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治疗湿气的中药有哪些

时间: 阅读:3925
治疗湿气的中药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5-05-04 14:32:23

治疗湿气的中药有苍术、藿香、枳实、山药,还有茯苓,独活、天麻、花旗参等。

治疗湿气除了这些中药以外,还有一些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散、木香顺气丸、附子理中丸等,对于治疗湿气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使用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千万不要私自使用药物治疗,以免出现不良的反应。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05 11:11:31

      夏季是不是觉得闷闷的,身上湿湿腻腻的?那有可能是你湿气重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祛湿排毒的中药,希望对你有用!

      14种有效祛湿排毒的中药

      祛湿排毒中药1、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祛湿排毒中药2、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食药兼之,在众多祛湿食材中它的补虚作用较强,又能补脾肺之气,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气、养胃祛湿。体内湿气较重时,利用五指毛桃煲汤煮水饮用,有助祛湿养生!

      祛湿排毒中药3、苍术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芳香能化湿,味苦也能化湿,故祛湿力较强,湿浊去而脾运健,故有健脾作用。适用于脾为湿困、运化失司引起的食欲不振、脘闷呕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等,常与厚朴、陈皮等同用。

      祛湿排毒中药4、绵茵陈

      绵茵陈是广东民间十分熟悉的祛湿类中药,在春湿夏暑时常入药入汤,它价格十分便宜且随处可见,但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被列为上品。中医认为它能清湿退热、利胆去黄,尤善治三焦湿热,以及黄疸、肝炎、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

      祛湿排毒中药5、五加皮

      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祛湿排毒中药6、白术

      白术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止汗、利尿、安胎的功能。《本草汇言》中记载,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白术能改善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易泄泻等症状,黄疸、容易出汗、水肿之人以及小便不利者亦可使用。

      祛湿排毒中药7、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祛湿排毒中药8、砂仁

      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祛湿排毒中药9、茅根

      白茅的根部,是利尿祛湿之好材料。中医认为,茅根性寒、味甘苦,入肺经、胃经、小肠经,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一些热病,如肺热所致烦渴、咳嗽,胃热所致的呕吐等;也治疗一些血症,如吐血、尿血等;同时,可治疗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

      祛湿排毒中药10、薏米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在湿气较重的季节或地区,可用薏米煮汤喝。因薏米性微寒、偏凉,所以平时怕冷的阳虚体质者不宜长期服用。

      祛湿排毒中药11、灯芯花

      灯芯花为利水渗湿类中药,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之功,尤其清心降火功效显着,且不会过分寒凉,味又甘淡,常为广东民间入汤入粥入药之用。

      祛湿排毒中药12、扁豆

      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因此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祛湿排毒中药13、木棉花

      中医认为,木棉花味甘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胃消暑等功效,对于泄泻痢疾、咳血吐血、疮毒湿疹等症颇有疗效。此外,木棉皮还有清热、利尿、活血、消肿、解毒等功效。

      祛湿排毒中药14、芡实

      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认为其具有?补中、除暑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等作用。有健脾除湿、固肾益精的功效。吃芡实要用慢火炖煮至烂熟,细嚼慢咽,方能起到充养身体的作用。芡实与鱼头同食,还有健脑效能,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

      去湿排毒喝什么汤好

      1、黄豆肉排汤

      黄豆(大豆)100克,肉排骨250克。黄豆略先浸15分钟,肉排骨洗净后用少许盐腌搽半小时,然后斩开放入煲中,加入黄豆、水4至5碗,文火煲至2小时,拭豆稔即汤成。

      2、白鲫鱼煲汤

      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

      3、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

      鲫鱼1条,瘦肉4两,姜1片,土茯苓1两,赤小豆2两,粉葛。瘦肉洗净切片后飞水冷却。土茯苓与赤小豆洗净滤水,粉葛去皮洗净。鲫鱼去鳞,腮及内脏,洗净后用纸吸干水分。烧热少许油,加入姜片,放入鱼,将鱼身煎至两面略带金黄,盛起沥油。将其他材料加鱼一起放入煲中,加适量清水,煲两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4、马齿苋绿豆汤

      鲜马齿苋120克(干品30克),绿豆50克。马齿苋、绿豆洗净。一起置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豆烂后即可食用。

      5、冬瓜土伏苓汤

      冬瓜3斤,土伏苓袪湿汤料半包,赤小豆少许,扁豆少许,薏米少许。冬瓜去籽切块。土伏苓汤料、赤小豆、扁豆及薏米洗净。将所有原料放入电砂煲中,加入适量清水煲2小时即可。

      6、鲤鱼红豆汤

      红豆100克、红枣4个、陈皮1/4个、鲤鱼1条(约500克)、生姜3片。将各配料洗净待用。鲤鱼宰洗净,去脏杂,置油镬煎至微黄,洒入少许水,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7、黄芪母鸡汤

      将鸡斩成小块,入开水灼去血沫,洗净。将鸡块、火腿丁、莲心放入陶锅,加料酒、葱姜和清水上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煲2个小时。

      准备四个陶器或瓷器、紫砂的汤罐,将洗净的药材四等分放入汤罐,每罐加红枣2粒,如有龙眼肉可放两到三粒,然后将事先煲好的汤料捞去葱姜,四等分装入(装不下可以留下以后用)汤罐,隔水蒸2-3个小时即可。

      8、青红萝卜猪肉汤

      青萝卜一斤,红萝卜四两,蜜枣四个,猪腿精肉十两(约四百克),陈皮一小块,清水适量。把萝卜去皮,切角块。猪肉原块洗净。陈皮浸软,洗净。把清水与陈皮同放直身瓦煲内,旺火烧滚,下全部原料,再滚起改用文火煲约三小时即可。

      9、鸭梨南北杏瘦肉汤

      新鲜鸭嘴梨三个,瘦肉十两(约四百克),南北杏共一两(约四十克),花生油,盐各少许,清水十二碗。鸭嘴梨洗净,去皮除心。南北杏洗净,瘦肉原块洗净备用。烧滚清水,下猪肉、梨和杏仁,旺火烧至大滚,改中火以至文火,煲约二小时即成。

      10、薯仔排骨汤

      新鲜肉排十两(约四百克),薯仔四个,蕃茄两个,盐一茶匙,清水十二碗。排骨原块洗净,薯仔去皮洗净,蕃茄去皮,每个切开四份。用直身瓦煲烧滚清水,下排骨,薯仔,旺火烧滚,改文火煲约两个小时,加蕃茄滚几滚即成。

      4款祛湿排毒的粥谱推荐

      1、茯苓粥

      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

      2、冬瓜粥

      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此粥根据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时间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饮时间。

      3、薏米红豆粥

      先将薏米和赤小豆先泡个几个小时,然后放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赤小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加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赤小豆粥就煮成了。有高压锅的,直接泡后煮压一会就可以。

      4、参芪粥

    ?

      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猜你喜欢:

    1. 祛湿排毒的中药有哪些

    2. 祛湿排毒中草药

    3. 排毒祛湿的中药有哪些

    4. 排毒去湿气的中药有哪些

    5. 祛湿排毒该吃什么药

    6. 排毒除湿吃什么药

    7. 祛湿排毒吃什么中药

    8. 祛湿排毒的水果有哪些

  • 芍药
    回复
    2024-02-05 11:11:31

    病情分析:你好,赤小豆
    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用,皮肤湿疹多因脾虚失运,湿毒为患,借助赤豆健脾利湿、清热利水的作用,皮肤湿疹患者食后有利于康复痊愈。
    薏苡仁
    性凉,味甘淡,有健脾、利湿、清热的作用,皮肤湿疹,湿热为患,食之颇宜。白扁豆
    性平,味甘,亦药亦食,能补脾胃、化湿热。皮肤湿疹者食用,有药疗食疗之效,有药补食补之功。
    绿豆
    性凉,味甘,有清热、祛暑、利水、解毒的作用。冬瓜性凉,味甘淡,有利水和清热作用。
    瓠子
    性寒,味甘,能清热利水湿。有医药书中说它治疮毒,皮肤湿疹也可以说是一种疮毒之病,食用瓠子清利湿热则湿疹可愈。丝瓜性凉,味甘,皮肤湿疹者宜常食之,可以起到清热、凉血、解毒的效果。西瓜
    性寒,味甘,有清热、解暑、利小便的作用,皮肤湿疹者宜食,可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山药
    性平,味甘,功在补脾胃、健脾运。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皮肤湿疹患者缘于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常吃山药健脾胃而水湿渐化。白茯苓
    性平,味甘淡,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渗湿,故皮肤湿疹者宜食。马兰头
    性凉,味辛,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作用。枸杞子
    性凉,味甘苦。枸杞头有清理血热作用,用枸杞头煮汤饮服,可见疗效。黄瓜性凉,味甘,可除热、利水、解毒。金针菜
    俗称黄花菜。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凡急性或亚急性皮肤湿疹以及合并感染者,均宜常食。
    此外,皮肤湿疹还宜食用的物品有萝卜、菊花脑、青菜、黄芽菜、豇豆、蚕豆、节瓜、玉米须、金花菜、马铃薯、黑木耳、百合、苤蓝、茭白、芋头、苋菜、蕹菜、菊芋、慈姑、藕、地瓜、绿豆芽、豆腐、胡萝卜、番茄、莼菜、番薯、菜瓜、地耳、菱、豆苗、梨、苹果、橘子、枇杷、柑、橙子、柿子、草莓、鸭肉等。,意见建议:

  • 南絮
    回复
    2024-02-05 11:11:31

    病情分析: 你好,祛湿的中药有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车前子,滑石,石韦,冬葵子等。希望对你有帮助,祝您健康。病情分析: 您好,凡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的基本都可以化湿,如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等,另外,茯苓,猪苓,泽泻,冬瓜皮可以利水渗湿

  • 景天
    回复
    2024-02-05 10:10:21

    没有“去湿气最强的中药”一说,因为去湿的中药有很多种:
    1.化湿药:常用的有藿香、佩兰、苍术、琥珀、砂仁、豆蔻、草果等。
    2.利水渗湿的药:常用的有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冬瓜皮、玉米须等。
    3.利尿通淋的药:比如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瞿麦、_蓄、地肤子、海金沙、萆_等。
    4.利湿退黄的药:比如茵陈、金钱草、虎杖、垂盆草等,适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治疗须根据辨证论治,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避免自行随意用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没有“去湿气最强的中药”一说,因为去湿的中药有很多种:
    1.化湿药:常用的有藿香、佩兰、苍术、琥珀、砂仁、豆蔻、草果等。
    2.利水渗湿的药:常用的有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冬瓜皮、玉米须等。
    3.利尿通淋的药:比如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瞿麦、_蓄、地肤子、海金沙、萆_等。
    4.利湿退黄的药:比如茵陈、金钱草、虎杖、垂盆草等,适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治疗须根据辨证论治,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并避免自行随意用药,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中药的治疗湿气有很多种方法,以下是几种最常用的中药去湿气:
    1.茯苓: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具有祛湿、利水、调节肝脾功能的作用。
    2.陈皮:陈皮有祛湿的功效,能够去除湿气,调和胃气,促进消化。
    3.菖蒲:菖蒲是一种具有理气化湿功效的中药材,可治疗湿浊气滞、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问题。
    4.草果:草果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祛湿化痰、调中化湿、行气化湿的作用。可以促进身体的排泄功能,降低湿气的积聚。
    5.甘草:甘草具有补益脾胃、调和人体气血功能的作用,可以改善湿气引起的胸闷、食欲不振、腹泻等问题。
    综上所述,中药茯苓、陈皮、菖蒲、草果、甘草等都是治疗湿气的常用药材。但是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具体的配方和使用方法。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中药治疗。

治疗湿热的药

治疗湿气重的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