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多数跟平时易怒和飘忽不定的情绪有关,经常暴怒发脾气会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
肝阳上亢会有面红耳赤或者头晕脑胀的状态,平时使用药物进行缓解,比如杞菊地黄丸。并且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能有效缓解高血压和肝阳上亢,还可以多做些体育运动来减少注意力。
中药治本、去根。你的这种情况属中医中的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治疗方法:平肝潜阳,熄风止痉。处方:钩藤30克、石决明15克、草决明12克、葛根12克、天麻12克、丹参30克、牛膝12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防风12克、山楂10克、甘草10克。
以上为一副的药量,先用冷水侵泡30分钟,然后用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煮30分钟,倒出(约一碗)。再向药中加入冷水,然后用大火烧开后,用小火煮30分钟,倒出(约一碗)两次煎液混合分开两份,每天早晚各一碗温服,最好用砂锅或全新的搪瓷锅煎。
每天一副药,服药期间一定要忌凉辣烟酒,暂停性生活。要知道服药不忌口,白忙医生手。切记。七天一个疗程。服用一个疗程之后应该会有明显改善,最好能坚持服用两到三个疗程。期间若有新的不适及时来信告知,我好对方子及时做出适当加减。在此赠上我的祝福。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中有肝阳上亢证,首先所谓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一般指的是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总是上下波动,有时候由于肝肾阴虚,水火不含,肾阴不能滋养肝木或肝阴不足、阴不养阳,导致气火上烧造成的病症,临床上大部分都会表现为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出现面红耳赤,有时候还会出现头胀头痛,急躁易怒等;我们对于这种情况称之为肝阳上亢。而这种高血压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一般分布在肝区,所有称之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1、头晕耳鸣
2、头胀痛
3、情绪失常
4、失眠
5、心悸
6、头重脚轻
7、腰膝酸软
8、眼花
9、口苦舌红
治疗上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以平肝潜阳、补益肝肾为法
1、中药方剂: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建瓴汤、龙胆泻肝汤、大柴胡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
2、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清肝降压胶囊、松龄血脉康等。
西医治疗多根据实时动态血压监测,表象症状来用药,控制好血压,通常会选择普利类、沙坦类及地平类都可以,地平类没有利尿作用,一种不行就2种联合。
降压用药,不管是中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是以降压为目的,而日常生活上的注意是最好的辅助降压的工作,盐低、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酒,避免劳累、熬夜、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适度食疗,对于血压的控制会有很好的帮助。
高血压是西医的疾病名称,中医概念称“风眩”,一般归属于“眩晕”、“头痛”、“中风”等内科病范畴。一般认为,高血压的病因以内伤为主,包括 情志失调、饮食不节、久病过劳及先天禀赋不足 四个方面,主要病理环节为风、火、痰、瘀、虚,与肝、脾、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主要病机基本类型有 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内阻、肝肾阴虚、肾阳虚衰 等。那么各类型证候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可用的药物?一起来总结一下。
肝阳上亢型: 患者主症见眩晕、头痛且胀、面红、性格急躁易怒,兼可见目赤耳鸣、失眠,舌红苔黄、脉弦等。
常见于素体阳亢阴虚之人,阴亏于下,阳亢于上,阴阳失衡失常。这类患者可能长期精神紧张或者忧思郁怒,肝失调达而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而伤阴,肝阴耗伤,风阳上扰头目,从而出现眩晕、头痛等症。
治宜平肝潜阳, 基本方剂可用 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中成药有 牛黄降压片、天麻钩藤颗粒 等。
痰湿内阻型: 患者主症见眩晕、头痛、头如裹、胸闷、恶心呕吐,兼可见失眠、心悸、食少、舌胖苔腻、脉弦滑等。
这类患者常因饮食不节,嗜酒肥甘,损伤脾胃,或因忧思劳倦伤脾,以致脾虚失运,聚湿生痰;或可因肝气郁结,气郁湿滞而生痰。痰浊上扰,蒙蔽清窍,表现头痛、脘闷、眩晕等。
治宜化痰降浊 ,基本方剂可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
瘀血内阻型: 患者主症见眩晕、头痛、手足麻木,口唇发绀,兼或胸闷、胸痛、失眠、耳鸣、舌质暗或有瘀斑、脉结代或细涩。
所谓“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初病在气,久病入血”,随着病情迁延不愈,气滞不通,瘀血内阻,清窍失养,可发为眩晕。
治宜活血化瘀 ,可用 血府逐瘀汤加减 ,可用中成药有血府逐瘀口服液、松龄血脉康等。
肝肾阴虚型: 患者主症见眩晕、头痛、腰酸膝松、心悸;兼或见口干、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弦等症。
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肝肾同源互相影响,如肝阳上亢日久不愈,既耗伤肝阴,又损及肾阴;或素体肾阴不足或纵欲伤精,水不涵木,阳亢于上扰于窍,而作眩晕、头痛等症。
治宜 滋补肝肾 ,常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方,或用中成药如天麻钩藤颗粒、杞菊地黄丸等。
肾阳虚衰型: 患者主症见眩晕、头痛、畏寒肢冷、夜尿频繁、大便溏薄;兼或见双下肢水肿、心悸、乏力、舌淡胖、脉沉弱等症。
这种类型多见于III级高血压、高危、极高危患者,多因病久体虚,累及肾阳,肾阳受损或阴虚日久,阴损及阳,导致髓海失于涵养,而见眩晕等症。
治宜温补肾阳,可用济生肾气丸加减方,也可用金匮肾气丸。
除了上述的五种常见基本类型外,高血压还有 冲任失调型 ,以女性高血压患者多见; 气阴两虚型 ,多见于III级高血压、高危、极高危患者; 心肾不交型 等。采用中医辩证用药对高血压所致的临床症状改善有较好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西药抗压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对抗。中成药或方剂常规应用于I级和II级高血压前期,长期用西药治疗,春夏季节血压较为正常可用中药进行维持;也可在40岁以上人群、肥胖、吸烟、高脂血症、糖代谢调节紊乱、高血压家庭史等容易引起高血压的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再者,中医抗高血压药物价格亲民,部分中成药有一定人群市场,如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天麻钩藤颗粒等。
当然中西医抗高血压各有优劣势,临床上更倾向于中西医互补的思路,如采用中药治疗高血压病所产生的临床症状,配合中药对抗西医抗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利尿剂造成的电解质紊乱,可用参苓白术散健脾除湿;ACEI所致的干咳,可用养阴清肺汤来养阴润肺等。
最后说一下,中医辩证论治对高血压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协同西药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案有积极意义。
笼统的说,就是一回事,但名词概念又不全对,肝阳上亢在中医来说不是病名,是病因,所引起的病主要就是“”眩晕”、“头痛”、“中风”等,这些才是中医的病名;高血压是西医的病名,大多数高血压在中医来说都是由肝阳上亢导致的,所以说对于不太懂中医理论的人来说,高血压和肝阳上亢是一回事也可以说是不错的。(当然,也有一少部分高血压不是肝阳上亢的原因,资深中医通过把脉可以分辨开来)。供参考——星南逸人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