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引起的失眠,可以通过艾灸太溪穴、太敦穴等部位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艾灸太冲、行间进行改善。通过艾灸以上几种穴位可以很好的改善失眠,而且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太大影响,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如果艾灸治疗的效果不佳,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艾司唑仑、养血清脑颗粒等药物进行调理。
艾灸罐又称灸疗罐或者通元罐,属中医医疗器械类,为盛放艾灸的器材。相信你对艾灸罐的用法不是很了解。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艾灸罐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艾灸罐的用法艾灸罐的使用其实简单的,应该是最好使用的。这个艾灸罐简单,轻便,比较好用,只是你们还不习惯使用,当你使用习惯后,您觉得比随身灸要好用的多。在使用艾柱之前,请先把艾柱用牙签横轧一个眼,这样便于插在钢丝上,然后把艾柱撕一个口,这样便于点燃。在放入布套之前,请您用2-3层纸巾先包裹好,在放入布袋,这样比较干净,无烟、还隔热。只要你把艾灸罐包裹的很好,一个艾柱,可以使用1个小时。 如果太烫外面再裹上毛巾,就可以使用很长时间的,而且还不会太烫。我家艾柱是最好的,不会再使用的过程中中途熄灭,也不会散落。而且烧完后,会有一个完整的艾灰柱悬挂在钢丝上。而且,用纸巾包裹后,很多艾烟吸到了纸巾上,外面的布套就不会显得很脏或吸满烟垢。
包上纸巾后,外包装的布套就会很干净了,而且没有一点烟。
只有艾灸罐会利用艾灸的极致,所以我喜欢使用艾灸罐,因为艾灸罐可以解放我的双手使我还可以做任何事情。
同时如果一根艾条在艾灸盒里面艾灸,大约只能使用60分钟到90分钟。
如果一根艾条您截断以艾灸罐的方式来艾灸,大约可以使用6个小时左右。
因为艾灸罐的层层包裹使艾灸的时间延长,热量持久。
但是如果你是患有皮肤病的病人,在皮肤病的位置我们不建议使用艾灸罐,这里需要使用艾灸盒或手持艾条熏灸,使皮肤与艾灸之间有一个距离,这样就不会直接附着在皮肤上艾灸,使其有疾病排出的路径。
皮肤完好的,和住集体寝室的完全可以使用艾灸罐来艾灸。
艾灸罐的介绍艾灸罐又称灸疗罐或者通元罐,属中医医疗器械类,为盛放艾灸的器材.通常和艾条,艾绒一起使用。
艾灸罐的特征在于所述罐体艾疗时温度调控方便,可精确控制艾条燃烧点与人体之间的位置,提高灸疗效果;艾条燃烧速度适宜,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节省艾条使用量,可防范火种隐患,隔热外层保证使用时外壳温度适宜。
艾灸罐的作用①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治寒邪所致疾患。
②有引导气血的作用,或升提中气或引气下行,可治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
③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证。
节令特征
每年公历3月5日左右为惊蛰,处于太阳黄经345 。此时气温上升,冬眠的动物在回春后钻出土来活动。从惊蛰开始,可以听到雷声,古人认为此时蛰伏在地下冬眠的小动物和昆虫被雷惊醒,出土活动,所以叫惊蛰。
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此时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土壤已解冻,大部分地区以进入了春耕季节。
养生 要点
惊蛰时节,大地回春,春雷震响,此时人体肝气旺盛,若不加节制,易致肝气升发太过而诱发眩晕、中风之类疾病,故该节气第一个 养生 要点为抑肝调志。春季阳气升发,万物复苏,惊蛰时节尤为如此,人的情欲亦随春季的到来而焕发,故此节气的另一个 养生 要点是调摄房事、顾护肾气。
艾灸 养生
1)配穴
(1)行间:穴出《灵枢·本输》,属足厥阴肝经,为本经荥(火)穴。在足背第一、二趾间缝纹端。艾灸行间可抑肝潜阳,是治疗肝阳上亢的重要方法之一。
(2)期门:穴出《伤寒论》。《甲乙经》载其属足厥阴肝经,为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乳头直下,当第六肋间隙处。艾灸期门可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3)神阙:穴出《甲乙经》,又名脐中,属任脉,别名气舍、维会、气合、环骨。在脐窝中央。为保健灸要穴,自古至今一直为 养生 家所推崇,亦是医圣李时珍治病灸疾和 养生 保健常用腧穴之一。艾灸神阙有温肾壮阳,延年益寿之功。
2)灸法
(1)艾炷灸:行间宜隔蒜灸或无瘢痕灸,神阙宜隔盐灸,期门宜隔姜灸。7—9壮/穴,2—3次/周。
(2)艾条灸:行间宜艾条雀啄灸,神阙、期门宜艾条温和灸或回旋灸。45—60分钟/穴,2—3次/周。
(3)器具灸:5—60分钟/穴,2—3次/周。
——END——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