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是可以治疗肝阳上亢的,通过针灸穴位的方式能够改善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乏力、上腹部疼痛的症状。但是,只能够起到辅助治疗的功效。
要想使疾病尽快改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平时也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的熬夜,以免出现内分泌紊乱的现象。
针灸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针灸有什么好处和作用,不少人会通过针灸来治疗身体的疾病。针灸是中医一种特殊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它能够通过人体穴位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帮助人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下面看看针灸有什么好处和作用及相关资料。
针灸有什么好处和作用1针灸是中医常见的的养生方法之一。中医认为,针灸最主要的作用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比如人中穴,当大脑机能处于高度抑制——昏迷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兴奋作用。称作“醒神开窍”。当大脑功能处于兴奋——病人狂躁或严重失眠的状态下,针刺人中穴,就能起到抑制作用。称作“安神”。
同是一个穴位,在两种不同的疾病中,起着两种相反的作用。所以人们认为,针灸的调整作用是“双向调整”。
中医针灸的主要治疗效果
1、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属于阴虚阳亢,按压"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治疗阴潜阳的原则,取足少阴肾经穴太溪穴,针刺补法;取足厥阴肝经穴行间,针刺腹泻法。
或针刺到延髓,都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另外艾灸在艾叶点燃后,产生热气对人体的穴位进行治疗,在进行艾灸治疗中也可能会引起烫伤等危险。而且如果艾灸时间过长或艾灸的部位不对,可能会造成化脓甚至感染,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
2、脾阳不足引起的慢性腹泻属于阳虚阴盛。温阳散寒,取足太阴脾经穴阴陵泉穴,针灸。因为阴阳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在调和阴阳时,经常使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临床上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招穴、背俞穴调理脏腑的阳气和阴气。
3、扶正祛邪。疾病的发展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扶正,是扶助正气的意思,也就是增强机体抵抗力;祛邪,是驱除致病因素,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证疾病良性转化不可或缺的。针灸治疗疾病的目的是帮助健康之气,消除邪气。
4、疏通经络。如果经络因各种原因被堵塞,脏腑四肢失去温暖,气血受阻,就会出现疾病,或滞或瘀,或虚或实,或寒或热,或气血不和,或阴阳偏颇。针灸可以用来治疗疾病"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灸或艾灸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使经络通畅、适度运行、气血和谐、阴阳平衡。
针灸有什么好处和作用2针灸的优点有很多,首先是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种科室的多种疾病治疗,比如在内科中可以用于面肌痉挛、外伤性癫痫等;在外科中可以用于坐骨神经痛、流行性腮腺炎等感染性疾病;在妇科中可用于产后尿潴留、气血不足……
针灸的第二优点是治疗疾病的效果显著而迅速,比如一些急性腰扭伤、落枕等,这类急性疼痛用针的效果往往用针见效会更快,可能20分钟左右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针灸的第三优点就是副作用小,创口小。一般患者的下针处只会留下一个小红点,创口小,感染的几率也就小。我们都说是药三分毒,药品在进入人体后可能会或多或少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副作用,但是针灸基本上都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另外,针灸的操作方法也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易行,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也更加的.经济能接受,给患者带去的经济压力更小。
除了这些优点以外,针灸对人的作用是比较大的,主要表现为这三个方面:
1、舒筋通络。我们借助针灸来刺激局部穴位时,能够对神经起到一定的传导作用,让经络变得更加通畅。经络通畅是气血正常运行的条件之一,而气血通畅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常见的气血不通有手脚冰凉以及局部低热、局部酸痛等症状。
2、调和阴阳。中医学讲究阴阳调和之道,如果阴阳不调,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或者是产生严重的病症。而针灸是调和阴阳的手段之一,使得阴阳失衡的身体逐渐调和转化,恢复正常运转,让身体保持健康的积极状态。比如三棱针点刺放血可以泄热养阴,对于阳虚体质有一定的温补作用。
3、扶正祛邪。针灸并不是一种手法单一的治疗手段,相反,它有很多种治疗手法,如补泄手法,对疾病能够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中医学讲究阴阳,认为人体内有阴阳二气,其中阳为正气,因为邪气,当一个人的阴气过盛则会导致身体出现一定的病症,需要补阳抗阴,扶持正气,最终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可以说,如果针灸操作得当,对于人体来讲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对于人们调养身体有着很大的帮助。当然,我们在选择针灸理疗的时候一定要去专业的机构,非专业人员操作很有可能会出现手法不对、下针位置不对等情况,不仅对治疗没有帮助,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针灸有什么好处和作用31、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
大多数的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这类疾病主要指的就是运动系统疾病,包括颈肩腰腿痛、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肉劳损以及网球肘腱鞘炎等。这一类疾病可以通过西医疗法来改善症状,但是想要更好的缓解病情,防止反复发作,还是要进行针灸推拿等中医理疗。
2、神经系统疾病
针灸推拿也可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瘫、周围神经性疾病、头痛、脑梗死、脑出血或者神经性膀胱功能异常等。这些疾病通常都是因为神经系统出现了异常所致,通过针灸推拿能够使神经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
3、消化系统疾病
部分消化系统疾病也可以通过中医针灸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如胃肠道功能紊乱、呕吐、腹泻或者便秘等。中医针灸推拿不仅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也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对这些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大有帮助。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如果患有遗尿、性功能障碍或者痛经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也可以考虑做中医针灸推拿治疗。
春季养生应当以养护肝脏为主要,调理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肝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和维护周身气血的疏通畅达,肝功能正常了,人体气血才会畅通,脏腑功能才可以正常地发挥,不然会使气血瘀滞,百病丛生。
那么,春季该如何养肝?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陈楚云教你四个方法来养肝。
春季宜早睡早起。肝经当令是丑时,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只有当人体静卧时候,气血才能归于肝脏。
人体每天的许多毒素都是通过肝脏排出来的,若肝没有足够的能量去养护自己,毒素及废物就会积聚,继而发生疾病。故要养好肝,丑时一定要有好的睡眠。
都说春天要养肝,饮食宜少酸增甘。根据中医五行学说,酸与肝相应,脾与甘相应;肝气过旺会制约脾的功能,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等一系列症状。遵从少酸增甘原则可抑制肝气过于亢盛,同时培补脾气的亏虚。
“少酸增甘”不是单纯的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甜味食物。张梅解释,从中医五行角度出发,凡是属收敛、固涩作用的食物皆归为酸味,如石榴;具备补益、健脾、和缓作用的食物归为甘味,如山药、核桃、黑米、燕麦等五谷杂粮。
春季饮食应多以健脾益气为主,可选用大枣、山药、姜、瘦肉、鱼肉、大麦、小麦、蜂蜜等具备和缓功效的食物。肝五色为青,故应多选择绿色新鲜蔬菜进食。
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与肝、胆、胃等均有联系,拍打肝经法可以很好地疏肝、护肝、养肝。
具体操作:一般取坐位,一条腿平放在另一条腿上,按经络循行走向,从大腿根步一直拍打到脚底,力度适宜,以自身耐受程度为主,时间为20-30分钟。勿在饱餐后进行,操作过程中可在相应穴位或其他阳性反应点处多停留,尤其是行间和太冲。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此穴对于治疗肝病十分有效,每天进行两次指压,每次30下即可。
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凡属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血不足、肝阳上亢等证,均可选用此穴。它能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果。
《黄帝内经》指出:“怒伤肝,悲胜怒”。现代人因为生活、工作等原因导致的种种压力矛盾使其困扰不已,情绪未免控制不佳,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肝具有疏散宣泄的功能,若其正常运行,则气机调畅,气血平和,心情舒畅。所以,春季养生情志方面需保持心胸开阔,精神愉悦,保持生机。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