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嘴唇发紫的症状。出现上述症状,可能是由于病情比较严重,导致体内的血液循环不流畅等原因所引起的。
此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改善,也可以配合使用活血的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癫痫病俗称羊角风,是由于脑细胞突然短暂过度放电而致的脑功能失调;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植物神经、精神等不同障碍或可兼而有之,临床上以突然意识丧失,突然跌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或口中怪叫,醒后如常人为主要表现。如果是发作状态,则任何药物都没用,只能尽量保证病人呼吸顺畅,不要发生窒息,必要的时候注射镇静安眠药帮助控制。 癫痫病的关键是在不发作的时候使用抗癫痫药物,通过药物作用来逐渐修复脑细胞功能,逐渐延长发作的时间,减少发作的次数,最后达到临床治愈,再经过药物巩固,是可以治愈的。由于此病主要是由脑部功能失调引起,所以治疗起来需要一个比较长过程。
癫痫患者除了坚持服用抗癫痫药外,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饮食
癫痫患者切忌过饥或过饱,勿暴饮暴食。过度饥饿使血糖水平降低,而低血糖往往诱发癫痫发作,而过饱后血糖水平会快速升高,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加速葡萄糖代谢,血糖水平先高后低,波动很大,也会诱发癫痫;暴饮暴食,过度饮水使胃部过度牵张,也容易诱发癫痫发作。当患者腹泄、呕吐,大量失液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避免诱发癫痫。患者应尽量少用兴奋性饮料,因此类饮料中含咖啡因可使大脑细胞兴奋,异常放电,使癫痫发作。应忌酒,饮酒可使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并使癫痫灶阈值降低,容易诱发发作。另外饮酒后寻衅滋事,造成人身伤亡,或形成脑外伤而引起继发性癫痫。
癫痫患者应注意合理膳食,补充足够营养,在癫痫病人的漫长治疗中,某些西药会对消化系统带来影响,导致病人营养物质的缺乏或代谢障碍,如维生素B6、维生素K、叶酸、钙、镁等元素的缺乏。在合理饮食外,注意补充上述物质,并多食蔬菜水果。米糠、麦麸含有维生素B6,所以应多食粗粮。鱼、虾、蛋、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并能促进钙质吸收,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叶酸、维生素K,所以病人不能偏食、挑食,必须全面均衡营养,合理饮食。
(二)睡眠、休息
癫痫病应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可诱发或加重癫痫发作。过度劳累使全身肌肉代谢加快,致使体内乳酸堆积,血液偏酸;过度脑力劳动使脑局部乳酸增加,PH值降低,血液偏酸,会影响脑细胞正常活动,脑电图可出现异常电活动,容易诱发癫痫发生。睡眠不足可使大脑兴奋性增高,正常人若睡眠不足脑电图也可有类似癫痫病人的活动。癫痫病人应保证睡眠时间,成人至少保证每天睡眠7-9小时,儿童至少8-16小时。
(三)活动、娱乐
癫痫病人可以参加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运动,若病情稳定,还可以打篮球、踢足球等,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加神经细胞的稳定性。但不要过于激烈,不能参加游泳、登山、跳水、赛车等运动,也尽量不骑自行车,防止发作时摔伤,或出现交通事故。
癫痫病人应少看电视,尤其是看电影、电视诱发发作的病人,在未经药物满意控制发作之前,最好不看电视或电影,因有些画面、声响对视觉、听觉都有强烈的刺激,尤其一些恐怖场面,对于某一些癫痫患儿,容易诱发作。对于病情控制较好的病人,每天看电视最好不超过半小时,对于闪光诱发癫痫发作的病人,应禁止玩电子游戏。玩电子游戏时间过长,大脑高度紧张,得不到充分休息出现乏氧,而引起癫痫发作,另外电子游戏能诱发大脑过度放电,使癫痫发作。
鼓励病人到公共场所与同龄人、与社会接触,癫痫病人担心自己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病情发作,让人鄙视,从而常有自卑、抑郁的心理,不愿参加社交活动,给他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治疗带来一定影响。其实在药物的良好控制下,病人参加社交活动,可使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会有利于疾病治疗。
(四)外出
癫痫病人外出时,一定要随身携带“癫痫治疗卡”,以方便急救和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在发作没有基本控制之前,不要外出旅游,病情控制后,必须在熟悉病情、掌握护理的家属陪们下外出旅游,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在病情发作时及时处理。注意饮食,保证充足睡眠,不可过于劳累,禁止去危险地带,攀登危岩,靠近绝壁,不要紧靠水库、河流,不要参观光怪陆离、阴森恐怖的历险宫,避免强裂的音响,彩灯造成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洗澡时不要盆浴,以免突然发作导致溺水。
人一旦上了年纪,各种疾病就容易找上门来。家里有老人的朋友都知道,动脉硬化,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破坏老年人 健康 的一大强敌。
现代 社会 ,生活节奏加快,我们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经常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导致各种疾病患者逐渐偏向年轻化。
小舅就是其中一员,五十来岁的人,经常喝酒应酬,出差的时候也是饥一顿饱一顿。年前一天清早,舅妈就陪同小舅来到了诊所。
说是早上刚醒,感觉到剧烈的头痛,并且眼前一片漆黑,看不见任何东西,症状持续了大概两三分钟。起床洗漱的时候,手脚麻木,走路颤颤巍巍,迈不开步子,想要去拿东西,也没有一点力气。
听了小舅的描述后,我看他舌质暗黑,舌下脉络偏暗紫色,并且嘴唇也发紫,结合脉象。我推断出这是内有血瘀,气血不行,血管拥堵,导致的轻微中风现象。
给开了中医里治疗此病的名方, 补阳还五汤 ,并嘱咐清淡饮食,适量运动,按时休息。
前几天,舅妈打来电话,说是小舅的病症消失了,没有再复发,人也精神了不少。
补阳还五汤
气血是身体的根本,《黄帝内经》中说:“气血失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充盈,百病不生。”血管於堵,气血流通不畅,身体一些部位就会出现气血匮乏的现象。
久而久之,动脉硬化,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便出现了。中医上,常用补阳还五汤,来通经活络,补气化瘀,从而达到预防治疗的效果。
补阳还五汤
原文说明:生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去土)一钱,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核仁一钱。
现代用药:生黄芪120克,当归尾6克,赤芍5克,地龙3克,川芎3克,红花3克,桃仁3克。
服用:把上述药材准备好后,放入容器中,加水浸泡30分钟左右,先用大火煎煮3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40分钟到60分钟。建议饭前半小时左右服用,早晚各一次。
药方加减:如果感觉到上肢无力,沉重,可以加桑枝5到15克,桂枝3到9克引药上行。对于下肢无力,沉重的人,加牛膝5到12克,杜仲3到5克,引药下行。具体用药用量,建议根据个人情况,遵循医嘱适量服用。
同时,在服药期间,切忌饮酒,暴饮暴食。
方药解析
补阳还五汤中,一共有七味药(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
其中,黄芪为“君药”,其他均为“臣药”。中医里面说:“气旺则血行”。生黄芪是补气的常用药,川芎被称作“动药”。黄芪在“补”,川芎在“行”,一个负责补气,一个负责行气。
气量充足,气力充沛,就能达到“气旺”的效果,从而冲破淤血的堵塞,帮助血液循环。当归尾能够活血化瘀,但是不伤血。
红花,赤芍、核仁负责协同配合,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地龙具有通经活络,周行全身的功效。
全方以补气为主,化瘀为辅,补益气血治本,活血化瘀治标,主辅配合,标本同治。从而达到补气而不壅滞,补血但不伤正的功效。
此方中用到的芍药为赤芍,对于芍药,诗经中有这样的描述:“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芍药在古代,是男女表达惜别之情的赠物,故也被称为“将离”。后来,慢慢被当作药材入药。
芍药分为赤芍和白芍,两者并非因为花色的不同而区分的。其区别仅在于炮制方法不同。
赤芍入药是连根带皮切片,白芍则是用水焯过之后,把表皮去掉再切成薄片,然后炮制入药。
白芍:能够养血柔肝,平抑肝阳,兼能安脾。多用于治疗血虚肝旺,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耳鸣,经期不调等症状。
赤芍:能够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兼泻肝火 。用于治疗血瘀,血热,肝火导致的症状,如长斑,脱发等。
此外,方中地龙也就是民间说的“蚯蚓”。
补阳还五汤应用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血瘀出现时间长,相对严重的时候,就会造成血管的堵塞,血管通道变窄,若不及时化瘀活血,便可能引发中风,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衰,脑梗死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
这就好比,在早高峰或者晚高峰的时候,道路上挤满了车,通道被堵住了,交通枢纽一下子陷入到了瘫痪的状态。如果不赶快疏散车辆,就会造成混乱,甚至出现不可估量的后果。
这时,补阳还五汤就充当了交通警察的作用,指挥车辆前行,不一会儿,车辆不拥堵了,交通也就恢复了正常的状态。同理,补阳还五汤能够推动气血前行,化瘀补气,从根本上解决了气滞血瘀的问题。
其他应用:血瘀不仅会引发各类心脑血管疾病,还可能会导致脱发,长斑,记忆力衰退。在中医的辨证下,适量服用补阳还五汤,同时配合其他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脱发
中医里面说:“发为血之余”,脱发严重的患者,也可以配合补血的药物,代茶饮或者食疗,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对于时间少的人,平时可以在开水中加入少量的红枣,枸杞。待晾温后服用即可。
长斑
气滞血瘀体质的人,脸上会经常长黄褐斑。平时要避免吃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可以多吃粗粮,水果和蔬菜,比如小米,黑豆,麦片,柚子,西红柿等。
记忆力减退
大脑供血不足,记忆力便会衰退。平时多参加户外活动,亲近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促进血液循环。多做运动,但是要避免剧烈的运动,可以做适量的有氧运动,快走,散步,或者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
同时,调整好心态,多做一些让自己感觉轻松愉快的事情,比如,闲暇时浇浇花,看看书或者打扫房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同时睡眠时间要尽量充足。
注意事项
1.在中医中讲究“防微杜渐”,疾病的发生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心脑血管这种重大的疾病,最重要的是要提前预防,当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2.现在,正值春末夏初的时节,白天的时间会越来越长,顺应时节变化,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就是最好的药方。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希望大家,身体 健康 ,生活美满幸福安康!
肝脏是一种以新陈代谢为主的人体重要的身体器官,在身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肝脏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器官,又是一个沉默的器官,肝癌早期时不疼不痒,但是发作时身体会发出微妙的信号,一旦错过到了肝癌晚期,就连医生也束手无策了。小编提醒你,“肝不好,嘴先知”,不论男女,嘴上有3个“预兆”,说明肝癌一触即发,早知早受益。
1、嘴唇起皮
嘴唇颜色的变化不仅能增强自身的气质,更能从中看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中医认为,“口唇以开合为用,为心之外户”在冬季天气会比较干燥,因此嘴唇起皮的症状很容易发生。若吃药不见好转,吃饭和说话一张嘴就特别的疼,并且严重的时候我们的嘴会裂破出血,说明肝火过大,肝脏已受伤。
2、嘴唇颜色发黑
嘴唇的颜色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唇色反映出一个人气血的强弱。对人体患病有着一定的预告作用。不同的嘴唇颜色代表着人体不同的生理状况。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有些人的嘴唇发黑,其实这是一种病态,也是一种不健康的表现。如果同时伴随着口臭、肝区隐隐作用,说明肝癌已露出马脚了。
3、嘴唇起脓疱
嘴唇就像是体内能量的指示灯,当你身体里的能量过多时就会因能量过盛而产生“火”。而且颜色越向着深红发展,代表着体内的火就越大。还有部分患者的嘴唇会长脓疱,这说明肝脏受到癌细胞的迫害,已经无法正常工作,所以体内的毒素和垃圾不能及时排出,嘴巴就会起脓疱。
迄今尚缺乏一种能够适用于所有肝癌患者统一固定的治疗方案,所以肝癌的治疗应该个体化,在每一例肝癌患者的治疗中,都需要外科、影像科、介入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相互补充和有机结合。早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将极大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在我国,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龄 40 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脏超声检查是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每隔 6 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情绪波动,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引起情绪波动的各种刺激活动;
2、避免过度劳累:过度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不仅可使肝癌患者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促使癌症的复发或转移,而且可加重肝功损害,导致病情恶化;
3、戒除不良的生活方式或习惯:忌烟忌酒,不吃霉变的粮食,少吃腌制肉制品等;
4、生活规律,日常起居,户外活动,饮食营养,身体锻炼,规律化;
5、避免感染乙肝和丙肝。肝癌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我们常说,万病皆因寒起。我们常见的咳嗽痰多,老慢支,心慌气喘,脾胃虚寒,拉肚子 ,五更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鼻炎,手脚冰凉,痛经,腰背冷疼等等问题,都和寒气有关系。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们人体的正气也顺应着季节正在生发 ,所以如果这个时候我们顺应身体,补足身上的阳气,阳气旺盛了,就可以更好的跟我们身上的寒气抗争,所以赶紧趁着这个时间把身上的寒气赶出来吧!
第一个,肺寒。 肺寒的时候,我们容易咳嗽,打喷嚏,流清水鼻涕,痰多吐不完,而且又白又稀,冬天很容易咳喘,一咳能咳两三个月还不好,平常经常的乏力,运动就会喘气,舌头比较白,这个时候可以参考一个小青龙颗粒 。
第二个,心寒 。这个心寒不是说别人伤我们心了那种心寒,是心里有寒气,我们会嘴唇发紫,脸色也比较暗,容易长斑,经常觉得心慌,胸闷,喘不过来气,尤其是冬天或者受寒后变得严重。而且还容易手脚冰凉,做什么都没兴趣,不开心。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参考一个参附强心丸。
第三个,脾胃寒 。脾胃有寒一般都是虚寒,在脾胃功能虚弱的时候,还有寒气侵袭,这个时候会肚子冷痛,怕吃凉的,容易拉肚子的症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长期拉肚子,还伴有精神疲惫,干啥都没劲,可以参考一个附子理中丸。
第四个,肾寒。 肾寒我们一般称作肾阳虚,最明显的就是腰膝冷痛,手脚发凉,怎么暖都暖不热,腿软,干啥都没劲,也没兴趣,经常一吹冷风就觉得腰疼不舒服,小便颜色比较淡,量还比较多,而且如果严重的时候,还会涉及到脾肾阳虚,每天早上五六点就会起来拉肚子,这属于五更泻。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参考金匮肾气丸了 。
第五个,肝寒 其实真正的寒邪伤害肝脏不是特别多见,一般都是肝胆湿热,肝阳上亢等等这些热证,但是寒邪可以侵犯肝的经络,肝经的循行轨迹可以说是从头到脚,如果经常头顶疼,小肚子冷疼,关节疼痛,腿脚受冷容易抽筋,这些都是肝经受寒的表现,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参考一个吴茱萸汤。
三伏天养阳也在于平常的养护,比如不贪凉,不一直待在空调房,可以经常晒晒太阳,晒晒背,这些都有助于散寒养阳。
你学会了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