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肠湿热的症状及调理

时间: 阅读:5837
肠湿热的症状及调理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05-03 00:05:21

肠湿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和腹泻以及腹胀,有一些人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和小便发黄以及大便干燥的症状。平时要改善个人的饮食结构,避免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

平时要控制个人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2-03 14:14:29


  • 祝由师
    回复
    2024-02-03 14:14:29

    大肠湿热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人都是湿热体质,都有过大肠湿热的症状。大肠湿热对于我们的肠道是非常的有影响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好好的调理我们的湿热体质,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那么大肠湿热是何原因?大肠湿热怎么调理?
    1、大肠湿热是何原因
    多因饮食不节不洁,损伤肠胃,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
    湿热侵袭大肠,壅阻气机,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熏灼肠道,脉络受损,血腐成脓,故下痢赤白脓血;湿热下注,水谷传导失司,清浊不分,故暴注下迫,色黄而臭;湿阻大肠,热炽气滞,大肠气机不畅,故腹泻不爽;热炽肠道,则肛门灼热水液从大便外泄,故小便短赤,热盛伤津故口渴,身热,粪质黏稠腥臭。舌红苔黄腻为湿热之象;湿重于热,脉象多见濡数,热重于湿,脉象多见滑数。
    2、如何辨别大肠湿热
    1、腹泻
    一般实证归大肠,虚证归咎于脾。肠虚滑泄,治不离脾。实证加腹泻,常见的两种,一为此证,另一为伤食。后者有暴饮暴食史,腹泻物酸腐,依据两点可鉴别。虚证腹泻,有肠虚滑脱(责之于脾、肠)、脾虚腹泻(责之于脾)、五更泄泻(责之于脾、肾)等等,或涉及单一脏腑,或累及多脏腑。实证均不难鉴别。
    2、大肠热结
    是指邪热结于大肠引起的病变。症见便秘或热结旁流,泻下黄臭粪水,腹痛拒按,舌苔黄燥,脉沉实有力。见于温热病阳明府实症。治宜清热泻下,导滞为主。
    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肠湿热一般是因为饮食方面的不卫生、不节制引起的,此外,大肠湿热会出现腹泻、便秘两种症状,所以在治疗大肠湿热的时候一定要辨证施治,这样才能药到病除。
    3、大肠湿热怎么调理
    1、清炒苦瓜
    将新鲜的苦瓜准备好,然后切丝放入开水之中焯一遍,这样能够有效的去除苦瓜的苦味;沥干水分之后将准备好的苦瓜放入油锅之中爆炒,大约九分熟之后就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当的加入一些调味品,最后就可以起锅服用了。
    2、金针冬瓜汤
    将干燥的金针菜切断,然后放入开水之中浸泡半个小时,将冬瓜切丝备用;将两种食材一起放入开水之中,大火煮开;起锅之前加入调味品就可以起锅服用了。
    3、红豆薏米饮
    将所需要的两种食材按照等比准备,然后浸泡;将准备好的食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慢炖半个小时就可以取出一半汁水,继续熬煮30分钟将剩余的水也取出,两次的搅拌均匀之后服用,能够起到很好的清热利湿的作用。

  • 景天
    回复
    2024-02-03 13:13:19

    “大肠湿热”常见腹痛、泻泄秽浊,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治法清热利湿,方如葛根荃连汤⑩加减;或白头翁汤@(白头翁、秦皮、黄柏、黄连)。
      “大肠津亏”多见大便干燥秘结,甚则如羊屎,难以解出,
    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时亦见头晕、口臭等症状。治法润肠通便,方如增液汤⑩加减(玄参、生地、麦冬);麻子仁丸⑩(麻子仁、杏仁、芍药、权实、厚朴、大黄);药物可首选当归、生地、麻子仁、桃仁、杏仁、蜂蜜、阿胶等;食品可选用梨、菱、柿子、甘蔗、牛乳、猪肉油、笋、觅菜等。
      病例:  庞xx,男62岁。原患喉癌,行钴双侧预部切线垂直照射,治疗一周左右,出现口干
    ,口咽粘膜充血,溃疡,咽痛,吞咽呛咳,只能进半流饮食,大便秘结,舌质红干无苔,脉数。治疗增液汤加黄连6克、黄荃9克、黄柏9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服三剂后上述症状好转,连服6剂后症状消失.后一面进行放疗,一面配合中药,直至放射治疗结束。
      注:增液汤的药物组成有生地12克、元参18克、麦冬15克。

产后湿热的症状有哪些

肠胃湿热肚子痛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