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上逆和肝阳上亢一般是有关系。肾气上逆通常是由于肝郁不舒的原因,还可能是心脾两虚导致的,同时也与肾阳虚有很大的关系。但并不是肝脏影响到肾气,而肝气本身就可以导致肾气上逆。
通常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并且配合医生金匮肾气丸进行调理,也可以服用右归丸进行改善。
肝阳上亢和肝郁不是一回事.:
肝阳上亢,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
肝郁多由情志抑郁,气机阻滞所致.是“肝气郁”,“肝气郁结”的简称.肝有疏泄的功能,喜升发舒畅,如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就会引起肝郁的病症.其表现主要有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褚变化而增减.肝气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的感觉;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脘痛,呕逆,吐酸水,饮食不脉;脾气失和就发生腹痛,腹泻.肝气郁结而致气滞血瘀,则胁部刺痛不移,或逐渐产生症瘕积聚.此外,如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肚疾患,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病症也常和肝气郁结有关.
生活护理:
建议去医院中医科治疗.
平时要保持心情愉悦.
肝阳上亢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
病因: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
病机:多因肝肾阴虚,阴不涵阳,以致肝阳升动太过;或因郁怒焦虑,气郁化火,耗伤阴血,阴不制阳而成。
辨证要点: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
常见病证
1.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兼症肝阳上亢,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舌红,或苔腻,脉弦细有力。
治法:镇肝熄风。
常用方剂:羚羊角汤加减。
常用中药:羚羊角、桑根白皮、木通、旋覆花、葳蕤、升麻、茯神。
2.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健忘耳鸣,失眠多梦,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常用方剂:杞菊地黄丸加味。
常用中药: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肝阳上亢即肝阳上亢证。是以肝肾阴虚,阴不能制约阳,肝阳亢于上所致的一种上实下虚的证候。肝阳上亢大多是因为情志失调所导致的。情志抑郁或过激,均可导致肝阳化火伤阴。或者因为房劳过度,或者因为年老而引起的肾亏。都会导致肝肾阴虚,因不能制约阳,阳气上亢。肝阳上亢在临床上常出现头胀目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失眠多梦、容易发怒等症状。因为肝肾阴虚,阴不可以制阳,从而导致肝阳上亢,会导致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而阳亢易扰于心,心气不安则会导致失眠多梦。肝气疏泄不利,失于条达则情志不畅,情绪上表现为容易发怒。治疗上以疏肝解郁,平肝潜阳为主。可选用柴胡、枳壳、磁石、龙骨等中药治疗,但具体治疗的药物,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