨骼健壮,阴阳平衡,从而提高免疫功能,增强病人自我控制的调节能力,起到良好的养生健身效果,达到提高生存质量而延年益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