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可以吃小柴胡。因为小柴胡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的作用,对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失眠多梦、面红耳赤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肝阳上亢可能是由于心情不好,情志郁闷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体内虚火旺盛导致的。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勿擅自使用药物治疗。
1、大剂量 柴胡入煎剂12~15克时,可以退热,清胆,截疟。由于柴胡对外感发热有透表泄热功能,所以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功能。应当注意的是,用柴胡退热,适用于邪在卫分、气分之间而未入营伤阴者,可同时配黄芩、大青叶、桑叶等。
2、中等剂量 柴胡入煎剂6~12克时,长于疏肝,解郁,调经。柴胡能平肝利胆,泻三焦相火,除胁肋结气,主治气痛眩晕、胁肋胀痛、月经不调。此剂量以逍遥散、丹栀逍遥散、四逆散为代表方。逍遥散为疏肝健脾和血调经之剂;逍遥散加丹皮、栀子为丹栀逍遥散,则兼清肝经郁热;四逆散则为升清降浊,调和肝脾以治胸胁满痛等证之方。
3、小剂量 柴胡入煎剂3~6克时,功在升阳,举陷。凡气虚下陷、清浊不分,以致洞泄、脱肛、遗尿、阴挺、崩漏、带下、胃下垂、肾下垂等病症,于益气补中、健脾燥湿药配以少量柴胡,以佐其升举之效,往往能提高疗效。如补中益气汤、完带汤中的柴胡用量均小于6克,从中药理论来说,是药少质轻有利于升浮之故。
4、需要注意的是:柴胡具有升散之性,故凡热病伤阴、真阴亏损、肝阳上亢等宜慎用。
汉代张仲景,因为著写了《伤寒论》而被后世尊为"医圣"。其中的方剂被后人称为"经方"。经方的特点,相信每一个喜欢中医的人都知道:药味较少,分量较重,对症下药,效果良好。
其中有很多著名的方剂,比如: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大承气汤等等,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运用。其中一个方剂,被人称道为"最符合我国人文传统"之方,那就是" 小柴胡汤 "。
该方由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功能七味重要组成。方中柴胡味苦、辛,微寒,有辛散苦降,疏肝解郁功效;黄芩味苦,性寒,善于清少阳相火。两者配合,一散一清,更有清热透邪,调畅少阳气机之效;半夏、生姜性味辛温,能和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人参、甘草、大枣可益气和中,扶正去邪。七药配伍严密,相辅相成,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既能清解少阳邪热,又能调畅气机升降出入。
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刘渡舟教授曾说:"小柴胡汤善开肝胆之郁,故能推动气机而使六腑通畅,五脏安和,阴阳平衡,气血调谐。"它功效快捷,治法奇妙,虽然方中没有麻黄、桂枝,但仍能发汗;没有芒硝、大黄,但仍能通便,没有茯苓、白术却能利水,没有常山、草果,却能治疟。所以,刘教授称它"不迹其形,而独治其因,郁开气活,其病可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具有解热、抗炎、抑菌、保肝、利胆、增强免疫力、镇静、镇痛、镇咳、抗过敏、调节胃肠功能、缓解和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作用。临床上,常用此方治疗外感病及多种内伤杂症。
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但如何正确应用小柴胡汤,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统计27种中医药期刊对小柴胡汤的应用个案报道,共得病案143例,含中西医病症49种,包含内、妇、儿、五官、肿瘤等多科疾病,出现的临床症状有80多个。如食欲不振、口苦、呕吐、发热、恶寒、头晕、胸胁满痛、心烦头痛、咽干、脉弦、脉数、脉细、苔白、苔黄等等。
又有人对265例病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应用小柴胡汤治疗的最常见症状,首先是各种外感发热;其次是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再次是胁部症状。就舌、脉而言,最常见的为薄白苔、薄黄苔、弦脉、弦细脉。
以上可见,小柴胡汤治疗的病症,主要以发热、消化道及情志方面的症状为主。发热主要以寒热往来为特点,此时因正邪相搏,且正气渐虚,不足以抗邪,尤其在外感病中;消化道及情志症状则反映出气机郁结,脾胃失和,三焦不畅,这在外感和内伤病中均有反映。掌握小柴胡汤证的基本病机和主要临床表现,对于临床正确应用小柴胡汤有重要指导意义。
《伤寒论》101条中曾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不过,历代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认为不可据此而误用小柴胡汤。日本就曾出现因误用小柴胡汤而致死亡的事件。所以,任何一个好的方剂,都必须经辨证和辨病有机结合后,方可使用。
服用小柴胡汤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忌生冷辛辣食物。
(2)上盛下虚,肝火盛者不宜用。
(3)素体阴虚吐血,或有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不宜用。
温馨提示:
总之,今天把这些中医的知识总结出来,供大家来对照自己。如果怀疑自己证属此类,也不要急着应用,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辩证指导下,确认无误之后再进行运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误病情。毕竟,中医讲究辩证施治,一人一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
小柴胡汤的宜忌人群?小柴胡汤的功效很高,那么小柴胡汤适宜哪些人群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小柴胡汤的宜忌人群呢?
1、宜:小柴胡汤适宜一般人群用。柴胡分北柴胡,南柴胡,柴胡的功效是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小柴胡汤的作用是治感冒发热,少阳证,气虚下陷,月经不调。因此小柴胡汤适合一般人群使用。
2、忌:小柴胡汤用药禁忌是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柴胡。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柴胡食物相克:柴胡与皂荚、女莞、藜芦相克。
小贴士:
1、解热生用量宜大,升阳生用量宜小;疏肝解郁宜醋炒,阴虚骨蒸宜鳖血炒。
2、大叶柴胡的干燥根茎,表面密生环节,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3、柴胡治疗感冒常与葛根、羌活等同用。
4、柴胡有较佳的退热作用,邪在少阳、寒热往来,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如小柴胡汤)。5、对疟疾症,柴胡又可与草果、青皮等配伍应用。
6、见肝气郁结所致的月经不调或痛经等,均可与当归、白芍、香附、郁金等药同用。
柴胡这味药,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像小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等中成药,估计大家早就耳熟能详,那么柴胡究竟是味什么药呢?都有什么作用?临床上该如何正确运用呢?下面我就问大家一一介绍。
柴胡,苦辛微寒,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本草纲目》称其有治阳热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等症。
柴胡在临床上非常常用,相信每一位中医大夫都用过,很多中医经典名方里面都有柴胡这味药,如《小柴胡汤》、《血府逐瘀汤》、《柴葛解肌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因为柴胡这个药辛散苦泄、微寒退热,善于祛邪、解表退热以及疏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所以对于外感发热的表症,无论是风寒风热的症状都可以使用。
小剂量柴胡多用于升举阳气,如《补中益气汤》中柴胡用量很小,用于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等,都是取柴胡的升提之性。
中剂量柴胡多用于疏肝理气,如《逍遥丸》中用到的柴胡,用于疏肝解郁、养血调经,为解郁健脾良方。适用于肝郁气滞导致的胸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头晕目眩等症状。
大剂量柴胡清热透表,如《小柴胡汤》,用于感冒发热,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证。
柴胡虽然功效很多,但是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和阴虚火旺的人群都不宜服用,否则会导致气血出现逆升的现象。
@大家 健康#大家 健康 超能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