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肝肾虚会引起高血压吗

时间: 阅读:5690
肝肾虚会引起高血压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5-04 00:55:43

肝肾虚有可能会引起高血压的症状。肝肾阴虚会导致出现肝阳上亢的症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而且会伴有四肢乏力和头晕头痛、面色泛红等症状。

肝肾虚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口服滋肝补肾的药物来做调理,也可以配合平肝潜阳的药物来改善。对于血压升高比较严重的,还需要配合降压的药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12 06:06:31

    肾虚不会导致心跳加快。您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多数是因为心情紧张,睡眠不足引起,不必担心。建议你增加血量,按摩肾经络和心脏经络,晚上11前睡觉
    白天不能太操劳,不烦恼不忧郁。

    我建议你用指压(按摩)和敲打按压等方法来增加血量,即:按摩肾经络和心脏经络每晚饭后1小时,按摩背部腰椎,靠近肾脏的部位
    用指压,用手掌搓揉到发热。10分钟。
    再敲打按压手内侧到肩的部位
    这是心包经络,10分钟。

    一个月后你会感觉到自己的不舒服减少了
    睡眠够了,血量增加,肾脏充满的鲜血
    像满电的电池一样,你的活力也跟上了。
    心脏的问题也会随之消失。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12 06:06:31

    中医学虽然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但文献中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和防治方法早有记载,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主要证候、病程的转归及并发症,目前比较一致认为,应属中医学的“头痛”“眩晕”“中风”的范畴。而头痛、头胀、心悸、失眠、眩晕、胸痛、颈强、肢麻、舌强、腰痛、半身麻木、口眼歪斜和半身不遂等症状,都可以是高血压病的表现。每一种症状都有不同的病因、病机,而不同的症状可以由相同的病因和病机引起,这是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不同点。中医学认为,本病可由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等因素所引起。因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形成了下虚上盛的病理现象,故见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症。而肾阴亏损,不能滋养于心,心亦受累,故见心悸、健忘、不寐等症。病久不愈,阴损及阳,则往往导致肾阳不足,兼见畏寒,肢冷,阳痿,夜尿增多等阳虚证候;亦可阴损于前,阳亏于后,最后形成了阴阳两虚之证。阳胜又可化风化火,肝风入络则见四肢麻木,甚至口眼歪斜;肝火上冲,可见面红目赤,善怒。风火相煽,灼津成痰,若肝阳暴亢,则阳亢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扰乱心神,蒙蔽清窍,发生中风昏厥。此外,奇经的冲任二脉,冲脉主血海,任脉主一身之阴,与肝肾也有密切关系,也能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肾阳亦衰,成为阴阳两虚,兼有虚阳上扰之证。

  • 半夏
    回复
    2024-02-12 06:06:31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症, 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头胀、耳鸣、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烦闷易怒、乏力、心悸、水肿等, 甚则可致神志改变。


      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痰饮”、“水肿”、“眩晕”、“头痛”、“耳鸣”、“心悸”、“胸痹”、“中风”等病范畴。其病因错综复杂, 多因饮食劳倦、内伤情志、素体肥胖或遗传等因素导致五脏阴阳失调, 痰浊内生、水饮内停、日久成瘀、痰瘀互结而发为本病。《素问?举痛论》有:“百病皆生於气也”的描述。《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素问?五藏生成篇》中亦有:“多食咸, 则脉凝泣而变色…”的描述。而《素问?至真要大论》则直接指出了与五脏有关疾病的病机:“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 皆属于肾; …诸气月贲郁, 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瘛, 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从这些古训中我们不难看出高血压与五脏关系之密切。为了使祖国医学的精华能够传承并不断地发展, 笔者就五脏所致高血压之机理浅谈一二, 还望明哲指正。

       一、肝与高血压

      肝藏血, 主疏泄, 在五行属木。主升, 主动, 正常情况下调节着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 使气血和调, 经络通利, 脏腑组织器官活动也就正常和调。若长期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 气逆于上, 血随气升, 充塞清窍则头昏目胀, 眩晕而痛,面红耳赤, 心烦易怒; 即《素问?调经论》所说的:“血有余则怒”。病程日久则化火伤阴, 阴不制阳,肝阳独亢于上, 升腾无制则化风而发为高血压。主要表现: 眩晕欲仆, 头摇而痛, 项强肢颤, 语言謇涩, 手足麻木, 步履不正, 甚则昏不知人, 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 舌强不语, 病属难治。

       二、肾与高血压

      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藏精主水,肾精衰退、肾阴阳失调引起的高血压病,特点是多虚多瘀,以虚为主,夹杂痰瘀,病程缠绵,且渐进发展,病情较重,易衍生许多变证。包括肾阴虚、肾阳虚及肾阴阳两虚。肾阴虚除表现阴液不足的症状外,还可因水亏不能涵木,水亏不能上济心火而出现肝肾、心肾同病的证候。肾阳虚损最易波及心脾,心阳不振,脾阳势微,三焦气化失职,水液代谢失常,可出现水气上凌心肺,水湿泛滥的心悸、喘促、水肿等症,多见于高血压病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阳虚津血失于温运,易酿生痰浊、瘀血而成虚中夹实之证。肾阴阳两虚无明显的寒热表现,多为全身虚弱、肾气虚衰的病证表现。

       三、心与高血压

      心者君主之官, 生之本, 主血脉, 主神志, 在五行属火。心气充沛则心功能正常,血脉畅通, 脏腑内外, 四肢百骸, 经络可得以濡养,心体得荣, 心神乃安, 精神充沛, 人体无疾。若长期劳累或素体肥胖或情志过激, 劳伤心神导致心血不足, 心体失养, 心阳不振致心血运行迟缓, 脉道不利, 久之成瘀, 继而形成高血压。瘀阻于头则清阳不升, 脑失所养, 表现为: 头痛头眩, 甚则令人薄厥; 瘀处于脉则四肢麻木, 关节不利; 瘀处于心则心中悸动, 惊惕不安, 失眠健忘, 甚则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 瘀久化火伤阴, 阴虚风动则狂躁, 谵语, 病情多急骤, 危及生命。

       四、脾与高血压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统血。脾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才能得以消化吸收, 气血才能不断的得到补充, 经络, 四肢百骸, 五脏六腑可得以濡养, 同时脾运健旺则水液运化正常, 不致引起痰、饮、水湿等产物而导致疾病。若平素肥胖, 或嗜食肥甘厚味, 或劳倦内伤损伤脾胃, 使脾失健运, 消化吸收功能失常, 气血生化乏源。气虚不能摄血, 血不循常道而溢於脉外而形成瘀血。同时脾失健运, 水液代谢失司, 水湿内停, 或生痰成饮, 或外溢肌腠而为水肿引起高血压。主要表现为: 头晕目眩, 头重如蒙, 胀闷疼痛, 伴胸闷,纳呆, 四肢困重, 乏力等, 即《丹溪心法?头眩》所说的“无痰不作眩”。往往病程缠绵, 经久不愈。

       五、肺与高血压

      肺主气, 司呼吸, 朝百脉, 主治节, 为水之上源。肺功能正常则气机升降及呼吸运动正常, 并通过宣发及肃降功能使气血、津液布散全身以濡养组织器官, 同时司水道之开阖, 使水液代谢正常运行而不致发病。若劳累或感寒冒雨使肺气虚损则肺失宣肃, 呼吸机能减退, 气体交换不足而呼吸急促; 水液代谢功能失常, 则水聚成痰成饮, 甚至产生水肿而发为高血压。主要表现为: 头晕目眩, 胸闷脘胀, 气急咳喘, 颜面虚浮, 小便不利等, 病情变化迅速, 宜早期诊治。


    格美中医在线诊疗,您身边贴心的老中医!

  • 半夏
    回复
    2024-02-12 05:05:21

    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中有肝阳上亢证,首先所谓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一般指的是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总是上下波动,有时候由于肝肾阴虚,水火不含,肾阴不能滋养肝木或肝阴不足、阴不养阳,导致气火上烧造成的病症,临床上大部分都会表现为血压升高,同时还会出现面红耳赤,有时候还会出现头胀头痛,急躁易怒等;我们对于这种情况称之为肝阳上亢。而这种高血压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一般分布在肝区,所有称之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1、头晕耳鸣

    2、头胀痛

    3、情绪失常

    4、失眠

    5、心悸

    6、头重脚轻

    7、腰膝酸软

    8、眼花

    9、口苦舌红

    治疗上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以平肝潜阳、补益肝肾为法

    1、中药方剂: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建瓴汤、龙胆泻肝汤、大柴胡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

    2、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清肝降压胶囊、松龄血脉康等。

    西医治疗多根据实时动态血压监测,表象症状来用药,控制好血压,通常会选择普利类、沙坦类及地平类都可以,地平类没有利尿作用,一种不行就2种联合。

    降压用药,不管是中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是以降压为目的,而日常生活上的注意是最好的辅助降压的工作,盐低、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酒,避免劳累、熬夜、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适度食疗,对于血压的控制会有很好的帮助。

肝肾虚会引起背疼吗

肝肾阴虚会引起什么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