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中气不足的症状吃什么药

时间: 阅读:3647
中气不足的症状吃什么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5-03 12:04:02

中气不足的患者,可以在专业的中医指导下,服用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治疗。

中气不足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嗳气、反酸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腹胀、身体乏力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比如油菜、橙子等。要多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4 00:00:43

    气与血是人体内的两大类基本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气对人体有推动调控作用、温煦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及中介作用;血对人体有濡养作用及化神作用。

    气血不足会 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

    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表现为 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

    血虚可见 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气血亏虚则 会形体失养,以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色淡、心悸失眠、舌淡脉弱等为常见证候 。气血是女人的根本,气血亏虚则 脸色暗沉、无光、缺乏弹性,体质也会比较差,所以补气血 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气血两虚吃什么中成药好呢?

    1、八珍丸

    成分:当归、白术、党参、白芍、川芎、熟地黄、茯苓、甘草等。

    功效:主要的功效就是 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适用于 气血两虚的人群服用,对于气血虚导致的面色发黄、黯淡没有光泽,身体乏力 等等一些情况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孕妇慎用,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要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另外服药期间不要和感冒药一起服用。

    2、阿胶养血颗粒

    成分:熟地黄、阿胶、当归、白芍、黄芪、枸杞、党参等。

    功效:主要的功效就是 补气养血、养肝益肾

    适宜人群:适用于 气血两虚的人群,对于一些因为气血虚而导致体弱的老年人 ,阿胶养血颗粒是很好的补益药。能够 补气养血、增强精力、强身健体

    3、当归补血丸

    成分:主要成分就是当归和黄芪。

    功效及价格:有 养气补血 的功效。

    适宜人群:适用于 体弱、气血两虚 的人群,但如果本身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就要慎用了。其他气血虚的人群服用当归补血丸对补充气血效果是很好的,要注意的是如果女性月经提前、月经量多、经前痛经和乳房胀痛,这样就也不宜服用当归补血丸。

    4、益气养血口服液

    成分:制何首乌、麦冬、人参、当归、地骨皮、地黄、黄芪、鹿茸、党参、淫羊藿、炒白术、五味子。

    功效: 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适用于由于 气血不足导致出现气短、心慌、面色发白发黄、体质虚弱、乏力 等一系列症状的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要用药的话,请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另外如果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问题的患者要在医师指导下服药。药物没什么副作用,但是服药期间不要吃一些难消化的食物。

    5、芪元益气补血口服液

    成分:主要成分是龙眼肉、黄芪’当归、水解蛋白液。

    功效: 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同样适用于 气血虚的人群,如果出现头晕、乏力、气短、心悸、健忘、失眠等等一些症状 ,都可以服用芪元益气补血口服液来调理。如果感冒发热就不适宜喝了,本身有糖尿病等问题的也要咨询医师后遵医嘱用药。

    6、气血双补丸

    成分:当归、黄芪、丹参、川芎、熟地黄、白芍、女贞子(酒炙)、何首乌(酒炙)、炒白术、甘草。

    功效: 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同样适用于 气血两虚的人群,平时面黄、消瘦、说话有气无力、中气不足,以及女性出现月经不调都可以服用气血双补丸来进行调养 。但如果本身还有脾胃虚弱,容易有腹泻腹胀、咳嗽痰多的毛病,还有如果正处于感冒期的人群,就都不太适宜服用了。建议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建议饮食清淡,忌油腻。

    7、复方阿胶浆

    成分:主要成分是阿胶、党参、人参、熟地黄、山楂。

    功效: 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复方阿胶浆是非常常见的补益剂,对于气血两虚,贫血以及出现头晕眼花、心悸、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的人群都很适用。一般服用到气血改善后,就不需要长期服用了,如果本身没有气血亏虚的情况,也不需要额外用复方阿胶浆或类似产品进补。也不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服用,避免对胎儿和婴幼儿造成影响。

    那么关于气血两虚吃什么中成药,气血不足最有效的中成药就给大家介绍这几种,具体适宜的人群和对应的症状,大家还是要做一个分辨来挑选适合自己的药物。此外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红枣、桂圆之类的食物,补血效果也非常好。

    【注意】文中引用的方剂,在于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在于为同行和病家提供参考,带您更好地感受祖国传统医学的魅力,绝不意味着向各位推荐中药,更不是鼓励各位自行购买服用。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4 00:00:43

    中医认为,身体太虚弱,尤其是中气不足,脾肾亏虚,中气不足”。
    首选中成药是"补中益气丸".连吃一两个月,试试,你会有"提肛"的感觉,这时就可以停药了!
    "补中益气丸"
    可引起血压升高,要注意监测.
    肾虚的人不要服用"补中益气丸",如有必要可同时服"金匮肾气丸"保肾!
    以上两种药,都可引起血压升高,不可长期服,终病即止,切记!
    注意:千万不要只听一个中医大夫的诊断,要多看几个中医,兼听则明.
    另外,你可能不是什么中气不足,而是缺乏锻炼,身体赢弱,这只能通过刻苦的锻炼解决,吃药是不行的.
    经常感冒,是卫气不足,"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先",补气先补血,气血充盈,人才不容易得病,
    肾生精,脾生血,肾是先天之本,父母所受,无法更改,肾和脾都直接影响人的寿命!脾肾心脑肝,都是大病.不能忽视!
    容易感冒,怕冷,我看你是肺气阳虚,你的白血球一定很低,或者这两种药同时吃15天至30天,
    27岁,阳气开始衰退,你衰退的快了些,阴平阳秘,
    百病不生.
    身体的好坏不能看外表,内脏好不好是关键.
    中气不足的调养宜忌是宜坚持运动:最理想的选择是游泳,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04 00:00:43

    有成药,补中益气丸就是补中气的。
    你即然觉得有点效果,就得继续吃一断时间,中医是在调理你体质,病去如抽丝,这不是几天就可调理过来的,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至少要一个月吧。如果不太重的话,也许20天也说不定,如果重的话,要几个月也说不定的。
    一般汤药的药力要胜过药丸的,最好是喝汤药了。不知你药方里有没有黄芪,你也许需要增加些被气的药材,比如黄芪加些量也许会好些。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03 23:23:33

    中气不足 病证名。也有称 宗气不足。即脾胃之气虚弱、运化失职。症见面色黄而少华,唇淡或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眩晕,声低,气短,倦怠乏力,便溏。若兼见胃痛则痛而喜按,舌嫩苔厚,脉虚等。
    中气,脾胃气也,后天之本。中气不足,说话无力,人体无源头活水,则坐吃山空。
    保中气之法,重在茹素(就是吃素)、少食、不冷食。
    有以大肉大鱼为养身之用者,此不知“生处便是杀处”。消化大肉大鱼,需要人体付出相当的努力。而且,小肠不清,吸收能力受损,真元不旺。
    记住一语:肉食多积尸毒。
    少食,为养生长命之宝。此亦为现代科学实验证明,不多说。
    还有一句,就是饮水应多热烫为上。晨起热饮一杯白开水,一天胃气得养。
    胃气不佳者,多饮姜汤。
    胃肠最怕冷气。夏天天热,一杯冷啤酒入肚,百病因此而起。(冬天内热外冷,腔子里火多点,偶尔用冷反而不要紧。)
    多按摩双膝,可以大补五脏;多按摩足三里。
    中医认为,身体太虚弱,尤其是中气不足,脾肾亏虚,才会造成子宫下垂及胃下垂等毛病。当一个人站立的时候,所有的器官都会受地心引力影响而向下垂。如果这个人的内脏肌肉开始松弛,承托力不够的话,像胃部、子宫等肌肉厚的器官,就会有下坠倾向。这种情形,中医谓之“中气不足”。

怎么去肚子里的湿气

宝宝喝水多尿多好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