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可以吃天麻钩藤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这种药物能够起到平肝熄风的主要功效,可以有效的改善肝阳上亢引起的相关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引发了高血压等疾病,也可以配合使用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注意饮食,也需要多注意休息。
头晕、头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中医学,其发生多由于肝火上炎,肝肾阴虚, 气血两亏, 肾精不足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如凡梅尼埃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衰弱等。所以用 药物治疗此病时应该查找原因而对证治疗。
养血清脑颗粒 由熟地黄、当归、钩藤、珍珠母、决明子、夏枯草、白芍、川芎、鸡血藤、延胡索、细辛组成。方中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能够补血滋阴,益精添髓;当归甘、辛,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二药合用,滋阴养血,补肾益肝,兼有活血通脉之能,共为君药。钩藤甘、微寒,能够熄风止痉,清热平肝;珍珠母甘、咸,寒,能够潜阳安神,清热平熄肝风;决明子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能够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夏枯草苦、辛,寒,清肝火,解郁结,共为臣药;白芍滋阴养血,川芎活血行气,合归、芍而成养血和营之用;鸡血藤、延胡索补血活血,化瘀行气,舒筋通络,养血祛风,共为佐药。细辛散风通窍止痛,又可制约方中凉药之性,能够补而不滞,滋而不腻,为使药。诸药相合,标本兼治,共奏养血平肝、活血通络之功。
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养血清脑颗粒可以有效作用于引起头晕头痛的多个环节,具有减少血小板的异常聚集、调节颅内血管的异常舒缩、改善脑部供血、镇痛等作用。
主要用于 血虚肝旺 所致的头痛眩晕、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临床应用于 头痛 :多因血虚肝旺所致,症见头痛,眩晕,视物昏花,心悸,失眠等;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 见上述证候者。 眩晕 :系由血虚肝旺所致,症见头晕,乏力,心悸,失眠,多梦,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原发性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不寐 :系由心肝血虚,血不养神所致,症见失眠多梦,心悸,乏力;神经衰弱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外感或湿痰阻络所致头痛、眩晕者慎用;脾虚便溏患者慎用 ;孕妇禁用。
眩晕宁片 由泽泻、菊花、陈皮、白术、茯苓、法半夏、女贞子、墨旱莲、牛膝、甘草等组成。方中泽泻功能淡渗利湿,化痰定眩;菊花甘苦微寒,平肝熄风而除眩定晕,二药相合,针对病机,故为君药。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茯苓健脾渗湿;半夏燥湿化痰散痞,三药相合,制痰源,竭湿流,湿无所聚而痰自消,为臣药。女贞子、墨旱莲、牛膝均能补益肝肾,平肝潜阳,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利湿化痰、补益肝肾之功。
现代研究表明,眩晕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胸闷呕恶、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经TCD及血液流变学检查示,眩晕宁可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降低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主要用于 痰湿中阻、肝肾不足 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目眩、胸脘痞闷、腰膝酸软。临床应用于 眩晕: 因痰湿中阻,风阳上扰所致,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重如蒙,胸闷,呕恶; 原发性高血压病、梅尼埃病见 上述证候者; 头痛: 因痰湿中阻,风阳上扰所致,症见头痛,眩晕,脘痞,腰膝痠软,耳鸣,目涩,心烦,口干;原发性高血压病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应餐后服用、 平素大便干燥者慎用 、孕妇禁用、7天无缓解,应就诊。
天舒胶囊 由川芎、天麻组成。方中川芎辛温走窜,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走而不守,既入血分,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熄,且本品上行头目,下行血海,能散肝之风,治少阴厥阴经头痛,为君药;天麻甘平,专入肝经,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甘以缓肝之急,故善治肝虚风动之偏正头痛,为臣药;二者合用,川芎偏于熄风止痛,天麻长于熄风治眩,相辅相助,共奏活血平肝,通络止痛之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天舒胶囊具有改善软脑膜微循环、抗血管性头痛等作用。通过激活偏头痛大鼠模型三叉神经颈复合体内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受体的表达,使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减少。
主要用于 瘀血阻络或肝阳上亢 所致的头痛日久,痛有定处,或头晕,胁痛,失眠,烦躁,舌质黯或有瘀斑; 血管神经性头痛 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月经量过多者慎用 、孕妇禁用,可能引起胃部不适、头胀、月经过多等副作用。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肝阳头痛的病因病机5肝阳头痛的症状6肝阳头痛的治疗7参考资料附:1治疗头痛·肝阳上亢证的穴位2治疗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方剂3治疗头痛·肝阳上亢证的中成药4头痛·肝阳上亢证相关药物 1拼音
tóu tòng ·gān yáng shàng kàng zhèng
2英文参考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liver ya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概述头痛·肝阳上亢证(headache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liver yang[1])为病证名[2]。又称肝阳头痛[3]。是指肝阳上扰,以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内伤头痛证候[3]。
4肝阳头痛的病因病机肝阳上扰所致的头痛[2]。《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
5肝阳头痛的症状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2]。
6肝阳头痛的治疗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2]。《医醇賸义·诸痛》:“有因于火者,肝阳上升,头痛如劈,筋脉掣起,痛连目珠,当壮水柔肝,以息风火。”用羚羊角汤、龙胆泻肝汤等方[2]。本证常见于高血压病、血管性头痛、眼原性头痛等疾患[2]。
7
高血压是以收缩压、舒张压升高为主要特点,伴有多种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如不加以控制,最终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危害人们的生活。
高血压在中医学上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中成药在早期高血压、高血压、肥胖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以其多靶点的优势,对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部分重度高血压患者优势显著。
中成药不仅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够平稳降压、稳定血压、改善危险因素、保护靶器官,使部分患者达到停药或减量的目的。中医上对于高血压的证型,主要分为肝阳上亢、痰饮内停、肾阴亏虚3类。
一、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即肝火上炎,阳升风动,上冲脑窍,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头胀头痛,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加重,颜面潮红,甚至看起来像喝酒醉了一样,脑中烘热,四肢会麻木震颤,目赤口苦,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搏摸起来跳动有力。中成药可以选用天麻钩藤颗粒、清肝降压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
天麻钩藤颗粒,由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牛膝、盐杜仲、益母草、桑寄生、首乌藤、茯苓组成。平肝熄风、清热安神。主要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清肝降压胶囊,由制何首乌、夏枯草、槐花(炒)、桑寄生、丹参、葛根、泽泻(盐炒)、小蓟、远志(去心)、川牛膝组成。清热平肝、补益肝肾。适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火亢盛、肝肾阴虚证,表现为眩晕、头痛、面红耳赤、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腰膝酸软、心悸不寐、耳鸣健忘、便秘溲黄。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对清醒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性高血压犬有降压作用,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总外周阻力,对心率及心脏泵血功能无影响。
松龄血脉康胶囊,由鲜松叶、葛根、珍珠层粉组成。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动物模型实验表明,本品具有降压和调血脂的作用。个别患者服药后可出现轻度腹泻、胃脘胀满等,所以建议饭后服用,有助于减轻或改善这些症状。
二、痰饮内停
这类高血压患者,表现为胃脘痞闷、吃得少、经常恶心呕吐、经常做梦;眩晕头痛、头重昏沉、头不清爽、就像有什么东西裹着头一样、视物旋转、容易胸闷心悸;下肢酸软无力、轻度水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大便溏或便秘;舌淡、苔白腻、脉濡滑。中成药常用半夏天麻丸。
半夏天麻丸,由法半夏、天麻、黄芪(蜜炙)、人参、苍术(米泔炙)、白术(麸炒)、茯苓、陈皮、泽泻、六神曲(麸炒)、麦芽(炒)、黄柏组成。健脾祛湿、化痰熄风。常用于脾虚聚湿生痰、眩晕、头痛、如蒙如裹、胸脘满闷。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忌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海鲜类食物,平时大便干燥者也应慎服。
三、肾阴亏虚
肾阴亏虚主要表现为眩晕、视力下降、两眼干涩、耳鸣、健忘、口干、五心烦热、盗汗、失眠、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无力、遗精、舌质红、少苔、脉细数。肾虚是高血压的重要病机,补肾降压已成为临床降压的新策略。常用的中成药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滋阴补肾,常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遗精盗汗、消渴。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时,应去医院就诊。
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枸杞子、菊花。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高血压患者如有相应的症状,可用于症状的改善。感冒发热期间不宜服用。
金匮肾气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桂枝、附子(制)、牛膝(去头)、车前子(盐制)。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高血压肾病患者,如有相应症状,均可以使用。
问题分析: 这位朋友你好!你的情况考虑是肝火太旺,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
意见建议:建议治疗上应以平肝潜阳为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龙胆泻肝汤等药物治疗,平时注意多饮水,注意休息,保证每天正常的晚上睡眠,不要熬夜,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