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肾气不足会耳鸣吗

时间: 阅读:12994
肾气不足会耳鸣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5-02 22:19:52

肾气不足可能会引起耳鸣。

肾气不足引起的耳鸣主要是肾阳虚导致,可能还会伴有精神不振、腰酸背痛、畏寒怕冷、男性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女性宫寒不孕以及记忆力减退,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或者右归丸以及桂附地黄丸等药物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04 16:16:33


  • 泠青沼
    回复
    2024-02-04 16:16:33

    肾虚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肾脏的精气阴阳不足,患者发生肾虚之后,最典型的症状是腰酸背痛、盗汗、头晕、耳鸣,如果患者不加以治疗会降低免疫功能,患者要想彻底改善肾虚的症状,首先要了解发病原因,那么老年人发生肾虚的因素有哪些呢?为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暴饮暴食。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聚餐的机会非常多,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新陈代谢比较慢,如果经常暴饮暴食,就会导致废物大量堆积肾脏,从而就会增加肾脏负担,诱发肾虚。

    第二、酒后喝浓茶。在生活中有很多患者认为酒后喝浓茶可以起到解酒的功效,其实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碱,如果在酒后喝浓茶的话,这样会影响到肾脏功能,使肾脏受到酒精的刺激,从而就会引起肾虚。

    第三、滥用药物。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就会存在慢性疾病,比如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如果患者长期大量使用药物,这样就会增加肾脏毒性,容易发生肾虚等并发症。

    第四、经常喝饮料。偶尔喝一次饮料对身体不会造成任何影响,但是患者经常喝饮料会损害肾脏的健康。

    第五、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经常吃重口味的食物会导致体内的毒素增加,这样不仅会增加肾虚的发生几率,而且还会发其他的肾脏疾病,比如肾积水和肾结石。

    俗话说肾脏是先天之本,如果肾脏发生了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到肾脏功能,而且还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所以患者发生肾虚之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另外在饮食方面可以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比如大葱、鸡蛋之类的,鸡蛋里面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可以提高肾功能。

  • 半夏
    回复
    2024-02-04 16:16:33

    中医认为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等。肾是人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脏腑,也称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长发育之根,也是脏腑机能活动的根本要素所在,一旦肾出现耗损,比较容易累及其他脏腑出现相应疾患。且肾开窍于耳,故肾出现问题后可会出现耳鸣等问题

    肾的联络



    1、藏精:是指肾具有储存封藏人体精气的作用,肾通过藏精,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作用而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可以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地流失。肾主生长发育、生殖,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与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如果肾藏精的功能下降,人就会出现生长发育以及生殖功能方面的问题,比如儿童发育迟缓、动作迟钝,成人可能出现早衰,或者不孕不育等情况;

    2、主水:即肾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又称为肾的气化作用。如果肾主水的功能出现异常,机体通常会出现尿少、无尿、肢体浮肿,或者小便清长、尿频、尿多等症状;

    3、主纳气:纳即收纳、摄纳,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此保证正常的呼吸,以及保持吸气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如果肾主纳气的功能减退,则会表现为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症状,称之为肾不纳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04 15:15:23



    耳鸣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异常音感,往往是耳聋的先兆,由听觉功能障碍引起。耳病通常伴随着耳聋或眩晕。如果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可能不会伴有耳聋或眩晕。


    肾虚是指肾精亏虚,阴阳两虚。中医所说的肾虚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阳虚的症状是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水肿,也就是说“感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是“热”,主要包括腰酸、燥热、盗汗、乏力、头晕、耳鸣等。


    材料:紫菜15克、胡萝卜1根、食用油2勺。


    练习:


    1.紫菜用清水浸泡,胡萝卜切片备用;


    2.用食用油加热,放入切片胡萝卜,炒8-10分钟,加入适量水,小火煨10分钟;


    3.出锅前放入紫菜,加入适量盐即可食用。


    健康小贴士:此汤富含维生素,长期服用可提高听力。


    紫菜食用指南:


    1.紫菜性寒,胃肠消化功能差或腹痛的人应少吃。


    2.食用前,最好将头发浸泡在清水中,换水一两次,去除污染物。

肾肺两虚的症状有哪些

肾虚 失眠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