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可能是因为过度劳累引起,也有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导致,还有可能是因为饮食不洁造成。
引起脾胃虚热的原因比较多,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头晕、大便溏腻、面色苍白等症状。胃虚弱的患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可以暴饮暴食,也不可以过度劳累。
中医脾虚具体分为脾气虚,脾虚气陷,脾阳虚,脾不统血四个证候。
1.脾气虚,表现为纳少腹胀,少气懒言,倦怠乏力,便溏,面色萎黄等,可用参苓白术散。
2.脾虚气陷,表现为眩晕,久泻,脘腹坠胀,便意频数,肛门重坠,脱肛,子宫下垂等,可用补中益气汤。
3.脾阳虚,表现为腹痛隐隐,喜温喜按,得温痛减,泛吐清水,畏寒肢冷,大便清稀等,可用黄芪建中汤。
4.脾不统血,表现为各种出血,如呕血,便血尿血等,可用归脾丸。
提醒注意: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不可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脾虚可能是因为饮食因素、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原因等原因引起的。
脾虚的原因:
1.饮食因素:饮食不节制、不规律会影响脾脏,从而导致脾虚。同时吃过冷的东西会损伤到脾阳,使得中焦阳气温煦功能减弱,从而导致阳虚。
2.生活方式:经常超负荷工作使自己过度劳累疲倦,会不断损耗体内的气血,进一步导致脾虚。
3.精神因素:长期思虑过多、精神抑郁,会影响食欲。使脾脏得不到充足的水谷精微的养护,而导致脾虚。
4.生理原因:
(1)先天因素:部分患者会出现先天体弱或肾虚。
(2)年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会不断下降,导致气血不足,导致脾虚。
5.疾病原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泻久痢,会使脾气不断损伤,清阳下陷,出现脾虚。也可能是久病之后,邪气一直在损耗正气,导致正气虚弱,从而使整个机体虚弱,故而脾虚。
6.其他原因:孕妇孕产过多或者产后失于调整护理,导致清阳下陷,极易造成脾虚气陷。
脾虚的注意事项:
1.作息要规律,多注意休息。饮食要健康,避免暴饮暴食等现象的出现。
2.要特别注意腹部的保暖。
3.要加强营养,避免过多食用寒凉的食物。多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
4.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避免忧思过度。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