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湿气重而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进行缓解。在选择药物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有健脾胃功能的药物,才能更好的帮助身体祛湿。比较常用的健脾祛湿的药物有参苓健脾胃颗粒、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如果拉肚子的症状比较严重,还需要配合服用蒙脱石散。
近段时间以来天气闷热潮湿,很容易诱发腹泻。中医认为,暑湿天气直接针对的是五脏中的脾,脾负责将营养物质吸收到全身,五行中属土,所以喜燥恶湿,如果体内湿气太重,首当其冲就会出现脾湿的症状,当脾运化功能不好时,消化吸收就不好,就会出现口中黏腻不爽、上腹胀满不舒甚至腹泻的症状。中医专家指出在治疗夏季腹泻时只要根据腹泻的类型不同,选择适宜的中成药,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下面让我们具体来了解。 寒湿性腹泻 一、寒湿泻 [症状]腹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纳呆,或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微腻,脉浮缓。 中医认为,此种腹泻是由于过多食用冷饮,损伤脾胃,或因天气过热,敞胸露怀,眠于户外及阴凉潮湿之地,或开空调、吹电扇过度,感染寒湿之邪,侵犯脾胃,以致脾胃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水谷并走于大肠所致。 选药:治疗宜解表散寒,芳香化湿。可选用藿香正气水(丸、软胶囊),儿童可服用午时茶。 专家提醒:如大便次数过多,呈水样便,并出现头晕乏力,口干尿少,皮肤干燥、弹性减退,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盐类。可喝淡盐水或糖水,必要时到医院输液,补充电解质,以免脱水。 湿热性腹泻 二、湿热泻 [症状]腹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便色黄而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烦躁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中医认为,此种腹泻多由于感受暑湿之邪,或肠中有积热(如平素喜饮酒、过食辛辣刺激之品者)导致湿热互结所致。 选药:治疗宜清热利湿,可选用葛根芩连片、克痢痧胶囊等。 专家提醒:如出现腹痛腹泻,脓血样便,伴里急后重及高热者,多属细菌性痢疾,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伤食性腹泻 三、伤食泻 [症状]腹泻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之物,腹痛肠鸣,泻后痛减,腹胀嗳气,打饱嗝有酸臭味,舌苔厚腻或垢浊,脉滑。 中医认为,此种腹泻多由于暴饮暴食,宿食内停,阻滞于胃肠,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能吸收,反而停为湿滞,发生腹泻。 选药:治疗宜消食导滞,可选用加味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启脾丸及香砂养胃丸等。 专家提醒:出现此类腹泻,应控制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可吃些稀饭、面条。必要时可禁食一天。不吃油炸食物,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脾虚性腹泻 四、脾虚泻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食后胀闷不舒,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中医认为,此种腹泻多由于长期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缠绵,引起脾胃虚弱,加上暑湿之邪易伤气困脾,致脾胃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以致饮食、水湿停滞,消化不良,清浊不分,混杂而下,便次增多遂成腹泻。 选药:治疗宜健脾益气,涩肠止泻,可选参苓白术散(或丸)、人参健脾丸、补中益气丸、补脾益肠丸、香砂养胃丸等。 专家提醒:脾虚泻为慢性腹泻,多见于中老年及体弱多病者,平常应注意养生保健,配合食补及药补(可长期服用健脾丸或香砂养胃丸等),增加胃肠免疫力,减少腹泻发生。 温馨提示:对于夏季腹泻,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预防工作,只要我们注意夏季养生,注重饮食安全,就一定能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季。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