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肾阳虚引起的耳鸣怎么治疗

时间: 阅读:1169
肾阳虚引起的耳鸣怎么治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5-03 17:33:39

肾阳虚引起的耳鸣,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右归丸等药物缓解病情。如果耳鸣的症状比较严重,多数是神经受到损伤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谷维素、维生素片等药物改善病情。

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不良的症状,患者一定要及时的接受治疗,避免病情持续发展。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2-12 17:17:17

    脾肾阳虚症是由于素体阳气虚,或年老体弱,阳气不足,或脾阳虚日久,波及肾阳,导致脾、肾阳气均不足的病症。主要表现有:怕冷,腹泻,面色恍白,精神倦怠,腰膝酸软,记忆力下降。治疗方法有:服用附子理中丸加减
    肝肾阴虚目花、目干、易疲劳、肢麻、胁隐痛等证;腰膝酸痛、遗精、耳鸣、不孕等证。
    所以你应该是肝肾阴虚引起的耳鸣,阴虚火旺,应该服用滋阴降火,滋补肾阴的药物,到正规的医院正规检查治疗,更多疑问在线咨询或留言。

  • 泠青沼
    回复
    2024-02-12 17:17:17

    ? ? ? ? ?肾虚引起的耳鸣都有哪些类型?怎样才能缓解?

    肾虚引起的耳鸣持续时间通常比较长久,一旦脑髓出现空虚,想要重新填满,则需要很长时间。

    此类型的耳鸣特点是声音音调不是很高,通常音调比较低,但是一直都会持续,一直到患者入睡以后才算听不到声音。

    肾虚引起耳鸣的原理是因为肾虚,特别是肾阴虚不足的时候容易引起脑髓空虚,中医讲脑为髓海,里面填充着脑髓,只有脑髓充实的时候,人的五官七窍才能够保证正常的运作。

    如果肾髓空虚,就像山洞里面的空间,在里面说话会听到明显的回响,耳鸣产生的机理在中医中就是如此,所以肾虚引起的耳鸣需要填充脑髓,使脑髓能够充实,才能够解决耳鸣的问题。

    肾虚的患者需要节制性生活,同时建议饮食方面多吃一些补肾益气的食物,可以到正规医院检查,明确情况之后选择一些补肾固本的药物调理。

    肾虚耳鸣除了耳鸣的症状以外,还会伴有四肢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夜间睡眠质量不高等情况。明确是肾阳虚还是肾阴虚,进一步选择六味地黄丸或者是金匮肾气丸口服治疗。

    耳鸣是由于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神经失用所出现,所以说可以口服甲钴胺片、银杏叶片等治疗。除了上述治疗以外,肾虚耳鸣建议避免剧烈活动、注意休息、保持舒畅乐观的情绪,避免精神紧张、烦躁不安等。同时清淡饮食,避免吸烟饮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睡眠,提高身体免疫力。

    肾虚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是因为身体内的阴阳不调和导致的,因为气血运行不通畅,所以会导致身体的许多症状,肾虚型耳鸣是症状的一种,一般情况下,耳鸣是因为肾阴虚导致的。

    治疗肾虚导致的耳鸣一般可选用中医的中成药,如服用六味地黄,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如果擅自服用,超过剂量会对身体尤其是肾脏造成很大的损害。除了使用药物治疗之外,耳鸣还可以使用食疗保健的方法来治疗,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肾益气作用的食物,比如黑豆、黑米、牡蛎、山药、大葱、韭菜等。

    食疗保健的方法见效比较慢,需要长期使用,但是对身体一般没有副作用,十分的安全。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正规的用药治疗以及食疗保健辅助治疗之外,患者还需要多运动,积极适量的有氧运动对身体有着很大的好处,比如慢跑、竞走、太极拳、瑜伽等,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一种运动方式。

  • 紫苏
    回复
    2024-02-12 17:17:17

    部分耳鸣与肾虚没有关系,也有部分耳鸣与肾虚有一定关系,下面具体进行分析:
    一、耳鸣与肾虚没有关系:如果耳鸣是由于中耳炎等炎症所引起,这是耳鸣,与肾虚没有关系,它与炎症有关系。这时的治疗是给予抗炎治疗,如果炎症消除,则耳鸣的症状自然缓解。
    二、耳鸣与肾虚有关系:部分耳鸣是由于肾精亏虚所引起,发病原因是患者肾精亏虚则耳窍失养,或出现耳鸣的症状。这时的治疗是给予补肾经治疗为主,可以应用金锁固精丸等进行加减治疗。
    如果患者有耳鸣应积极查找病因,一部分是肾虚所引起,另一部分是其他原因所引起,应给予相应的治疗,这样治疗耳鸣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木槿
    回复
    2024-02-12 16:16:07

    肾虚耳鸣是肾虚的一种常见症状,患有肾虚耳鸣的患者在听觉上受到局限的同时也会忍受精神上的打击,会表现出记忆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力不足,工作效率降低,情绪不佳情绪常难以自控,头晕,易怒,烦躁,焦虑,抑郁,缺乏自信心等症状,而会引起肾虚耳鸣的分别有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肾虚水泛型、肾精不足型这四大类肾虚。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不同因素引起的耳鸣以及相关防治方法。

    ?

      肾虚耳鸣分四种情况

      1、肾阳虚耳鸣

      此种症见耳鸣日久不止,逐渐加重,伴有畏寒肢冷,腰膝萎软冷痛,遗精阳痿,妇女白带多而清稀,夜尿频多而清长,倦苔乏力,面色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症状。

      治疗方法:宜温补肾阳,可选用左归丸,每日服3次,每次1丸。也可以选用肾气丸。

      2、肾阴虚耳鸣

      此种症见耳鸣如流水声,声低而微,病程往往较长,伴有头目眩晕,失眠遗精,口咽发干,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痛,舌红苔薄,脉细数等症状

      治疗方法:宜滋阴补肾,可选用杞菊地黄丸,每日服3次,每次1丸。也可以选用六味地黄丸。

      3、肾虚水泛耳鸣

      此种症见耳鸣耳鸣日久不止,逐渐加重,伴有腰膝酸软,身体浮肿,小便短少,畏冷肢冷,腹部胀满,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症状。

      治疗方法:宜补肾阳,行寒水,可选用真武汤加减方。

      4、肾精不足耳鸣

      此种症见耳鸣日久不止,逐渐加重,甚至会出现耳聋,伴有发脱齿松,健忘恍惚,神情呆滞,两足痿软,动作迟缓,智力低下,性欲减退,舌淡,脉弱等症状。

      治疗方法:宜补肾填精,可以选用左归丸加减方。

    ?

      肾虚的调理方法

      1、科学合理饮食

      肾脏被称为人体的“清洁工”,它将人体不需要的废物和过量水分排出体外。日常生活中的不当习惯或行为会成为蚕食肾功能的“杀手”。在肾脏进行代谢身体废物等这些活动的时候,需要足够的水分来辅助。

      再则就是宵夜,晚间是肾脏的休息时间,而大家吃的宵夜一般都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热量摄入过多,容易使人体内血脂升高,产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性功能,导致性衰退。

      2、补肾圣品:枸杞与黑色食物

      枸杞

      中医认为枸杞子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一年四季长期服用,可以强身健体,保长寿。

      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另外,枸杞子亦为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之良药,对慢性肝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疗效显著;对抗肿瘤、保肝、降压、以及老年人器官衰退的老化疾病都有很强的改善作用。

      古语有“离家千里,勿服枸杞”,说明它有强阳道之功。虽然他的作用很平和,但却很实用。不仅可以补肾填精以起痿,也可以与补阳食材相伍,以达到阴中求阳的目的。枸杞中的枸杞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是枸杞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68-200,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现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具有补肾、促进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抗疲劳、生殖功能保护和改善等作用。

      黑色食物

      肾虚有阴阳之分。肾阴虚者,可选用海参、枸杞、甲鱼、银耳等进行滋补。肾阳虚者,应选择羊肉、鹿茸、补骨脂、肉苁蓉、肉桂、益智仁等补之。另外,养肾应多吃黑色食物,少吃刺激食品及甜食。

      中医认为,黑色食品能入肾强肾,可择食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蘑菇、海带、紫菜等食物,日常护肾建议可多食。还可熬炖黑米、黑豆、黑芝麻等五谷杂粮粥进行日常护肾,如若平时时间过于匆忙,无充足时间熬粥,建议可直接冲饮谷香仁五谷粉,其作为天然五谷研磨粉,涵盖了黑豆、枸杞、黑米、黑芝麻、山药、核桃、小米等谷类、坚果及豆类等多种养肾食材,营养美味,非常符合均衡饮食的健康养生理念,久服此品更可乌发养发、生发肾气,使人容光焕发、精力充沛,是日常养肾护肾不可多得的健康营养食品。更可作为早餐代餐品,也是营养十足的养生好习惯。

      3、警惕药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论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一些副作用。一些成功人士既想在职场上能叱诧风云,也想在床上有群臣膜拜,所以药物就成了家常便饭,但有些药物常服会伤肾,所以在用药时要提高警惕,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需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时,要咨询相关专家。

      4、生活规律,房事节度

      作息不规律过重会伤气、脑力劳动过重会伤血、房劳过度会伤精。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劳作有度,房事有节。这样才有助于养肾护肾精。

      5、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强精,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这里向您介绍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此运动可补肾纳气。(参考网站:家庭医生在线)

肾阳虚能引起失眠吗

肾阳虚引起的黑眼圈怎么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