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我的眼睛胀困是不是肝不好需要治疗吗

时间: 阅读:6696
我的眼睛胀困是不是肝不好需要治疗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05-03 09:10:39

眼睛困胀可能是肝不好,是需要治疗的。出现了这种情况,也可以考虑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比如自身存在结膜炎、角膜炎等。

如果出现了眼睛胀困确定是肝不好,可以通过保护肝脏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情。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眼睛部位的清洁。

最新回答共有2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04 07:07:23

    视疲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以眼睛干涩、视物不清、胀痛、流眼泪为临床表现,严重者会出现眩晕、恶心、神情萎靡。一项关于亚 健康 人群症状学特征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亚 健康 人群中,近6成的人有眼睛干涩、眼睛酸胀的表现。

    而近年来,随着 科技 的发展, 社会 节奏的加快,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视疲劳的发病率也正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有不少人表示,出现眼睛干涩、胀痛等症状,很难通过滴眼药水或者按摩眼部缓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肝肾出现了问题,多与肝肾阴虚有关。

    一项发表在《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的研究表明,在纳入调查的4756例病例中,出现眼睛干涩、视物不清等眼疲劳症状的病例以肝肾阴虚最为多见,约占44.39%。

    祖国医学对眼睛干涩的病机有深刻的认识。中医临床实践将该症归为“目倦”“肝劳”范畴,认为眼与脏腑经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眼之所以能辨色视物,完全依赖于脏腑精血的供养,若脏腑阴阳气血偏胜偏衰, 皆有可能影响到眼而致目病。

    而肝藏血,肾藏精,视疲劳与肝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黄帝内经》也有言:“肝受血而能视……肾藏精,精足方能上滋于目。”

    因此,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被看作是濡养双眼的主要器官,眼泪为肝之外液,也即“肝所藏之真血可升运于目,化生泪液”,肝肾同源,二者亏虚,则泪液化生无源,五脏阴精不能滋养;肾为水脏,内含阴阳,主藏主津,肝为刚脏,内蕴相火,主动主升,若阴不制阳,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失常,目精失养,进而导致“神水干枯”之症。

    这就如同一块地,无论是水多了还是化肥施多了,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正如《圣济总录》指出:“肾藏精,肝藏血,人之精血充和,则肾肝充实,上荣耳目,故耳目听视不衰;若精血亏耗,二脏虚损,则神水不清,瞻视乏力,故令目暗。”

    临床所见,这一类患者常有 双眼干涩不适,视物欠佳,不耐久视,或伴有口干少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 ,此为阴液亏虚的表现,故治疗上需肝肾同补,阴阳兼顾,同时注意补益脾、肺,使得津液生化,输布正常。

    《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亏虚是视疲劳发生的始因,其虚以肝肾亏虚为主。

    而对肝肾不足者,予补益肝肾,滋阴润燥调理。补益肝肾法在眼科疾病中应用颇多,《中国医药导报》指出,目病患者后期大多久病伤阴,更有年老体衰者劳瞻竭视,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对于疾病后期以及慢性复发性疾病,中医辨证论治往往较西医更具优势。

    基于“肾肝同治”原则, 临床常用杞菊地黄汤滋肾养肝、清肝明目。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杞菊地黄汤对于干眼症患者或视疲劳患者有很好的效果,该方可通过促进泪液分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及减轻主观症状,还可以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若为脾肾阳虚或寒湿等证型,症见畏寒,四肢欠温,大便溏,舌质淡胖,边有齿痕等,即便出现眼睛干涩,也不宜用该方。

    比如一位38岁的男性患者,因1年前连续加班看电脑后出现眼睛干涩不适,畏光,有烧灼感,曾在眼科予以眼药水等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后反复发作。就诊时症见眼干涩不适、有烧灼感、畏光、眼胀,不能久视电子屏幕(约0.5h),眼部喜按;四肢凉,易疲劳,喜静,心悸,劳累后明显。面部痤疮,红肿热痛,或伴脓头,与饮食辛辣有关,口粘口臭。舌质淡,苔白略厚。

    在这个病例中,患者的眼睛干涩等症状就不是肝肾阴虚所致。其中,四肢凉提示血虚寒凝,不能濡养肢末;面部痤疮,红肿热痛,或伴脓头,口粘口臭为湿热内蕴之象。而再结合眼睛干涩等诸症,实际辨证为肝经风寒湿郁热,兼有肝血不足。故以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以养血祛寒兼清湿热为治法。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我的胃内怕热 外怕冷 怎么调理

下方疼尿多正常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