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参芪健脾胃颗粒的功效

时间: 阅读:1370
参芪健脾胃颗粒的功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5-03 20:36:25

参芪健脾胃颗粒的功效是健脾养胃、利湿止泻。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呕吐腹泻、神疲乏力、消化不良、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等。

参芪健脾胃颗粒在发烧和风热感冒期间不能吃,会引起原有的疾病加重。平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用药期间油腻和生冷的食物不能吃。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2-04 16:16:50

    病情分析:
    参苓健脾胃颗粒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泄泻呕吐,精神萎靡,全身乏力。
    意见建议:所以适合必须湿盛的人使用,是可以治疗脾湿的。不过还是建议找中医看看辨证清楚后再服用药物。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04 16:16:50

    参苓健脾胃颗粒能补脾健胃,利湿止泻。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而参芪健胃颗粒能温中健脾,理气和胃。主治脾胃虚寒型胃脘胀痛,痞闷不适,喜热喜按,嗳气呃逆等症。
    指导意见:
    你最好根据自己的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服用药物要严格按说明书推荐方法及剂量服用

  • 景天
    回复
    2024-02-04 16:16:50

    生活中有些人有常年腹泻的老毛病。腹泻看起来不是什么大病,但对人体的危害还是很大的。

    长期腹泻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比如说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吸收,人就会营养不良;而且长期的腹泻还会导致贫血,人就会没精神,干活没力气;长期的腹泻会造成营养不良,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力的下降,人就爱生病。因此,出现长期腹泻的毛病,应该及时调理治疗。

    我们的中医对腹泻的治疗还是比较有效的,尤其是慢性腹泻。中医认为,脾虚和湿盛是导致腹泻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医常采用健脾,化湿的方法来对症进行治疗。

    附子理中丸主要由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草药调制而成。

    方中用附子来温阳祛寒;用干姜来加强附子温运中阳的功效;用白术来健脾燥湿;用人参来益气健脾;用炙甘草来补中扶正,调和诸药。这五种草药相互配伍作用,可起到温阳祛寒,益气健脾之效。

    附子理中丸主治:脾胃虚寒,呕吐泻痢,心腹冷痛,心下逆满,四肢不温,腹中雷鸣,不思饮食,及霍乱转筋等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附子理中丸中的药物成分,可起到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胃张力,加速胃的排空,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小儿腹泻等。

    痛泻宁颗粒主要由白芍、青皮、薤白、白术等中草药调制而成。

    方中用白芍来补血柔肝、平肝止痛;用白术来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用青皮来破气散结、疏肝解郁;用薤白来通阳散结、行气导滞。这是4种中草药相互配伍作用,可起到柔肝缓急、疏肝行气、理脾运湿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肝气犯胃引起的腹痛、腹泻、腹胀、心情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时发生腹泻。

    四神丸主要由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大枣等中草药调制而成。

    方中用补骨脂来温肾助阳、温脾止泻;用吴茱萸来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用肉豆蔻来温脾暖胃、固涩止泻;用五味子来收敛固涩;用大枣来补脾养胃。这5味药物共同配伍作用,可起到温肾散寒、涩肠止泻的功效。可用来治疗脾肾虚寒、不思饮食、食不消化等证候,尤其用于治疗五更泻的患者,效果较佳。

    参苓健脾胃颗粒的组方源自千古名方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配方优化而成,主要成分包括北沙参、山药、薏苡仁、茯苓、砂仁、扁豆、甘草、陈皮、白术、莲子等 。

    方中的北沙参具有滋养肺胃之阴的功效;白术具有益气补虚、健脾燥湿的功效。北沙参与白术合用,可发挥很强的健脾胃,益气阴之功。茯苓、薏苡仁具有健脾渗湿的功效;山药、扁豆具有健脾化湿,护脾胃之阴的功效,四药共同作用,可辅助北沙参与白术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砂仁、陈皮具有行气和胃、化湿醒脾的功效;莲子补脾而厚肠胃,发挥健脾开胃、涩肠止泻的功效;甘草益气和中。这几味中草药共同作用,不仅可起到调和作用,又可制约草药中的毒性。

    参苓健脾胃颗粒 补脾益胃,和中止泻之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气阴不足所致的饮食不消,或泻或吐,不欲饮食,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 景天
    回复
    2024-02-04 15:15:40

    参苓健脾胃颗粒性温,可健脾和胃,益气祛湿,对于湿寒证极为有效,不过无法调理好湿热,并且还容易加重内热引起上火的症状,湿热之人不要服用参苓健脾胃颗粒。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谢谢。

玉屏风颗粒禁忌

小柴胡颗粒能治风寒感冒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