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是不是头疼

时间: 阅读:13694
肝阳上亢是不是头疼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05-03 14:47:45

肝阳上亢会出现头疼的症状。肝阳上亢患者,通常会出现脾气暴躁、头胀、头痛等症状。

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等中成药,缓解症状。若头疼的症状严重,可以配合针灸疗法治疗。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比如猕猴桃、菠菜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2 14:14:17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2-02 14:14:17

    一、源流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凡外感六*,内伤七情,引起以头痛为主症的病证,均可称为头痛。头痛剧烈,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称为“头风”。

      《内经》对本病有“首风”、“脑风”之称。关于病因,《内经》明确指出了外邪入侵与脏腑功能失调均能导致头痛。《难经》进一步提出“厥头痛”和“真头痛”。《伤寒论》把头痛按六经命名,在条文中明确提出头痛的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而太阴、少阴则无。晋?王叔和指出,肝胆气逆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外台秘要?头风及头痛方》提出了脾虚生湿,痰湿上蒙所致头痛的理、法、方、药,对认识和治疗头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宋?严用和提出“偏正头风”,以区别头痛的部位及程度。《东垣十书》则明确地把头痛分为外感与内伤,又根据发病及临床表现分为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及少阴头痛,还根据头痛异同而分经遣药。明清时期,对本病的认识渐臻完善,进一步阐发了头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医宗必读》提出了“雷头风,头痛而起核块,或头中如雷鸣,震为雷。”认为是湿热酒毒夹痰上冲。对于头痛的辨治,力求治病求本。如《明医杂著?头痛》提出了久病头痛不能概以虚论治,要分清标本虚实。《景岳全书?头痛》明确指出头痛的辨证要根据部位而确定病性。清?陈士铎提出了“非风”之论,认为肾虚可致头痛,不可使用风药。王清任开后世治头痛用化瘀之先河,倡导瘀血头痛,使内伤头痛的辨证治疗趋于完善。

      头痛可见于临床各科各种急慢性疾病中。本篇所讨论之头痛,是以头痛为主证者。若为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证,不属于本篇讨论范围。西医学中的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鼻窦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等病出现以头痛为主证者,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施治。

      二、重新研究头痛病因病机的必要性

      按全国中医院校的最新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将头痛病因分治分为八型:风寒证、风热证、风湿证、肝阳证、肾虚证、气血虚证、痰浊证、瘀血证。

      按上述八型分治,尽管辨证非常合拍,但其疗效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辨证法认为,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那么理论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实践,这种理论是值得修正的。

      三、辨证施治的病因病机新概念

      笔者从长期研究头痛的治疗中得出头痛辨证施治的病因病机的新概念是头部多风、头部多瘀是头痛共同的病因病机,因此,辨证施治的治疗大法应是活血疏风与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其理由如下:

      1.头痛的病因病机

      (1)头部多风头为诸阳之会,太阳行头之后,少阳行头之侧,阳明行头之前,特别是太阳和少阳为气血虚少之二经。因为阳邪,其性轻扬,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此必因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而发为头痛。《金匮翼》日:“偏头痛者,由风邪客于阳经,其经偏虚故也,邪气凑于一边,痛连额角,久而不已,故谓之偏头痛”。所以头部多风是诸型头痛一个重要的共同的病因病机。

      (2)头部多瘀因头部位置的特点,易受外伤;头为肝胆二经所布,胆经行头之侧,肝经行头之巅,二经均主疏泄;此外,久痛入络,这些均可引起头部瘀血,发生头痛,因此,头部多瘀是诸型头痛又一个重要的共同病因病机。

      (3)头与脏腑相通,又有诸窍与脏腑相连“五官者,五脏之阅也”,五脏有病,通过开窍以及经络反映到头部,而引起头痛。常见的有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脾虚痰湿引起的头痛。

      (4)脑为髓之海若肾阴虚则髓海空虚,发生脑转耳鸣头痛,或阴虚阳亦衰则清阳不展,寒从内生,或肾阴不足,不能养肝则肝阳上亢,均可发生头痛。

      (5)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上注于头因血虚或气血两虚不能上荣于头,引起头痛;脾虚则生痰湿,阻碍清阳不升,则清窍失养而引起头痛。

      2.慢性头痛辨证施治

      头痛是由各方面因素决定的,它的病因病机是复杂的,但头痛的共同病因病机是风、瘀血,因此,治头痛的基本大法是活血疏风(前者是主要的),其为基本大法所规定的基本方药是桃红四物汤加防风、羌活、独活、白芷、鸡血藤。但由于病邪的不同,以及脏腑气血阴阳寒热虚实之不同,虽然头痛有着共同的病因病机基础,但反映的证型不同,这就构成证与证的区别点,所以必须把慢性头痛治疗为活血疏风与分型相结合的治则,今把慢性头痛分为下面五型辨证施治。

      (1)风寒头痛

      临床特点:一侧或全头痛,多跳痛或隐痛,阵发性发作,遇寒则发作或加剧,寒冷季节发作频繁,舌苔薄白或有舌质暗,脉弦紧。

      治法:活血疏风加温经散寒。

      方药:基本方(桃红四物汤加羌活、独活、防风、鸡血藤、白芷)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2)风热头痛

      临床特点:头痛如裂,多呈阵发性,每遇热或日晒则发作或加剧,炎热季节发作频繁,凉风吹则舒,或有大便干结,两目红丝,舌苔薄黄,舌质红,脉弦而有力。

      治法:活血疏风加清热疏风。

      方药:基本方加黄芩、柴胡、生石膏。

      (3)瘀血头痛

      临床特点:发病率高,约占头痛的1/2,一侧或两侧的刺痛或跳痛,其痛有定处,按之则减,常因七情波动而发作或加剧,有痛经或*胀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舌质暗或有瘀斑或瘀点,脉弦缓,低头诱痛试验和压迫颈静脉试验多呈阳性反应。

      治法:基本大法。

      方药:基本方中增大活血药用量。

      (4)痰湿头痛

      临床特点:头沉重或头痛如裹,或其他疼痛性质,伴有眩晕,常有胸闷,或有浮肿或浮肿感,痛甚则恶心或吐涎沫,或有腹泻,舌质淡,舌苔腻,脉弦缓。

      治法:基本大法加健脾祛湿。

      方药:基本方药加五苓散,或二陈汤或吴茱萸汤。

      (5)肝肾阴虚头痛

      临床特点:头顶痛或全头痛,呈隐痛或暴烈痛,常伴失眠多梦,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或血压高,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基本大法加镇潜、滋补肝肾。

    方药:基本方加菟丝子、钩藤、生龙骨、生牡蛎。
      3.143例偏头痛疗效观察

      笔者诊治143例慢性头痛,男性42例,女性101例,均排除器质性病变,头痛均在2年以上的发病史,其中瘀血性头痛64例,风寒性头痛31例,风热性头痛14例,痰湿性头痛5例,肝肾阴虚性头痛29例。15日为1个疗程,进行2个疗程治疗,结果治愈65例,显效53例,有效19例,无效6例。

      四、头痛病因病机的新概念——头部多风、多瘀、多痰、多虚,四者杂合而致发为头痛

      1.新概念的由来

      笔者采用360例慢性头痛的大样本,这些头痛的绝大部分均为复合证,即风证占72.8%,瘀血证占82.2%,痰湿证占63.3%,虚证占65.6%.因此,从中医的审证求因的理论,可以得出头痛的共同病因病机应是风、瘀、湿、虚。所以,笔者提出慢性头痛病因病机的新概念。

      2.运用新概念组方——新正天汤

      (1)组方川芎当归白芍生地桃仁红花白芷羌活防风独活附子细辛麻黄钩藤泽泻北芪鸡血藤生龙骨生牡蛎

      (2)方解头部多风,故以羌活、独活、防风以疏风止痛,盖风必夹寒,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以温经散寒止痛,又恐外风引动内风,故以钩藤、生龙骨、生牡蛎以熄之;头部多瘀,故用桃红四物汤以活之,又恐活血伤血,故以四物汤以养之,盖疏风先活血,血活风自灭,又给风邪以灭路。头部多湿,故以上述风药以胜之,泽泻以利之;头部多虚,故以四物汤、北芪以补之。故风消、瘀散、湿祛、虚缓,则头痛速愈。

      (3)疗效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等4个医疗单位,观察验证350例慢性头痛,其治愈率为33%,显效率为56%,总有效率为98%.

  • 祝由师
    回复
    2024-02-02 14:14:17

    (1)外感头痛以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多见,尤以风邪为主。若感风寒则头痛而连项背,怕风怕冷,苔薄白,脉浮或紧;若感风热则头胀痛,甚则如裂,恶风发热,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尿黄,便秘,苔薄黄,脉数;若感风湿则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苔白腻,脉濡。(2)内伤头痛若情志内伤,肝郁化火,肝阳上亢则致肝阳头痛,证见头晕胀,心烦易怒,睡眠不安,食欲不振;若脾胃内伤、痰浊内生,则致痰浊头痛,头痛且胀,胸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沫、便溏,舌苔白腻,脉滑;若血虚所致头痛,则见头痛、头晕,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心慌气短;若肾虚所致头痛,则见头脑空痛,耳鸣眼花,腰酸腿软,遗精,带下等;若瘀血所致头痛,则见头痛时作,经久不愈,痛有定处,痛如锥刺。头疼头晕的治疗方法-刮痧疗法治头疼的具体步骤:1.准备动作:患者正坐于椅上,含胸拔背,气息调和,患者取合适的体位。2.找准穴位后,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在所选穴位上均匀地涂抹刮痧油或润肤乳。3.操作时,一手持刮痧板,一手扶患者。4.用刮板棱角刮拭,先刮百会至风府,风池至肩井,头维至率谷,包括刮颈椎,颈椎旁。刮后背。椎体,椎体旁。轻刮太阳及附近。5.再刮足三里、太冲。以局部皮肤发红发热或出痧为度,还可用刮痧板棱角点按百会、肩井。刮痧时应注意要取单一方向,不可来回乱刮。动作要柔和,用力要均匀,太快和太重、太短都是不适应的。同时,刮痧应在室内或避风的地方进行,以免吹风而受凉,切记刮肘用力要轻柔。随症加减:外感头痛者,加刮经外奇穴:双侧太阳穴处,刮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外关;肝阳头痛者加刮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太冲穴处;痰浊头痛者,加刮中脘、阴陵泉、丰隆等穴处;血虚头痛者加刮肾俞、太溪穴、足三里、血海、三阴交等穴;肾虚头痛者,加刮肾俞、太溪等穴、血海、三阴交等穴;偏头痛者加刮率谷、翳风穴等处。注意事项:(1)颅内有占位性病变和颅外伤致头痛,不宜刮痧治疗。(2)刮痧多次无效者或头痛继续加重者,应进一步检查头痛病因,并改用其它治疗方法。

  • 空青
    回复
    2024-02-02 13:13:07

    你好 头疼的原因非常多,感冒发热、五官有毛病、血压异常、头部有障碍、贫血、便秘、煤气中毒、酒精中毒、神经疲劳等都会引起头疼。 你的症状考虑是劳累导致的:头疼可能是脑膜受到了刺激,血管收缩使张力增加引起的,也可能是脑部提醒我们氧气不足,需要更多氧气的信号。只要含着许多氧气的血液流入到疼痛的地方,头疼就会立刻消失。不过必须找到头疼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能解决头疼的问题。 物理因素:能引起颅内外炎症、损伤的各种原因;因肿物压迫等原因导致血管牵引、伸展、移位、扩张;脑膜受刺激;肌肉收缩;直接刺激支配头面部的感觉神经等,都能引起头痛。 神经精神因素:当身心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时,往往会产生忧虑、焦虑等情绪,从而导致偏头痛的发作。据调查,有84%的忧郁症患者都会伴有偏头痛症状。同时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种种不愉快或是生气、焦急、激动等剧烈的情绪刺激后会感到全身不适,偏头痛。饮食因素:食用过量咖啡,会使血管扩张而刺激神经引发偏头痛;而当吃下过凉的冰淇淋时也会感到头疼;饮酒过多后酒精中的乙醇作用于血管,同样会造成头疼,这些都是由饮食不当而引发的头疼。专家统计出容易诱发头痛的食物排行分别是:巧克力,酒精饮料、生乳制品、柠檬汁、奶酪、红酒。 睡眠因素:这是比较常见的偏头疼病因。由于睡眠严重不足而引发了头痛,另外紧张的工作也会引起相似症状。 疾病因素:眼、耳、鼻及鼻窦、牙齿、颈部等病变可刺激神经,反射性或扩散性的影响头面部,都会引起反射性或牵涉性偏头痛。治疗头疼的方法 冰袋冷敷: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症状自然会减轻。 躺下来休息一会儿: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偏头疼发作时,不妨在光线较暗、四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一会儿,一般来说,只要睡上半个小时,偏头痛就会有所减缓。 按摩头部:对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是缓解偏头疼的有效方法。太阳穴是偏头痛按摩的重要穴道,你可以用食指来按压,可以用拳头在太阳穴到发际处轻轻来回转动按摩。 饮用绿茶:绿茶中的物质对缓解偏头疼有效果,所以,可以适量地饮用绿茶来克服严重的偏头疼。 静心冥想:使用瑜珈和冥想是治疗偏头疼的新方法。你可以购买一盘此类的CD,在头疼发作时随着音乐闭目冥想一会,让大自然的和谐之音使你忘却病痛。 头缠毛巾:看起来可能会很可笑,不过这的确是治疗偏头疼的好方法。疼痛时,使用毛巾或柔软的布条松紧适宜地缠在太阳穴周围,如此可达到抑制血管扩张、缓解疼痛的目的。诱发偏头疼的因素很多,所以患者切不可随意用药,一定要到医院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天麻治头疼偏方: 天麻一两,可以炖一斤肉,按这个比例。天麻先敲碎,然后用热水泡一天一夜,泡了的水不能仍掉,因为药效全在里面了。泡天麻的水和天麻一起,小火炖两小时,然后放入排骨一起炖一小时,不能放盐,只放少许花椒和老姜片。天麻炖排骨、土鸡是最好的,切记不能和羊肉同炖。 对缓解头痛很有帮助,且是温补,人人都可以吃,不妨一试。 天麻主治高血压、眩晕、头疼、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小儿惊厥等症中西医临床常与其它药物配伍治疗惊风抽搐、肢体麻木;头疼眩晕;神经疼;冠心病心绞痛;面肌痉挛等天麻炖猪脑 用法:食肉饮汤。 ★天麻鸭子 功效:滋阴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阴虚阳亢,妊娠先兆流产,伴目眩头晕,耳鸣头痛,口苦咽干等症。 配方制作:鲜天麻100克,生地30克,水母鸭1只(约500克)。将鸭宰杀,去毛及内脏,与洗净切片之天麻,生地共炖至鸭料熟,加食盐、味精等调味。用法:食肉饮汤。 天麻肉片汤 功效:滋补潜阳,平肝息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或风痰上扰之眩晕,头痛等症。现多用于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 配方制作:天麻猪肉各适量。天麻切薄片待用;肉切片做汤,加入鲜天麻片60克共煮。 用法:药、汤俱食。 土方法(1)/zhengzhuang/toutong/200504/23168.html 上去看看 (2) .头痛剧烈者,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2.研末,不拘多少,嗅鼻中,痛不可忍者亦可止。 3.当归60克,酒1升,煎取6合,饮之,日再服。 4.高良姜生研,顿嗅鼻中即止。 5.头风热痛,山豆根研末,油调,涂两太阳穴。 6.用豆汤洗头,避风使出汗。 7.头痛不止,杨梅研末,以少许嗅鼻,取嚏,立效。 8.片脑3克,纸卷作捻,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9.猝患头痛,用皂角末吹鼻取嚏。 10.猝然头痛,用白僵蚕为末,热开水调服6克。.

肝阳上亢是不是说明肾阴虚

肝阳上亢是不是乙肝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