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人不能红枣吗

时间: 阅读:5007
肝阳上亢人不能红枣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05-03 20:50:31

肝阳上亢人,是可以吃红枣的,但是一定要注意用量。因为红枣具有补气益血的功效,但是食用过多以后,也有可能会引起身体上火的症状,从而使疾病进一步加重,不利于身体的快速好转。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但是不可以吃垃圾食品。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4-02-03 06:06:56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3 06:06:56

    肝阳上亢证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方剂] 生白芍40克,元胡10克,白蒺藜、杭菊花、枸杞子、羌活各12克,白附子、白僵蚕、白芷各9克,制用法:水煎服。[机理分析] 本证多因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养,致使肝阳偏亢所致。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肾之阴不足,阴不制阳,肝阳升发太过,血随气逆,亢扰于上,故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肝性失柔,则急躁易怒。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肝肾阴亏,筋骨失养,故见腰膝酸软无力。阴亏于下,阳亢于上,上实下虚,故头重脚轻,行走漂浮。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为肝肾阴亏,肝阳亢盛之征。本证以头目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等为审证要点。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应予鉴别:两者在证候与病机上有近似之处,因火性炎上,阳气亦亢于上,故均以头面部的症状突出。其区别在于:肝火上炎以目赤头痛,胁肋灼痛,口苦口渴,便秘尿黄等火热证为主,病程较短,病势较急,阴虚证候不突出,故病情纯属实证,系由火热之邪侵扰所致;肝阳上亢以头目胀痛,眩晕,头重脚轻等上亢症状为主,病程较长,病势略缓,且见腰膝酸软,耳鸣等下虚症状,阴虚证候明显,故病情属上实下虚,虚实夹杂,系由气血逆乱所致。[现代研究] 夏大胜等对62例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病人正常活动状态下24h血压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两证型的血压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肝阳上亢证组血压呈昼高夜低、肝肾阴虚证组血压呈昼低夜高的规律性变化,表明24h动态血压监测值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一般对于气血亏虚可以选用八珍汤,也可以参考以下食疗方法:[方一>牛肉1000克,食盐适量,黄酒250毫升。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去除血污和浮沫,继小火煎煮半小时调入黄酒和食盐,煮至肉烂汁稠时即可停火,待冷装盘食用。佐餐食用。本方补脾胃,益气血,肥健人,适用于虚弱、消瘦、少食、乏力、精神倦怠者食用。[方二>童子鸡1只,黄酒、生姜、食盐、葱白各适量。将鸡宰杀,去除内脏和鸡毛,洗净切块,在汽锅内放入鸡块,并放葱、姜、黄酒、食盐等佐料,不加水,利用汽锅生成的蒸馏水,制得“鸡露”。佐餐,饮露食肉。本方益气、补精、肥健,凡体弱、产后、病后、老年消瘦者均可酌情选用。[方三>松子仁50克,蜂蜜25克,胡桃肉50克。松子仁、胡桃肉捣成碎末,与蜂蜜拌匀,上火煮沸遂停火,待冷装并备用。本方润肺益肾、补中肥健,适用于身体瘦弱者长期服用。[方四>太子参15克,山药、白术各10克、生黄芪15克,麦冬、黄芪各10克,黄精、鸡血藤各15克。水煎服,每周服1剂。本方益气补血,主治形体消瘦,肤色无泽,精神不振。[方五>黑大豆10阗克,猪油适量。黑大豆如作酱法,取黄捣末,调入猪油熬炼成膏。每次1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本方长肌肤,益颜色,加增气力,肥健人, 《图经本草》曰:“久服令人身重”。[方六>黑驴肉500克,豆豉、黄酒、食盐各适量。驴肉冲洗干净,切块,放入锅中,加豆豉、黄酒、食盐、清水,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烂即成。本方有补血益气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风眩,心烦。本方出自《饮膳正要》,原方用于“风狂,忧愁不乐,安心气”,为补血益气方。久病体虚,或劳伤过度,气血耗损,则见劳损;血气不足,不能上荣头目,则见虚风眩晕;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则见心烦。法宜补血益气。方中重用驴肉为主,血肉有情之物,大能补血益气;以豆豉为辅佐,兼清心除烦,合用而为补血益气之方。本方补气血重在补血,用治气血亏虚而以血虚为主。[方七>人参10克,大枣5枚。人参切片备用。大枣洗净备用。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枣,煮约1小时即成。本方有大补气血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虚弱劳损。本方出自《十药神书》,原方用于“止血后此药补之”,为大补气血的代表方。日久调摄不当,久病失于调治,或失血过多,均可导致气血严重亏虚和虚弱劳损,法宜大补气血。方中以人参为主,大补元气;以大枣为辅佐,补气养血。人参与大枣配伍,并可益气生血,合用而成大补气血之方。本方可用于贫血。本方补益之力较强,对实症、热症者不宜食用。[方八>鲜葡萄汁500毫升,蜂蜜1000毫升。葡萄汁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粘稠如膏时,加入蜂蜜,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以沸水化开代茶饮用。适用于热病烦渴,或食欲不振等症。葡萄性味甘酸乎,能滋肝肾阴液,配合蜂蜜,具有补益气血,润燥作用。[方九>黄精50克,粳米100克。黄精清水浸泡后捞出,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备用。黄精与粳米放人锅内,加清水,旺火烧沸后用小火煮至粥成。本方有补虚损,益气阴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本方出自《调疾饮食辨》,原方用于“一切诸虚百损,不拘阴阳气血衰惫,无不宜之”,为治疗虚弱劳损常用方。虚弱劳损,多由久病失于调治,耗损气阴而成,法宜补虚损,益气阴。方中以黄精为主,补虚损,填精髓,益气阴;以粳米为辅佐,补气养血以增强黄精补虚之力。两者合用而为补益虚损之方。本方滋补之力较强,虚弱劳损以阴虚精亏为主者尤为适宜。本方加冰糖调食,可增强其滋补润肺功效。适宜于肺痨咳嗽,咯血。本方可用于肺结核。本方性质滋腻,易助湿生痰,故脾虚湿困、痰湿咳嗽以及中寒便溏者不宜食用。[方十>肥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20克,干姜15克,酱油、黄酒、白糖、食盐各适量。羊肉冲洗干净,切块,放入锅中,加清水、当归、生地、干姜、黄酒,煮至七成熟时,再加酱油、白糖、食盐,小火烧煮收汁即成。本方有补气养血,温中暖下功效。适用于血虚宫冷崩漏,产后虚寒腹痛,虚劳羸弱。本方出自《千金方》,原方用于“崩中去血,积时不止”,为温补气血方。气血虚寒,不能温煦和充养胞宫;则见崩漏诸症,法宜温补气血。方中以羊肉为主,血肉有情之晶,大能益气血,暖胞宫,以当归、生地、干姜为辅佐,当归、生地助羊肉养血调经,干姜助羊肉温中暖下,合用而成温补气血之方。本品温补气血,故还可用于产后虚寒腹痛和虚弱羸弱。本方重在温补,对血热崩漏者不宜食用。[方十一>羊肝1具,羊脊膂肉250克,地骨皮12克,神曲10克,鸡蛋清、葱白、豆豉、素油、黄酒、白糖、干淀粉、湿淀粉各适量。羊肝、羊肉冲洗干净,细切,放人碗中,加鸡蛋清、干淀粉抓拌均匀备用。地骨皮、神曲放人锅中,加清水,浓煮取汁备用。素油倒人炒锅,烧至七成熟时,放人羊肝、羊肉,过油后沥出备用。地骨神曲汁倒人炒锅,烧沸后加羊肝、羊肉,再加人葱白、豆豉、食盐、白糖、黄酒、素油,湿淀粉勾苋,翻炒收汁即成。本方有益气血,补虚劳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本方出自《圣济总录》,原方名“羊肝方”,用于“虚劳”,为治疗虚劳方。久病失于调治,气血亏虚,脏腑耗损,则转为虚劳,法宜益气血,补虚劳。方中以羊肝、羊肉为主,血肉有情之品,大能补气血,益虚劳;以地骨皮、神曲为辅佐,地骨皮清虚劳内热,并制羊肉之热,神曲健脾助运以助气血生化,诸料合用,共成益气血,补虚劳之方。本品寒热并用,阴阳并调,尤宜于一般虚劳羸瘦者选用。

  • 空青
    回复
    2024-02-03 05:05:46

    红枣枸杞泡水喝额很多好处,不但可养肝补血、润肺滋阴而且对疲乏无力,腰膝酸软、男性遗精、女性白带过多等问题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喝红枣枸杞水也是有禁忌的,它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因红枣、枸杞都属热性食品,喝红枣枸杞水容易引起上火,所以有内热的人、阴虚体燥的人、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喝。

    红枣和枸杞这是我们最常见的食材,红枣益气养血,枸杞益肾填精。有人喜欢用它们来泡水喝,可是不知道好不好,会不会上火。那么,红枣枸杞泡水喝的好处和禁忌有哪些?枸杞红枣泡水喝上火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红枣枸杞泡水喝有哪些好处和禁忌:

    一、红枣枸杞泡水喝的好处:

    1、红枣有补血,健脾,润心肺的功效,枸杞可滋补肝肾,有明目的作用,因此红枣枸杞一起泡水喝有很好的护肝、养肾的作用。

    2、红枣补气,枸杞滋阴,因此红枣枸杞泡水喝可以补气养阴,这对于气虚,阴虚所引起的头昏眼花,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枸杞还具有固涩、止带的作用,因此,红枣枸杞泡水喝,对男性遗精、女性白带过多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二、红枣枸杞泡水喝的禁忌:

    1、红枣和枸杞都属于热性,长期喝会引起上火,因此,如果体内有热,或风热感冒期间最好不要服用。

    2、红枣含糖量是非常高的。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要服用,不然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威胁健康。

    3、阴虚体燥的人在月经期间不要喝红枣枸杞水,否则容易引起月经过多。

    总之,红枣枸杞泡水喝额很多好处,不但可养肝补血、润肺滋阴而且对头昏眼花,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还能固涩止带,对男性遗精,女性白带过多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但喝红枣枸杞水也是有禁忌的,它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因红枣、枸杞都属热性食品,喝红枣枸杞水容易引起上火,所以,有内热的人、阴虚体燥的人、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喝。

肝阳上亢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肝阳上亢人会比较热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