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阴虚与肝肝阳上亢的高血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杜仲降压片等中成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高血压引起的相关症状,同时也可以配合使用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在治疗期间,应改变不正确的饮食习惯,避免吃含盐量比较高的食物,也不要吃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的食物。
高血压患者能否进补,这是许多高血压患者所关心的问题。有人认为,补品补药多数能使血压上升,对高血压患者不利,搞不好还会发生危险。其实不然,从中医的观点看,高血压病是由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肾阴虚、气血两亏以及心火上升等阴阳失调引起的。因此,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高血压病人也可通过进补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调,调整机体的平衡,降低血压。只要牢牢掌握“辨证施治”的原则,因人因征选择补品,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点击进入高血压专题>> 患者如果经常出现头晕、眼花、心烦失眠、口干舌燥、腰膝酸软等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诸症时,可常用枸杞子、制首乌、桑寄生、杜仲及阿胶等补肾滋阴平肝的药物,也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首乌片等内服。对于心火偏盛、用脑过度,出现心烦失眠、心慌心跳的高血压患者,可内服朱砂安神丸、宁心安神丸、补心丸等。 失眠、头晕、健忘、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等气血两亏者,可适量选用白术、黄芪、党参、当归、炙甘草等煎水内服;或党参、参芪膏等,每日3次,每次一汤匙,温开水冲服;也可用北芪10克,党参10克炖瘦肉;或用龙眼肉适量泡茶饮等,如伴有贫血者上述方法疗效更佳。 有条件者,还可适量服用生晒参。但必须注意,用参一定要用性质偏凉者,绝不能用性质偏热者。同时,还要控制住血压者才能服用。一般来说,用西洋参补益气血、调整阴阳较为适合各类高血压患者。 对妇女更年期,因阴虚火旺而引起血压升高、头晕、面红、烦躁不安、便秘者,可选服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及熟地、阿胶、黑芝麻、胡桃肉等;也可用仙茅、仙灵脾、巴戟、知母、黄柏、当归各等分,煎成浓汁,每日2次,每次一汤匙温水冲服,有较好疗效。 必须指出,凡刺激性物品如烟酒、辛辣等品,易伤津耗津,对血压高者均有害,以不吃为宜;盐能吸附水分,加重心肾负担,宜少吃;滋阴之品,蔬菜、水果等对平衡血压有益,宜多吃。对血压较高者应配服降血压药物,如坚持服用副作用少的复方降压片,功效则更好。推荐阅读:《防治高血压,远离中风痴呆》专家访谈:《您的高血压究竟有多危险》 Tips: 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均可进行。精神舒畅,饮食有节,劳逸适度等对协调阴阳、调整血压也有重要作用,必须重视。
你好,肝阳上亢,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
我认为肝阳上亢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我推荐用药:六味地黄丸。
山菊降压片(山楂降压片)
药物组成:山楂、泽泻、小蓟、菊花、夏枯草、决明子等。
特点:平肝潜阳。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高血压病见上述征候者。
注意事项:偶见胃脘部不适,一般可自行缓解。
牛黄降压丸
药物组成:羚羊角、水牛角浓缩粉、冰片、党参、决明子、薄荷、珍珠、人工牛黄、白芍、黄芪、川芎、甘松、郁金等。
特点:清心化痰,平肝安神。用于心肝火旺、痰热壅盛所致的头晕目眩、烦躁不安、头痛失眠;高血压病见上述征候者。
注意事项:腹泻者忌服。
稳压胶囊
药物组成:地龙、冬虫夏草、决明子、石决明等。
特点:滋阴潜阳。用于高血压属阴虚阳亢型,症见头痛、眩晕、心悸等。
注意事项:
(1)轻型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日服3次,每次1粒,起降压、稳压作用。
(2)已服用西药降压者,可配合本品治疗,至血压平稳后,逐步减少西药量并维持。
(3)高血压病患者应定期做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本品及西药。
(4)本品滋阴力强,胃寒或过敏者服用本品如出现便溏、腹泻现象可减少用药量或对症处理。
降压平片
药物组成:夏枯草、葛根、珍珠母、菊花、淡竹叶等。
特点:降压、清头目。用于高血压及高血压引起的头晕、目眩。
注意事项:偶有口干、恶心、腹部不适等反应,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个别患者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可恢复。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龙胆泻肝丸
药物组成:龙胆、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柴胡等。
特点:具有清肝火,泻湿热的作用。适用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见头痛、头胀、头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
注意事项:注意长期服药肾毒性。
当归龙荟丸
药物组成:当归、龙胆草、栀子、黄连、黄柏、黄芩、芦荟等。
特点:具有清肝泻火、通便导滞的作用。适用于体质壮实,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头痛头晕较剧,甚至呕吐抽搐等肝火较盛的高血压病。
注意事项:药性大苦大寒,泻火通便作用较强,然非实热症急的高血压病不可轻用,孕妇禁忌。
脑立清
药物组成:磁石、赭石、牛膝、清半夏、冰片、薄荷脑、珍珠、猪胆粉等。
特点:具有镇肝潜阳降逆作用,用于气血上逆的头目眩晕,头痛脑胀的高血压病。
金匮肾气丸
药物组成:地黄、山茱萸(酒炙)、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
特点: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忌房欲、气恼。忌食生冷食物。
心脑静
药物组成:莲子心、珍珠母、槐米、黄柏、木香、黄芩、夏枯草、钩藤、龙胆、淡竹叶、铁丝威灵仙、天南星(制)、甘草、牛黄、朱砂、冰片等。
特点:清心醒脑,镇惊安神,降低血压,疏通经络,防治中风。用于头晕目眩,烦躁不宁,风痰壅盛,言语不清,手足不遂。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降压丸
药物组成:珍珠母、龙胆、槐米、夏枯草、地黄、牛膝等。
特点:降血压。用于高血压症,头痛眩晕、耳鸣目胀。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
桑菊降压片
药物组成:桑椹、黄芩、小蓟、粉葛根、杭菊、硫酸胍生、利血平、双氢克尿噻、异丙嗪、利眠宁。
特点:降压。用于高血压症。
压得平
药物组成:田七花、钩藤、茯苓、萝芙木总碱、淀粉。
特点:降压。用于高血压症。
养阴降压胶囊
药物组成:龟甲、珍珠层粉、赭石、白芍、石膏、天麻、钩藤、夏枯草、牛黄、青木香、槐米、吴茱萸(醋炙)、大黄、五味子、人参、冰片。
特点:滋阴潜阳,平肝安神,活血通络。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病:头晕头痛,颈不适,目眩耳鸣,行走不稳,心悸心疼,烦躁易怒,失眠多梦。
三七菊花茶冲剂
药物组成:三七花、菊花、茶叶提取物。
特点:可改善眩晕、头痛、心悸、失眠、耳鸣、烦躁和腰膝酸软等临床症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可明显下降。
回心康片
药物组成:回心草、钩藤、三七、何首乌、山楂、黄芪、甘草。
特点:益气活血,镇静平肝。用于气虚血瘀,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胸痹、胸闷、心悸、头晕等症,高血压、冠心病属上述征候者。
注意事项:感冒时应暂停服用。
清脑降压片
药物组成:黄芩、槐米、夏枯草、牛膝、地黄、水蛭、决明子、珍珠母、当归、丹参、钩藤、地龙、煅磁石。
特点: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头痛、项强、血压偏高。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虎杖叶胶囊
药物组成:虎杖叶。
特点: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症见头晕、头昏、头痛等症。高血压屑上述征候者。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
醒脑安神片
药物组成:玄参、黄芩、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大黄、连翘、雄黄、朱砂、人工牛黄、栀子、甘草等。
特点:清热解毒,清脑安神。用于头身高热、头昏脑晕、言语狂躁、舌干眼花、咽喉肿痛。对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头痛、失眠等皆有清脑镇静作用。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杜仲平压胶囊
药物组成:杜仲叶。
特点:降血压,强筋健骨。适用于高血压,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
复方羚角降压胶囊
药物组成:羚羊角、黄芩、夏枯草等。
特点:清肝息风。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头痛等;高血压病屑上述征候者。
苦丁降压胶囊
药物组成:天麻、苦丁茶、人参。
特点:清肝明目,凉血活血。用于肝热血瘀引起的早期高血压病,症见头昏目眩、神疲乏力等。
复方夏枯草降压糖浆
药物组成:夏枯草、白芍、槐角。
特点:平肝降火,止眩。用于肝火上炎,头痛眩晕、失眠多梦,心烦口苦。高血压见上述征候者。
注意事项:孕妇禁服。
降压颗粒
药物组成:决明子、钩藤、黄芩、夏枯草、茶叶等。
特点:清热泻火,平肝明目。用于高血压病肝火旺盛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胀牙痛等症。
杞菊地黄丸
药物组成:枸杞、菊花、熟地、泽泻、山萸肉、车前子、山药、牡丹皮、茯苓。
特点:滋肾阴,清肝热。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眩晕,眼花目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年老体弱,病程较久的高血压病。
愈风宁心颗粒
药物组成:葛根。
特点:解痉。用于高血压病止痛,增强脑及冠脉血流量。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早期突发性耳聋等症。
清热明目茶
药物组成:决明子(炒)、菊花、甜叶菊。
特点:清热祛风、平肝明目。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目赤目糊等症。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忌酒及辛辣食物。
血压安巴布膏
药物组成:吴茱萸、栀子、桃仁、苦杏仁、白胡椒。
特点:平肝泻火。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症见心悸不宁、头晕目眩,耳鸣失眠等症,高血压属上述征候者。
高血压,归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 等范畴,病机多为肝肾阴阳失调。实者多为初期肝火亢盛、痰湿壅盛。病久伤阴多为阴虚阳亢、肝肾阴虚。二者相互影响,致使病情迁延不愈,虚实夹杂。中成药不但可有效改善高血压症状,还能从根源上多角度调和机体阴阳平衡,釜底抽薪,各个击破。
半夏天麻丸,由法半夏、天麻、黄芪、人参、苍术、白术、茯苓、陈皮、泽泻、六神曲、麦芽、黄柏组成。具有健脾祛湿、化痰熄风的功效。用于脾虚聚湿生痰,眩晕,头痛,如蒙如裹,胸脘满闷。
半夏擅长燥湿化痰,天麻擅长治头晕、头痛;人参、黄芪、白术善于健脾益气,苍术、陈皮偏于燥湿健脾,茯苓、泽泻可健脾渗湿;六神曲与麦芽善于健胃消食;黄柏药性苦寒坚阴,以防止方中温燥药物过多而温热之性太过,从而伤及人体阴液,属于佐制之用。12味中药配伍使用,对于因痰湿中阻导致的头痛、眩晕可谓标本兼顾。
痰湿中阻型高血压导致的头痛、眩晕,之所以在诸多头痛中较为常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饮食由以前的粗茶淡饭逐渐变成了以肉食为主、牛奶配蛋为辅; 加上生活节奏变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大,运动量逐渐减少,肥胖、“三高”等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过度食用肥甘厚味之物,体内容易产生湿热,从而阻滞脾胃,使脾胃功能失常而内生湿、痰等病理产物,痰湿随着气而上升,头脑受蒙,清阳不得升,便可发为头痛、眩晕。
另外,不是所有的头痛、眩晕都可以用半夏天麻丸来治疗,比如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即头部出现以两侧为主的胀痛,伴有心烦易怒、口苦面红,或眩晕耳鸣,伴有两眼干涩、颧红、口干、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滑泄等,就不能使用半夏天麻丸,因为该药以温燥之性的中药居多,若使用,可能会加重头部症状。
养血清脑颗粒,是以宋代中医名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四物汤”为基础加味,并采用最新工艺研制而成的标本兼治的中成药,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明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组成。具有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血虚肝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养血清脑颗粒具有降压作用,可抑制血压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其降压作用平缓持久。也能扩张脑血管,抑制血小板和白细胞的聚集和黏附,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消除脑缺血的病理状态。可抑制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血管侧支循环形成,减少脑梗死面积,保护神经元。
另外,养血清脑颗粒可改善血管的收缩反应,同时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可延长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同时干预磷脂类分子的代谢,对预防老年血栓具有一定的作用。也能提高机体的整体抗氧化能力,清除氧自由基,改善代谢,防止细胞膜损伤。减少组织细胞的无氧酵解,改善糖代谢,为脑细胞供血供氧。
总之,养血清脑颗粒作为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整体性调节机体的特点,可改善慢性脑缺血、保护神经元、预防血栓、提高抗氧化能力、改善糖代谢等,对治疗头晕、头痛、脑供血不足、高血压、眩晕、失眠等症效果良好。
清肝降压胶囊,由何首乌、夏枯草、槐花、桑寄生、丹参、葛根、泽泻、小蓟、远志、川牛膝组成。具有清热平肝、补益肝肾的功效。可用于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肝肾阴虚症,患者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腰膝酸软、心悸不寐、耳鸣健忘、便秘溲黄。
夏枯草、槐花两药性味苦寒,清肝泻火、消肿散结;何首乌、桑寄生两药味苦甘,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肝藏血、肾藏精,两脏病久可见血脉瘀阻、阴虚内热,故用小蓟、丹参、川牛膝佐槐花活血凉血,葛根、泽泻清表里之热,更少佐远志交通心肾、安神益智。诸药合用,共奏泄实固本、标本兼治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肝降压胶囊具有降压、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神经及心肌等作用。动物研究表明,清肝降压胶囊对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型高血压犬有降压作用,能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总外周阻力,对心率和心脏泵血功能均无影响。这对于由血管张力增高而导致的舒张压升高,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总之,头痛、眩晕、脑供血不足等是目前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症状,很多时候可能是因为高血压而引起。半夏天麻丸适合痰湿中阻型,养血清脑颗粒适合血虚肝亢型,清肝降压胶囊适合肝火亢盛、肝肾阴虚型。需根据自己的体质,在医生的辨证论治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症状的中成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