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上火会引起鼻子痛吗

时间: 阅读:10116
上火会引起鼻子痛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5-03 07:00:53

上火可能会出现鼻子痛的现象。患有上火的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鼻腔黏膜干燥,就会出现疼痛的现象。

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牛黄解毒丸等药物缓解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需要使用温热的毛巾热敷鼻子部位,有利于病情的改善。也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部位缓解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2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12 11:11:11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身体水分缺少,很容易上火,鼻子里面疼很可能就是由于上火所引起的,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鼻子痛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鼻子痛的原因
      1 气虚鼻窍失养证

      主证:鼻内干燥感、疼痛感、灼热感、鼻涕带血、鼻粘膜色淡少津,鼻中隔前方干燥、糜烂、结痂。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纳差、舌质淡、脉弱无力。

      2、燥邪伤鼻症

      主证:鼻内干燥、灼热、异物感,有时鼻涕带血。鼻粘膜干燥,下鼻甲前端常有少许结痂,鼻中隔前下方干红,或有咽痒干咳,口干欲饮。舌质偏红少苔,脉细略数。

      3、阴虚鼻窍失濡证

      主证:鼻内干燥、刺痒。灼热感,时有少量衄血,鼻粘膜干燥,鼻中隔干红,有少许结痂,口燥咽干,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4、脾胃郁热证

      主证:鼻内干燥、疼痛、鼻息气热。多见鼻衄、鼻粘膜干红,鼻中隔前下方有少量结痂、糜烂,咽干欲饮、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

      中医认为鼻为肺之外窍,肺开窍于鼻,肺气充沛则呼吸通利,鼻炎、鼻窦炎其病源在?肺?,由于邪热伏肺,肺热不出或风寒犯肺,导致?水湿?停滞鼻窍,造成鼻甲水肿、通气不畅、鼻腔干燥或鼻涕不断、喷嚏连连等症。鼻炎、干燥性鼻炎、鼻窦炎是肺病的表现病症,一味的局部治疗形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容易复发且久治难愈。?宣肺通窍法?二十三味中药以其独特配方,加减配伍,针对病机病理辨证论治,从根本上治疗鼻炎鼻窦炎,综合调理脏腑经络,宣扬肺气,益气健脾,化瘀通窍,有效排除毒素及病菌,全面恢复肺脏功能,同时达到鼻腔通气,过滤,分泌的生理特性,提高人体自然免疫力,防止鼻炎、鼻窦炎复发,达到长治久安的效果。

      "宣肺",肺脏若风热外袭,热滞于肺。肺失宣降,邪壅鼻窍,可出现鼻炎或鼻窦炎等病变。如鼻塞、疼痛、流涕、头疼、记忆力减退,失眠等症状。故宣扬肺气,疏风清热,是治疗的根本"通窍"由于伤风鼻塞,湿,热,瘀等邪气闭阻清窍,反复发作,久蕴不去,鼻失宣通,气息不畅,故化瘀通窍,清热散邪,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要根据病理病机科学治疗,鼻炎、鼻窦炎分类很多而且病理复杂,鼻炎分急性、慢性、干燥性、萎缩性、过敏性(变态反应型)、单纯性、肥厚性、干酪性,鼻窦炎又分上颌窦炎额窦炎蝶窦炎和筛窦炎,所以千篇一律的治疗达不到良好效果。如肥厚性鼻炎与萎缩性鼻炎,病理相反,所用药的药理也相反,所以针对病理不同用药,才是有效的治疗顽疾的关键。中医辨证论治,鼻病的病因不同,病程阶段不同,体质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辨证论治就是把收集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归纳出疾病的病因、病伍、病邪深浅、正气虚实、宣肺通窍法结合药物病灶介入治疗鼻炎鼻窦炎,标本兼治,中医治?本?,西医治?症?,合理运用中西医特长,针对病理病机科学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
      鼻子痛怎么办
      1、多饮水,饮食清淡,通大便。症状较重者宜卧床休息。

      2、血管收缩剂滴鼻,可使粘膜消肿而减轻鼻塞,改善引流,如1%小儿用0.5%、麻黄素生理盐水。

      3、针刺迎香、鼻通穴,或作前述穴位按摩,可减轻鼻塞。此外,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法:紧压一侧鼻翼,轻轻擤出对侧鼻腔的鼻涕;或将鼻涕吸入咽部再吐出。

      4、洗鼻法就是用4.5克的无碘盐与500ml的温水进行混合后灌入洗鼻壶中冲洗鼻腔。

      5、每天做鼻部摩擦或按摩鼻穴:用拇指沿鼻梁上下摩擦鼻翼数次,用食指旋转按摩迎香穴数次,加强鼻部血液流通;气候干燥时,可滴用复方薄荷油等。

      6、可以使用中药药贴等外用穴位贴敷贴剂。

上火会导致眼睛充血吗

上火会引起大便有血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