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去寒气方法

时间: 阅读:3725
去寒气方法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05-03 15:17:51

去寒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医生的医嘱下服用益气温阳的药物治疗,同时也可以刮痧去除体内的湿气。

如果体内的湿气太重,就会出现畏寒畏冷、手脚冰凉的症状,寒气重的人也可以多做一些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热量,可以驱除体内的寒气,在睡觉之前也可以用热水泡脚,最近脚部的血液循环,使身体更健康。

最新回答共有2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04 22:22:05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受凉了感冒发烧,这是由于外部的寒气侵袭我们会受凉。中医学上人们身体内部也会有寒气。身体内的寒气多的话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及时的去除身体里的寒气。那么怎么去除身体里的寒气?怎么避免寒气入侵?。
    1、怎么去除身体里的寒气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寒气引起的。中医认为人体寒气过重,百病生,因此去除身体里的寒气也是一种养生方式,那么怎么去除身体里的寒气呢以下方法可以有效去除身体里的寒气:
    1、按摩肚脐
    这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方法,单手三指正时针方向按摩肚脐周围,直到腿脚有热气感觉为好。
    2、耳部按摩
    按摩耳朵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而且可以补肾固肾。另外,多梳头、多搓拍双臂,亦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活血的效果。
    3、从脚做起
    俗话说:寒从脚起,进入寒冷的秋冬季节,我们格外要照顾好我们的脚,进行脚部的保暖御寒。所以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15-20分钟,并对脚底进行适当的按摩,特别是涌泉穴,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改善寒症,使脚部变得温暖起来。
    4、揉搓双腿
    尤其是脚踝和小腿处,因为血气不通畅,到了寒冷的季节会由于冰凉而感觉不适。而且腿脚受凉,将直接伤害我们的肾脏。所以,我们要每天坚持揉搓双腿,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气。
    5、热疗祛寒
    热疗祛寒是自古人们就使用的古朴、自然、有效的祛寒方法之一。有的用热水袋,或加热后的沙、石、盐、石蜡热敷;有的用艾条熏疼痛的部位,或在疼痛的部位或穴位贴上姜片或蒜片等再用艾熏;有的用祛寒的中药液煮水泡、熏等;有的用刮痧、火罐等祛寒。
    6、喝姜茶
    人不可百日无姜,由其是对于那些体内有寒气的人来说吃姜更能祛除寒气,由其是在淋雨之后,喝点姜糖水更是避免寒气的最好方法。
    7、悬灸
    悬灸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好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去除寒气的方法,由其是对手脚冰冷的人更是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去除身体里的寒气,身体才能更健康,而寒气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来的,所以要去除身体里的寒气,还是要从日常的小事做起。避免寒气入侵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
    2、避免寒气入侵注意事项
    1、避免淋雨
    淋雨之后在人的头顶和身上有受寒的问题,如果经常淋雨的话,那么体内的寒气就会增加。
    2、避免受寒
    受寒会直接感冒,引起体内寒气过多,而中医更是认为关节,头部受寒则会引起痛风,偏头痛等问题,因此日常就要避免机体受寒,避免淋雨,由其是眼下正值夏季,用冷水冲凉之后,要记得及时擦干净,同时注意保暖。
    3、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呆太久
    由其是注意不要在湿气太重的地方生活,生活环境的湿气太重也会引起体内寒气的堆积,加重身体里的寒气,因此专家提醒在空气易反潮的环境中生活,如地下室,通风效果不是很好的环境中就要经常把棉被,衣物等经常拿到太阳底下晒。
    4、注意科学的饮食
    尽量少吃一些凉性的食物,由其是对于一些本身就是寒性体质的人,更要尽量少吃寒凉性质的食物,像苦瓜,西瓜,螃蟹,萝卜,这些都是属于凉性的食物。由其是秋冬季的时候,人体内的寒气本身就会累积了,此时更要减少这些寒凉性的食物。
    一个人体内的寒气如果过多的话,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因此生活中如果自己有手脚冰冷,或者有一些寒气过重的表现的话,一定要及时的去除寒气哦。
    3、寒气的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寒邪侵人后,机体的阳气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祛寒,但若寒邪过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祛除寒邪,反为寒邪所侵害。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寒邪伤阳,可致寒遏卫阳的实寒证,或阳气衰退的虚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于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即指寒邪侵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因寒而痛,一则有明显的受寒原因;二是其痛得温则减,遇寒增剧。由于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现多种疼痛症状。如寒客肌表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痹症中若以关节冷痛为主者,称为“寒痹”或“痛痹”;寒邪直中胃肠,则脘腹剧痛;寒客肝脉,可见少腹或女性私处冷痛等。正如《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此又有“寒性凝滞而主痛”之说。若寒遏阳气,温煦蒸化失司,则津液凝结而为痰饮。
    3、寒性收引:“收引”,有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入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及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克经络关节,则经脉收缩拘急,甚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如《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缩蜷、绌急,即为寒邪所伤,经络、血脉收引而致。
    4、寒气聚于皮肤便形成粉刺,严重则郁结成痤疮

去除身体湿气的方法

去寒湿气的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