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肝阳上亢的疾病,严重时会导致病人的舌苔出现变白的情况。因为患有以上疾病,病人体内的肝脏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导致患者的舌苔、面部皮肤出现症状。
出现肝阳上亢,建议要保持平稳的情绪状态,避免出现长时间生气暴躁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舌苔发白等症状出现严重的情况。
肝阳上亢症状是,脸红,头晕,眼涩,当然还有很多,不一一说了。肝郁脾虚呢,会有腹部胀闷的感觉,加便溏之类,脾湿寒呢,会身重,水肿,你的 不属于这些证。眼袋跟腰酸,是肾有毛病,脸黄跟便溏稀,跟脾有关,经血成块,有寒气。眼红,口渴,眼痒,大概是肝火旺一点了。因为你说的这些,只能这样给你判断了。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因此舌诊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肝作为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出现问题的时候舌头一定会有反应。先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例谈谈随着病情的变化舌头也会发生的不同改变。
慢乙肝中医分型为:
1、湿热蕴蒸型:舌诊可见舌红,苔黄腻,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
2、脾虚湿阻型:舌诊可见舌质淡,多见于慢性迁延性或活动性肝炎。
3、肝脾不和型:舌诊可见舌苔薄白或白腻,多见于急性无黄疽型肝炎或慢性迁延性肝炎复发。
4、肝肾阴亏型:舌诊可见舌红少苔,多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5、气血瘀滞型:舌诊可见舌质黯红,多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部分迁延性肝炎。
6、疫毒炽盛型:舌诊可见舌红绛,苔黄燥,多见于重症肝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7、肝胆郁热型:舌诊可见舌质红,苔黄腻,多见于瘀胆型肝炎。
平时如果肝火过旺,两侧舌苔会发红。需要分清楚的是心火过旺和肝火过旺的区别:两者都会舌质发红,心火旺舌头上容易生疮或者嘴里经常发干。而舌头发红,尤其是舌头的两侧特别红,口发苦,眼睛发红等,这很明显就是肝火旺盛。没有吃什么苦味食物,但是舌头老是能感觉嘴里发苦,说明你肝脏的胆汁分泌可能出问题啦。胆汁分泌失常如不及时治疗,则很容易出现胆囊炎、胆结石等胆囊疾病。舌头底部的经脉反映了我们消化道血管曲张的情况,对着镜子照一照,如果舌头底部静脉充盈、血管很粗,甚至还长有海绵状的血管瘤,这就是典型的舌的静脉曲张。
总之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舌诊在肝病的辨证诊断中是有很高的价值的。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1、舌尖反应的是心肺,舌中部位反应的是脾胃,舌根属于肾脏,舌的两边则属于肝脏。肝脏不好的人大多都是舌头发紫,这时说明人的体内堆积了大量的毒素,毒素在扩散在身体的各大器官,毒素不能及时的排出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2、舌头两侧发红容易上火生口疮或是嘴里经常的发干,是典型的心火大。尤其是舌头两侧特别红,这就是明显的肝火旺盛。肝火旺盛的时候应该及时的去除肝火,严重的可以吃一些药物来缓解病症,不严重的话可以将苦丁和菊花一起泡茶喝。
3、如果嘴和舌头总是感觉到苦,这说明肝脏和胆汁的分泌出现了异常。需要及时的治疗,如果治疗的不及时容易出现胆类的疾病,会恶性的循环。
4、舌苔发黄有厚,还伴有瘀斑,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换上了酒精肝,经常喝酒的人出现这样的舌头,哟啊及时的戒酒,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肝脏不好,舌头会发出哪些信号呢?肝火旺盛会出现舌苔发白的现象,舌苔会特别厚,最好每天早上起床后喝杯菊花泡水能起到降肝火的作用,可以将人体内的废物清除体外有利于肝脏的 健康 ,有利于肝脏排毒,舌头发紫有可能是肝功能降低,引起的肝脏解毒能力低,会导致体内大量毒素的堆积。容易出现舌苔变紫的情况,肝脏好不好需要看舌苔。
1、舌苔发白:肝火旺盛
正常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色的,当肝脏受损时,肝脏的功能就会变低,导致肝火旺盛,舌苔就会出现发白的情况。舌苔发白时,就要注意保养肝脏的 健康 ,这时我们可以多吃些绿豆、苦瓜等降低肝火的食物,还可以在晨起时常用菊花泡水,从而帮助人体降低肝火。
2、舌头变紫
肝脏受损时,也会出现舌头变紫的情况,这是由于肝脏的功能降低时,肝脏的解毒能力也会变低。就会导致身体中大量的毒素堆积,出现舌头变紫的现象。肝脏 健康 的人,不会出现舌头变紫的情况。我们在平时,可以常吃些木耳、苦瓜等促进排毒的食物,从而养护肝脏 健康 。
3、舌边较红:
舌边较红是肝脏受损时,阴虚火旺的现象,这时,也会出现身体局部发热的现象。当出现舌边较红的情况时,要注意多喝水,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一般男人的阳气很足,也会出现舌苔发红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现象。除此之外,多吃些含糖较低的蔬菜水果,也能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4、舌头黄腻
当舌头发黄,舌苔变厚时,是肝脏受损时所发出的信号,肝脏受损会导致身体的湿热严重。肝脏的功能降低,也会使身体中的其他器官的能力变低,身体处于亚 健康 的状态。肝脏 健康 的人,舌头也会是淡红色。经常吃一些清热去火的食物,也能很好的缓解舌头黄腻的现象。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脏不好会出现舌苔发厚的现象,也会出现皮肤变差的问题,舌头看上去有些发紫,舌头边会出现发红的现象,舌苔会出现厚白的状况,还会出现口干舌燥的问题,口臭也是肝脏不好比较常见的表现。
舌头看病症大全- -
正常人的苔色是薄白色的。因为舌粘膜中丝状乳头的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霉 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这些不透明的物质遮盖了舌毛细血管的红色,而且角化上皮在湿润时可吸收水分而呈白色,这样就形成了正常的薄白湿润的舌苔。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
舌苔发黄: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舌苔灰白相兼或灰腻薄滑:多为里寒,先有体弱兼热性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全舌淡紫带青:润滑无苔为伤寒阳证。
舌苔呈褐色:肠梗阻。
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轻者提示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表示有肺心病。
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穿心舌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这种儿童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烧。
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
腐苔:是一种比较厚的、颗粒大而疏松的苔,形状好象豆腐渣样,厚厚的一层堆在舌上,刮之易去,过一会儿又会逐渐堆铺起来。 腐苔提示人的阳气有余,能将胃中浊腐之气升化驱散,是正邪相争,疾病诌向好转的征兆。
腻苔:是舌中心及根部较厚,舌的边尖部稍薄,颗粒细小致密,紧贴舌上,揩之不去,刮之不脱,舌面罩着一层粘液像油腻状,舌质大多被其遮盖而不能见。 用放大镜看,腻苔的丝状乳头数目及其分枝均有增加,各乳头的角化树相互纠结缠绕,不易脱落,其中包埋着很多粘液及食物颗粒。中医认为腻苔是阳气被阴邪所抑,机体内必有湿浊痰饮或食积顽痰遏郁的病理变化。如急慢性胃肠炎等。
霉苔:苔质与腐苔相似,浮而疏松,但舌面上的苔却腐苔那样平铺于舌面,而似灰白的糜点状或饭粒样儿,厚薄不一堆积在舌上,故以此可鉴别出霉苔,一般多因体弱,或过量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广谱抗生素等,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极差,菌群失调,霉菌乘机生长繁殖所致。 此苔一般先占舌的一部分,以后可蔓延至全舌或整个口腔,病情大多严重。霉苔对霉菌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点刺舌: 是指舌上有很多红刺群凸出舌面,好象草霉的果实一样。 点刺出现于舌尖或舌边,表示热盛,可见于各种发热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积烧伤病人;点刺出现于舌中,多为热毒更盛或热入血分,容易发生休克、神志昏迷。 失眠、便秘或夜间工作紧张的人,以及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和大脑皮质功能失调等,也可出现舌面上的红色点刺,中医称为阴虚火旺。 舌面点刺还有痛感,经休息,调整营养结构和大便通畅后,点刺会较快消失。现代研究认为,点刺是舌上辈状乳头增生或肥大所形成。
裂纹舌: 舌面上的裂纹有深裂、浅裂以及各个不同方向的裂沟和皱纹。浅裂就象一条条皱纹,深裂就像被刀割和剪碎一样,有不规则的裂沟。正常人中 约有0.5%是生下来舌面就有裂缝的先天性舌裂者。 现代医学认为舌面上的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肌原有的纵纹和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一部分舌乳头变得扁平而融合,一部分则萎缩断裂而形成裂纹,舌上裂纹的图形真是稀奇古怪,有纵形、横形、树叉形、井形、爻形、或像脑子的回沟状,也有的象鹅卵石状。病理性的舌裂常与萎缩舌同时存在,可见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患,以及营养不良性疾患和维生素B族缺乏症等所致的慢性舌炎病例、故常兼有舌痛,口干等现象。 长期的地图舌,有部分后来可转变为裂纹舌。中医认为,裂纹舌而见舌面干燥者,多为津液不足;兼有热盛者,还可见舌质红绛色。
光滑舌: 舌面光而无津,也没有舌苔,平如镜面,望之发光,也称“镜面舌”。不论何种疾病,凡见到这种舌象,都表明机体内有阴液消亡的征象,津液严重损耗。 舌光而色红绛为热盛伤阴,舌光而色淡为气阴两伤。中医认为,舌面光平如镜是一种危重舌象,据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光滑舌是舌上无苔无点,舌丝状乳头和蕈状乳头全部萎缩,是舌炎晚期的表现。光滑舌可见于维生素c严重缺乏、恶性贫血、高 热长期不退、肝硬化和肺心病的衰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中毒性休克、脑性昏迷等疾病。研究证实,造成舌粘膜上皮细胞坏死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舌光如镜。
瘀积舌: 舌尖或舌边上有散在的紫黑色瘀斑或瘀点,这种现象提示体内有“瘀血停积”。有瘀血的人,体内血液流动较缓慢, 在某些局部甚至可出现血流完全停滞。人们在吃东西时,不小心会咬伤舌的边缘和舌尖;人生病时血管的脆性增加,有时也会不知不觉地碰破舌上的血管。舌的反应比较灵敏,往往比人体的其他地方容易出血,使舌上容易出现瘀点或瘀斑。舌头上的瘀点、瘀斑,在青年女性中也常见。她们大多有月经不调、月经色深,常有血块、痛经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瘀血郁阻的表现。 运用调经活血的药物治疗,可使舌头微循环瘀塞畅通,血流恢复正常,不仅月经不调和痛经病症能治愈,瘀点、瘀斑也会在舌上消失。不少肿瘤病人,舌上有瘀点、瘀斑,有时伴随青紫舌一起出现。据统计,恶性肿瘤患者出现紫舌的占50%左右,有瘀点、瘀斑的在20%左右,如果舌头上突然出现瘀点、瘀斑,应该进行详细检查,千万引起重视!
肿胀舌: 舌体增大,舌边有齿痕,称为舌胖大;胖大较甚则为肿胀,舌头塞满口腔,转动不灵,甚者可影响呼吸及语言。中医认为舌胖提示气虚,或有水湿;舌胖而苔腻的多属痰湿或湿热。舌色鲜红肿胀,常是心胃有热;舌紫而肿,多因酒毒上冲;如舌肿连口唇也肿大青紫的,这是血液凝滞,常因药物中毒或食物中毒所致。现代医学认为,舌头肿胀,主要是舌体的结缔组织增生,组织水肿,或血管、淋巴回流障碍等因素引起,多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肢端胖大症、慢性肾炎尿毒症以及急性中毒的患者。 部分患者咽部或颈部受压迫,如严重的喉头水肿,或甲状腺极度肿大,舌头也会出现肿胀。
瘦瘪舌: 舌体变得枯瘦削薄。现代医学认为,瘦瘪舌起因是全身营养不良,使舌的肌肉及上皮粘膜萎缩所致。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多伴有全身消瘦,如严重的肺结核、肺原性心脏病合并部感染及晚期癌肿等患者,其次如长期胃肠道功能障碍、维生素和蛋白质缺乏、恶性贫血等,也可使舌体变得瘦小。中医认为,舌肉与心脾两个肺腑有关,心脾虚 则舌瘦瘪。如舌色淡白而瘦瘪的,为阴阳两虚,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舌体,日久因舌体得不到濡养而瘦瘪;舌色红降而瘦瘪的,则为阴虚火旺之故,阴愈虚,火愈旺,于是舌体发生枯瘪、消瘦等变化。无论新病、久病、如见瘦瘪舌,疾病不可能轻浅;如瘦瘪而枯萎无津,舌色晦暗,则预后大多不良。
裙边舌: 舌头伸出来超过两边口角的范围,而且明显浮肿而娇嫩,加之舌边有牙齿压出来的齿印,犹如女同志裙子的边缘。裙边舌是由于体内营养不良,尤其是缺乏蛋白质,引起舌的水肿。舌组织的反映较一般器官灵敏,所以,可能此时身体其他部位存在水肿的表现。
芒刺舌: 即舌生芒刺。中医认为,此为热毒内伏,心肺火盛,胃有实热所致,常见于高热和肺炎。 经常地吃些粗渣滓等食物像甘蔗一类,舌乳头经不住连续刺激也会有芒刺,两者可从有无其他症状来区别。
花剥舌: 舌苔部分剥脱,霹出苔下的红色舌质。 花剥舌的小儿大多有过敏体质,容易患奶癣、哮喘等过敏性疾患,常有偏食习惯,以不爱吃蔬菜为主,常有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缺乏、肠寄生虫等。 西医把部分花剥舌称为地图样舌, 因为花剥舌的中央凹陷,呈鲜红色,而边缘呈灰白色的小隆起,犹如地图模型上的蜿蜒国界。中医认为花剥舌多屑先天不足,需常服一些补肾中药改善体质,如河车大造丸、胎盘粉等。成年人出现花剥舌都属于阴虚、血亏。其中,舌前半剥脱为心阴不足,阴虚较轻;舌根部剥脱,为肝肾阴虚,阴虚较重;舌中有一条舌苔光剥,俗称鸡心舌,则表示伤阴很严重。
淡白舌: 淡白舌的舌色,红少白多,按其红、白的比例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较正常人的舌色略淡,但仍可见有红色;另一类则舌色枯白,血色全无,连口唇、齿龈也苍白无华。淡白的舌体,一般多较正常肥大,舌面湿润多津,好象有过剩的水湿浸透于内,而显得浮胖娇嫩;在舌的边缘,因受牙齿挤压而出 现明显的齿印,像荷叶边那样围在舌头的两侧。 淡白舌是虚症和寒症的重要标志。看到舌色淡白,舌体并不肥大,与正常人大小相似,或舌体略见瘦小,舌面虽然润滑,但并不多津,兼有气短乏力,声音低微,自汗心悸,头晕耳鸣,口辰淡而无华,面色苍白或萎黄等症状,可以诊断为气血两虚症。 如果舌色淡白,舌体胖嫩,湿润多津,舌边有齿印,并有畏寒肢冷,浮肿嗜睡,大便溏薄,脉象沉迟等症状,可以诊断为阳虚内寒症。现代医学证实,淡白舌多见于贫血及蛋白质缺乏,营养不良的患者。此外,慢性肾炎,甲状腺机能减退、低血压、晚期血吸虫病 低体温症、粘液水肿等也可伴有舌质淡白的表现,患者主要因为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降低,末梢血管收缩,血液充盈减少,血流较为缓慢,所以舌的颜色变淡。 由于蛋白代谢障碍,蛋白总量不足,白蛋白降低,可使组织水肿,导致舌质出现浮胖娇嫩现象,就更使舌质变淡,显示出淡白而胖嫩的舌象。
红绛舌: 正常人舌质的色泽,淡红而润。 如果舌质鲜红,以红色为主,称为红舌;如果舌红而颜色深暗,则较红色更进一层,就称为绛舌。 绛舌在出现之前,多经过红舌的阶段,二者的临床意义和形成机理有类似之处,常常称红绛舌是火热上炎的象征,二者仅以热性程度的差别。 红绛舌由高热伤阴而引起,常发生在感染、中毒、维生素缺乏、脱水、贫血、昏迷等病理过程中。 舌色鲜红或深红,说明热入营血、但热的性质却有虚实的不同,两者有如下的区别:
——实热型红绛舌:大多由急性温热病引起,发病不久,邪虽盛但正气未衰,热度较高,甚至有神志昏昧,胡言乱语,舌质红绛较鲜明,多有红刺增生增大 而突出,舌面干燥起裂纹,舌苔黄糙或焦黑,这时温邪已侵入营分。 主要矛盾在于热毒邪实,即使伤阴也不严重,应该立即采用大剂量的清热凉营药物。随着热病好转,红绛舌也会转淡。
——阴虚型红绛舌: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温热病的后期,邪热的气焰已经低落,但阴血津液消耗过多,正气虚弱的现象比较突出,可有午后升火潮热、面色发红发烫。内心烦热,小便量少色深,口干引饮等症。此时舌质红或绛,但色较暗,不鲜明,舌苔很少或不见舌苔,舌面干丽少津,也有舌质的边尖特别红赤,并有红刺现象存在。这说明主要矛盾在于阴虚,应该用大剂量滋阴生津的中药治疗。如果舌质红绛而颜色较暗,舌面光滑如镜,舌质干瘪枯萎,说明胃肾阳枯,津液大伤,养阴药不仅剂量要大,而且要照顾到脾胃,治疗的时间也较长。 上面是指舌质全部都显露红绛的颜色,如果红绛之色仅在舌质的局部出现,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根据舌面部位的区域分布,舌尖属心,舌中屑脾胃,舌边属肝胆,所以当舌色大部分颜色浅淡,有部分为鲜红色时,按其部位不同,可作出区别。譬如,红在舌中区为脾胃之火,红在舌尖为心火,红在两边为肝胆之火。淡白挟红色,常以虚火居多。 红绛舌常见于感染发热病例及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乙脑、败血症、胆囊炎、细菌性内膜炎及高热中暑的发热期或热退后,也可见于结核,癌肿等长期消耗性低热的病程中。干燥综合证、脱水、外科手术后水液平衡失调也可出现红绛舌。 一切使基础代谢升高的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使舌色发红。 肝硬化腹水病人如过多地使用利尿剂,可造成体内失水和血清钾降低,使舌色红绛干瘪无津。 舌红而光,预示肝硬化病人即将进入肝昏迷状态,须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青紫舌: 青紫舌有全舌青紫和部分青紫的区别。 所谓全舌青紫,指全舌分布均匀的青色或紫色,或者是红绛之中泛现青紫色(紫中带青),或是淡红之中混有青蓝色(青多于紫)。 所谓部分青紫,出现在舌的左侧或右侧,或者是左右两侧,沿着舌边与舌中央沟之间,有一条或两条纵行的青紫带;或仅是青紫瘀点斑块,而舌质的其它部分则不见青紫。
杨梅舌: 舌质红而有刺,类似杨梅。 常见于猩红热或高热持续几天以上的患者。 舌边发红,常见于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或正在发热。 舌尖发红,因工作时间过长,经常失眠,心火过亢,致使消耗过多,体内缺乏维生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舌质长期呈暗红或紫色,要警惕癌症侵扰。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全国33家医院、科研单位对12448例各类癌症患者进行调查表明,大多数癌症患者的舌质呈暗红或紫色,尤以食管癌、贲门癌呈现率最高,占80%左右,其次为白血病、肺癌。 鼻咽癌最低,占20%左右;晚期患者多于早期患者。
僵硬舌: 舌僵硬是指舌体既不肿胀、也不缩小,而活动强硬,失去平时柔和灵活的一种征象,也称“舌强”。 由于舌体僵硬转动不灵,常伴随语言蹇涩,含糊不清,或不相连续。“舌强”常见于一些较严重的疾患,如神志昏迷、抽搐等疾患。 出现于猝然昏倒之后,常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同时存在;出 现于昏倒,是中风的紧急警报。 现代医学认为,舌体强硬往往是中枢神经系统出了故障,发现此种舌象多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昏迷、肝昏迷、脑血管意外、脑震荡及脑挫伤等病的患者。 少数因舌上局部因素,如严重的舌溃疡或舌上有干硬的厚苔堆积而使舌体转动不灵活,但容易与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舌僵硬相区别。
萎软舌: 舌头柔软是正常状态,但如果舌头痿软而无力,由转动和伸出,则称之为痿软舌。人体任何部位痿软,虽然各有原因,但肌肉中的筋脉失养而废弛则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舌痿软而舌色淡白,多由心脾气血亏损,不足以濡养舌的筋脉而成;舌痿软而舌色红绛,则为热极伤津,或是阳虚火旺,使胃和肾的气津两亏,舌的筋脉失养所致。 舌痿软而舌色干绛无津,是肾阳已亏到极点的表现,病情险恶。
歪斜舌: 舌头伸出时,舌尖偏向一侧,或左或右、称为舌歪斜。病侧的舌肌麻痹,无力收缩,稍一伸长,舌体就两侧不均而偏歪,所以左侧舌肌麻痹时舌尖就向左,右侧舌肌麻痹则舌尖偏向右。此症常见于中风,即脑血管意外。属局部性疾病的,则为舌下神经受压迫损伤或面神经麻痹等引起。不明原因的舌歪斜,应提高警惕,排除颅内的病变。
颤动舌: 舌体伸出时出现不自主的颤动,由于肝阳上亢,热盛动风或气虚所致。因肝阳上亢、热盛动风,多兼见舌色红绛;因气虚者,多兼见舌色淡白。 舌体颤动可见于高热,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及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卷缩舌: 舌体收缩,不能伸长,有的不仅不能伸出口外,甚至难以抵齿。这种情况,可见于先天性舌系带较短,系带牵拉而使舌不能伸出口外,需要矫形手术把舌系带切断,舌头活动很快就会恢复。 因为疾病原因导致舌缩,多与舌痿软同时并见,舌头除卷缩不能伸出外,转动也失去灵活柔和。 舌缩的病因为阴阳离决的重危疾病,或是热极伤阴,或是阳气暴脱。
伸舌: 舌常伸出口外,内收困难,或者不能收缩,流涎不止,称做舌纵,舌纵而舌色深红,舌体胀满,神志不清,嘻笑无常,由于痰热之邪扰乱心神所致。舌纵而麻木,则多为气虚。 患有甲状腺机能减退的儿童,舌常变大,伸在齿间,或挂在口外。
弄舌: 反复地将舌伸出口外,舐弄口唇者,称为弄舌。 心脾有热,动风先兆或小儿智能发育不良。 伸舌与弄舌的不同之处是,前者伸出而内收困难,后者能伸能缩,但反复将舌缩进吐出。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