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能喝菊花茶吗

时间: 阅读:12809
肝阳上亢能喝菊花茶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5-03 12:51:44

肝阳上亢的患者是可以适当喝菊花茶的。因为菊花茶是属于凉性的,适当的饮用对疾病的治疗是有好处的。

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要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及平和的心态,避免经常性的动怒。平时需要多休息,不能够从事重体力的活动,不能做剧烈的运动等。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经常性的熬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3 05:05:04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03 05:05:04

    菊花的药用价值及功效作用,都有哪些呢?

    1.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不仅会用于制作饮料,还会添加到中药制剂中。菊花清热解毒效果显著,对身体无副作用,对身体益处多多。菊花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因此还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延缓衰老,增强身体免疫力。炎热的夏天喝一杯菊花茶可以起到很好的镇静作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放松清醒。菊花富含维生素A,对人的眼睛大有益处。长时间喝菊花泡好的茶对眼睛有保护作用。一些学生不得不很晚做作业,他们的视力也有一些问题。白天喝菊花茶也可以改善这种情况。

    2.菊花入肝经,可清肝热,平肝阳,故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菊花入肝经,既能驱散肝经风热,又能清肝热,故也可用于治疗肝经风热或肝火上袭引起的眼睛肿痛。菊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所以也可以用来治疗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等药同用,清热解毒,消痈消肿。菊花中含有的锌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硒可以防癌。菊花还具有祛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对头痛头晕、风热感冒、眼睛昏花有一定的疗效。

    3.菊花作为中草药,具有祛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目赤等情况。菊花喝茶最明显的效果就是降火。很多人熬夜或者吃高热量的食物,感觉嗓子不舒服或者有点生气,那么服用菊花茶可以大大提高效果。一两次熬夜,会明显感觉眼睛充血,皮肤粗糙,是肝火过盛的表现。你可以用菊花茶和金银花泡茶,可以改善你的血丝状况。这种饮料有清肝明目的功效。

  • 紫苏
    回复
    2024-02-03 05:05:04

    陈皮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健脾开胃、燥湿化痰、健脾的功效,适合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症状的人饮用。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菊花茶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菊花茶适合头昏脑涨、肝火虚旺、眼睛肿痛、血压偏高的人饮用。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03 04:04:54

    1 菊花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具体如下:

    菊花是菊科菊属宿根草本植物,味苦辛性寒,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多种矿物质成分,将其泡水喝可以用来预防和缓解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以及肝火上炎所造成的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等不适症状,具有一定肝火、平肝阳的作用。

    其次菊花泡水具有一定疏风散热的作用,可以用来缓解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咽痛以及咳嗽等不适症状。

    2 养肝喝哪种菊花效果好一些贡菊

    贡菊是黄菊中的一种,甘苦,微寒,其中含有丰富的菊苷、腺嘌呤、胆碱及维生素A1、B1、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成分,具有很好的养肝作用,对于肝火旺盛者来说,适量饮用贡菊泡水是比较好的。

    杭菊

    杭菊是菊科植物中的一种,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很好的平肝明目以及清热解毒作用,属于一种很好的养肝明目的黄菊花,对脾经风热症状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让升高的肝火降低,对人体肝脏具有好处。

    3 菊花可以和枸杞泡水喝吗

    可以。

    菊花和枸杞都是中药中的一种,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较好的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作用;而枸杞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较好的滋肾、润肺、补肝、明目等作用,与菊花并没有相克的地方,这两者中药是可以一起吃泡水喝的,并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不需要担心。

    4 菊花泡水一天喝多少合适

    建议一天喝300-500ml,约3-8克左右即可。

    菊花泡水的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都是比较高的,适量饮用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但由于菊花性寒,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人体肠胃负担,对人体肠胃造成伤害,因此对于正常人体来说,一天喝300-500ml,越使用菊花3-8克左右即可,避免饮用过量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

肝阳上亢能喝杜仲叶茶吗

肝阳上亢能喝绿豆汤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