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吃什么药

时间: 阅读:11827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吃什么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5-05-04 14:13:00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需要吃龙胆泻肝丸、疏肝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肝阳上亢引起的相关症状。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还需要配合使用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比如杜仲降压片等。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学会调整自身的情绪,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同时也需要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吃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2 03:03:15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2 03:03:15

    1.清热泻火剂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有清肝、散结、化痰、降压作用。由于本品有良好清泄肝火作用,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者。每次15~30克,泡服或煎服。

    龙葵:苦微甘寒,清热解毒,消肿利湿。临床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疗效。全草浓煎成膏成丸剂,每丸约0.2克,每日10~20丸,1~2次分服。

    大青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瘀作用。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者。15克,水煎服。

    地骨皮:味甘性寒,入肺、肝、肾、三焦四经,具有凉血泻火、清肺热、除骨蒸作用。地骨皮根60克,加入3碗水煎煮至1碗,加入少量白糖或加猪肉煎煮,隔日1剂,服5剂为1个疗程,必要时加服第二、三疗程。

    筋骨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退热消肿作用。高血压芮,用冲剂,每日2次,每次1包(含31.25克生药),温开水送服。

    克氏排草:药用全草。功能降血压、清热、解蛇毒。取新鲜全草洗净,水煎浓缩后,加5%砂糖及适量防腐剂尼泊金和矫味品,制成每50毫升含鲜草50克的糖浆备用。每日1次,每次50毫升,临睡前用温开水冲服。

    野菊花:苦辛微寒,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15~20克,沸水泡茶,频频饮服;也可单味煎服,或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

    黄芩: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其并可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对于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有消除眩晕、头痛、口苦、心烦等症状的作用。10克,水煎,常与钩藤、草决明同用。

    青藕子:味苦性微寒,清泄肝火、明目退翳。可用于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型,近期疗效良好。取青葙子30克,水煎2次,取汁混匀分3次服,1周为1个疗程。

    2.平肝熄风剂

    罗布麻:味淡涩性凉,有平肝降压、清热利尿作用。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型高血压病,见有头晕头痛、烦躁失眠者,可单用本品每次6~10克,以开水泡汁作饮料;也可配合夏枯草、野菊花、钩藤同煎服。

    钩藤:味甘性微寒,具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头胀头痛、目赤等症疗效较好。每次20~30克水煎,或与石决明、白芍同用。

    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有降低血脂及血压功效,对防治血管硬化与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尤适于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

    石决明:味咸性寒,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者,每次30~45克,多与生地、白芍、钩藤、菊花等配伍。

    地龙:即蚯蚓。性咸味寒,清热熄风。有良好的降压作用,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研粉,每次2克,每日2次,开水吞服,也可配合他药使用。

    3.活血化瘀剂

    茺蔚子:本品为益母草的果实。味甘性微寒,能活血调经、凉肝明目。其降血压,常与决明子、生地、钩藤等配用。

    牡丹皮:味辛苦性凉,清热凉血、和血消瘀。其水煎剂有降压作用,用于高血压病,取本品50~75克,水煎,日分3次服;或研末,每服6克,白水冲服。孕妇忌服。

    紫背天葵:味辛性子,有活血祛瘀作用。降压可用5%浓缩汁,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狗尾巴草:又名珍珠菜。味辛涩性平,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作用。降压可用全草60克,水煎成400毫升,早晚各服200毫升。血压降至基本正常或自觉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

    4.补虚扶正剂

    杜仲:性味甘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功效,并能降压,常与石决明、夏枯草、白芍等配伍,且对体虚之人降压而无寒凉之弊。

    樱桃叶:味甘苦性温,具有温胃、健脾、止血、解毒的功效。用于高血压病,以本品100克水煎取300毫升,早晚各服150毫升。

    皮果衣:别名灵芝、岩茸、岩苔(日本)。味甘性平无毒,可久食益色,至老不改,令人不饥,大小便少。临床发现有一定的降压作用。皮果衣片,每次5片,每日3次,疗程为1个月。

    干贝:味甘咸性微温,具有滋阴补肾、调中作用。用于高血压,以本品适量,随意食,宜久用。

    5.利水渗湿剂

    鲜车前草:味甘性寒,具有利水通淋、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高血压,以本品90克,捣汁,开水冲服。

    黄瓜藤:味苦性平,具有利水通淋、解毒等作用。有人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其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1)流浸膏:每毫升含干燥黄瓜藤与猪毛菜各1.5克,每次5毫升,日服3次。

    (2)片剂:每片含干燥黄:瓜藤3克,每次4片,日服3次,30~60天为1个疗程。从第二疗程起对疗效不佳者增剂量至每次2~3片。

    莴苣子:味苦性寒,具有通经下乳、通利小便的作用。用于高血压,将莴苣子25克粉碎,以破开为宜,煎煮制成糖浆30毫升,1日2次,每次15毫升。

    6.祛风胜湿剂

    舜莶草:味苦性寒,有祛风通络、清热降压作用。可同臭梧桐等配伍,用于高血压及风湿病。

    臭梧桐:味辛苦性凉,有祛风湿、降血压作用,与稀莶作用相似。本品降压,用开花前的叶作用较佳,每次10~20克水煎服,不宜久煎。

    桑寄生:味苦性平,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作用。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通过抑制血管舒缩中枢的兴奋性而降压。每次120克,加糖适量水煎服。

    7.其他

    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可行气止痛,近代发现其有降压作用,可单用或配伍其他降压中药内服。通过交感神经节阻滞作用而降压。

    海带根:具有平喘、降压作用。本品20克,浸入开水,每日早晨空腹饮用。

    马兜铃根:味苦微辛性寒。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高血压病而有肝阳上亢,头晕面赤者较为适宜。15克,水煎服。

    吴茱萸:味辛性温,具有温中、降气、止痛作用。用于高血压头痛等症,以本品5千克加水煎煮1小时,过滤,弃渣,浓缩成膏,制成干燥颗粒。每包含生药16克,每日2包,早晚饭后各服1包。

    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具有消食化积、降气化痰的作用。用于降压,取莱菔子水煎过滤,浓缩滤液成浸膏,干燥、粉碎、过筛,加50%乙醇制成软材,再用18目筛搓成颗粒,干燥,加入0.5%硬脂酸镁混匀过筛,压片。每片重0.4克,含生药5克,备用。每次5片,每日2次,个别患者每日3次。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具有消食化积、活血散瘀作用。山楂的花、叶、果都含有降压成分,可降低血管运动中枢兴奋性,从而使血压降低。近年来常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及高脂血症的治疗。用其煎水代茶饮,有明显降压效果。还可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鲜小蓟:味甘苦性凉,近年常以本品治疗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将本品捣烂拧汁,加白糖,每次服3匙,1天3次。

    棕树嫩叶:味苦性平,可用于降压及预防中风。取本品20克,水煎常服,每日1次。或棕树皮(鲜的更好)9~18克,水煎服。

    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祛风湿作用。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其可明显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用于高血压,本品晒干,每服6克,开水泡饮。

    葛根:味甘辛性凉,用于高血压脑病,并对改善头晕头痛、肢麻、耳鸣等症状有良效;用于高血压,并对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15~30克。

    萝芙木根:又名假辣椒。味苦性寒,具有清风热、降肝火、消肿毒作用。具现代研究,其所含生物碱主要为利血平,降压作用缓慢、温和而持久,适用于高血压属肝火头痛眩晕者。本品切片,每日30~45克,煎汤1碗,分2次服。

    菊花:味辛苦微寒,具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平肝熄风作用。用于降压,本品30克,水煎5分钟,代茶饮。

    苦丁茶:味辛甘性大寒,具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作用。用于降压,本品10克,开水泡代茶饮。

    莲心:味苦性寒,具有清心、止血、涩精作用。本品除了能够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效。将莲子中间绿色的胚芽取出,2克,开水冲泡当茶饮。

    山景杜鹃:水煎,每百毫升含生药13克,日2~3次,饭后服。

    蚕砂:12克(研末),分成4包,1日4次,每服3克,开水送服。

  • 泠青沼
    回复
    2024-02-02 03:03:15

    除稍有头晕外,无其它不适,面色发红,尤其印堂部位红赤,舌质是红的,苔白,脉弦细滑。综合分析还是属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治法平肝熄风、滋养肝肾、活血利水,处方:
    石决明30克钩藤20克丹参30克菊花12克生白芍15克山萸肉20克葛根15克夏枯草20克益母草30克川芎10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泽泻10克生山楂15克枸杞15克红花6克
    5付,水煎服,每日1付。

    【口服液】泽泻钩藤汤治高血压
    [方 剂] 泽泻30--50克,川芎、白术各20--30克,草决明、野菊花、桑寄生各15--20克,钩藤4O--60克,罗布麻20--30克、全蝎5--10 克。
    [加 减] 若属气血瘀阻型者,加丹参、桃仁、红花各15--30克;若属气阴两虚型者,加川断、生地黄各10克;若属肝阳上亢型者,加玄参、枸杞、麦冬各10--15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 --3次口服。每日1剂。10剂为l 疗程:
    [疗 效] 治高血压有神效。

    注意!少吃油腻食物 禁烟酒 不要站时间太久.

  • 龙葵
    回复
    2024-02-02 02:02:05

    西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血管阻力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节失调等原因造成, 治疗以卡托普利、氯沙坦、氢氯塞唪、普萘洛尔等药物为主。 而中医则认为,高血压是由于 肝阳上亢、心肝火旺、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治疗以平肝潜阳、清心化痰、平肝安神、通络止痛等方法为主, 常用的中成药有以下几种:

    天舒片由川芎、天麻两味组成, 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掠黄至掠揭色,有特殊的香气,味微苦涩,具有活血平肝,通络止痛的作用, 主要用于瘀血阻络或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日久、痛有定处,或头晕胁痛、失眠烦躁、舌质暗或有瘀斑;血管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高血压头痛见上述证候者。饭后口服4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孕妇及月经量多的妇女禁用;偶见胃部不适、头胀和妇女月经过多。

    牛黄降压丸由羚羊角、珍珠、水牛角浓缩粉、白芍、党参、黄芪、决明子、川芎、黄芩提取物、甘松、薄荷、郁金十四味组成, 为深掠色的水蜜丸,或为浅踪绿色至深掠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苦,有清凉感,具有清心化痰,平肝安神的作用, 主要用于心肝火旺、痰热壅盛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 每次口服水蜜丸20?40丸,或大蜜丸1?2丸,一日1次, 腹泻者忌服。

    心可舒片由丹参、葛根、三七、山楂、木香五味组成, 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棕色;气味酸、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主要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闷、心悸、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高血压、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 每次口服次4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孕妇慎用。

    心脑静片由莲子心、珍珠母、槐米、黄柏、木香、黄芩、夏枯草、钩藤、龙胆、淡竹叶、铁丝威灵仙、制天南星、甘草、人工牛黄、朱砂、冰片十六味组成, 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气香,味微苦、凉,具有平肝潜阳,清心安神的功效, 主要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及中风,症见头晕目眩、烦躁不宁、言语不清、手足不遂,也可用于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每次口服4片,一日1?3次。 孕妇忌服,本品不宜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安宫降压丸由郁金、黄连、栀子、黄芩、天麻、珍珠母、黄芪、白芍、党参、麦冬、醋五味子、川芎、人工牛黄、水牛角浓缩粉、冰片十五味组成, 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苦,具有清热镇惊,平肝潜阳的作用, 主要用于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目眩、心烦、目赤、口苦、耳鸣耳聋,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 每次口服1?2丸,一日2次, 孕妇慎用,无高血压症状时停服或遵医嘱。

    安脑丸由人工牛黄、猪胆粉、朱砂、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珍珠、黄芩、黄连、栀子、雄黄、郁金、石膏、煅赭石、珍珠母、薄荷脑十五味组成, 为红棕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芳香,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醒脑安神,豁痰开窍,镇惊熄风的作用, 主要用于高热神昏,躁动谵语,抽搐惊厥,中风窍闭,头痛眩晕,高血压、脑中风见上述证候者。 每次口服小蜜丸3?6g,或大蜜丸1?2丸,一日2次, 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芪苈强心胶囊由黄芪、人参、黑顺片、丹参、葶苈子、泽泻、玉竹、桂枝、红花、香加皮、陈皮十一味组成, 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颗粒,味苦,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 主要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所致轻、中度充血性心力衰竭证属阳气虚乏,络瘀水停证,症见心慌气短,动则加剧,夜间不能平卧,下肢浮肿,倦怠乏力,小便短少,口唇青紫,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 每次口服4粒,一日3次。

    松龄血脉康胶囊由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三味组成, 为硬胶囊,内容物为浅褐色至褐色的粉末,气微,味苦,具有平肝潜阳,镇心安神, 主要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每次口服3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肾虚引起高血压怎么办

肾虚高血压能治好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