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治疗内热的中成药

时间: 阅读:1482
治疗内热的中成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05-03 22:18:45

治疗内热的中成药常用的如:1、清热解毒口服液,能够改善热毒引起的口鼻生疮、咽喉疼痛、大便干。2、清热燥湿类的药物,如金沙五淋丸、葛根芩连片,能够清热利湿。3、清热凉血类的药物,如清热凉血膏等,能够凉血清热,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

内热者平时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5 11:11:17


  • 芍药
    回复
    2024-02-05 11:11:17

    我先讲一个朋友的盗汗的事情。这个盗汗,就是夜里睡眠的时候,身体出汗,感觉像是偷偷地出,所以叫盗汗。我这朋友盗汗得特别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他说必须把枕头分成两个区域,睡一阵子,左边这个区域的枕巾被汗湿透了,就换右边,然后再把枕头翻过来,用另一侧,这样才可以睡一夜,而枕巾湿透的程度,他说像是水里捞出来的一样,经常夜里醒来,感觉头躺在冰凉的水里。这样的情况,一直很久了。

    我当时看了他的舌头,说实话并没有那么典型的阴虚舌象的那么红,但是他的脉搏数,再加上其他症状,我判断是虚火,于是建议他服用知柏地黄丸。

    结果,他告诉我,仅仅服用了一丸,盗汗就基本止住了!他自己都说:“这怎么可能?”在对症之后,我又建议他服用了几丸,然后就开始用六味地黄丸来调理了,同时配合了一点玉屏风颗粒,结果后来居然彻底没有问题了。

    那么,这个知柏地黄丸,到底是什么药呢?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没准儿能帮助到您呢。

    总的来说,这个知柏地黄丸是滋阴泻火的,对于阴虚火盛,导致的上焦有热,或者下焦湿热的情况,效果特别好。这种阴虚火旺,尤其是肝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炎,出现的多是火证,比如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等。如果您有了上述的这些症状,是可以考虑这个中成药的。

    那么,这个知柏地黄丸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它是六味地黄丸的加味方,就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知母和黄柏两味药,原方出自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里的《寒阵》中:

    “滋阴八味丸: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等证。此方变丸为汤,即名滋阴八味煎:山药四两、丹皮三两、白茯苓三两、山茱萸(肉)四两、泽泻三两、黄柏(盐水炒)三两、熟地黄八两(蒸捣)、知母(盐水炒)三两。上加炼蜜捣丸,梧桐子大。或空心,或午前,用滚白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这个方子里,首先是六味地黄丸的底子,是以滋补为基础的,我们必须看到,此时的火,是以虚火为基础的,所以此时以滋补为主,方子里面的熟地,是张景岳最擅长使用的。熟地,中医认为能够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症,张景岳特别擅长使用熟地,外号叫“张熟地”,良有以也。

    而方子里的第二味药是山药,用于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其中妙处,难以尽述,我过去写过很多山药的文章,我认为这是上天给中国人的最好的礼物,是中国的国宝。

    而另外一味药是山萸肉,能够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是补肝的最重要的药物。熟地、山药、山萸肉,这三味药的使用,源自仲景,后世名医多擅长用之,比如民国名医张锡纯,这三味药用到出神入化,我这些日子天天研究张锡纯的用药法,会心之处,拍案赞叹。我觉得用好这三味药,滋补的大法基本就掌握了,以后有机会和大家细细分享。

    方子里的丹皮、茯苓、泽泻,分别是清泻肝、脾、肾三脏邪气的,我在讲六味地黄丸的时候讲过,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

    而知柏地黄丸这个方子,最重要的,是加上了知母和黄柏两味药。

    知母苦寒,入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但是它的主要作用点是肺经和肾经,其中清肺热的作用最突出,因为肺金为肾水之母,母清则子安,所以对肾经的虚热效果也好。李时珍认为它是气分药,黄柏则是血分药,两者配合效果更好,他说:

    “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黄柏则是肾经血分药,故二药必相须而行,昔人譬之虾与水母,必相依附。”

    而黄柏也是苦寒之药,入肾、膀胱经,主要作用在清下焦湿热,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作用,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医学启源》里说:“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知母和黄柏两味药以后,对于阴虚引起的虚火上炎,和热扰下焦之症,效果明显有所提升。所以,如果是肝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炎证,如头目昏眩,耳鸣耳聋,虚火牙痛,五心烦热,腰膝酸痛,血淋尿痛,遗精梦泄,骨蒸潮热,盗汗颧红,咽干口燥,舌质红,脉细数等症,用这个方子,效果极佳。

    综合而言,此方的功用,正如明代医学家吴昆,在他的方论专著《医方考》中论述的:

    “熟地、山萸,味厚者也,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足以补肾间之阴血;山药、茯苓、甘淡者也,甘能制湿,淡能渗湿,故足以去肾虚之阴湿;泽泻、丹皮,咸寒者也,咸能润下,寒能胜热,故足以去肾间之湿热;黄柏、知母、苦润者也,润能滋阴,苦能泻火,故足以服龙雷之相火。夫去其灼阴之火,滋其济火之水。则肾间之精血日生矣。王冰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此之谓也。”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再复习一下,阴虚火旺的人都有哪些表现呢?了解这个问题,可以不让我们吃反了,您别阳虚,还吃这个药,那就南辕北辙了。

    阴虚的症状是:

    1、 午后或夜间自觉发热,手足心热,盗汗,失眠多梦,口燥咽干。这是虚热内生,是肝肾阴亏导致的潮热证。

    2、 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五心烦热,虚烦少寐,形体消瘦。这是迫液外泄,是阴虚火旺导致的盗汗证。

    3、 夜卧不宁,头晕心烦,五心潮热,小便少而热,舌质红,脉细数,男士梦中遗精。这是阴虚火旺,热扰精窍,封藏失职而导致的遗精证。

    4、 小便灼热淋涩,甚则尿血,色暗红,腰痛,或潮热,或遗精,或虚烦,舌瘦干红,脉沉细数。这是阴虚火旺,煎津而成的小便短赤证。

    如果您发现自己就有以上症状,那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阴虚火旺了。

    在现在的临床上,我们用知柏地黄丸调理的疾病也比较多,比如阴虚火旺引起的单发性甲状腺结节,阴虚火旺引起的遗精、男性不育,阴虚火旺引起的顽固性盗汗等等很多病症,只要是阴虚火旺引起的,效果都不错。我的经验是,有盗汗的情况,是阴虚火盛引起的,一般一丸即可显效,服用数丸,即可扭转局面。有时候小便淋漓涩痛,如果是阴虚火旺引起的,间杂湿热也不必担心,因为张景岳说此方正可以治疗下焦湿热,此时用此方也是立效。

    古代的方子,只要对症,效果都是立竿见影,这就是经典方的魅力,此方一般不受重视,大家了解以后,可以参照选用。孕妇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值得提出的是,此类清热之药,不必久用,中病即止。昔日李东垣曾经给患者用知母、黄柏治疗下焦湿热,效果极佳,患者痊愈了还想久服,重金求药,李东垣拒绝了。所以热症被清除后,需要培补正气,才是关键。

    好啦,关于阴虚盗汗要服用知柏地黄丸的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在这个花团锦簇的季节里,大家都可以身心轻松地踏青赏景,感受春天的温暖烂漫!

  • 木槿
    回复
    2024-02-05 11:11:17

    阴虚内热,建议用知柏地黄丸滋阴清热。
    知柏地黄丸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对于肾阴虚损、阴虚火旺引起的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眩晕、高血压、男性不育、不射精、反复发作性血精、肾病综合症、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更年期综合症、氨基甙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顽固性盗汗等病症,均有明显的治疗和改善症状作用。

  • 紫苏
    回复
    2024-02-05 10:10:07

    如果口渴、口干,舌苔黄,大便干此类症状较明显!意见建议:可以服用黄连上清丸,如果这些热像不明显,仅仅感觉内热,可以服用胆汁逍遥丸!1、清热活血化淤:即用寒凉的药物配合活血化淤药物,清解热邪,以使络宁血活淤化.是“热者寒之”之义.“夫脉者,血之府也”,所以热邪侵入脉络多及血分;又有热之甚即为毒,热邪灼津伤阴,虚热内生.“血受热则煎熬成块”,阻滞脉道,而成血淤,由此可见,具体应用清热活血化淤法时,首先应分清虚实,和在气在血.从而推演出清热凉血,清热解毒和养阴清热活血化淤三法.
    2、常用药物:清热凉血如水牛角,赤芍,牡丹皮,紫草,生地,玄参,大青叶等;清热解毒如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千里光,土茯苓等;养阴清热如生地,玄参,天花粉,白芍,麦冬,沙参,地骨皮,知母,黄柏等.活血化淤如兼清热凉血之牡丹皮,紫草,丹参,赤芍,郁金,凌霄花,鬼箭羽等,兼清热解毒之红藤,虎杖,败酱草,金荞麦,落得打等.
    3、方剂举例:五味消毒饮合清营汤加减;四妙勇安汤加减.
    4、适应证:清热凉血活血化淤运用于血热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可见皮肤发红,灼热,淤斑色红或紫,舌红绛,脉数等,常见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浅静脉炎,复发性丹毒,红斑性肢痛症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运用于热毒淤滞症,主要表现如上述(除舌脉外),还可伴溃疡,苔黄厚,脉弦滑而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坏疽早期或合并感染时.养阴清热活血化淤法适用于阴虚血淤症,主要表现除有血淤证象外,且病程较长,局部发热恶凉恶热,或伴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常见于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后期,从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来看,清热活血之法常因病情中实热与虚热难分,热邪与热毒没有明显的界线而三法常相合而用,但又必须辨清主次轻重,相应而用.

治疗老寒腿的膏药

治疗脾虚湿热的中成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