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阳上亢湿热的症状

时间: 阅读:2832
肝阳上亢湿热的症状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5-04 01:30:13

肝阳上亢湿热的症状,有在睡觉过程中容易惊醒、眼睛看不清事物、脸色发红、耳朵发烫、腰膝酸软、情绪容易暴躁、舌苔发黄、口腔内部长疮等。

出现以上情况,尽量不要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熬夜,否则可能会导致情绪容易暴躁等症状出现严重的情况。也不可以食用辣椒含量较多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3 06:06:48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3 06:06:48

    春天,是肝主令的季节。因此,肝出现一些状况的几率就更高了:有肝气生发不畅的肝郁、肝虚;也有肝气升发太过的肝阳上亢、肝火太重等。肝郁、肝虚以疏肝、养肝为主;肝火重则需要清肝火。

    中医治则中有一条叫“实则泻其子”,讲的就是当人体的某一脏腑实火太重的时候,在清本脏火的同时,还要清(泻)其所生脏的火。比如,木生火,木对应肝,火对应心,故在清肝火的同时,要兼顾清清心。

    一般肝火旺的人会表现为脾气刚烈、急躁,易发怒,也会身体容易躁扰,时不时头晕,或者面部烘热,眼睛发红,或伴有眼屎多,眼睛视物昏蒙,还有就是会出现晨起口苦、口干等,甚至胁肋部胀闷不适……

    象引发肝火旺这种状况,一般是在春天肝阳升发太过的基础上,结果又因为遭遇春天气候中的湿气太大,致使肝阳之气升发不畅,郁滞于内,郁而化火,形成肝胆湿热;或者是因为,个人情志调达不畅,致使肝阳之气升发不畅,郁而化火,形成肝阳上亢。但表现出来的都是肝火旺。

    一、肝胆湿热型的肝火旺

    一般可以先通过食疗的方式进行调理,如枸杞叶猪肝汤,猪肝蘸白蒺藜粉,或者菊花茶;同时再用一些清心的食材可能效果会更好,如菊花莲心茶。若致眼睛布有红血丝,眼睛胀痛,也可用黄连煎水,用布浸润后蘸洗眼睛。

    如果感觉肝胆湿热很重,则需要服用药物,如龙胆泻肝丸之类清肝胆湿热,同时再配合用一些三黄片之类以清心火,效果应该就会更快。

    二、肝阳上亢型的肝火旺

    这种一般都是肝郁而致的肝阳升发不畅,在降肝火的同时,更注重的是要疏肝理气。食疗方面可以饮用菊花钩藤茶,同时加入莲心。

    在用药方面,一般就习惯选择疏肝的逍遥丸、丹栀逍遥丸,或者柴胡疏肝散等之类,同时再加用清心的百合知母汤配合着煎服。

    象这种类型的肝火旺,在用药等物质方面进行调理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加强情志方面的调节。如,常见的到开阔的大自然中去,通过环境的改变以开阔自己的视野与心胸;或者去教堂做礼拜,通过教堂的氛围以达到静心清肝火的效果;或者去参加禅修等,通过上师(修行人)的教导(教授),自己的打坐静养,以不同的境界、视角来看待世界、生活,从而纾解肝气的郁结等。清心,令情志调畅,肝火自然也降下来了。

    春天,易上火,可以用食疗、中药来调理,其实更重要的是要清心。如若心清静下来,火自然不再。

    提高身体的敏感度,敏感的感知平常多多内观、自省时身体的变化,清心能让身体的肝火等渐次的降下去,真正做到“早预防, 健康 长”!

  • 南絮
    回复
    2024-02-03 06:06:48

    病情分析: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1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2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3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
    指导意见:
    脉濡数;4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5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6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湿热的治疗,分湿重还是热重,这情况建议去看中医。用中药调理比较好。

  • 泠青沼
    回复
    2024-02-03 05:05:38

    暑伏侵袭,出汗成了一件让人心烦的事。虽说「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出汗的好处,有些人出了会危害健康,有些人出的却是「养生汗」。以下为六部位出汗异常预示疾病:

    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要保证充足睡眠,否则容易导致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饮用,有平肝功效。

    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总出汗,说明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西医认为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 *** ,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胃失和的表现,说明体内的血液循环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不要过度焦虑,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因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所以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过分旺盛,且气味很大,就可能说明日常饮食的味道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若诊断为汗腺过大,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另外,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

    手心、脚心出汗——血虚

    若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手心或脚心就容易出汗,中医认为这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建议: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0圈,再逆时针揉30圈。另外,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饱为好。

    另外,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出汗属偏汗,多见于风湿、偏瘫病人,有时也是中风临身的信号。额汗仅限于额头,若出汗量少,且无其他症状,属正常现象。若发生在病人身上,则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征兆。乳间汗局限于两乳之间,可能是精神疲乏、体力劳累而伤及心脾所致。生殖器出汗出汗限于生殖器周围,常与肾病有关。手脚等四肢出汗多因血虚、阳亏引起。若因精神紧张而导致手足出汗则属正常。

肝阳上亢失眠可以吃酸枣仁吗

肝阳上亢湿热内盛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