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型心悸怎么办好

时间: 阅读:10356
肝阳上亢型心悸怎么办好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5-03 11:27:33

肝阳上亢型心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龙胆泻肝丸、天麻钩藤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配合使用盐酸美托洛尔胶囊等药物来控制心率。

要想使疾病尽快改善,患者需要多注意饮食,平时应避免吃辣椒、辣火锅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也需要多注意休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2-02 16:16:07

    从症状看,属更年期范畴,是常见的肝气郁滞,治疗时用理肝散(逍遥丸)合归脾汤;如从中医角度分析为阴虚阳亢。肾阴不足引起心火过盛,出现心悸不安、心烦失眠、抑郁、易怒、焦虑等。治疗方法滋肾阴、平心阳。如交替丸(黄连、肉桂);黄连阿胶汤等加减。

    日常可用药膳辅助,常用的药材如:酸枣仁、茯苓、百合、莲子、桂圆肉、山药、黑豆、大枣等,互相搭配作为药膳调理效果更佳。

    情绪心真正安静下来就好了……

    首分虚实。

    从实证说又分多种证型:比如上焦不治水泛高原,当水气凌心时会心悸不安的,这是因为心为脏中之阳,水饮为阴物,水饮凌浸心脏时导致心脏失去正常功能而心悸不安。再比如热扰心神,当内热时心脏失于常道,因心胞积热郁而不泄故感觉心烦,心主神,心受热而悸动自然无法安眠。此外,还有痰阻经隧,精神伤感导致心理忧郁恐惧,都导致心神不安心烦失眠。

    从虚证来说又分多种证型,:如血不养心,心为血脏,大凡血虚之人,不能滋养心脏令其保持正常功能,当然心悸不安心烦失眠。如气虚者,气为血帅,血不自行赖气而行,如果气虚不达,血行即滞,且气为阳心为阳脏,心的律动正常与否主要受人体元气统摄,当元气不足虚损时,心气不足影响正常律动,当然会产生心悸不安心烦失眠等症状。还有肾气不足,阴火上炎,扰动心神不安,不能水火既济,所以感到心烦失眠也是常有之事。

    这些症状出现时,已经不是 养生 ,而是而对证治疗,单纯想 养生 而不治疗,恐一时难以奏效。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

    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

    西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适当练习八段锦中“摇头摆尾去心火”和五禽戏的“猿戏”以及24节气导引 养生 “夏季节气的动作”。

    2.不宜过度劳累,生活尽量规律。

    3.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坚定信心,有助于康复。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

    4.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

    5.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做好急救准备。

    1.有些人容易发生心烦口燥、潮热盗汗、心慌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或者伴有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腰酸腿软等,很多是属于肾阴亏虚,肝肾阴虚,虚火内盛,阴虚内热,肾阴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心火亢盛,导致出现的症状,可称之为心肾不交。

    因为伴有肝肾阴虚的问题,所以容易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腰酸腿软,耳鸣等现象。

    2.中医治疗滋阴降火、滋补肝肾、交通心肾、清心降火安神为主,临床上可以使用黄连阿胶汤,有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的功效。

    3.另外一个方子,天王补心丸也有滋阴降火、宁心安神的功效,适合阴液不足、心火亢盛所导致的上述症状,也有中成药可以选择,比较方便。 4.除此之外要注意固护肾阴,避免耗损过度,比如不要运动过多,出汗过度,避免熬夜劳累伤身体,不要情绪过急动火,暴躁发怒,避免辛辣饮食,保持心态平和。

    日常生活中少吃辛辣肥腥之品,以清淡滋润养阴的为主,可以使用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生地熟地、莲子、百合、枣仁、柏子仁、白木耳、蜂蜜等食材,进行调养治疗。

    小康最近老是有心悸,相信很多人都跟小康有过一样的症状,那心悸严重吗?日常要怎么调理?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

    什么原因会产生心悸呢?
    1.注意力过于集中

    当人过度集中精神,专注于某一件事时,大脑的交叉神经兴奋性会增强,导致心搏量增加,神经敏感度增强,这些因素相互结合会引发心悸。

    2.熬夜

    熬夜是年轻人的常态,熬夜会导致心率过快,心跳加速,容易产生心慌心悸。患者需要调整好心态,遇到事情不要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心悸的缓解有积极作用。

    3.体质差

    身体较为虚弱的人,常常会出现心悸症状,比如更年期的女性,因为更年期女性容易神经衰弱,导致失眠多梦,心悸心慌,疲乏无力,这个阶段的女性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呵护。

    心悸严重的话是需要去看医生的,偶尔一次心悸那我们日常生活是可以调理的,通过 健康 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

    1. 注意休息

    心悸这种情况有时候会发生在我们体力透支的时候,少熬夜总是有好处的。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我们身体的各类器官也在做适当的休息,这样才能适应我们第二天的机能调节,那么,如果我们一直熬夜,第二天不仅会感觉很累,无精打采,同时,对我们各类器官也是非常的伤害,所以,要少熬夜。

    2. 调整心态

    积极的心态有利于消除心悸,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过度紧张、生气、喜悦、悲伤等等,要知道,这些极端的心态很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神经活动能力增强,从而导致我们心脏遭受损伤,这样是容易引起心悸的。

    3. 及时休息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治病需治根,答主既然有“心悸不安、心烦失眠、焦虑症”这些症状,就要想办法知道这些症状的根源在哪里。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如果这些症状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导致的,那么不解决根本问题,只想着怎样改善这些症状,本质上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一般来说,出现这些症状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生活中是否有些事情让你惶惶不安,也许是学生为提高成绩而心烦焦虑,也许是上司不停向你施压,也许是客户不签单带来的压力,总之,这些症状基本都能归结到一些具体的事件上。

    1.找到病根

    要想改善这些症状,首先你要找到病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态调整,缓解自己的情绪。因为中医上讲,情绪会对五脏造成影响,“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因此,要想缓解自己的心烦失眠焦虑等症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2.调整情绪

    调整情绪并不是让你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要想办法缓解释放,发泄出来,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情绪藏起来,长期压抑情绪是对心理非常不 健康 的,想办法把负面情绪发泄释放出来,哪怕是摔杯子、扔枕头,只要能缓解情绪,就尽管发泄。

    3.生活作息

    在生活作息方面,不要熬夜,应该规律作息。熬夜或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会加重心悸不安、失眠焦虑的症状,长期下来,还会危害心脏 健康 。

    4.饮食方面

    在饮食方面,不要饮酒,减少油腻辛辣食物的摄入,平时可多吃一些疏肝解郁的东西,喝一点玫瑰花茶,安神镇静。

    祝答主早日恢复 健康 的精神状态~

    大家好!我是谭王页谭医生

    单纯从心悸不安、心烦失眠、焦虑这些症状,很难准确的判断具体原因。

    最少也要知道年龄和性别。

    因为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性别发病有一定的规律。

    如果单纯从调理和 养生 的角度来考虑,

    可以给你一些建议,但是未必很准确。

    心悸不安失眠首先考虑到心脏本身的问题。

    可能会有心火旺、心阴不足、心血虚。。

    如果是心火旺盛,往往舌头红,舌尖会有红赤甚至糜烂,心烦容易发怒等。

    这样的情况,可以用莲子心少量泡水喝,祛心火这些症状可以减轻。

    如果是舌头没有苔,舌头淡白,那就是心血不足,可以适当用些桂圆肉。

    如果舌头红,少苔或者没有苔,有可能是心阴不足,有虚火。可以少用些西洋参、桂圆、麦冬泡水喝。

    但是也有可以能是肝火旺导致。

    也有可能是肾水不足,心肾不交导致的。。。

    原因比较多,不能够一一讲完。

    给一个比较安排的方法

    按摩内关、太冲和涌泉穴。

    每天顺时针按摩,有一定的效果。

    最后,祝愿你早日恢复 健康 !

    所有的这些,

    都可以用中医的情志来解读,

    情志不好理解,

    那我就用心脉两个字来解释,

    心脉不通就会导致心悸心烦焦虑,

    那么什么是心脉呢?

    那就是血脉 气脉,

    我们的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发泄,

    就会积累起来,

    最后通过神经反射影响,

    造成心脉堵塞,

    血脉负责输送营养,气脉负责推动

    堵塞了,营养没法输送大脑,

    人就会失眠,

    所以治疗失眠或者焦虑或者心悸,

    打通心脉是关键

    心脉一通五脏六腑和心脏通畅

    各种躯体症状也会消失,

    本人作为一个失眠康复治疗师,

    有1000名康复经验,

    在我的案例中,

    99.99%的失眠焦虑抑郁都是心脉堵塞导致的,

    在我成功康复的过程中,

    都是打通他们的心脉作为目标,

    作者简介,知名失眠康复师

    成功康复1000名失眠患者

    你好,有些人总是会出现易怒、焦虑、心悸或失眠等症状,其实都与心神不宁有关,但其原因很多,心阴虚、心活动亢进,或气血不能滋养心脏,痰热内乱可导致上述症状。红鸭子林老师今天来聊聊关于这些问题的 养生 。

    心火旺盛,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除了心悸外,还容易出现口舌酸痛、面部痤疮、口渴不安等症状,泻心丸治疗心火多动,有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可以用莲心茶喝,莲心约3至5克,加开水茶医生。上墨时,苦味带有一丝甜味,可以使用。清心、安心、消除无聊,刺激体液解渴。

    从中医角度看,心悸、焦虑、失眠、焦虑症,除了心火、心阴不足也会导致,可以用麦冬玉壶鸭,取15克麦冬玉竹,适量老鸭,洗净剁碎,共同加水,慢慢炖约两次。o小时,加盐调味;鸭肉凉,适合身体有热量的人食用,除烦躁热外。利尿功效强,麦冬缺氧滋润燥,滋阴润肺,滋心安神,可改善心阴虚证。

    但有些人属于心悸和气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症状。此时,宜用人参、当归、莲子、龙眼肉、枣子等食物来滋润心灵。以上食物有益气养血的作用。它可以和猪心一起炖。根据中医理论,猪的心脏也有很好的补虚安神作用,所以心悸很严重。心烦意乱和做梦等症状是合适的。

    希望上述回答可以帮助到你,欢迎留言讨论纠错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2 16:16:07

    心悸时可以:

    1、尽量使头部后仰或躯体前弯。?

    2、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部,以诱发恶心或呕吐,由此兴奋迷走神经而减缓心跳。?

    3、向一个已经相当膨胀的气球再尽量吹气。?

    4、深吸一口气后屏住气,再用力把气呼出。?

    5、用冰袋(冰袋内水温保持4℃)围绕颈部,直至发作终止。?

    6、面部浸入10℃冷水中,直到不能继续屏气时抬头吸气,反复3—5次。对于经常发病的人,可服用中药调理。

    心悸就是患者自觉心跳或心伴心前区不适感,是由心跳过快、过慢,心律不齐引起的。心悸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一般认为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健康人在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受到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常可发生心悸。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

    预防与调摄: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适当练习八段锦中“摇头摆尾去心火”和五禽戏的“猿戏”以及24节气导引养生“夏季节气的动作”。

    2.不宜过度劳累,生活尽量规律。

    3.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坚定信心,有助于康复。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

    4.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

    5.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做好急救准备。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2 16:16:07

    心悸,关键是要找出原因。最为常见的原因有:长期吸烟、饮酒、咖啡、浓茶等,长期熬夜、劳累、长期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也可引起心悸。解决的办法是改进生活方式。有些疾病,特别是心脏病,可以表现为心悸,如各种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此外,有些疾病,如甲亢、贫血、感染、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等,也可引起心悸,建议到医院完善检查,确诊后积极治疗。

  • 景天
    回复
    2024-02-02 15:15:57

    病情分析:下午好!肝阳上亢之人在临床上除了有中医术语上的眩晕耳鸣、头胀头痛、头重足轻、面红目赤、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等症状外,多伴随有高血压的表现。西医则多是以降压镇静为主。
    意见建议:肝火上炎则易引起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西医也是多以消炎镇静配合补充维生素来治疗。两种病症的本质病因都与阴虚,即体内可供营养的津液相对减少有关。祝好!

肝阳上亢型头晕怎么缓解

肝阳上亢型眩晕的表现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