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出现肩背怕冷的症状,可能是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颈背部位长期劳损,导致局部肌肉损伤引起的。
如果是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风湿类的药物,例如甲氨蝶呤等改善病情。如果是局部肌肉损伤引起的,可以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按摩治疗缓解病情。
怕冷是现代人比较常见的一个症状。现在不少人一到了冬天,就手脚冰凉,甚至钻被窝里躺半宿都暖和不过来,只能采用多穿厚衣服、每天泡脚的方法,也只能起到暂时的效果。
还有一种情况,因受风受凉后治疗不得当,以至于寒邪留滞体内,加上身体阳气不足,出现常年畏寒、怕冷、怕风,在空调环境或者冬天,经常出现感冒、肩背疼痛等症状。
我们的身体上有一个小火炉,那就是大椎穴。
大椎穴具有益气温阳的效果,无论是对于手脚冰凉,还是全身畏寒的情况,都有很好的保暖效果。
取穴大椎。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简便取穴坐位低头,颈背交接处椎骨有一处可随颈部左右摆动而转动的高突,即为第7颈椎棘突,棘突下有一凹陷即为本穴。
功效温阳行气,清热解表。
操作方法
1戴围巾法: 大椎穴在上背部,是阳气汇集的地方,也是身体最容易受寒邪侵袭的地方。当寒邪、风邪侵袭人体的时候,最容易进入身体的门户就是上背部。因此,采用围巾把大椎穴及上背部围住,既能够保证外邪不得入侵,同时又能顾护阳气,起到保暖的效果。戴围巾是最简单的取暖方法,尤其适合于老年及阳虚的人群。
2吹风机法: 当感冒初起时,很多人会首先出现后头部和上背部的酸痛不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吹风机法。选用吹风机最小的风力档,热风模式,将吹风机对准大椎穴,距离大椎穴10厘米左右,持续吹5 10分钟,直到大椎穴处皮肤微微发红,或者上背部和头部微微汗出,就可以停止了。
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够预防感冒进一步加重,同时有很好的温阳效果。当家里没有艾灸等材料时,可以采用吹风机法治疗。
3悬灸 :选用一根艾条,在一端点燃,将点燃的一端置于大椎穴皮肤上方约1厘米处施灸。施灸过程中如自觉皮肤灼热疼痛,可将艾条适当远离皮肤表面,待灼痛感缓解后继续施灸。每次灸5 10分钟。
疗 程
? 吹风机法可以每天1次或隔日1次,直至症状缓解。悬灸法每天1次或隔日1次。
注意事项
? 以上方法均适用于寒证、虚证,若是表现为口干、咽喉疼痛等热证时,不能使用以上方法。
? 采用吹风机法和悬灸法治疗后,有的人会出现咽喉发干、双眼分泌物增多、出汗过多等症状,应该是治疗过量的表现,可以适当减少治疗的时间和频次,直到症状消失。
? 艾灸期间要时刻注意观察皮肤的变化,防止烫伤。一语道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领一身之阳气,而大椎穴为“三阳、督脉之会”,也就是说,全身的阳气都在大椎穴处交汇。 刺激大椎穴就是打开全身暖气的总开关,能达到调节全身阳气的目的。
一用就灵
患者,男,43岁,全身怕冷伴关节疼痛10余年。患者年轻时在部队工作生活,长年驻扎在严寒之地,也曾多次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10余年前逐渐出现 全身怕冷,自诉从骨头里往外透着冷,穿多厚的衣物都不能缓解,伴有关节疼痛,遇寒加重。曾采用多种方法治疗,症状无缓解,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
我们在对患者进行诊治时,发现患者大椎穴处和神阙穴处皮肤的温度明显低于其他位置。因此,在针刺的基础上,我们采用 大椎穴、风门穴处温针灸和隔姜灸的方法进行治疗。
治疗第1次后患者自诉觉得比以前更冷,后背部瘙痒,但大椎穴处的皮肤温度较以前略有升高。我们考虑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是艾灸后寒邪和阳气正邪交争的表现,嘱患者不要着急,继续治疗。
在以后的治疗中,我们延长了每次艾灸治疗的时间,每次艾灸40分钟,同时加大了艾灸量,每次艾灸4壮。
治疗2周后,患者怕冷的症状逐渐缓解,关节疼痛的程度也逐渐减轻。后经过3个月的治疗,症状逐渐消失。此患者由于年轻时深处严寒之地,调摄失当,以至于寒邪侵袭于内。寒为阴邪,阴寒偏盛,阳气不仅不足以祛除寒邪,反为阴寒所侮,所以阳气受损,失去温煦的功能,因此,全身出现明显的怕冷症状。
艾灸大椎穴具有很好的温煦阳气的效果。此患者因阴寒内生,阳气不足,艾灸治疗后阳气被鼓舞,正邪交争,治疗早期反而出现畏寒症状加重。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阳气日益充盛,驱寒邪外出,因此怕冷、关节疼痛等症状逐渐缓解。此外,该患者在治疗初期汗出较多,到了后期汗出逐渐减少,直至不再汗出,这是阳虚患者艾灸后比较常见的反应。
在艾灸过程中应细细体会症状的变化,根据症状随时调整艾灸的治疗时间及灸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