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性头痛可以通过口服平肝潜阳的药物来做治疗,也可以通过口服活血化瘀和通络止痛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肝阳上亢是由于肝肾阴虚的因素所造成的,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和眩晕的症状,也可能会导致目赤耳鸣和咽喉肿痛。在治疗期间要多喝一些温开水,帮助症状得到缓解。
1.敷贴法
(1)吴茱英研末,醋调敷足心,每日换1次,7日为1疗程。适用于肝阳上亢型。
(2)蚕砂15克,生石膏30克,共为细末,用醋调为糊状,敷于前额,每日换药1次,3-5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热型。
(3)胡椒、艾叶各等份,共为细末,用鸡蛋清调为糊状,敷百会穴,每日换药1次,5-7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型。
(4)川芍、白芷各3克,研为细末与大葱5克捣如泥状,敷于太阳穴,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风寒型。
(5)大葱、细辛各等份,研为细末,贴敷太阳穴,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风寒型。
2.热敷法
生姜1块,火内偎热,切成4片,分贴前额及太阳穴,以手帕束之,凉则更换,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3-5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型。
3.药雾法
当归9克,川芍9克,连翘9克,熟地15克,水煎取汁倒入壶内,盖好壶盖,加热煮沸,令患者坐在壶嘴旁,口鼻周围涂以凡士林(防止烫伤),将壶嘴冒出的气雾吸入,每日2-4次,每次1520分钟,10日为1疗程。适用于血虚型。
4.烟熏法
冰片、白芷各3克,研碎卷成药捻,点燃后放鼻下熏吸,每日2-3次,每次吸1支,3-5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型。
5.熏洗法
川芍15克,晚蚕砂30克,僵蚕20-30克,香白芷15克,入沙锅内,加水5碗,煎至3碗,用厚纸将沙锅口糊封,并视疼痛部位大小,盖纸中心开一孔,令患者痛位对准纸孔;满头痛者,头部对准沙锅口(两目紧闭或用手巾包之)上面覆盖1块大方手巾罩住头部,以热药气熏蒸,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熏10-15分钟,7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湿及痰湿型。
6.握药法
羌活、独活、川芍各9克,细辛6克,附子4克,共研细末,同葱白捣泥调和,手握至微汗出,每日2次。适用于风寒及风湿型。
7.洗足法
(1)钩藤2。克,加少量冰片,用布包好,每日晨起和晚睡前放入盆(或桶)内,加温水浴脚,每次30---45分钟,可不断加水,以保持水温,每日1包,10日为1疗程。适用于肝阳上亢型。
2.桑莞降压洗剂:桑叶、夏枯草各12克,芜蔚子、桑枝各15克,加水1000毫升,煎成600毫升,每晚睡前洗脚30-40分钟,连洗1周。适用于肝阳上亢型。
8.药枕法
菊花,或薄荷,或桑叶,或绿豆适量,分别装入枕芯内,睡时枕之,每日不少于8小时,1个月为1疗程,一般2-4周才能见效。适用于肝阳上亢型。
9.鼻嗅法
白胡椒30克,黑豆7粒,鲜姜120克,大枣(去核)7枚,葱白7根,前2味共研细末,加姜、枣、葱捣烂和匀,用纱布包好,嗅之,每日3-4次,每次嗅3-5分钟,2日换药1次,3剂药为1疗程。适用于风寒型。
10.哺鼻法
(1)川芍、细辛、羌活、薄荷脑、茶叶、荆芥、桔梗、防风,共研细末,过80目药筛,取药1小撮(约0.1克),置头痛侧鼻孔吸入,一般4-6分钟可显效。适用于风寒型。
(2)牙皂3克,鹅不食草3克,青黛2克,细辛2克,研为细末,取少许吹在取嚏,每日3次,7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热型。
(3)防风、瓜篓、9芦各等份,研末,取适量嗜鼻。适用于痰浊上泛型。
11.取嚏法
(1)至灵散:雄黄、细辛各等份,研极细末,每用少许,左头痛取右鼻腔,右头痛取左鼻腔,在取嚏。适用于偏头痛。
(2)六圣散:雄黄、盆硝、川芍、白芷、乳香、没药各等份,研细末,每用少许嗜在取嚏。适用于疲血型。
(3)川芍、碰硝、薄荷、雄黄、苍耳子、胆星、瓦楞子各等份,共研细末,取少许哺在取嚏。适用于肝阳上亢及痰浊上泛型。
12.滴鼻法
(1)鲜萝卜适量捣汁,加冰片少许,溶解后,仰卧,滴入鼻中,每日2-3次,每次2-3滴,5日为1疗程。适用于风热型。
(2)大蒜,捣取汁,滴入鼻腔2-3滴,每日2次,连滴2-3日,如流泪头痛可减轻。适用于风寒及风湿型。
13.塞鼻法
(1)细辛、生石膏、花粉、白芷各6克,共为细末,水和成丸如绿豆大小,左头痛塞右鼻孔内,右头痛塞左鼻孔内,见汗即愈。适用于风热型。
(2)川芍、白芷、炙远志各50克,冰片7克,共研细末,以布1小块,包少许药末,塞入鼻孔,右侧头痛塞左鼻孔,左侧头痛塞右鼻孔,塞鼻3-5分钟后头痛即渐消失,复发时用之仍有效。适用于偏头痛。
三九 正天丸¥11.80 正天丸是市面上的常见药物,听说很安全,副作用低,但是,毕竟是药物。那么,正天丸主治功能是什么?可以经常使用吗? 正天丸按照中医君、臣、佐、使的原则进行组方,有祛风、散寒、除湿、养血、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所以,正天丸主治功能:适用于治疗中医的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多种头痛和西医中的偏头痛、紧张型头痛、颈源性头痛等多种类型头痛。 临床使用表明,正天丸应按疗程连续服用:一日三次,一个疗程使用5盒,连续服用两个疗程。 但是,对于头痛反复发作者,在服用完两个疗程正天丸后,建议停药 15 天,再用 1-2 个疗程。 其次,对于个别重度头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还会出现头痛反复现象,此类头痛患者则需要更长时间的服用正天丸,可增多每天服用次数(如每天服用 4 次)。 因为引发头痛的病因很复杂, 复合病因进行治疗,只有服用较长的时间及较大的药量,才能彻底消除复合病因;其次,头在人体最顶部,药力比较难以到达,需要按疗程连续用药,才能起持续治疗效果。第三,正天丸为纯中药配方,只有按疗程连续服用,不断累积药效,才能彻底解决头痛反复发作的问题。 所以,正天丸可以经常使用。不过,康爱多提醒广大患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制定疗程,使用正天丸。
一般来说,药物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多少会产生些副作用,正是这种副作用,让很多患者都比较厌恶吃药。但事实上吃药不一定会产生副作用,而这种副作用的产生也是与很多因素有关的,那么丹珍头痛胶囊吃多久?丹珍头痛胶囊的功效有哪些呢?
1、功效如何
丹珍头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高原丹参、夏枯草、熟地黄等,皆是常见的中药材。在这些药材混合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令丹珍头痛胶囊作用体现为平肝熄风、散瘀通络。不仅如此,药物还能够解痉止痛,效果非常好。患者在服用此药后,其有效的成分能够改善人体的微循环系统,在神经系统方面,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如此一来,就可以令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之间,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2、用法用量
祛除头痛的诱因,从根本上进行治疗,就是丹珍头痛胶囊作用。而且,药物还对血小板凝集,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一般在用药的时候,患者每次的剂量为3~4粒,每天服用3次,或遵医嘱。由于药物是比较安全的,没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可是,对于肾脏病患者、孕妇、新生儿等特殊群体来说,此药物是被禁止服用的。
3、副作用
其实,作为一种中成药,丹珍头痛胶囊副作用并不是很明显的。该药的主要成分是高原丹参、夏枯草、熟地黄、珍珠母、鸡血藤等中药材,临床上也经常地被采用,有着不错的药效,而且十分地稳定。丹珍头痛胶囊可以用于治疗肝阳上亢,瘀血阻络所致的头痛、背痛颈酸、烦燥易怒等病症,其疗程得到了医师、患者的认可。并且,患者如果是在科学、正确的用药情况下,丹珍头痛胶囊副作用是不容易发生的。
虽然丹珍头痛胶囊(益欣丹珍头痛胶囊)是很安全的,但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丹珍头痛胶囊副作用也多少会有一些。临床观察就发现,由于丹珍头痛胶囊含有马兜铃科植物细辛,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伤害,建议定期检查肾功能。而且,为了避免丹珍头痛胶囊副作用,一般情况下肾脏病患者、孕妇、新生儿禁用此药。
4、药品价格
不同规格的丹珍头痛胶囊价格也是不同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丹珍头痛胶囊的规格有0.5克24粒和0.5克48粒两种,一般0.5克12粒的药物价格约为41元,0.5克24粒的药物价格约为72元每盒。目前我国发售的丹珍头痛胶囊都是青海益欣牌的,虽然是同一品牌同一规格的药品,它们的价格也大有不同,这一点就能体现出药品价格的地域性。患者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不要根据自己的病情来随便的增加或者是减少药量,以免加重自己的病情。另外,在平时的饮食作息中也应当注意,不要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熬夜,按时休息。
5、功效如何
其实丹珍头痛胶囊的功效还是有很多的,它是由夏枯草、高原丹参乃至当归等中药成分制成的,因此既能散瘀通络,缓解瘀血阻络所致的一些不适反应,还能平肝熄风,对肝阳上亢人群的帮助还是很大的。而且它在痉挛之痛方面发挥的效果也是很理想的,能有效的消除头痛或是背痛等症状表现,大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作为一种胶囊剂的药物,服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不会像传统中药一样,在配好之后还要再去熬制。一般情况下每天服用三次就可以了,每次服用3-4粒,具体请按药品说明书或是在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此药的安全性很高,目前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良反应,不过对一些禁忌症不可大意,如孕妇、对本品过敏的人群、肾病患者乃至新生儿等,一律不可服用此药。
头晕、头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中医学,其发生多由于肝火上炎,肝肾阴虚, 气血两亏, 肾精不足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如凡梅尼埃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所以用 药物治疗此病时应该查找原因而对证治疗。
养血清脑颗粒 由熟地黄、当归、钩藤、珍珠母、决明子、夏枯草、白芍、川芎、鸡血藤、延胡索、细辛组成。方中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能够补血滋阴,益精添髓;当归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二药合用,滋阴养血,补肾益肝,兼有活血通脉之能,共为君药。钩藤甘、微寒,能够熄风止痉,清热平肝;珍珠母甘、咸,寒,能够潜阳安神,清热平熄肝风;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能够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夏枯草苦、辛,寒,清肝火,解郁结,共为臣药;白芍滋阴养血,川芎活血行气,合归、芍而成养血和营之用;鸡血藤、延胡索补血活血,化瘀行气,舒筋通络,养血祛风,共为佐药。细辛散风通窍止痛,又可制约方中凉药之性,能够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为使药。诸药相合,标本兼治,共奏养血平肝、活血通络之功。
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有效作用于引起头晕头痛的多个环节,具有减少血小板的异常聚集、调节颅内血管的异常舒缩、改善脑部供血、镇痛等作用。
主要用于 血虚肝旺 所致的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临床应用于 头痛 :多因血虚肝旺所致,症见头痛,眩晕,视物昏花,心悸,失眠等;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 见上述证候者。 眩晕 :系由血虚肝旺所致,症见头晕,乏力,心悸,失眠,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原发性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不寐 :系由心肝血虚,血不养神所致,症见失眠多梦,心悸,乏力;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外感或湿痰阻络所致头痛、眩晕者慎用;脾虚便溏患者慎用 ;孕妇禁用。
眩晕宁片 由泽泻、菊花、陈皮、白术、茯苓、法半夏、女贞子、墨旱莲、牛膝、甘草等组成。方中泽泻功能淡渗利湿,化痰定眩;菊花甘苦微寒,平肝熄风而除眩定晕,二药相合,针对病机,故为君药。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茯苓健脾渗湿;半夏燥湿化痰散痞,三药相合,制痰源,竭湿流,湿无所聚而痰自消,为臣药。女贞子、墨旱莲、牛膝均能补益肝肾,平肝潜阳,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利湿化痰、补益肝肾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眩晕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胸闷呕恶、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经TCD及血液流变学检查示,眩晕宁可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降低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主要用于 痰湿中阻、肝肾不足 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目眩、胸脘痞闷、腰膝酸软。临床应用于 眩晕: 因痰湿中阻,风阳上扰所致,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重如蒙,胸闷,呕恶; 原发性高血压病、梅尼埃病见 上述证候者; 头痛: 因痰湿中阻,风阳上扰所致,症见头痛,眩晕,脘痞,腰膝痠软,耳鸣,目涩,心烦,口干;原发性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应餐后服用、 平素大便干燥者慎用 、孕妇禁用、7天无缓解,应就诊。
天舒胶囊 由川芎、天麻组成。方中川芎辛温走窜,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走而不守,既入血分,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熄,且本品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散肝之风,治少阴厥阴经头痛,为君药;天麻甘平,专入肝经,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甘以缓肝之急,故善治肝虚风动之偏正头痛,为臣药;二者合用,川芎偏于熄风止痛,天麻长于熄风治眩,相辅相助,共奏活血平肝,通络止痛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天舒胶囊具有改善软脑膜微循环、抗血管性头痛等作用。通过激活偏头痛大鼠模型三叉神经颈复合体内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的表达,使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减少。
主要用于 瘀血阻络或肝阳上亢 所致的头痛日久,痛有定处,或头晕,胁痛,失眠,烦躁,舌质黯或有瘀斑; 血管神经性头痛 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月经量过多者慎用 、孕妇禁用,可能引起胃部不适、头胀、月经过多等副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