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出现气虚、乏力的症状,如果是气虚血亏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气血的药物缓解症状,例如补中益气丸等。如果是脾胃虚弱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等药物改善症状。
在积极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合理,也利于病情的缓解。
从中医角度来讲,虚性体质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4种,先分辨出自己属于哪一种,才能选对适合的食补方式。
一、气虚体质
特征: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容易出汗或感冒,头昏没有精神,脉象细弱无力。
调养:黄耆、西洋参、茯苓、党参等。
1.参苓粥
材料:人参1钱半或党参4钱、茯苓3钱、生姜1钱、粳米2两(2人份)。
做法:人参或党参、茯苓以5碗水煎取药汁2碗(重复2次),将药汁与粳米生姜同煮。
作用:健脾补气为主,宜于体弱易倦乏力及食欲差者。 注意:高血压的人不宜用人参。
2.四神粥
材料:莲子5钱、芡实4钱、薏仁1两、新鲜山药1两半、茯苓4钱(2人份)。
做法:莲子、芡实、薏仁水洗净后浸泡两小时,茯苓捣碎磨成细粉状,莲子、芡实、薏仁可先以电锅炖煮熟软,加入切小块之新鲜山药及茯苓粉末,边煮边搅拌,待山药熟。
作用:强健脾胃,促进食欲及增强免疫力,可当成正餐主食。
二、血虚体质
特征:通常见于血液不足,身体机能减弱,容易头晕眼花,皮肤干燥,指甲、面色苍白,手足麻木或抽筋,唇色淡,也因血虚常致同时气虚,出现疲倦情况。这种体质最常见于年轻女性,甚至,一般体质的女性月经结束后,在此时也可以用下面的当归补血粥滋补身体。
调养:补血药、当归、枸杞子、红枣等。
1.当归补血粥
材料:当归2钱、黄耆1两、糙米2两(2人份)。
做法:当归、黄耆先以六碗水煎取药汁(重复2次,每次煎得3碗)将药汁与洗净糙米置入电锅中共煮。
作用:益气补血,尤其适合于经期后、产后或大出血后之调养。
注意:有急性发炎、感冒、咽痛时,不宜食用。
三、阳虚体质
特征:有气虚情况加上怕冷的症状,较易畏寒,常出现手脚冰冷,尤其气温低时,甚至出现指甲、手指发紫情况。
调养:杜仲、肉苁蓉、韭菜、羊肉、羊奶等。
1.莲龙糯米粥
材料:莲子、龙眼肉、芡实各四钱、糯米1两(2人份)。
做法:莲子、芡实、糯米洗净浸泡2小时加入龙眼肉炖煮。
作用:温养阳气,健强脾胃。
注意:有急性发炎、感冒、咽痛时,不宜食用。
2.肉苁蓉羊肉粥
材料:肉苁蓉4钱、羊肉1两、生姜3钱、粳米1两半、米酒少许(2人份)。
做法:肉苁蓉以3碗水重复煎取汁液,羊肉切丝以滚水川烫去血水,粳米煮成粥后加入药汁、羊肉丝、生姜及米酒少许,再沸即可,或可直接一起放入电锅炖煮。
作用:温补肾阳,对于手足冰冷畏寒的人较适宜,但一般体质者宜于冬日食用。
注意:有急性发炎、感冒、咽痛时,不宜食用。
四、阴虚体质
特征:主要指津液的不足,血虚其实也是阴虚的一种,不过阴虚常伴有一些热象,如口干舌燥,身体有潮热或面部潮红,最常见于接近更年期的女性。
调养:黑木耳、白木耳、百合、何首乌、芝麻、枸杞。
1.首乌芝麻粥
材料:何首乌5钱、薏仁1两、黑芝麻3钱、红枣1钱半(2人份)。
做法:以薏仁为主的无米粥,薏仁先洗净浸泡2小时,何首乌先煎取药汁或以布包后,加入薏仁与剖开的红枣同煮,煮软后,洒入黑芝麻,滚沸即可。
作用:乌发养颜及去斑(喜甜食可加冰糖)。
1 气虚乏力的原因
气虚乏力,主要考虑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气虚无力主要为气虚的一种症状,而气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就现代医学的解释来说,气虚从发病原因、症状和脉象来对照现代医学,气虚同现代医学概念“亚健康”极为相似,生活中建议气虚者尽快找到原因对症治疗。
2 气虚浑身没劲怎么调理如下所示:
对于气虚浑身没劲的人群来说,应该及时进行补气治疗,其中气有温煦、推动、固摄、防御以及气化的功能,因此当人体气推动能力不佳,那么就会出现气虚乏力的症状,此时可通过运动锻炼、饮水调节以及中医治疗等方面进行调节身体。
运动上,气虚者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体质,具有较好的养气作用;饮食上气虚者应该多吃补气的食材以及中药材,常见的参、茯苓、白术、甘草等;最后就是中医治疗上,可以通过针刺关元穴、足三里穴调理;也可通过艾灸进行调理。
3 气虚与阳虚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气虚和阳虚可以通过临床表现上来鉴别分析,其中气虚主要是指体内元气不足,气的推动,固摄,防御和气化功能的减退,造成脏腑组织功能的减退,形成的虚弱证候。而阳虚主要是指机体内阳气亏损,机体的温养、推动,蒸腾和气化功能的减弱而造成的虚寒证候。
其次就是阴虚临床上主要以气短语音低,少气懒言,身体乏力,肢体怠倦为主要临床表现。而阳虚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喜喝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薄,面色苍白为主要临床表现。
联系气虚和阳虚还是多的情况下是伴随的,因为阳虚主要会有体虚怕冷的情况,气虚也会出现一个力气不足没有力气的典型表现。“阳虚则外寒”。人体阳气衰微,气血不足,卫阳不固。
4 气虚可以拔罐吗可以,但不宜频繁进行。
拔罐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调理方法,主要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对于体表有湿的人能起到一定的去除作用,对于气虚的人来说,适当进行拔罐可以缓解症状,但需要注意次数不宜过多。
这主要是因为气血的运行是由气主导的,而气虚的人正气虚弱,运行无力,其血液运行就会迟缓导致血淤,拔罐次数过于频繁,会导致人体气更虚,继而血更淤,从而加重人体气虚症状。
1、香菇补气香菇是“四大山珍”之一,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荤”的美称。对于气血亏虚、经常乏力的人有调理作用。《本草纲目》认为:“蘑菇可以益胃肠,化痰理气。”
2、小米补气小米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常作为妇女产后的滋补食品。研究表明,小米中的维生素B1、无机盐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小米粥熬好以后放置一会儿,粥的最上层会凝聚一层膜状物,这就是“粥油”,它有保护胃黏膜、防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
3、山药补气人称“神仙之食”。《本草纲目》里说:“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能补肺、脾、肾,适合各种体质的人。它不热不燥,性味平和,食用后,不用担心腹胀、便秘等困扰。
4、土豆补气因为对人体有诸多益处,土豆又被称为“地下水果”。土豆补益胃气的功能突出,此外还具有益气解毒、润肠通便、减肥降脂、活血消肿、益气强身、美容和抗衰老等功效。土豆含有丰富的钾、钙、铁、镁等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土豆食品风靡世界,这和它自身丰富的营养价值不无关系。
5、板栗补气板栗性味甘温,有健脾益气、补肾强筋、抗衰老等功效。板栗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降低高血压、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板栗中钙含量很高,是优良的补钙食品,对防治骨质疏松有良效。
人体出现气虚的主要原因如下:
1、身体素质较差:若患者在出生后正气不足或后天调养不当,长此以往可以使气血无法得到维护,进而容易引起气虚;
2、久病:患者长期处于疾病状态,使得病邪耗伤人体正气、气血,进而引起气血虚弱;
3、生活方式较差:如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进食不规律,使得患者脾胃功能较差,造成水谷精微无法通过脾胃运化,形成人体气血,引发气虚的现象;
4、劳累:如果患者身体过于劳累、休息较差,则会耗伤人体气血,进而引起气虚。
气虚体质的调理方法有哪些?气虚体质可通过药物和非药物疗法调理,如:
1、药物疗法:气虚患者表现为神疲乏力、动则气喘、动则汗出、活力不足等,可选择黄芪、党参、太子参等单味药泡水饮,还可选择四君子汤等中成药,均可取得良好的补气作用。四君子汤组方成分中包括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既可补气又可健脾,又有利于气的生成;
2、非药物疗法:比如艾灸、针刺等,艾灸关元、气海或针刺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对于气虚患者具有良好的补气作用。同时还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静坐、意拳站桩功等养气功,对于养气有一定效果。气虚患者还可采取食疗方法,适当增加摄入补气、有营养的食物,比如各种肉类、大枣等。
气虚体质可以通过药物和非药物疗法进行调理,如药物治疗,气虚者会出现神疲乏力、动则气喘、动则汗出、活力不足等症状,可以选择单味药泡水饮用,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等,也可以选择四君子汤等中成药。艾灸、针灸等非药物疗法,艾灸关元、气海或针刺足三里、关元、气海等,对气虚患者有很好的补气作用。可以适当的做一些运动,比如静坐、意拳站桩功等养气功,这样可以起到一定的养气效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