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是可以吃猪肝的。猪肝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猪肝不会使症状进一步的加重。但是不建议患者多吃猪肝,以免增加肠胃的负担,影响肾脏的排泄。
肝阳上亢的患者,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杜仲、阿胶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在治疗期间,多注意休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
春天,是肝主令的季节。因此,肝出现一些状况的几率就更高了:有肝气生发不畅的肝郁、肝虚;也有肝气升发太过的肝阳上亢、肝火太重等。肝郁、肝虚以疏肝、养肝为主;肝火重则需要清肝火。
中医治则中有一条叫“实则泻其子”,讲的就是当人体的某一脏腑实火太重的时候,在清本脏火的同时,还要清(泻)其所生脏的火。比如,木生火,木对应肝,火对应心,故在清肝火的同时,要兼顾清清心。
一般肝火旺的人会表现为脾气刚烈、急躁,易发怒,也会身体容易躁扰,时不时头晕,或者面部烘热,眼睛发红,或伴有眼屎多,眼睛视物昏蒙,还有就是会出现晨起口苦、口干等,甚至胁肋部胀闷不适……
象引发肝火旺这种状况,一般是在春天肝阳升发太过的基础上,结果又因为遭遇春天气候中的湿气太大,致使肝阳之气升发不畅,郁滞于内,郁而化火,形成肝胆湿热;或者是因为,个人情志调达不畅,致使肝阳之气升发不畅,郁而化火,形成肝阳上亢。但表现出来的都是肝火旺。
一、肝胆湿热型的肝火旺
一般可以先通过食疗的方式进行调理,如枸杞叶猪肝汤,猪肝蘸白蒺藜粉,或者菊花茶;同时再用一些清心的食材可能效果会更好,如菊花莲心茶。若致眼睛布有红血丝,眼睛胀痛,也可用黄连煎水,用布浸润后蘸洗眼睛。
如果感觉肝胆湿热很重,则需要服用药物,如龙胆泻肝丸之类清肝胆湿热,同时再配合用一些三黄片之类以清心火,效果应该就会更快。
二、肝阳上亢型的肝火旺
这种一般都是肝郁而致的肝阳升发不畅,在降肝火的同时,更注重的是要疏肝理气。食疗方面可以饮用菊花钩藤茶,同时加入莲心。
在用药方面,一般就习惯选择疏肝的逍遥丸、丹栀逍遥丸,或者柴胡疏肝散等之类,同时再加用清心的百合知母汤配合着煎服。
象这种类型的肝火旺,在用药等物质方面进行调理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加强情志方面的调节。如,常见的到开阔的大自然中去,通过环境的改变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与心胸;或者去教堂做礼拜,通过教堂的氛围以达到静心清肝火的效果;或者去参加禅修等,通过上师(修行人)的教导(教授),自己的打坐静养,以不同的境界、视角来看待世界、生活,从而纾解肝气的郁结等。清心,令情志调畅,肝火自然也降下来了。
春天,易上火,可以用食疗、中药来调理,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清心。如若心清静下来,火自然不再。
提高身体的敏感度,敏感的感知平常多多内观、自省时身体的变化,清心能让身体的肝火等渐次的降下去,真正做到“早预防, 健康 长”!
肝阳上亢,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
肝阳上亢证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的证候。
肝阴不足,与肝阳失去平衡协调,肝阳相对偏盛,浮动上亢所引起,临床以眩晕,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头重足轻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多见于头痛、眩晕、中风、耳鸣耳聋,以及西医的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形成等疾病。肝阴与肝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对立统一,保持着相对平衡的协调稳定状态,从而维持肝的正常生理功能。若情志不遂,肝郁化火,火伤肝阴,或房劳过度,损伤肝肾之阴,或热病耗伤肝阴,则可导致肝阴不足,不能与肝阳保持相对平衡,如是则肝阳相对偏盛而浮动上亢,出现肝阳上亢证。关于肝阳上亢早在《内经》中即有“阴虚而阳盛”、“肝气上从”等论述。以后,历代医家亦有说明。
由于肝阴须靠肾阴的滋养,按十天干及五行配属脏腑,肝为乙木,肾为癸水,故有“乙癸同源”之说。若肾阴不足,则肝阴亦亏,阴不制阳,则肝阳亢盛而为害,故肝阳上亢又称为“水不涵木”。
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重足轻,舌红,脉弦有力为主。可兼见口干舌燥,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症。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为此证基本病理变化。肝阴不足,肝阳无制而亢逆,则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阴阳失调,肝失柔顺之性,故急躁易怒;肝阳亢于上为上盛,阴液亏于下为下虚,上盛下虚,所以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肝阳亢盛则舌红、脉弦有力。若病情进一步发展,肝阳化风形成肝风内动证,可见手足震颤、抽搐或筋惕、肉?,或手足蠕动,甚则卒然昏倒等。
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
肝阳上亢证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45岁前发病率较低,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与季节关系不大。
肝上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急躁易怒,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西医用血压计一量,很可能发现血压变高了。
治法:滋阴潜阳
方药:地黄,白芍,枸杞,首乌,五味子,女贞子,旱莲草,决明子,菊花等。 肝阳上亢即类似于西医病名中的高血压,中医治疗可用平肝补肺以抑止肝木等方法。
肝阳上亢的食疗
一、牡蛎鲫鱼汤
配方:牡蛎粉12克鲫鱼200克豆腐200克绍酒10克姜、葱各5克鸡汤500毫升酱油10克青菜叶100克
制作: 1.把鲫鱼去鳞、腮、内脏,洗净;豆腐切4厘米长、3厘米宽的块;姜切片,葱切花,青菜 叶洗净。
2.把酱油、盐、绍酒抹在纫鱼身上,将鲫鱼放入炖锅内,加入鸡汤,放入姜、葱和牡顿粉,烧沸,加入豆腐,用文火煮30分钟后,下入青菜叶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吃鱼、豆腐、青菜叶,喝汤。
功效:平肝潜阳,降压止痛。
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食用。
二、枸杞猪肝瘦肉汤
配方:猪肝250克,瘦猪肉250克,枸杞(连梗)700克。
制作:
1.猪肝洗净,切片,瘦猪肉洗净,切片,用调味料腌10分钟;枸杞洗净,摘叶,枸杞梗折短(或屈扎成两小扎)。
2.把枸杞梗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煲至枸杞梗出味后捞起不要,放入枸杞叶煮沸后,放入猪肝、瘦猪肉煮至熟,调味供用。
功效:枸杞补养肝肾、益精明目,猪肝补肝养血,瘦猪肉滋阴养血、润燥生津,三者合而为汤,养肝之体,清肝之用,共奏养阴退热、益精明目之功。本汤养肝清肝明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有食疗功效,也是调养肝阴以清泄肝热的家庭常用饮品。
三、山楂降压汤
配方:山楂15克,猪瘦肉200克,素油30克,姜5克,葱10克,盐5克,上汤1000毫升。
制作:
1.把山楂洗净,若是山楂果,拍松,待用。
2.瘦猪肉洗净,去血水,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块。姜拍松,葱切段。
3.砂锅放小火上预热后转为中火烧热,加入素油,烧六成熟时,下入姜、葱爆香,加入鸡汤,烧沸后下入猪肉、山楂、盐,用文火炖5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瘦肉30-50克,随意喝汤。
功效:滋阴潜阳,化食消积,降低血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食用。方中的山楂有缓慢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并具有显著的降低血脂作用。
四、枸杞桑菊饮
配方:枸杞子9克 决明子6克 桑叶9克菊花9克白糖30克
制作: 1.将枸杞子、桑叶、菊花、决明子去杂质洗净,放入砂锅内,加水300毫升。 2.把小火预热好的砂锅置中火中烧沸,用文火煎煮15分钟,滗出汁液;另加水200毫升,再煮1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加入白糖拌匀,再烧沸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明目,降血压。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饮用。
注意:配方份量为参考比例,具体用量可根据人数、个人口味等作相应调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