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阴虚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时间: 阅读:1329
阴虚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5-04 00:22:46

阴虚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点:1、可能是性生活频繁引起的,建议合理服用左归丸治疗。2、可能是体虚长时间生病引起的,建议按医嘱服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针灸疗法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要注意饮食健康,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2-05 11:11:52


  • 南絮
    回复
    2024-02-05 11:11:52

    1、阴虚火旺是指体内的阴液亏损而出现了内热的表现。

    2、一般出现了阴虚火旺时,我们可以运用中药进行相关的调理和治疗。比如杞菊地黄丸或者是知柏地黄丸,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阴、清热、潜阳的作用。

    3、同时在饮食方面,阴虚火旺的人应该注意少吃辛辣,煎炸以及油腻的食物,比如说水果中的一些温热的也不能食用,如龙眼肉、荔枝等等水果,比较温热不宜食用。同时要多吃一些滋补阴液的食物,如糯米、绿豆、黑木耳、银耳、梨子、西瓜、百合、山药等等,都可以补充体内的阴液。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05 11:11:52

    阴虚火旺是中医上的说法,官方来讲,”阴虚“指的是阴液亏虚,”火旺“指的是虚火旺盛。通俗来讲,就是阴太虚,阳太盛。阴阳平衡,是万物的真理。阴阳一旦失衡,机体就会出现毛病,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虚火热症“。

    阴虚火旺是由什么引起的?

    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都开始延缓,代谢也开始减缓,慢性病随之开始出现。人到中年,真阴耗损过半,出现热病是很自然的事情。

    2.? 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

    3.? 行房事不当,频繁的性生活或手淫。这会导致我们人体的阴精过度消耗,阴精亏少就会出现阴虚火旺。

    4.压力过大。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男背车房和彩礼,女嫁带娃还不忘工作,种种压力,可想而知。

    5.? 各种原因导致的脏火旺盛——心肺肝肾(见下)。

    阴虚火旺的人会表现出心情烦躁、口干舌燥、失眠盗汗、头晕耳鸣等热症,除此之外,因其侧重器官不同,还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阴虚火旺证主要侧重于“心肺肝肾”,具体症状总结为下:

    1.心火旺盛:失眠多梦、自感心慌,小便量少,尿呈深黄色甚至是红色。

    2.肺火旺盛:只咳嗽没有痰,少痰带血丝,胸闷呼吸不顺畅。

    3.肝火旺盛:头痛、面热发红、嘴发苦,眼睛时常感觉干涩,大便干结,脉搏细弱等。

    4.肾火旺盛:头昏脸热,腰酸没劲儿,女子梦交,男子遗精或阳壮易举。

    这四个脏器的火旺也可以同时出现。

    食补,是一种慢性的,并且需要长期坚持的治疗方法。那么,如何通过食疗改善呢?阴虚火旺者需要食用一些滋阴生津类的食物:红枣、枸杞、百合、鸡蛋、鱼鸭肉,芝麻、银耳、桑葚、冬瓜、莲藕、石斛等食物。饮食应当规律适量,避免饮用寒凉、肥腻以及辛辣的食物。另外,夏天的时候也应该注意防暑,适当地做一些有氧运动,多活动以锻炼筋骨,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小编友情提示:食补见效慢,最好结合中药治疗。根据医嘱适量用药,切忌擅自用药哦!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05 10:10:42

    阴虚体质的人应该怎么调理身体
    阴虚体质应该如何调养

    阴虚体质属于九种体质中的一种。阴虚体质的人群一般体型偏于瘦长,面色潮红,有烘热感,面板偏干,易生皱纹,手足心热,目干涩,视物昏花,易口燥咽乾,鼻微干,唇红微干,口渴喜冷饮,眩晕耳鸣,睡眠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小便短涩,脉象细弦或数。平素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

    阴虚可诱发很多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尤其是阴虚型冠心病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发展成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加重病情,及早调理是关键。阴虚体质应该如何调养?调养就是要注意顺势而为,不要让它再发展,不要让它再内热,不要让它再消耗阴液了,不要让它再虚上加虚。主要从饮食方面,起居方面,药物等养生方面下手。阴虚体质的调养方法,如下:

    1、起居调养

    阴虚者,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尤其要注意“秋冬养阴”的调养原则。居住环境宜安静,选择坐南朝北的房子。避免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

    中医认为,静能安神,静能生阴。睡眠对于阴虚体质养生非常重要。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保证睡眠质量,少熬夜,按时作息,是基本的养生原则。中午应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宜节制房事,因为过度伤精耗液,对男女都一样有伤害。晚上睡前多用热水泡脚,经常做足部 *** ,有助于促进睡眠。

    2、药物调养

    可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如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莲草、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竹、枸杞子等药。常用方有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如肺阴虚,宜服百合固金汤;心阴虚,宜服天王补心丸;脾阴虚,宜服慎柔养真汤;肾阴虚,宜服六味丸;肝阴虚,宜服一贯煎。

    3、精神调养

    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适当到乡村静养,远离城市喧嚣

    4、饮食调养

    阴虚体质的人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5、运动调养

    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练习,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健身专案。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面板干燥甚者,可多游泳。不宜洗桑拿。

    阴虚体质多见于老年人,更年期男女;精神压力过重、睡眠不足、精力消耗过多的中年人,以上这些人群一定要多加注意了。
    阴虚燥热怎么调理
    补肾阴降燥火。麦冬玄参生地玉竹苡仁五味子当归鸡血藤牛膝杞子白术适量水煎服。
    阴虚的人吃什么食物最适合?
    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进补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 1 补阴虚食品: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补阴虚药膳食疗方举例: 银耳红枣羹(或百合莲子羹):银耳、红枣(或百合、莲子)适量共煮羹当点心服食,可补阴虚。 甲鱼二子汤:甲鱼1只与女贞子、枸杞子各20g同煮汤,加调味,食甲鱼饮汤,连食数剂,可补阴虚和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腰痛,遗精、头晕、目花等症。 石斛河鱼;石斛6g,河鱼1条共蒸食,可滋阴。 虫草老雄鸭:虫草9g与三年老雄鸭1只共煮,吃鸭肉喝汤,可补阴虚。
    体质燥热的人应该怎么办呢?
    A 上火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如:口干、口苦、口臭、起口疮、牙痛、多梦、胃酸、肚胀、便秘、手足心发烧、痔疮等,儿童还会流口水、扁桃体肿大、盗汗、尿床等。它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从中医角度讲,有“实火”、“虚火”之分。

    “实火”是指,身体基础是有档次的,只是由于外界环境及饮食不当引起的阴阳平衡失调导致“阳亢”,引起功能障碍。

    “虚火”是指,本身是阴虚体质、阴阳失衡,导致表面现象“阳亢”,实际上是本身阴虚造成的相对“阳亢”,通常阴虚体质表现为“虚火”,所以同时有气血虚的表现,如:面色苍白、手足冰凉、头痛失眠、多梦、便秘等。

    现代医学认为,“上火”的原因是微回圈不足,细胞所需的氧气和养料不能及时供给,同时代谢产物(如乳酸、尿素等)又不能及时清除,引起一系列功能障碍。造成微回圈不足、血流缓慢的原因:一是本身基础素质差,加之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如过多食用甜食、过度饮水、出汗多等),导致体液失衡、搐液变稠,回圈缓慢,医学上称之为低渗脱水。二是本身气血虚弱,心血管系统功能不好,导致回圈不良。

    治疗的误区:

    第一是用泻药,一味用泻药的结果是导致大便稀,加重脱水,是以减少血容量为代价,使心跳加快,虽然心跳加快后,能使回圈短时间加快,一定程度上能纠正一些缺氧状态,“上火”症状相对缓解,这种以损害身体素质为代价,恶性回圈的治法是极不可取的,一段时间后会带来下一轮更严重的功能障碍(“上火”)。再一种是“上火”后出现口乾,人们就反复喝白开水,医学上称之为无张力液体,这样做的结果是反复喝水,反复多尿,而多尿会丢掉钠离子,反复加重低渗脱水。

    正确的处理办法:

    对于体质正常的人群,应当适当服些淡盐水,稀释血液,恢复血液水电解质平衡,营造一个正常的血液内环境。

    对于气血虚弱者引起的“虚火”,应该首先调养气血,提高身体素质,待气血好转后,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改善,阴阳平衡自然会调节,达到根治的目的。

    B 让人“上火”的食物

    油炸或火烤的食物不管食物本身的冷热属性,只要采用油炸或烧烤,都将成为易上火的食物。

    大蒜、辣椒等 *** 性食物通常吃完以后会全身发热,也是上火的主要原因之一。

    荔枝、榴莲这类水果很容易引起火气。

    肉类因为能产生较高的热量,使人活力充沛,但过度食肉会使血液酸化,使体内的新陈代谢迟缓,也是火气的来源。

    酒类除啤酒外,其他酒类几乎都会引起火气,尤其是酒精在30%以上的酒类最易上火。

    中药补品几乎所有补药都容易引起火气大。

    天并不是什么水果吃了都好,要分清哪些是容易上火的水果是,哪些是解热的水果:

    寒凉水果解燥热

    夏天的水果多属于寒凉性的,比如梨、苹果和各种瓜类。一般来说,实热体质的人夏天代谢旺盛,交感神经占优势,出汗多,经常脸色通红、口干舌燥、易烦躁、容易便秘,夏天特别喜欢吃凉东西。所以,热体质人群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寒凉性的水果。

    但是,寒性水果不能多吃,否则反而对身体有害。比如,苹果味道甘甜,具有止泻、通便、助消化的作用,经常吃可以使肌肤 *** 。但由于其中含有丰富的糖类和钾盐,食用过多会有损心、肾健康,像冠心病、心肌梗塞、肾炎及糖尿病患者都不能多食,而中气不足、精神疲劳的人倒可以当做滋补水果多吃一点。

    而像梨、柑橘、柚子等水果,具有止咳、化痰、润肺、助消化的作用,但多吃却容易造成肠胃紊乱,还能导致牙痛、痔疮,甚至引起面板黄斑。因此,有胃病、胃寒的人最好少吃。

    气虚、脾虚的人在选择西瓜、香瓜、芒果、梨和香蕉这几种冷性的水果时要特别谨慎,最好不要吃。气虚,一般是指中......
    阴虚潮热,女人一定要懂 阴虚潮热怎么调理
    是下焦虚寒,易上火,小便发黄发热这是真寒假热之症。脾胃也有点虚,八味正气丸,不过要加减,因为你的兼症蛮多的
    阴虚内热体质的人什么样的症状算严重呢?打算明天去看中医。
    你的病挺复杂的
    阴虚体质的人应该怎么养生
    阴虚体质属于九种体质中的一种。阴虚体质的人群一般体型偏于瘦长,面色潮红,有烘热感,面板偏干,易生皱纹,手足心热,目干涩,视物昏花,易口燥咽乾,鼻微干,唇红微干,口渴喜冷饮,眩晕耳鸣,睡眠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少苔。小便短涩,脉象细弦或数。平素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

    阴虚可诱发很多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尤其是阴虚型冠心病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容易发展成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加重病情,及早调理是关键。阴虚体质应该如何调养?调养就是要注意顺势而为,不要让它再发展,不要让它再内热,不要让它再消耗阴液了,不要让它再虚上加虚。主要从饮食方面,起居方面,药物等养生方面下手。阴虚体质的调养方法,如下:

    1、起居调养

    阴虚者,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尤其要注意“秋冬养阴”的调养原则。居住环境宜安静,选择坐南朝北的房子。避免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

    中医认为,静能安神,静能生阴。睡眠对于阴虚体质养生非常重要。对于阴虚体质的人来说,保证睡眠质量,少熬夜,按时作息,是基本的养生原则。中午应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宜节制房事,因为过度伤精耗液,对男女都一样有伤害。晚上睡前多用热水泡脚,经常做足部 *** ,有助于促进睡眠。

    2、药物调养

    可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如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莲草、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竹、枸杞子等药。常用方有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如肺阴虚,宜服百合固金汤;心阴虚,宜服天王补心丸;脾阴虚,宜服慎柔养真汤;肾阴虚,宜服六味丸;肝阴虚,宜服一贯煎。

    3、精神调养

    阴虚体质的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适当到乡村静养,远离城市喧嚣

    4、饮食调养

    阴虚体质的人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5、运动调养

    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练习,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健身专案。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面板干燥甚者,可多游泳。不宜洗桑拿。

    阴虚体质多见于老年人,更年期男女;精神压力过重、睡眠不足、精力消耗过多的中年人,以上这些人群一定要多加注意了。

夜尿多怎么样治疗

阴虚的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