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眩晕针灸的穴位是哪

时间: 阅读:4570
肝阳上亢眩晕针灸的穴位是哪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5-05-03 20:55:05

肝阳上亢眩晕针灸的穴位是内关穴、太冲穴以及百会穴和丰隆穴。通常可以加快人体的先天代谢,改善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以及脾气暴躁,和食欲下降的症状。

肝阳上亢在针灸调理期间要观察自身的恢复状况,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调理,则需要通过清肝泻火类的药物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2-02 16:16:28

    眩晕,通常称为头昏眼花,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轻者发作短暂,平卧闭目休息一会儿就可恢复正常;发病严重的病人就好像乘坐在车船上,感觉天旋地转,以至站立不稳。多数病人的病情时轻时重,兼见其他症状而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等疾病。手都按摩治疗眩晕具有一定疗效。但患者必须配合医生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手部按摩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方法。临床治疗表明,内耳性眩晕、迷路炎、晕动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全身疾病引起的眩晕,运用手部按摩配合中药等方法治疗,效果较好。[按摩选穴]经穴:内关、阳谷、支正等。反射区:垂体、小脑与脑干、大脑、颈项、内耳迷路、耳、眼、肝、肾、肾上腺、甲状腺、脾等。反应点:心点等。全息穴:头穴等。[按摩方法]按揉或拿捏内关200次,阳谷、支正各50次;点按垂体、小脑与脑于。大脑、内耳迷路、耳、眼、肝、肾各200次,肾上腺、甲状腺、脾。颈项各1OO次;点揉心点300次,掐接头穴500次。每天按摩1次,l个月为1疗程,可根据治疗情况持续3-4疗程。眩晕患者要注意饮食起居,调摄寒温,避免过度疲倦;定期测量血压,戒烟酒,慎房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眩晕发作时,宜平卧闭目,需保持环境安静,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若眩晕反复发作者,不宜高空或水上作业。高血压者如突发眩晕,应考虑中风的先兆酸地芬尼多药理:药效学本品可改善椎底动脉供血不全,对前庭神经系统有调节作用,对各种中枢性、末梢性眩晕有治疗作用,有镇吐及抑制眼球震颤作用,可抗运动病。本品还具有弱的周围性抗M-胆碱作用。药动学本品经胃肠道吸收,服药后1.5~3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半衰期为4小时。以原形从尿中排出。[药理作用]本品对痉挛的血管有扩张作用,能增加脑动脉的血流量,特别是根基底动脉的血流量。另外,本品能调整前庭神经的异常冲动,抑制呕吐中枢及改善眼球震颤,因此可用于眩晕、呕吐的患者。本品无抗组胺作用,无镇静作用,无麻醉强化作用。药动学本品口服由胃肠道吸收,血中浓度达峰时间为1.5~3h,代谢物由尿中排出。适应症:用于多种疾病引起的眩晕与呕吐(例如椎底动脉供血不全、 美尼尔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低血压、颈性眩晕、外伤或药物中毒)、手术麻醉后的呕吐;对运动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本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梅尼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颈性眩晕和运动病等。经临床疗效观察,其有效率在80%以上。本品的优点为疗效高而无嗜睡或过度兴奋等不良反应,对人员正常工作无影响,可作为治疗眩晕症的主要药。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口服,一次 25—50mg,一日 3次。[制剂与规格]盐酸地芬尼多片25mg口服,一次25-50mg,一日3次.[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25~50mg,每日3次。肌注,每次10~20mg,每日1~2次。[剂型与规格]片剂:25mg/片。注射剂:10mg/ml。禁用慎用:由于本品有轻度抗 M-胆碱作用,故用于青光眼、胃肠道或泌尿道梗阻性疾病以及心动过速时需审慎,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青光眼患者慎用,严重肾功能损害及过敏者忌用。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和轻度胃肠不适,停药后即可消失。此外有报道,可有幻听、幻视、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嗜睡、不安、忧郁和抗 M-胆碱作用等,偶可见一过性低血压、头痛和皮疹。主要为口干、胃部不适,少数患者有耳鸣、药疹、手足发冷感、食欲减退、嗜睡、心悸等。各种副作用的总发生率约为10%。出现以上副作用不影响继续治疗。—般在停药后消失。相互作用:先服用地芬尼多,可降低阿扑吗啡治疗中毒时的催吐作用。本品与其他增加脑供血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其抗眩晕的作用。眩晕病人平时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睡眠要保持充足,避免情绪波动。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晕。眩晕发作期注意饮食要清淡、不饮酒、眩晕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头部不要左右摆动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02 16:16:28

    肝阳头痛是一种中医诊断中的病症,通常是由于肝经气血不畅或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治疗肝阳头痛时,可以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其中,以下穴位是首选:
    1. 太阳穴:太阳穴位于额头与鬓角之间,是治疗头痛的重要穴位之一。按摩太阳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头痛。
    2. 竹间穴:竹间穴位于头部,耳朵上方,眉毛下方的凹陷处。按摩竹间穴可以调节肝气,缓解头痛。
    3. 头维穴:头维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的凹陷处。按摩头维穴可以清热解毒,舒缓头痛。
    4. 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部,两侧颈椎突出的凹陷处。按摩风池穴可以疏通经络,缓解头痛。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或按摩穴位时需找到准确的位置,施加适量的力度,避免过度刺激造成不良反应。同时,对于长期头痛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中医或西医的专业治疗。

  • 景天
    回复
    2024-02-02 16:16:28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等。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目前很多人长期伏案工作,患有颈椎骨关节病,增生的骨质压迫椎动脉,可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头晕,其特点是在体位转变时容易出现或加重。

    其次可由脑动脉硬化引起。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头,肝阳上亢、痰浊中阻、瘀血内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病因,均可使脑络不通或脑部失养而致头晕。


    治疗头晕的特效穴有太阳、百会、风池穴。

    【太阳】有疏通头部经络、清利头目的作用,能有效地缓解头晕症状。

    【百会】能引阳气阴血上行、充足脑络、营养大脑而止晕。

    【风池】按摩它可以刺激椎-基底动脉对大脑的供血,对颈椎病引起的头晕效果尤好。

    1.点揉百会、太阳、风池穴

    用双手大拇指或食指指腹点按百会穴及双侧太阳、风池穴,使指腹贴于穴位上,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 20次,逆时针再转相同的次数,使穴位有酸胀感为度。按摩3个特效穴可以使大脑前、中、后的经脉畅通,大脑得以气血的濡养而止晕。(见图6-10,图6-11,图6-12)


    2.按揉头项

    坐站皆可,但要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集中精力。患者将双手五指指腹放在前额正上方,轻微而稳固地揉捏头皮,超过前发际线、太阳穴和鬓角,逐渐向后移到头顶中心,这样不断按摩约3分钟,继续从头顶中心部,逐渐移向颈后按摩,特别是耳后部和颅骨基部,时间亦为3分钟。(见图6-13)

    然后用指腹从枕骨沿颈椎两侧到肩部自上而下用力缓慢按压10次。再用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分别抓捏颈后部两侧肌肉,由上而下,约2分钟。最后从大鱼际处自上而下推抹督脉(后颈部正中线)及其两侧线。动作要缓和,用力适中。(见图6-14)

    通过以上按摩,刺激头部穴位,通畅头部经络,使气血能上充于脑部,濡养脑部,从而改善头晕。


    3.推拿背部

    患者俯卧于床上,家人立于床边,双手互相摩擦使掌心发热,横擦患者背部,以透热为度,然后用掌根部从下而上直推背部督脉及膀胱经各9遍,至背部发热。力量适中,勿过重致疼痛或是过轻、漂浮无根,使用少量润肤油可使操作更容易。以振奋五脏元气,调节脏腑机能。(见图6-15,图6-16)


    【食疗方】

    天麻炖猪脑:肝阳上亢型眩晕可常食,天麻10克,猪脑1个洗净,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服食;并饮菊花茶,菊花、绿茶各3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龙眼鸡子粥:适合气血亏虚型头晕者,龙眼肉50克、鸡蛋1只、枣30枚,加粳米适量同煮常服;饮枸杞红枣茶,将枸杞5克、红枣3枚、龙眼肉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

  • 芍药
    回复
    2024-02-02 15:15:18

     1.肝阳上亢:眩晕耳鸣,头痛头胀,遇劳、恼怒加重,肢麻震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

      取穴:肝俞、行间、风池、侠溪等,针用泻法。

      2.肝火上炎: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取穴:肝俞、胆俞、太冲、太阳、三阴交等,针用泻法。

      3.痰浊上蒙: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取穴:内关、中脘、丰隆、阴陵泉、头维等,针用平补平泻法。

      4.瘀血阻窍:眩晕头痛,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瘀点,脉弦涩。

      取穴;合谷、太冲、百会、膈俞、膻中、太阳等,针用泻法。

      5.气血亏虚:头晕目眩,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食少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取穴:百会、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针用补法,加灸。

      6.肝肾阴虚: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红苔薄,脉弦细。

      取穴:肝俞、肾俞、太溪、太冲、照海、神门等。针用补法。

肝阳上亢眩晕用什么治疗好

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服用降压药物可行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