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起因

时间: 阅读:3995
肝阳上亢起因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5-05-03 06:30:31

肝阳上亢起因一般是因为生活精神压力过大引起的。如平常脾气暴躁、爱生气、平常性生活过度会造成肝肾阴亏,引起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会出现面红目赤、口苦口臭、腰膝酸软和眩晕耳鸣等症状。平常可以在医生的医嘱下服用六味地黄丸药物进行治疗,服药期间可以多去户外运动,饮食上要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02 14:14:21

    舌头看病症大全- -

    正常人的苔色是薄白色的。因为舌粘膜中丝状乳头的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霉 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这些不透明的物质遮盖了舌毛细血管的红色,而且角化上皮在湿润时可吸收水分而呈白色,这样就形成了正常的薄白湿润的舌苔。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

    舌苔发黄: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舌苔灰白相兼或灰腻薄滑:多为里寒,先有体弱兼热性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全舌淡紫带青:润滑无苔为伤寒阳证。

    舌苔呈褐色:肠梗阻。

    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轻者提示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表示有肺心病。

    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穿心舌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这种儿童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烧。

    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

    腐苔:是一种比较厚的、颗粒大而疏松的苔,形状好象豆腐渣样,厚厚的一层堆在舌上,刮之易去,过一会儿又会逐渐堆铺起来。 腐苔提示人的阳气有余,能将胃中浊腐之气升化驱散,是正邪相争,疾病诌向好转的征兆。

    腻苔:是舌中心及根部较厚,舌的边尖部稍薄,颗粒细小致密,紧贴舌上,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罩着一层粘液像油腻状,舌质大多被其遮盖而不能见。 用放大镜看,腻苔的丝状乳头数目及其分枝均有增加,各乳头的角化树相互纠结缠绕,不易脱落,其中包埋着很多粘液及食物颗粒。中医认为腻苔是阳气被阴邪所抑,机体内必有湿浊痰饮或食积顽痰遏郁的病理变化。如急慢性胃肠炎等。

    霉苔:苔质与腐苔相似,浮而疏松,但舌面上的苔却腐苔那样平铺于舌面,而似灰白的糜点状或饭粒样儿,厚薄不一堆积在舌上,故以此可鉴别出霉苔,一般多因体弱,或过量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广谱抗生素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极差,菌群失调,霉菌乘机生长繁殖所致。 此苔一般先占舌的一部分,以后可蔓延至全舌或整个口腔,病情大多严重。霉苔对霉菌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点刺舌: 是指舌上有很多红刺群凸出舌面,好象草霉的果实一样。 点刺出现于舌尖或舌边,表示热盛,可见于各种发热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积烧伤病人;点刺出现于舌中,多为热毒更盛或热入血分,容易发生休克、神志昏迷。 失眠、便秘或夜间工作紧张的人,以及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和大脑皮质功能失调等,也可出现舌面上的红色点刺,中医称为阴虚火旺。 舌面点刺还有痛感,经休息,调整营养结构和大便通畅后,点刺会较快消失。现代研究认为,点刺是舌上辈状乳头增生或肥大所形成。

    裂纹舌: 舌面上的裂纹有深裂、浅裂以及各个不同方向的裂沟和皱纹。浅裂就象一条条皱纹,深裂就像被刀割和剪碎一样,有不规则的裂沟。正常人中 约有0.5%是生下来舌面就有裂缝的先天性舌裂者。 现代医学认为舌面上的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肌原有的纵纹和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一部分舌乳头变得扁平而融合,一部分则萎缩断裂而形成裂纹,舌上裂纹的图形真是稀奇古怪,有纵形、横形、树叉形、井形、爻形、或像脑子的回沟状,也有的象鹅卵石状。病理性的舌裂常与萎缩舌同时存在,可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患,以及营养不良性疾患和维生素B族缺乏症等所致的慢性舌炎病例、故常兼有舌痛,口干等现象。 长期的地图舌,有部分后来可转变为裂纹舌。中医认为,裂纹舌而见舌面干燥者,多为津液不足;兼有热盛者,还可见舌质红绛色。

    光滑舌: 舌面光而无津,也没有舌苔,平如镜面,望之发光,也称“镜面舌”。不论何种疾病,凡见到这种舌象,都表明机体内有阴液消亡的征象,津液严重损耗。 舌光而色红绛为热盛伤阴,舌光而色淡为气阴两伤。中医认为,舌面光平如镜是一种危重舌象,据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光滑舌是舌上无苔无点,舌丝状乳头和蕈状乳头全部萎缩,是舌炎晚期的表现。光滑舌可见于维生素c严重缺乏、恶性贫血、高 热长期不退、肝硬化和肺心病的衰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中毒性休克、脑性昏迷等疾病。研究证实,造成舌粘膜上皮细胞坏死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舌光如镜。

    瘀积舌: 舌尖或舌边上有散在的紫黑色瘀斑或瘀点,这种现象提示体内有“瘀血停积”。有瘀血的人,体内血液流动较缓慢, 在某些局部甚至可出现血流完全停滞。人们在吃东西时,不小心会咬伤舌的边缘和舌尖;人生病时血管的脆性增加,有时也会不知不觉地碰破舌上的血管。舌的反应比较灵敏,往往比人体的其他地方容易出血,使舌上容易出现瘀点或瘀斑。舌头上的瘀点、瘀斑,在青年女性中也常见。她们大多有月经不调、月经色深,常有血块、痛经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瘀血郁阻的表现。 运用调经活血的药物治疗,可使舌头微循环瘀塞畅通,血流恢复正常,不仅月经不调和痛经病症能治愈,瘀点、瘀斑也会在舌上消失。不少肿瘤病人,舌上有瘀点、瘀斑,有时伴随青紫舌一起出现。据统计,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紫舌的占50%左右,有瘀点、瘀斑的在20%左右,如果舌头上突然出现瘀点、瘀斑,应该进行详细检查,千万引起重视!

    肿胀舌: 舌体增大,舌边有齿痕,称为舌胖大;胖大较甚则为肿胀,舌头塞满口腔,转动不灵,甚者可影响呼吸及语言。中医认为舌胖提示气虚,或有水湿;舌胖而苔腻的多属痰湿或湿热。舌色鲜红肿胀,常是心胃有热;舌紫而肿,多因酒毒上冲;如舌肿连口唇也肿大青紫的,这是血液凝滞,常因药物中毒或食物中毒所致。现代医学认为,舌头肿胀,主要是舌体的结缔组织增生,组织水肿,或血管、淋巴回流障碍等因素引起,多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肢端胖大症、慢性肾炎尿毒症以及急性中毒的患者。 部分患者咽部或颈部受压迫,如严重的喉头水肿,或甲状腺极度肿大,舌头也会出现肿胀。

    瘦瘪舌: 舌体变得枯瘦削薄。现代医学认为,瘦瘪舌起因是全身营养不良,使舌的肌肉及上皮粘膜萎缩所致。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多伴有全身消瘦,如严重的肺结核、肺原性心脏病合并部感染及晚期癌肿等患者,其次如长期胃肠道功能障碍、维生素和蛋白质缺乏、恶性贫血等,也可使舌体变得瘦小。中医认为,舌肉与心脾两个肺腑有关,心脾虚 则舌瘦瘪。如舌色淡白而瘦瘪的,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舌体,日久因舌体得不到濡养而瘦瘪;舌色红降而瘦瘪的,则为阴虚火旺之故,阴愈虚,火愈旺,于是舌体发生枯瘪、消瘦等变化。无论新病、久病、如见瘦瘪舌,疾病不可能轻浅;如瘦瘪而枯萎无津,舌色晦暗,则预后大多不良。

    裙边舌: 舌头伸出来超过两边口角的范围,而且明显浮肿而娇嫩,加之舌边有牙齿压出来的齿印,犹如女同志裙子的边缘。裙边舌是由于体内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蛋白质,引起舌的水肿。舌组织的反映较一般器官灵敏,所以,可能此时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水肿的表现。

    芒刺舌: 即舌生芒刺。中医认为,此为热毒内伏,心肺火盛,胃有实热所致,常见于高热和肺炎。 经常地吃些粗渣滓等食物像甘蔗一类,舌乳头经不住连续刺激也会有芒刺,两者可从有无其他症状来区别。

    花剥舌: 舌苔部分剥脱,霹出苔下的红色舌质。 花剥舌的小儿大多有过敏体质,容易患奶癣、哮喘等过敏性疾患,常有偏食习惯,以不爱吃蔬菜为主,常有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缺乏、肠寄生虫等。 西医把部分花剥舌称为地图样舌, 因为花剥舌的中央凹陷,呈鲜红色,而边缘呈灰白色的小隆起,犹如地图模型上的蜿蜒国界。中医认为花剥舌多屑先天不足,需常服一些补肾中药改善体质,如河车大造丸、胎盘粉等。成年人出现花剥舌都属于阴虚、血亏。其中,舌前半剥脱为心阴不足,阴虚较轻;舌根部剥脱,为肝肾阴虚,阴虚较重;舌中有一条舌苔光剥,俗称鸡心舌,则表示伤阴很严重。

    淡白舌: 淡白舌的舌色,红少白多,按其红、白的比例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较正常人的舌色略淡,但仍可见有红色;另一类则舌色枯白,血色全无,连口唇、齿龈也苍白无华。淡白的舌体,一般多较正常肥大,舌面湿润多津,好象有过剩的水湿浸透于内,而显得浮胖娇嫩;在舌的边缘,因受牙齿挤压而出 现明显的齿印,像荷叶边那样围在舌头的两侧。 淡白舌是虚症和寒症的重要标志。看到舌色淡白,舌体并不肥大,与正常人大小相似,或舌体略见瘦小,舌面虽然润滑,但并不多津,兼有气短乏力,声音低微,自汗心悸,头晕耳鸣,口辰淡而无华,面色苍白或萎黄等症状,可以诊断为气血两虚症。 如果舌色淡白,舌体胖嫩,湿润多津,舌边有齿印,并有畏寒肢冷,浮肿嗜睡,大便溏薄,脉象沉迟等症状,可以诊断为阳虚内寒症。现代医学证实,淡白舌多见于贫血及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的患者。此外,慢性肾炎,甲状腺机能减退、低血压、晚期血吸虫病 低体温症、粘液水肿等也可伴有舌质淡白的表现,患者主要因为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降低,末梢血管收缩,血液充盈减少,血流较为缓慢,所以舌的颜色变淡。 由于蛋白代谢障碍,蛋白总量不足,白蛋白降低,可使组织水肿,导致舌质出现浮胖娇嫩现象,就更使舌质变淡,显示出淡白而胖嫩的舌象。

    红绛舌: 正常人舌质的色泽,淡红而润。 如果舌质鲜红,以红色为主,称为红舌;如果舌红而颜色深暗,则较红色更进一层,就称为绛舌。 绛舌在出现之前,多经过红舌的阶段,二者的临床意义和形成机理有类似之处,常常称红绛舌是火热上炎的象征,二者仅以热性程度的差别。 红绛舌由高热伤阴而引起,常发生在感染、中毒、维生素缺乏、脱水、贫血、昏迷等病理过程中。 舌色鲜红或深红,说明热入营血、但热的性质却有虚实的不同,两者有如下的区别:

    ——实热型红绛舌:大多由急性温热病引起,发病不久,邪虽盛但正气未衰,热度较高,甚至有神志昏昧,胡言乱语,舌质红绛较鲜明,多有红刺增生增大 而突出,舌面干燥起裂纹,舌苔黄糙或焦黑,这时温邪已侵入营分。 主要矛盾在于热毒邪实,即使伤阴也不严重,应该立即采用大剂量的清热凉营药物。随着热病好转,红绛舌也会转淡。

    ——阴虚型红绛舌: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温热病的后期,邪热的气焰已经低落,但阴血津液消耗过多,正气虚弱的现象比较突出,可有午后升火潮热、面色发红发烫。内心烦热,小便量少色深,口干引饮等症。此时舌质红或绛,但色较暗,不鲜明,舌苔很少或不见舌苔,舌面干丽少津,也有舌质的边尖特别红赤,并有红刺现象存在。这说明主要矛盾在于阴虚,应该用大剂量滋阴生津的中药治疗。如果舌质红绛而颜色较暗,舌面光滑如镜,舌质干瘪枯萎,说明胃肾阳枯,津液大伤,养阴药不仅剂量要大,而且要照顾到脾胃,治疗的时间也较长。 上面是指舌质全部都显露红绛的颜色,如果红绛之色仅在舌质的局部出现,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根据舌面部位的区域分布,舌尖属心,舌中屑脾胃,舌边属肝胆,所以当舌色大部分颜色浅淡,有部分为鲜红色时,按其部位不同,可作出区别。譬如,红在舌中区为脾胃之火,红在舌尖为心火,红在两边为肝胆之火。淡白挟红色,常以虚火居多。 红绛舌常见于感染发热病例及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乙脑、败血症、胆囊炎、细菌性内膜炎及高热中暑的发热期或热退后,也可见于结核,癌肿等长期消耗性低热的病程中。干燥综合证、脱水、外科手术后水液平衡失调也可出现红绛舌。 一切使基础代谢升高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使舌色发红。 肝硬化腹水病人如过多地使用利尿剂,可造成体内失水和血清钾降低,使舌色红绛干瘪无津。 舌红而光,预示肝硬化病人即将进入肝昏迷状态,须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青紫舌: 青紫舌有全舌青紫和部分青紫的区别。 所谓全舌青紫,指全舌分布均匀的青色或紫色,或者是红绛之中泛现青紫色(紫中带青),或是淡红之中混有青蓝色(青多于紫)。 所谓部分青紫,出现在舌的左侧或右侧,或者是左右两侧,沿着舌边与舌中央沟之间,有一条或两条纵行的青紫带;或仅是青紫瘀点斑块,而舌质的其它部分则不见青紫。

    杨梅舌: 舌质红而有刺,类似杨梅。 常见于猩红热或高热持续几天以上的患者。 舌边发红,常见于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或正在发热。 舌尖发红,因工作时间过长,经常失眠,心火过亢,致使消耗过多,体内缺乏维生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舌质长期呈暗红或紫色,要警惕癌症侵扰。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全国33家医院、科研单位对12448例各类癌症患者进行调查表明,大多数癌症患者的舌质呈暗红或紫色,尤以食管癌、贲门癌呈现率最高,占80%左右,其次为白血病、肺癌。 鼻咽癌最低,占20%左右;晚期患者多于早期患者。

    僵硬舌: 舌僵硬是指舌体既不肿胀、也不缩小,而活动强硬,失去平时柔和灵活的一种征象,也称“舌强”。 由于舌体僵硬转动不灵,常伴随语言蹇涩,含糊不清,或不相连续。“舌强”常见于一些较严重的疾患,如神志昏迷、抽搐等疾患。 出现于猝然昏倒之后,常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同时存在;出 现于昏倒,是中风的紧急警报。 现代医学认为,舌体强硬往往是中枢神经系统出了故障,发现此种舌象多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昏迷、肝昏迷、脑血管意外、脑震荡及脑挫伤等病的患者。 少数因舌上局部因素,如严重的舌溃疡或舌上有干硬的厚苔堆积而使舌体转动不灵活,但容易与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舌僵硬相区别。

    萎软舌: 舌头柔软是正常状态,但如果舌头痿软而无力,由转动和伸出,则称之为痿软舌。人体任何部位痿软,虽然各有原因,但肌肉中的筋脉失养而废弛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舌痿软而舌色淡白,多由心脾气血亏损,不足以濡养舌的筋脉而成;舌痿软而舌色红绛,则为热极伤津,或是阳虚火旺,使胃和肾的气津两亏,舌的筋脉失养所致。 舌痿软而舌色干绛无津,是肾阳已亏到极点的表现,病情险恶。

    歪斜舌: 舌头伸出时,舌尖偏向一侧,或左或右、称为舌歪斜。病侧的舌肌麻痹,无力收缩,稍一伸长,舌体就两侧不均而偏歪,所以左侧舌肌麻痹时舌尖就向左,右侧舌肌麻痹则舌尖偏向右。此症常见于中风,即脑血管意外。属局部性疾病的,则为舌下神经受压迫损伤或面神经麻痹等引起。不明原因的舌歪斜,应提高警惕,排除颅内的病变。

    颤动舌: 舌体伸出时出现不自主的颤动,由于肝阳上亢,热盛动风或气虚所致。因肝阳上亢、热盛动风,多兼见舌色红绛;因气虚者,多兼见舌色淡白。 舌体颤动可见于高热,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卷缩舌: 舌体收缩,不能伸长,有的不仅不能伸出口外,甚至难以抵齿。这种情况,可见于先天性舌系带较短,系带牵拉而使舌不能伸出口外,需要矫形手术把舌系带切断,舌头活动很快就会恢复。 因为疾病原因导致舌缩,多与舌痿软同时并见,舌头除卷缩不能伸出外,转动也失去灵活柔和。 舌缩的病因为阴阳离决的重危疾病,或是热极伤阴,或是阳气暴脱。

    伸舌: 舌常伸出口外,内收困难,或者不能收缩,流涎不止,称做舌纵,舌纵而舌色深红,舌体胀满,神志不清,嘻笑无常,由于痰热之邪扰乱心神所致。舌纵而麻木,则多为气虚。 患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儿童,舌常变大,伸在齿间,或挂在口外。

    弄舌: 反复地将舌伸出口外,舐弄口唇者,称为弄舌。 心脾有热,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良。 伸舌与弄舌的不同之处是,前者伸出而内收困难,后者能伸能缩,但反复将舌缩进吐出。

  • 祝由师
    回复
    2024-02-02 14:14:21

    1 菊花茶的功效清肝

    菊花茶有解热作用,同时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如果用菊花水煎剂及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可谓是功效多多。

    明目

    常用电脑的上班族适合喝菊花茶,根据研究得出,菊花茶确实对保养眼睛有好处。

    利水消肿

    早上起床眼睛就会浮肿的像熊猫一样,可以用绵花沾上菊花茶的茶汁,涂在眼睛四周,很快就能消除这种浮肿现象。

    祛湿

    菊花茶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2 菊花茶不同种类及其功效

    许多人都知道喝菊花茶能降火、明目、清心,但其实不同种类的菊花茶,功效是不一样的。菊花干茶主要有杭菊、亳菊、滁菊、贡菊、野菊花和藏彩菊。

    杭菊——清咽

    杭菊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主治肝火,特别是对风热感冒发热、咽炎,咽喉难受有好处。

    杭菊花朵较大,分为杭白菊和杭黄菊两种,杭白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甘美,以养肝明目著称,特别适合泡茶饮用,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良友,眼睛干涩严重者,可加点枸杞。

    杭黄菊则善于疏风清热,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疼痛等。与贡菊相比,杭菊的深色花心更明显,泡开后花瓣也容易脱落。咽喉肿痛时,喝杭菊茶清热利咽的效果较好。

    杭菊的功效:

    1、杭菊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长于疏散风热,故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

    2、杭菊功善疏风清热,清肝泻火,兼能益阴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多与桑叶、决明子、龙胆草、夏枯草等同用,共奏疏风清肝明目之效,若肝肾不足,目暗昏花,又常配枸杞子、熟地黄、山萸肉等同用更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之功。

    3、用于眩晕惊风。杭菊性寒入肝经,能清热平肝,故与石决明、珍珠母、牛膝等同用,可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配羚羊角、钩藤、白芍等同用,可用治痉厥抽搐实肝风证,如羚角钩藤汤。

    4、用于疔疮肿毒。杭菊甘寒益阴,清热解毒,尤善解疔毒,故可用治疔疮肿毒,常配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

    毫菊——解暑

    亳菊花朵较松,容易散瓣,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如果得了风热感冒,可取亳菊与冰糖代茶饮。夏季还可将亳菊与大米一起煮粥,预防中暑。

    亳菊功效:

    亳菊沏茶尤其适合上班族多喝,因为亳菊对防干眼很有效。冲泡方法:亳菊花50克,加水20毫升,稍煮后保温30分钟,过滤后加入适量蜂蜜,搅匀之后饮用。具有养肝明目、生津止渴、清心健脑、润肠等作用。

    滁菊——降火

    滁菊又名“白菊”、“甘菊”,是菊花中花瓣最紧密的一种。它花蕊金黄,花瓣晶莹玉白。滁菊疏散风热的效果最强,还有明目平肝解毒之功效,并对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出现嗓子发干、头发昏等“热伤风”症状时,喝一些滁菊就能缓解。滁菊泡法:冲泡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冲泡即可。

    滁菊的功效:

    1、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证,对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有一定的帮助,滁菊中所含的酚性物质能增加营养性血流量,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和增加耗氧量,改善心脏供血,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率。可取滁菊5克、决明子5克,开水浸泡后代茶饮。

    2、降低胆固醇。菊花水煎剂能抑制肝脏微粒体中的羟甲基戊二酰辅A还原酶的活力,激活胆固醇7-2-羟化酶,从而加速胆固醇代谢。常饮菊花茶可以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

    3、抗菌。菊花中的挥发油对金黄、白色等葡萄球菌、肺炎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数十种病菌有抑制作用,可有效减少由该类病菌引起的相关疾病。

    4、抗病毒。据医书记载,菊花对单纯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5、抗衰老。菊花提取物可以提高心脑耐缺氧能力;另外,菊花中的类黄酮物质具有清除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延缓细胞衰老。

    6、美容。菊花花粉中含有一种延缓皮肤细胞衰老的物质,可防止面部色素沉着,保持青春靓丽。

    贡菊——明目

    贡菊也称“黄山贡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贡菊花朵雪白,蒂呈绿色。冲泡的时间长了,连茶汤也会变成绿色。贡菊清肝明目的作用突出。用贡菊泡茶时再加一点枸杞,是电脑族的护眼良方。

    贡菊能清热解毒,清肝明目驱邪降火。贡菊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贡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电脑族。

    贡菊的用法:

    1、取贡菊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可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

    2、取贡菊10克,茶叶3克,一并冲泡,可防治早期高血压。

    3、取贡菊、山楂、金银花各10克煎水代茶饮,或研末冲水饮用,有化淤消脂、清凉降压、减肥轻身功效,适用于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病症患者食用。

    4、取贡菊10克,桑叶、枇杷叶各5克,研成粗末,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防秋燥,适于因秋燥犯肺引起的发热、咽干唇燥、咳嗽等病症后食用。本方尚有预防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水痘等疾病的作用。

    野菊——消炎

    野菊花苦、辛,凉,花朵更小更黄,花形也不是很好看,苦寒更重一些,野菊花的解毒清热消肿的作用最强,对缓解生疮、牙痛、口臭都有效。

    还能治痈肿、疗疮、目赤、瘰疬、湿疹等。常用于感冒,高血压症,肝炎,泄泻,痈疖疔疮,毒蛇咬伤,防治流脑,预防时行感冒。?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喝野菊花,以免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胃部不适、肠鸣、大便溏稀等不良反应。

    藏彩菊——助消化

    藏彩菊生长于西藏高山之中,由于长期生长在海拔几千米以上的地方,受污染程度小。

    藏彩菊的功效:

    1、天然野生,抗疲劳。

    2、明目清心。

    3、清心润肺、清热解毒。

    4、理气解郁,和血散瘀,治肝胃气痛,新风久痹,咯血吐血,月经不调,赤带白下,痢疾,乳痛,肿毒,还具有护肤养颜,清心润肺,调经活血等功效。

    5、特别具有安定神经与助消化的作用。

    饮用方法:

    冲泡:将份量为3--5颗菊花放入壶中,倒入沸水,待花茶冲开,焖3~5分钟,待茶汁入味再添加其他调味料较好;如要混合其他花茶,则每一种材料各取1-2克。

    3 如何挑选菊花

    小朵且略微泛黄的菊花才是上品。菊花茶一般选用杭白菊或贡菊,从功效上而言,杭白菊更加有利于清肝明目,贡菊则有效散风热。

    在挑选菊花的时候,尽量选小朵并且颜色稍微发黄的,因为颜色过白有可能是硫磺熏蒸过。

    4 喝菊花茶的注意事项

    菊花性寒,怕冷、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喝。无论哪种菊花,性质都偏寒,一般阳虚体质(平时怕冷)和脾胃虚寒(一吃凉东西就胃痛、胃不舒服)的人不宜多饮。菊花茶不适宜长期的连续服用,一般服用三五天就需要停止。

    花茶偶尔饮饮无妨,但几乎所有的花茶,都不能长期大量随意饮用,应根据人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

    1、用沸水冲泡最好别加冰糖

    一杯菊花茶一般选五朵菊花左右加入适量的沸水,通常重复冲泡5-7遍就差不多了。专家认为,对于糖尿病、血糖偏高的患者以及脾胃虚弱的人群而言,尽量不要在菊花茶中加冰糖。

    2、孕妇不要喝

    菊花茶性寒味甘,确实有祛火解毒的功效,孕妇在怀孕期间免疫力有所降低,脾胃虚弱,这时候喝菊花茶可能引起肠胃不适,腹痛腹泻的状况发生,不利于养胎。

    3、过敏体质的人不要喝

    过敏源是复杂且种类繁多的,对菊花过敏的人群也大有人在,喝了菊花茶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红疹等过敏症状。

    4、寒性体质的人不要喝

    寒性体质的特征一般都是畏寒怕冷、脾胃虚弱、免疫力低下,很多人在夏天也会出现手脚冰冷的状况,很多女性还可能出现痛经的状况。这些人群要是常喝菊花茶可能会加重这些症状,对健康不利。

    5、伤寒感冒的人不要喝

    伤寒感冒的起因多是着凉引起的,再喝一些偏寒性的花茶就不太适合了,可能会加重感冒症状。

    另外,要是感冒还伴有咽炎的情况,更加不能喝菊花茶,容易损伤正气,而且菊花茶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容易加重咽喉炎的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

    6、体热之人,别加冰糖

    对体寒体虚的人来说,菊花茶中加些冰糖,能稍微减弱一下寒性,更加适合他们的体质。而对于体热体壮的人,加冰糖就会减弱菊花茶清热的功效。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2 14:14:21

    舌头看病症大全- -

    正常人的苔色是薄白色的。因为舌粘膜中丝状乳头的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霉 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这些不透明的物质遮盖了舌毛细血管的红色,而且角化上皮在湿润时可吸收水分而呈白色,这样就形成了正常的薄白湿润的舌苔。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

    舌苔发黄: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舌苔灰白相兼或灰腻薄滑:多为里寒,先有体弱兼热性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全舌淡紫带青:润滑无苔为伤寒阳证。

    舌苔呈褐色:肠梗阻。

    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轻者提示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表示有肺心病。

    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穿心舌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这种儿童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烧。

    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

    腐苔:是一种比较厚的、颗粒大而疏松的苔,形状好象豆腐渣样,厚厚的一层堆在舌上,刮之易去,过一会儿又会逐渐堆铺起来。 腐苔提示人的阳气有余,能将胃中浊腐之气升化驱散,是正邪相争,疾病诌向好转的征兆。

    腻苔:是舌中心及根部较厚,舌的边尖部稍薄,颗粒细小致密,紧贴舌上,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罩着一层粘液像油腻状,舌质大多被其遮盖而不能见。 用放大镜看,腻苔的丝状乳头数目及其分枝均有增加,各乳头的角化树相互纠结缠绕,不易脱落,其中包埋着很多粘液及食物颗粒。中医认为腻苔是阳气被阴邪所抑,机体内必有湿浊痰饮或食积顽痰遏郁的病理变化。如急慢性胃肠炎等。

    霉苔:苔质与腐苔相似,浮而疏松,但舌面上的苔却腐苔那样平铺于舌面,而似灰白的糜点状或饭粒样儿,厚薄不一堆积在舌上,故以此可鉴别出霉苔,一般多因体弱,或过量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广谱抗生素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极差,菌群失调,霉菌乘机生长繁殖所致。 此苔一般先占舌的一部分,以后可蔓延至全舌或整个口腔,病情大多严重。霉苔对霉菌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点刺舌: 是指舌上有很多红刺群凸出舌面,好象草霉的果实一样。 点刺出现于舌尖或舌边,表示热盛,可见于各种发热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积烧伤病人;点刺出现于舌中,多为热毒更盛或热入血分,容易发生休克、神志昏迷。 失眠、便秘或夜间工作紧张的人,以及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和大脑皮质功能失调等,也可出现舌面上的红色点刺,中医称为阴虚火旺。 舌面点刺还有痛感,经休息,调整营养结构和大便通畅后,点刺会较快消失。现代研究认为,点刺是舌上辈状乳头增生或肥大所形成。

    裂纹舌: 舌面上的裂纹有深裂、浅裂以及各个不同方向的裂沟和皱纹。浅裂就象一条条皱纹,深裂就像被刀割和剪碎一样,有不规则的裂沟。正常人中 约有0.5%是生下来舌面就有裂缝的先天性舌裂者。 现代医学认为舌面上的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肌原有的纵纹和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一部分舌乳头变得扁平而融合,一部分则萎缩断裂而形成裂纹,舌上裂纹的图形真是稀奇古怪,有纵形、横形、树叉形、井形、爻形、或像脑子的回沟状,也有的象鹅卵石状。病理性的舌裂常与萎缩舌同时存在,可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患,以及营养不良性疾患和维生素B族缺乏症等所致的慢性舌炎病例、故常兼有舌痛,口干等现象。 长期的地图舌,有部分后来可转变为裂纹舌。中医认为,裂纹舌而见舌面干燥者,多为津液不足;兼有热盛者,还可见舌质红绛色。

    光滑舌: 舌面光而无津,也没有舌苔,平如镜面,望之发光,也称“镜面舌”。不论何种疾病,凡见到这种舌象,都表明机体内有阴液消亡的征象,津液严重损耗。 舌光而色红绛为热盛伤阴,舌光而色淡为气阴两伤。中医认为,舌面光平如镜是一种危重舌象,据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光滑舌是舌上无苔无点,舌丝状乳头和蕈状乳头全部萎缩,是舌炎晚期的表现。光滑舌可见于维生素c严重缺乏、恶性贫血、高 热长期不退、肝硬化和肺心病的衰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中毒性休克、脑性昏迷等疾病。研究证实,造成舌粘膜上皮细胞坏死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舌光如镜。

    瘀积舌: 舌尖或舌边上有散在的紫黑色瘀斑或瘀点,这种现象提示体内有“瘀血停积”。有瘀血的人,体内血液流动较缓慢, 在某些局部甚至可出现血流完全停滞。人们在吃东西时,不小心会咬伤舌的边缘和舌尖;人生病时血管的脆性增加,有时也会不知不觉地碰破舌上的血管。舌的反应比较灵敏,往往比人体的其他地方容易出血,使舌上容易出现瘀点或瘀斑。舌头上的瘀点、瘀斑,在青年女性中也常见。她们大多有月经不调、月经色深,常有血块、痛经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瘀血郁阻的表现。 运用调经活血的药物治疗,可使舌头微循环瘀塞畅通,血流恢复正常,不仅月经不调和痛经病症能治愈,瘀点、瘀斑也会在舌上消失。不少肿瘤病人,舌上有瘀点、瘀斑,有时伴随青紫舌一起出现。据统计,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紫舌的占50%左右,有瘀点、瘀斑的在20%左右,如果舌头上突然出现瘀点、瘀斑,应该进行详细检查,千万引起重视!

    肿胀舌: 舌体增大,舌边有齿痕,称为舌胖大;胖大较甚则为肿胀,舌头塞满口腔,转动不灵,甚者可影响呼吸及语言。中医认为舌胖提示气虚,或有水湿;舌胖而苔腻的多属痰湿或湿热。舌色鲜红肿胀,常是心胃有热;舌紫而肿,多因酒毒上冲;如舌肿连口唇也肿大青紫的,这是血液凝滞,常因药物中毒或食物中毒所致。现代医学认为,舌头肿胀,主要是舌体的结缔组织增生,组织水肿,或血管、淋巴回流障碍等因素引起,多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肢端胖大症、慢性肾炎尿毒症以及急性中毒的患者。 部分患者咽部或颈部受压迫,如严重的喉头水肿,或甲状腺极度肿大,舌头也会出现肿胀。

    瘦瘪舌: 舌体变得枯瘦削薄。现代医学认为,瘦瘪舌起因是全身营养不良,使舌的肌肉及上皮粘膜萎缩所致。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多伴有全身消瘦,如严重的肺结核、肺原性心脏病合并部感染及晚期癌肿等患者,其次如长期胃肠道功能障碍、维生素和蛋白质缺乏、恶性贫血等,也可使舌体变得瘦小。中医认为,舌肉与心脾两个肺腑有关,心脾虚 则舌瘦瘪。如舌色淡白而瘦瘪的,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舌体,日久因舌体得不到濡养而瘦瘪;舌色红降而瘦瘪的,则为阴虚火旺之故,阴愈虚,火愈旺,于是舌体发生枯瘪、消瘦等变化。无论新病、久病、如见瘦瘪舌,疾病不可能轻浅;如瘦瘪而枯萎无津,舌色晦暗,则预后大多不良。

    裙边舌: 舌头伸出来超过两边口角的范围,而且明显浮肿而娇嫩,加之舌边有牙齿压出来的齿印,犹如女同志裙子的边缘。裙边舌是由于体内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蛋白质,引起舌的水肿。舌组织的反映较一般器官灵敏,所以,可能此时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水肿的表现。

    芒刺舌: 即舌生芒刺。中医认为,此为热毒内伏,心肺火盛,胃有实热所致,常见于高热和肺炎。 经常地吃些粗渣滓等食物像甘蔗一类,舌乳头经不住连续刺激也会有芒刺,两者可从有无其他症状来区别。

    花剥舌: 舌苔部分剥脱,霹出苔下的红色舌质。 花剥舌的小儿大多有过敏体质,容易患奶癣、哮喘等过敏性疾患,常有偏食习惯,以不爱吃蔬菜为主,常有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缺乏、肠寄生虫等。 西医把部分花剥舌称为地图样舌, 因为花剥舌的中央凹陷,呈鲜红色,而边缘呈灰白色的小隆起,犹如地图模型上的蜿蜒国界。中医认为花剥舌多屑先天不足,需常服一些补肾中药改善体质,如河车大造丸、胎盘粉等。成年人出现花剥舌都属于阴虚、血亏。其中,舌前半剥脱为心阴不足,阴虚较轻;舌根部剥脱,为肝肾阴虚,阴虚较重;舌中有一条舌苔光剥,俗称鸡心舌,则表示伤阴很严重。

    淡白舌: 淡白舌的舌色,红少白多,按其红、白的比例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较正常人的舌色略淡,但仍可见有红色;另一类则舌色枯白,血色全无,连口唇、齿龈也苍白无华。淡白的舌体,一般多较正常肥大,舌面湿润多津,好象有过剩的水湿浸透于内,而显得浮胖娇嫩;在舌的边缘,因受牙齿挤压而出 现明显的齿印,像荷叶边那样围在舌头的两侧。 淡白舌是虚症和寒症的重要标志。看到舌色淡白,舌体并不肥大,与正常人大小相似,或舌体略见瘦小,舌面虽然润滑,但并不多津,兼有气短乏力,声音低微,自汗心悸,头晕耳鸣,口辰淡而无华,面色苍白或萎黄等症状,可以诊断为气血两虚症。 如果舌色淡白,舌体胖嫩,湿润多津,舌边有齿印,并有畏寒肢冷,浮肿嗜睡,大便溏薄,脉象沉迟等症状,可以诊断为阳虚内寒症。现代医学证实,淡白舌多见于贫血及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的患者。此外,慢性肾炎,甲状腺机能减退、低血压、晚期血吸虫病 低体温症、粘液水肿等也可伴有舌质淡白的表现,患者主要因为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降低,末梢血管收缩,血液充盈减少,血流较为缓慢,所以舌的颜色变淡。 由于蛋白代谢障碍,蛋白总量不足,白蛋白降低,可使组织水肿,导致舌质出现浮胖娇嫩现象,就更使舌质变淡,显示出淡白而胖嫩的舌象。

    红绛舌: 正常人舌质的色泽,淡红而润。 如果舌质鲜红,以红色为主,称为红舌;如果舌红而颜色深暗,则较红色更进一层,就称为绛舌。 绛舌在出现之前,多经过红舌的阶段,二者的临床意义和形成机理有类似之处,常常称红绛舌是火热上炎的象征,二者仅以热性程度的差别。 红绛舌由高热伤阴而引起,常发生在感染、中毒、维生素缺乏、脱水、贫血、昏迷等病理过程中。 舌色鲜红或深红,说明热入营血、但热的性质却有虚实的不同,两者有如下的区别:

    ——实热型红绛舌:大多由急性温热病引起,发病不久,邪虽盛但正气未衰,热度较高,甚至有神志昏昧,胡言乱语,舌质红绛较鲜明,多有红刺增生增大 而突出,舌面干燥起裂纹,舌苔黄糙或焦黑,这时温邪已侵入营分。 主要矛盾在于热毒邪实,即使伤阴也不严重,应该立即采用大剂量的清热凉营药物。随着热病好转,红绛舌也会转淡。

    ——阴虚型红绛舌: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温热病的后期,邪热的气焰已经低落,但阴血津液消耗过多,正气虚弱的现象比较突出,可有午后升火潮热、面色发红发烫。内心烦热,小便量少色深,口干引饮等症。此时舌质红或绛,但色较暗,不鲜明,舌苔很少或不见舌苔,舌面干丽少津,也有舌质的边尖特别红赤,并有红刺现象存在。这说明主要矛盾在于阴虚,应该用大剂量滋阴生津的中药治疗。如果舌质红绛而颜色较暗,舌面光滑如镜,舌质干瘪枯萎,说明胃肾阳枯,津液大伤,养阴药不仅剂量要大,而且要照顾到脾胃,治疗的时间也较长。 上面是指舌质全部都显露红绛的颜色,如果红绛之色仅在舌质的局部出现,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根据舌面部位的区域分布,舌尖属心,舌中屑脾胃,舌边属肝胆,所以当舌色大部分颜色浅淡,有部分为鲜红色时,按其部位不同,可作出区别。譬如,红在舌中区为脾胃之火,红在舌尖为心火,红在两边为肝胆之火。淡白挟红色,常以虚火居多。 红绛舌常见于感染发热病例及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乙脑、败血症、胆囊炎、细菌性内膜炎及高热中暑的发热期或热退后,也可见于结核,癌肿等长期消耗性低热的病程中。干燥综合证、脱水、外科手术后水液平衡失调也可出现红绛舌。 一切使基础代谢升高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使舌色发红。 肝硬化腹水病人如过多地使用利尿剂,可造成体内失水和血清钾降低,使舌色红绛干瘪无津。 舌红而光,预示肝硬化病人即将进入肝昏迷状态,须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青紫舌: 青紫舌有全舌青紫和部分青紫的区别。 所谓全舌青紫,指全舌分布均匀的青色或紫色,或者是红绛之中泛现青紫色(紫中带青),或是淡红之中混有青蓝色(青多于紫)。 所谓部分青紫,出现在舌的左侧或右侧,或者是左右两侧,沿着舌边与舌中央沟之间,有一条或两条纵行的青紫带;或仅是青紫瘀点斑块,而舌质的其它部分则不见青紫。

    杨梅舌: 舌质红而有刺,类似杨梅。 常见于猩红热或高热持续几天以上的患者。 舌边发红,常见于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或正在发热。 舌尖发红,因工作时间过长,经常失眠,心火过亢,致使消耗过多,体内缺乏维生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舌质长期呈暗红或紫色,要警惕癌症侵扰。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全国33家医院、科研单位对12448例各类癌症患者进行调查表明,大多数癌症患者的舌质呈暗红或紫色,尤以食管癌、贲门癌呈现率最高,占80%左右,其次为白血病、肺癌。 鼻咽癌最低,占20%左右;晚期患者多于早期患者。

    僵硬舌: 舌僵硬是指舌体既不肿胀、也不缩小,而活动强硬,失去平时柔和灵活的一种征象,也称“舌强”。 由于舌体僵硬转动不灵,常伴随语言蹇涩,含糊不清,或不相连续。“舌强”常见于一些较严重的疾患,如神志昏迷、抽搐等疾患。 出现于猝然昏倒之后,常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同时存在;出 现于昏倒,是中风的紧急警报。 现代医学认为,舌体强硬往往是中枢神经系统出了故障,发现此种舌象多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昏迷、肝昏迷、脑血管意外、脑震荡及脑挫伤等病的患者。 少数因舌上局部因素,如严重的舌溃疡或舌上有干硬的厚苔堆积而使舌体转动不灵活,但容易与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舌僵硬相区别。

    萎软舌: 舌头柔软是正常状态,但如果舌头痿软而无力,由转动和伸出,则称之为痿软舌。人体任何部位痿软,虽然各有原因,但肌肉中的筋脉失养而废弛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舌痿软而舌色淡白,多由心脾气血亏损,不足以濡养舌的筋脉而成;舌痿软而舌色红绛,则为热极伤津,或是阳虚火旺,使胃和肾的气津两亏,舌的筋脉失养所致。 舌痿软而舌色干绛无津,是肾阳已亏到极点的表现,病情险恶。

    歪斜舌: 舌头伸出时,舌尖偏向一侧,或左或右、称为舌歪斜。病侧的舌肌麻痹,无力收缩,稍一伸长,舌体就两侧不均而偏歪,所以左侧舌肌麻痹时舌尖就向左,右侧舌肌麻痹则舌尖偏向右。此症常见于中风,即脑血管意外。属局部性疾病的,则为舌下神经受压迫损伤或面神经麻痹等引起。不明原因的舌歪斜,应提高警惕,排除颅内的病变。

    颤动舌: 舌体伸出时出现不自主的颤动,由于肝阳上亢,热盛动风或气虚所致。因肝阳上亢、热盛动风,多兼见舌色红绛;因气虚者,多兼见舌色淡白。 舌体颤动可见于高热,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卷缩舌: 舌体收缩,不能伸长,有的不仅不能伸出口外,甚至难以抵齿。这种情况,可见于先天性舌系带较短,系带牵拉而使舌不能伸出口外,需要矫形手术把舌系带切断,舌头活动很快就会恢复。 因为疾病原因导致舌缩,多与舌痿软同时并见,舌头除卷缩不能伸出外,转动也失去灵活柔和。 舌缩的病因为阴阳离决的重危疾病,或是热极伤阴,或是阳气暴脱。

    伸舌: 舌常伸出口外,内收困难,或者不能收缩,流涎不止,称做舌纵,舌纵而舌色深红,舌体胀满,神志不清,嘻笑无常,由于痰热之邪扰乱心神所致。舌纵而麻木,则多为气虚。 患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儿童,舌常变大,伸在齿间,或挂在口外。

    弄舌: 反复地将舌伸出口外,舐弄口唇者,称为弄舌。 心脾有热,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良。 伸舌与弄舌的不同之处是,前者伸出而内收困难,后者能伸能缩,但反复将舌缩进吐出。

  • 空青
    回复
    2024-02-02 13:13:11

    舌头感觉火辣辣的,感觉就像吃辣椒一样的原因如下,像是我们在夏天的时候,经常会有人感觉自己的舌头火辣辣的,特别是干燥的天气里,这种情况也就会加重,就像是吃了辣椒,有可能就是因为人们上火喝没有维生素的情况出现的,要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注意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吃清淡的食物就可以了。有可能就是上火的原因,一定要多喝一些水,这样才会有助于我们身体的恢复,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多锻炼身体,对身体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多吃一些维生素C多的食物,也有可能就是维生素缺乏的原因,可以口服一些药水来补充,我们在平时不能吃一些味精、鸡精这样的调料,这样也会造成锌成分减少,如果缺锌的话,也要不能抽烟喝酒。吃一些含片,这样就可以补充自己的维生素。如果心火太旺的话,也有可能就是会让舌头特别的火辣辣,而且还会有口疮的现象发生,用中药调理也是特别快速的,像是口疮,用一些中药的效果就非常好,还可以抹一些药粉来敷在口疮的地方,这样有利于重要的恢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平时要注意自己的清洁,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像是我们在平时吃饭的时候可以用盐水漱一下口,在吃饭的时候尽量抽出多吃一些维生素C多的食物,像是一米南瓜等等,这些去湿气都是非常好的,这样也会给自己带来缓解的效果,还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肉类症状慢慢的就会消失了,如果还是不好的话,就要去医院请教一下医生了。像是配合医生的治疗,身体也会好的快一些,如果自己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就要去医生问一下,这样再咨询医生之后,治疗身体很快的就会恢复了。

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是怎么回事

肝阳上亢气色差怎么调理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