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脖子气血不通怎么办

时间: 阅读:10813
脖子气血不通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5-03 13:10:36

脖子气血不通,可以通过药物或中医理疗的方式进行改善。如果病情的程度比较轻微,只是单纯出现气血不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复方丹参片等药物进去。如果病情的程度比较严重,可以通过针灸、拔罐进行改善,更好的缓解病情。

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脖子部位的保暖。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2-04 13:13:48

    其实很多人都容易出现气血不畅的情况,特别是平时运动量比较少的人,气血不畅可能会引起一些身体不适或者是皮肤问题,所以气血不畅需要好好调理,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气血不畅还容易出现色斑,那气血不畅怎么调理?气血不畅会怎样?
    1、气血不畅会怎样
    带脉不通,全身气血不畅
    作为七经八脉之一的“带脉”,就像人体自身配备的一条腰带,其主要功能就是“约束诸经”,一旦它没办法发挥正常作用,造成经脉不通,气机升降不畅,严重影响了经脉正常运行,容易久积成病。
    肥胖便秘
    带脉这个部位是身体微循环最薄弱的地方,一旦它循行的力量不够强,就不能再约束腰部及腹部赘肉的生长。就好像我们的腰带坏了,没有办法扎紧裤腰一样,赘肉就会“噌噌”地长出来。如果发现自己腰腹赘肉越来越多,快步走、广场舞都无法减掉这些肉,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带脉堵了。此外,带脉不通肠道蠕动缓慢,势必容易造成便秘。
    失眠、三高都来了
    这还是小事,想象一下,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带脉一旦淤堵,就会造成身体多条经络都堵在腰腹处。脂肪压迫在带脉上易造成气血循环变差。气不顺,容易出现头部缺氧状态,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血流受阻,则可能形成低血压和三高。
    腰痛、妇女病
    带脉不通,经络气血运行缓慢,诸经在此处的血淤积热越来越多,腰部冰凉常常感觉酸疼、痛经以及妇科疾病都会接踵而至。
    2、让气血传遍全身
    姜蓉敷贴
    做法:
    1、将一大片生姜切细条后,将其捣成糊状备用;
    2、用棉签蘸取中度白酒(或75%酒精)清洗肚脐及肚脐周围的皮肤;
    3、将生姜糊敷在肚脐上;
    4、用棉签点取白醋入生姜糊;
    5、贴上大创可贴,用手轻轻按几下/一会儿,用手的热量给敷贴加温,贴8-12小时之后取掉。
    方解:肚脐也就是神阙穴,是人体黄金穴位,是个能吃药的穴位,吸收能力很强。白酒消毒,白醋通窍,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姜的热量能传到脏腑,增强带脉的动力,对于便秘、大肚子特别有效。另外姜黄中含姜黄素类约0.3%,姜黄素对皮肤癌和由氧化偶氮甲烷所诱发的大肠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另外,姜黄素除了具较强的抗癌作用外,它还有很多的本领,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姜黄素可以抑制血中脂质的氧化,从而促进血脂的正常,抑制血栓的形成,从而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除了姜蓉敷贴,姜片贴在肚脐上还有其他的作用:
    防晕车:在乘车前20~30分钟,将鲜生姜切成两毫米左右的姜片,面积为5分钱硬币大小,然后将姜片覆盖在肚脐上,外用伤湿止痛膏或医用胶布固定。若乘车时间超过10小时,可中途更换一次。若将生姜捣成泥后填充在肚脐中,再用上述方法固定,效果更好。不过这个防晕车法,对于素体脾胃虚寒者预防效果最为明显,那些平时就经常被牙龈肿痛、口臭等上火症状困扰的胃火较盛者,最好采用其他方法来防晕车。
    治腹泻:小儿腹泻的话,可以把鲜姜剁成碎末,放在一小块药布上,贴在肚脐处,用大块创口贴固定即可,针对风寒性腹泻,脾肾阳虚腹泻效果很好。
    3、如何调理气血
    需要适时的进行调理,而调理气血包括调气、调血和调理气血关系三个方面。
    一、调气
    (1)补气适用于气虚证
    由于人体气的生成,源于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以及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因此,补气多为补益肺、脾胃、肾等脏腑,且以调补脾胃为重点。
    (2)调理气机适用于气机失调的病证
    气机失调的病证主要有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治疗时气滞者宜行气,气逆者宜降气,气陷者宜补气升气,气闭者宜顺气开窍通闭,气脱者则宜益气固脱。
    二、调血
    (1)补血适用于血虚证
    由于血源于水谷精微,与脾胃、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因此补血时,应注意同时调治这些脏腑的功能,其中又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尤为重视对脾胃的补养
    (2)调理血运血运失常的病变
    主要有血瘀、出血等,而血寒是血瘀的主要病机,血热、气虚、瘀血是出血的主要病机。血瘀者宜活血化瘀,血寒者宜温经散寒行血;出血者宜止血,且须根据出血的不同病机而施以清热、补气、活血等法。
    此外,要适宜多吃富含“造血原料”的食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必需微量元素(特别是铁元素)、叶酸及其维生素B12的营养性食品,如豆制品、动物肝肾脏、动物血、鱼、虾、鸡肉、蛋类、大枣、红糖、黑木耳、桑葚、花生(带红皮生吃更好)、黑芝麻、胡桃仁和多种新鲜蔬菜及其水果等。

  • 龙葵
    回复
    2024-02-04 13:13:48

    气血不足,主要看你的是哪方面的气血不足,才能对症下药。

    药物治疗气血不通:
    解除气血瘀滞,药物治疗是首要的。中医有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所常用。药物可单方或复方,常用药物有当归、赤芍、川芎、丹参、丹皮、郁金、桃仁、红花、西红花等。西药也有抗凝解凝的药物,主要是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要靠医生,在此不做赘述。
    泡脚调理气血不通:
    气血不通畅的人,容易有手足冰冷的症状,特别是女性,睡觉之前,令人特别难受。下面有一个调理小方法,可以改善这样的症状:
    黄芪10克,当归10克,葛根10克,川椒5克,红花5克
    以纱布将所有材料包起来并扎紧,加适量水浸泡20分钟后再烧开,煮10分钟后倒入盆中调到适当温度,每天泡上10分钟就可以了。
    这道配方可以活血通经,双脚常冰冷的人可以每天泡,让血液循坏更好,渐渐改善冰冷的痛苦。
    补气血食物
    红枣 红糖 米酒 益母草 阿胶 赤豆可以补血.
    补气食物: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香菇 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栗子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红枣(大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1 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1.2补气虚药膳食疗方举例:
    玉珍鸡:母鸡一只洗净,鸡肚内放人桂圆、荔枝干、黑枣、莲子、枸杞各30g,加调味蒸食,可补气养精。
    黄芪蒸鹌鹑:黄芪6~9g,鹌鹑2只共蒸食,可补气虚。
    2血虚: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
    2.1补血虚食品: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可经常交替选用。
    2补血虚药膳食疗方举例:
    当归乌骨鸡:当归、黄芪各15g放入纱布袋中与乌骨鸡一只共蒸煮,吃鸡肉喝汤,可补血虚。
    阿胶糯米粥:阿胶9g(打碎)与黑糯米 60g共煮粥服食,可补血虚。
    3 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进补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4 13:13:48

    寒冷会使人的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者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这些都会导致手脚冰凉。改善症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饮食上,要少吃生冷的食物,适当多吃些能使身体温暖的热性、温性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沙丁鱼、鲭鱼;胡萝卜、洋葱、大葱、南瓜、栗子、核桃、苹果、枣等。穿着上,特别要注意腰腿部的保暖,如果下半身暖和了,那么上半身也不会感到太冷。还应避免穿着紧身衣和紧身裤,以免妨碍血液循环。晚上临睡时泡足,用38℃至40℃的水泡20分钟,水要没过脚踝,有利促进血液循环。中医认为,手脚总是冰凉,可能与气虚、气滞、阳气不足有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疗手脚冰凉的症状,主要在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如果经常按摩以下3个穴位,一定会收到满意的疗效。1.按摩涌泉穴。先用右手掌快速搓揉左脚心,然后用左手掌快速搓揉右脚心,搓到有热感为止。每天早晚搓揉100下,接着搓揉各脚趾100余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经常坚持搓揉此穴必然会促使手脚冰凉症状的康复。2.按揉气冲穴(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止。3.按揉、拍打肾俞穴(两边腰眼)。稍用力各拍打100余下。根据“动则生阳”的观点,通过加强对手脚的锻炼,可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步行、慢跑、爬楼梯、跳健身舞等进行全方位的锻炼。如果手冰凉,上肢的活动量应大些,如果脚冰凉,下肢活动量应大些。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04 12:12:38

    可能是由于受凉劳累过度、扭伤等造成的气血不通、气滞血瘀疼痛症状,可以针灸止痛治疗。
    当然也有可能是颈椎病的,患有颈椎病要经常做颈部锻炼,多做一些颈部运动,时常将头部转向不同的方向转动,可使关节活动,肌肉松弛,缓解肌肉紧张与痉挛,并可加强颈部肌肉的抵抗力,锻炼最好在晨起和长期时间的低头工作后进行。

脖子淋巴怎么排毒

脖子上火疖子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