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换瓣抗凝能吃舒筋活血片吗

时间: 阅读:2956
换瓣抗凝能吃舒筋活血片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05-04 00:00:48

换瓣抗凝是可以吃舒筋活血片的。舒筋活血片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太大影响。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药,自己不要盲目用药。

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身体保暖情况,避免着凉。也要适当的进行运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4-02-02 02:02:18

    手术后头三个月是克服手术创伤,康复体质的重要阶段,应注意以下事项:
    1、继续按时按量服用医生所开的各种药物。

    2、预防感染,尤其呼吸道炎症、牙周炎、皮肤疖肿、泌尿系感染等。一经发现应及时控制。对不明原因的间歇或持续性发热,不可乱投医,乱用抗菌素。应及时来我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3、手术后应保持适当的活动量,以便在心功能恢复的同时,恢复肺功能,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其活动量应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不引起心慌气短为宜。不可整日卧床静养。
    4、安排好自己的早期休养生活,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乐观自信。
    术后早期注意事项:
    5、饮食方面:不忌食,注意增加营养,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不宜吃太咸的食物。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应适当限制饮水量,不宜一次进食大量稀饭和汤类,以免液体入量过多,增加心脏负担。服用利尿剂的病人,尤其要注意钾钠等离子的补充,以免影响心肺功能和体质的恢复。术后长期严格控制体重。
    术后早期注意事项:
    6、术后三个月应到医院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包括体检,心电图,胸部X光片,超声心动图等),根据检查结果调整用药,做出今后生活和工作的健康指导。心瓣膜替换的病人一定要监测PT值,调整好抗凝药的剂量。

    何时可恢复工作和劳动?
    心脏手术后,恢复的快慢及程度取决于手术前病情的轻重、手术大小和心功能状态及全身体质状况。一般来说,术后三个月内以休养适当活动为主。三个月后去医院检查,如心功能恢复满意,体质良好,则可逐步恢复劳动和工作,至于劳动强度则以不感劳累和心慌气短为宜。3~6个月之后,绝大多数病人能从事正常体力活动和工作。少数术前心功能极差,手术时机较晚的患者术后虽有明显改善,但也只能从事轻体力工作。
    如何判断您的心脏功能?
    按照您的自觉症状可将心脏功能分为四级:
    Ⅰ级:偶有心慌气短症状,能从事体力活动。
    Ⅱ级:能从事轻体力活动和工作,但劳累后心慌气短。
    Ⅲ级:不能从事体力活动,生活尚可自理,但稍活动即心慌气短。
    Ⅳ级:处于心衰状态,不能正常生活,只能卧床休息。

    自我判断心脏功能要干什么?
    了解了自己的心脏功能后要知道:前两级属心功能代偿状态,只需注意休息、避免疲劳,或少量服用强心、利尿药即可。而后两级属心功能失代偿,常需要接受严格的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并去医院就诊,检查有无导致心功能异常的新的心内病变发生。

    瓣膜置换术后的早期用药:
    常用的药包括:抗凝药如华法林,强心利尿药包括地高辛、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等,抗心律失常药,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心痛定等。
    根据病情和心功能的不同,除抗凝药外,其它药物大部分可在3个月到半年内逐渐停药。少数心功能极差的病人术后也可能需长期服用药物。

    换瓣术后为什么要抗凝?
    人工心脏瓣膜虽然能矫正瓣膜病变,恢复心脏功能,但它毕竟是一种异物,血液容易在人工瓣膜及其周围发生凝固形成血栓,从而影响瓣叶的开放与关闭,使瓣膜功能发生障碍,若血栓脱落又可造成栓塞,影响周围器官功能,如脑栓塞、下肢动脉栓塞。因此换瓣术后必须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以保证人工瓣膜的功能正常。换机械瓣需终生抗凝,换生物瓣需抗凝3~6个月。

    学会自己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
    学会自己调整服用抗凝药物的剂量。由于个体差异,每位患者需用的抗凝药剂量有所不同,出院时医生已经初步摸索出患者的抗凝剂量,出院后应定期化验,进一步调整好自己的抗凝治疗。

    抗凝标准:
    抗凝药用量不足,容易形成血栓或栓塞,但抗凝过量有致出血的危险,所以掌握好抗凝治疗非常重要。现有三个血液化验指标可作为抗凝治疗的参考标准,即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国际标准值(INR),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后者。应定期采血化验,根据这三种指标中的1~2种,调整抗凝药的用量。合理的抗凝治疗是维持凝血酶原时间(PTT)在18-24秒(正常12~14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在35%左右,国际标准值(INR)2.0左右。
    常用抗凝药物:
    可用于换瓣术后抗凝治疗的药物有:华法林、新抗凝片、肝素。阿期匹林、潘生定也可用作辅助抗凝药物。最常用的是华法林口服制剂。因华法林半衰期长,如需做二次手术或心脏以外的其他手术时,可在停用华法林期间临时改用肝素静脉或皮下注射替代。华法林用法每日一次,每日用药时间可固定在上午或下午,一定记住每日按时服药。
    抗凝药剂量的调整:
    1、由于个体差异,换瓣术后抗凝药用量因人而异。临床观察有人需用华法林每日7毫克,也有人仅需0.5毫克。但多数患者的华法林用量为每日3毫克左右。就个体而言每人的华法林用量相对比较稳定,长期观察会有些波动,但波动范围不大。每个患者应尽快摸索出自己的抗凝剂量,并定期化验,适当调整。
    抗凝药剂量的调整:
    2、出院前医生已初步摸索出患者的抗凝剂量,出院后患者先按这个初步剂量用药,每隔1~2周化验一次,并对照抗凝标准学会自己调整用量,待抗凝比较稳定之后(大约需一个月),可每2~4周化验一次,术后2~3个月会进一步稳定,可间隔1~2月化验一次,最长可三个月化验一次。
    抗凝药剂量的调整:
    3、换瓣术后的抗凝治疗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保证瓣膜功能良好的关键。患者一定要重视,并尽快学会看化验单,参照抗凝标准自己调整用药。抗凝治疗并不困难,应把抗凝治疗看成吃饭一样,是自己日常生活所必需。如果抗凝治疗出现疑问,尤其是出院头1~2个月,若对如何调整抗凝用药没有把握,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换瓣术后的饮食要求:
    注意对抗凝药物治疗有影响的食物。增强抗凝作用的药物有:甲硝唑、阿斯匹林、肝素、酒精、广谱抗菌素。降低抗凝作用的药物及食物有:催眠药、利福平、雌激素、菠菜、白菜、菜花、豌豆、胡萝卜、番茄等。请注意:这些影响抗凝的药物或食物并不是绝对不能吃,短暂服用这些药物或正常的均衡饮食时一般不会有很大影响,只是在长期服用药物或以这些食物为主食时,才会有较大影响。这时要缩短查PT的间隔时间,及时调整华法林用量,保持PT稳定。

    抗凝治疗中的常见问题:
    一、抗凝不足:
    1、抗凝不足是由于抗凝药用量不够所造成,应及时适当增加用量,2-3天后再化验,看是否调整合适。
    2、从化验指标来看抗凝不足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小于18秒,活动度大于40%,国际比值小于1.5。
    3、抗凝不足如果血栓形成,可导致瓣膜活动障碍,瓣膜音质可有改变,由清脆变得低钝。甚至出现心衰等表现;脑血管栓塞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类似中风;肢体动脉栓塞可出现肢体缺血,疼痛等症状。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
    二、抗凝过量:
    1、抗凝过量是由于抗凝药用量过多所造成,可导致各种出血并发症如尿血、皮下出血等,应及时减少抗凝药用量,甚至暂停用药2~3日后再化验,尽快调整合适。
    2、从化验指标来看,抗凝过量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大于24秒,活动度小于25%,国际比值大于3.0。如果活动度小于20%,或国际比值大于3.0,应减少抗凝药的用量或停用抗凝药1~2天,并及时化验,根据化验结果,恢复和调整用药剂量。
    3、出血并发症表现为:鼻、牙龈出血,皮下淤斑或出血性紫瘢,月经出血多,严重的可致内脏出血,如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尿血等。出现上述表现应及时减少用量并及时化验和就医。明显出血者应停药并可注射维生素K1,帮助止血,待出血控制后重新恢复抗凝治疗。
    三、需要行其它手术怎么办?
    抗凝治疗中如因其它疾病需手术治疗,有增加手术创面出血的倾向。一般体表小手术不必停用抗凝药,术中注意缝扎和压迫止血。施行较大的手术(如开腹、开颅等),应在术前3~7天停用抗凝药,并做化验检查。若停药后有凝血倾向,可皮下或静脉注射肝素直至手术前6小时停药。术后1-2天如无出血危险再开始抗凝。如需行急诊手术可在术前2小时注射维生素K120mg,术中仔细止血,术后1~2日无出血危险再行抗凝治疗。

    换瓣术后心房纤颤的治疗:
    心脏瓣膜病常伴有心房纤颤。术后多数患者的房颤不能转为窦性,绝大多数患者均能耐受。如果房颤顽固,历史较长,不必勉强除颤,以免发生危险。可在进行抗凝治疗的同时服用洋地黄制剂控制心率不致过快或不慢即可。

    CABG术后注意事项:
    由于冠心病本身的特点,CABG手术也只是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之一,无论是PTCA或是CABG都不能代表冠心病的全部治疗。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即使在CABG术后仍需一个合理的、综合的治疗方案。

    CABG术后注意事项:
    应该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积极面对生活。一般在术后1~3月左右所有患者都能够完全恢复一般性体力活动,这时可以逐渐加强日常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活动。改变长期不动的生活习惯。调整作息时间,不过劳。

    CABG术后注意事项:
    除了有特殊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外,日常饮食完全正常化,不偏食,不暴饮暴食,鸡、鱼、虾等由于低脂肪、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可适当食用,不存在所谓"忌口",此外可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等。对于肥胖的患者,在术后3月左右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减肥,以每周降低体重0.5~1公斤左右为好。

    CABG术后注意事项: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需要严格控制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在这里主要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情况。对此,患者应该积极与医师配合,定期复查,规律服药。

    CABG术后注意事项:
    必须戒烟。至于饮酒,现在尚没有定论,一般认为少量饮用果酒类有助于降低血脂,减慢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但是酒精类可导致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应尽量减少饮酒量,不建议为了“预防粥样硬化”而饮酒。

    CABG术后注意事项: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CABG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病变血管,仍需要规律服用抗冠心病药物。冠脉扩张药物(消心痛、鲁南欣康)等仍需继续定期服用,在术后6月左右可酌情减量。
    CABG术后注意事项:
    为防止并延缓血管桥的阻塞,患者需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抗凝,常用剂量是75-100mg/天。现在开始应用波立维,全世界的数据统计证明,使用6-12月,能达到比阿司匹林更好的抗凝效果。部分病人还可合用华法林,
    CABG术后注意事项:
    如果手术中使用了桡动脉或乳内动脉,为了对抗动脉痉挛,必须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恬尔心30mgbid或络活喜5mg/d)至少6月。其他药物,术后还可使用小剂量倍他乐克(25~50mg/d)(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以降低心肌耗氧;合并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首先选用小剂量ACEI类药物。(注意:以上所有药物都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先心病术后的用药指导:
    多数轻症病人出院后无需应用任何药物或只需短期应用少量药物。而一些重症病人或特殊情况出院后需继续用药。一般多为强心利尿药物,服用时间要根据心功能改善情况而定。
    先心病术后的随诊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出院时多已治愈,随着体力的康复可逐渐接近正常人的生活和工作,如畸形矫治满意,术后多无重大问题。在术后3个月、半年。一年随访之后每隔1-2年随访一次,如无重大问题,三年后可不再随访。对畸形矫治不满意或仅做了姑息手术的小儿患者应每隔6-12个月随访一次,了解病情,确定再次手术时机。
    如何看待先心病术后的残余杂音?
    对于复杂先心病如法四、法三、原发孔房缺,部分肺动脉瓣狭窄,及一些大的房缺室缺等患者,手术后如果仔细听诊经常仍能听到杂音。这是由于部分畸形不能完全矫正、心脏内补片粗糙阻碍血流、心内膜变粗糙等多种原因导致,只要B超上没有残余分流,就不会对患者造成影响,可以正常生长发育。
    先心病患者手术后和正常人一样吗?
    大多数先心病患者,经过手术,如果畸形矫治满意,没有发生重大的并发症和后遗症,随着身体的康复可以逐渐完全恢复正常人的学习和工作。重症先心病患者,即使手术效果优秀,心功能Ⅰ级,也不宜参加中度以上的体力劳动。心功能Ⅱ级的患者只适合从事一般工作,不宜参加体力劳动。
    先心病患者手术后的婚姻与生育:
    大多数先心病患者,如果手术后已经恢复正常人的学习和工作,到了结婚年龄即可结婚,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在体力和心功能完全恢复以后,结婚前应取得医师的同意。大多数先心病的女患者婚后可以妊娠和生育,少数病情复杂的患者是否能生育,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术后心功能不太好,就不宜妊娠,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祝各位开心健康快乐长寿!
    谢谢!!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02 02:02:18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晚期风湿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手术是将患者自身的病变瓣膜取出,用人工瓣膜代替,以达到治疗目的。

    全世界每年有数千名患者接受这种手术。虽然手术可以使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的心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警报可以解除。所以,让我们介绍一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一些预防措施。

    术后刀口痛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1~3个月内,侧开胸患者可能出现刀口及周围疼痛和不适,同侧肩关节运动不方便。大多数是正常的术后反应。服用止痛药或对症治疗。

    如有局部红肿及刀口肿大,应找医生治疗。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一般需要坚持半年的抗凝治疗,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需要终身抗凝,每天定期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一般来说,没有特殊情况,他们不能随意停药。

    最重要的是抗血栓治疗

    这是为了防止血液在瓣膜上凝结并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形成,它会随着瓣膜的不断运动而脱落并进入血液,阻碍我们的血液循环。如果它到达我们的大脑动脉,它可能会导致脑梗塞,甚至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更换瓣膜的心脏病患者,我们必须规范抗凝治疗。因此,所有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加强血凝检测。

    维持心脏功能

    术后3个月内是患者康复的主要阶段。卧床休息时,患者应按时翻身,多吐痰。咳痰时,可以用手按住伤口,先深呼吸,努力一次咳出气管深处的痰。

    下床后,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慢慢行走,从室内到室外一步一步地走。一般工作可在运行6个月后恢复。如果你感到疲倦、慌乱和气短,你应该停下来。育龄妇女应在3年内避免怀孕,并在心脏功能完全恢复后制定计划。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饮食护理

    吃易消化的食物,因为手术后消化功能会相对较差。吃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防止消化不良。禁止吃冷、辣和其他刺激性食物。同时,也禁止吸烟和饮酒,因为摄入这些刺激性食物会刺激器官收缩,不利于更好的恢复。

  • 紫苏
    回复
    2024-02-02 02:02:18

    病情分析:心脏换瓣病人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防止人工瓣膜上血栓形成,但长期服用抗凝药会使血液的凝固性下降,容易造成出血。
    指导意见:1、不要吃或少吃具有活血化淤作用的食物,常见的有:葡萄、柠檬、凤梨、山楂、芹菜、花菜、山药、蘑菇、木耳等,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药如:三七、丹参、红花、当归、附子、芍药等,最好都不要吃。
    2、定期到正规医院查凝血全套,建议一个星期去查一次。
    3、定期复查心脏彩超了解人工瓣膜的功能情况。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02 01:01:08

    关于瓣膜病的手术,效果是肯定的,成功率是93%97%
    。手术的远期效果也是比较好的。但是做完瓣膜手术以后还是要注意一些问题。
    第一,手术后早期休息一段时间,心脏手术是大手术,过去讲伤筋动骨一百天,一般来说休息三个月到半年。
      第二,加强营养在术后早期,不是说天天吃山珍海味,也不是说天天吃补品,大家适当营养均衡一点,适当多吃一点肉,适当多吃一点水果、蔬菜。
      第三,医生根据你的病情会开一些药,心脏原来比较大或者原来心脏功能比较差,这种病人术后一般来说要吃一段时间的药物,至少要吃三个月到半年,这些药一定要听医生的最好吃强心的、利尿的或者是扩血管的药。
      第四,抗凝药,无论是生物瓣也好,机械瓣也好,生物瓣至少吃三个月一般要求半年的抗凝药,机械瓣要吃一辈子的药,大家要特别注意,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家长要注意抗凝药天天吃,吃多吃少都是不行的。吃多了血会凝,吃少了病人会牙出血,或者月经过多
    ,甚至有的病人出现脑出血
    ,需要经常化验血。至于隔多长时间化验一次,一般刚出院的时候一个星期至少化验一到两次,刚出院这段时间一个月以内,都稳定之后一周查一次,两周查一次,半年以后更稳定,将来再拉长,将来三个月查一次就可以了。
      第六,机械瓣可能做一些检查有时候要注意一点,换完机械瓣之后,做不了核磁,要跟医生提醒一下。

换瓣后有白痰怎么办

换瓣利尿多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