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肺寒会引起哪些症状

时间: 阅读:14415
肺寒会引起哪些症状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5-03 08:55:35

出现肺寒的情况后,可能会引起身体异常怕冷、发高烧、手脚肿胀、咳痰、咽喉发痒、胸口疼痛、呼吸急促、前胸发闷等症状。

为了避免身体怕冷等症状出现严重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肺部CT等检查。不可以吃西瓜、梨子、茄子等偏寒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胃寒的疾病。

最新回答共有2条回答

  • 芍药
    回复
    2024-02-12 03:03:22

      肺寒——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
      肺热——咳嗽咳痰不爽,痰黄或稠粘,喉燥咽痛
      干咳无痰,分为两种。一种是风燥伤肺,一种是肺阴亏虚。
      风燥伤肺——喉痒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咳痰不爽,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常伴鼻塞,头痛,微恶寒,身热
      肺阴亏虚——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常伴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夜寐盗汗。
      肺寒证的治疗方法:温肺散寒。肺寒本属阳虚,阳虚生外寒,故多用辛温解表之剂温肺散寒,常用细辛、桂枝、麻黄、干姜、葱白之类。
      肺寒汤
      药物组成
      款冬花2两,紫菀(去土)2两,甘草(炙)2两,桂(去粗皮)2两,麻黄(去节)2两,干姜(炮)2两,五味子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炒)2两,半夏(汤煮软,焙干)2两,细辛(去苗叶)1两。

      肺寒肺热大多属于实症。肺寒又可分为:风寒束肺、寒邪客肺;肺热也可分为:风热犯肺、热邪壅肺和燥邪犯肺。具体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和证候鉴别如下:
      (一) 风寒束肺
      [临床表现]本证以咳嗽,痰稀白为主证,兼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证症状。
      [证候分析]风寒袭表,内舍犯肺为本证病因。风寒束肺,津液遇寒既而为痰,气道受阻,使肺失宣降,故咳嗽痰稀白;风寒束表,故兼风寒表证。
      [证候鉴别]风寒束肺与风寒表证,两者病因相同,均由外感风寒邪气引起,但病理变化不尽相同,故临床表现症状有别。
      风寒束肺:邪由表而入,病变重点在肺,故以咳嗽为主症,兼有轻微表证。
      风寒表证,邪气在表为主,故以风寒表实为重点,以恶寒发热为主,兼有轻微或不兼风寒犯肺症状。
      (二) 寒邪客肺
      [临床表现]呼吸系主症为咳喘,痰稀白,伴见实寒象,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迟缓。
      [证候分析]本证多以突然发作咳喘气急,且寒象明显为要点。
      寒邪客肺,阳气郁遏,气逆则咳喘;失于温煦则形寒;寒凝气血阻滞,则舌淡苔白,脉迟而缓。
      [证候鉴别]寒邪客肺与风寒束肺。
      寒邪客肺与风寒束肺共症,咳痰稀白。
      不同点:寒邪客肺其症状较重,咳兼喘,伴实寒象;风寒束肺其症较轻,兼风寒表证。此外,前者病程长,后者病程短。
      寒邪客肺与饮停于肺证鉴别:
      共症,咳嗽,痰稀白。
      不同点:寒邪客肺,痰少;病史呈急性发作;性质属实证。钦停于肺,痰多呈泡沫稀水样;呈慢性反复发作病史;性质属本虚标实证。
      (三) 风热犯肺
      [临床表现]以肺热咳嗽,痰黄稠和风热表证为要点。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黄稠浊涕,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风热外袭,肺卫受病。风热灼伤,痰质稠黄,使肺失清肃,宣降失常,故为咳喘、鼻塞浊涕;邪犯肺卫,阳气郁遏,故见表热证;热盛津伤,则口干咽痛。
      (四) 热邪壅肺
      [临床表现]以咳喘里实热症状为主。咳喘气粗,痰稠黄,热象为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不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甚则鼻翼煽动,衄血咯血,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即肺痈病。
      [证候分析]湿热邪气入于口鼻,或风寒、风热入里化热,热邪灼伤肺金,炼液为痰。痰热交阻、肺失清肃,宣降失常,故有咳喘息粗,甚至鼻翼扇动危候;里热蒸腾,津亏不足,心神不宁,故有明显壮热、口渴便结、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里实热象;热伤血络则咯、衄血;痰热壅滞,气血不畅,又可化腐为肺痈病证。
      [证候鉴别]热邪壅肺与风热犯肺证。
      共同点:两证均有肺热症状,邪气皆为外感。
      不同点:前者主里实热证,病程较长,病情铰重;后者为表里同病,病位虽在肺系但伴见风热表证,病程短,病情轻线。
      (五) 燥邪犯肺
      [临床表现]以肺系症状干燥少津为要点。干咳无痰或少痰,痰粘不易咯出,甚咯血;唇、舌、口、咽、鼻等官窍干燥。
      每可兼寒热表证,但因有倔寒、倔热不同,所以有温燥、凉燥之分:
      温燥:表证偏风热,津亏较重,甚化热伤络,胸痛咯血,舌红苔黄,脉细数。
      凉燥:表证偏风寒,津亏铰轻,舌红苔薄白,脉浮数。
      [证候分析]外感燥热之邪,或风温化燥,烧伤肺津,清肃失令,故见干咳,痰少而粘稠难咯。燥盛则干,濡润不足,故诸症干涩。凉燥偏寒,温燥偏热,故又有偏寒、偏热之不同表证,其伤津亦有轻重区别。
      [证候鉴别]燥邪犯肺与邪热壅肺证。
      共同点:二者均有津亏不足症。
      不同点,前者多发秋季,主症以干咳少痰粘搁及官窍干燥为特点,兼有寒热表证;后者多发于冬春两季,主症高热咳喘,痰黄稠,兼证以里热津伤,甚动血、化腐为主。
      此外,中医对肺病证候还有:肺气虚、肺阴虚和痰湿阻肺等之分,因问题中未问,这里省略。

乏力冒虚汗怎么处理

肺火大怎么引起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