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阴虚火旺能喝生脉饮吗

时间: 阅读:13267
阴虚火旺能喝生脉饮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05-04 11:37:43

阴虚火旺能喝生脉饮。生脉饮是由五味子、人参等中药组成,对于治疗肾虚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益气养阴,对于治疗口舌生疮和夜间盗汗也有不错的作用,饮用要适量,避免过度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阴虚火旺平时也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平时要多吃一些红枣,山药可以。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4-02-12 23:23:26

    夏季是生长的旺季,但对于根基不稳的人来说,夏季也是元气耗散最凶猛的时候。

    夏天很多人会出现心慌气短燥热困乏的现象,这些都是因为夏天出汗过多造成精液亏空,气血耗散在外,五脏空虚的原因。

    古人在这种暑假里面也有一种补天真元气的方法,孙思邈的《千金方》里边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方子生脉散,。

    药店卖的成药生脉饮组方非常简单,只有三味药,人参 麦冬 五味子。

    人参是唯一可以补元气的一个药材,夏天出汗过多,汗液为心之液,出汗太多,容易大耗元气,这时候就可以用上人参。

    麦冬苦寒可以泻热补水之源,可以利水生津,通心经去烦热,让阴血充盈。

    五味子五行皆备可补,五脏在夏天阳气散发在外,而五味子就可以收敛精气,让气血不乱。

    生脉饮的升是升发的意思,血脉生生不息,生命才会旺盛,它的主要功效呢,主要是养阴生津,益气复脉。

    当我们夏天做了一些耗费体力和伤神的事情以后,就可以用生脉饮来补充亏损的气血。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痰湿体质的人,合生脉饮的时候要搭配一些祛湿清浊的药,比如二陈汤或者香藿饮一起喝。

    而且在感冒 咳嗽 中暑的期间也不能喝,孕妇不可以喝。

    另外,根据体质的不同,生脉饮还有像人参方西洋参方和党参方的区别。

    像脾胃虚弱的人就可以选择党参方,如果有阴虚火旺的情况,就可以选择西洋参方,西洋参方可以补气生津,清火除烦。

    在前面立夏的养生方法里面,我们就讲过,立夏的时候就开始要喝生脉饮,吃五子延宗丸。

    今天就把生脉饮的方子拿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夏天真的值得好好的调养身心,让我们的身体也生机勃勃,与夏天一样丰盛。

    祝大家身体健康!

  • 泠青沼
    回复
    2024-02-12 23:23:26

    生脉饮是一种纯中药制剂,疗效非常好,功能也比较温和,不是急性药物。生脉饮并不哈斯和人人服用,生脉饮适合心阴虚人群服用,最常见的就是更年期妇女人群了,服用生脉饮能壮阳补肾,治疗心阴虚诸症。生脉饮能长期服用吗?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适宜人群
    生脉饮疗效较好,药性平和,一般没有副作用,但也不是人人可用的。对于心阴虚引起的症状,是可以服用生脉饮的,但如果是心阳虚弱,是不可以服用的。
    生脉饮可以治疗干咳少痰,但是对于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应该慎用。如果感冒发热,或咳嗽痰多,以及中暑热盛但没有气阴不足的病人都不可乱用。
    此外,消化不良、舌苔厚腻、大便溏薄的人也应慎用,以免误补助湿,加重症状。服用本品同时不宜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生脉饮使用的话,是不会有副作用的,因为生脉饮是中药配方,疗程很显著,另外提醒大家,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功能主治
    经过了数千年来的实践,这也使得了中国的医学技术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生脉饮的作用自然也就得到了较大范围上的扩展。将过去用于口服的生脉饮转变成注射形式。如此说来,生脉饮的作用在现代知识当中又得到了哪些重大的扩展呢?这就需要说到它的六个功能了。第一,生脉饮对于体内氧气的消耗有着间接性的作用,通过肌肉收缩力引起的;第二,它能够用于维持血压的平稳,改善血液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它对于人身体内的毒素也起到了清扫效果;第四,对器官的运行也有着不小的影响;第五,能够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如此说来,生脉饮的作用的作用还是不少的,而且对于身体的好处在这里全部得到了诠释。
    3、用药注意
    生脉饮主要是由麦冬、红参、五味子等中药合制而成的。红参具有补肺气、益气养津的功效。麦冬能够养阴清肺。五味子能够止汗、止咳、敛肺的功效。这是一种乙类的非处方药物。生脉饮是一种浅棕黄色的液体、味甜、气香、微酸。这种药物是口服饮用,一天3次,一次1支。
    什么是生脉饮?生脉饮对于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的降低死亡率。生脉饮还可以治疗冠心病、慢性克山病、流行性出血、心绞痛、神经官能症、脱水、心律不齐等有很好的效果。
    患者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不要吃一些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2、感冒的患者不能服用生脉饮。3、生脉饮这种药物是在饭前20分钟服用。4、对这种药物过敏以及有过敏体质的病患是要慎用的。
    4、副作用
    生脉饮的副作用也是非常多的。经常性的喝生脉饮可能会导致患者朋友产生药物依赖,长期服用这种药物也可能会导致患者朋友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所以日常千万不要长期的服用这种药物。如果用药七天症状还没有明显的好转,一定要立即停止用药,并寻求医生的专业治疗。生脉饮这种药物一定要在饭后服用,这样会大大降低对于自身肠胃产生的刺激性伤害。
    虽然生脉饮这种药物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这种药物既可以在夏天预防自身容易出现的中暑问题,又可以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养生效果。还可以有效地调节自身的心肌代谢,改善自身的微循环。对于解决很多老年人朋友经常容易出现的高血压问题也具有一个明显的治愈效果。
    5、能长期服用吗
    生脉饮的主要成分就是红参、麦冬、五味子。蔗糖,防腐剂(尼泊金乙酯)作为它的辅料。具有补血补气,养阴生津等功效。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那么生脉饮能长期服用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此药的用药方法以及剂量。此药的服用方法是口服,并且一定要记住是一次10毫升,一日3次的用药剂量。
    另外,此药也不是人人都能服用的。像我们的孕妇以及哺乳期的妇女,就是不能服用此药的。并且大家在用药期间,也不能吃过于辛辣以及刺激性的食物。还有就是,如果在用药之前,发现此药的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么也是不能服用此药的。
    6、更年期服用好吗
    很多中年女性朋友到了一定的年纪,经常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月经不调的症状可能会导致女性朋友出现腹痛的问题,还会流失大量的血液,可能会增加自身出现贫血问题的几率,而服用生脉饮可以有效的解决女性朋友出现的贫血症状。同时,很多更年期朋友出现的多汗症,服用生脉饮都可以达到一个相当不错的治愈效果。
    生脉饮更年期时饮用可以缓解大家出现的神经衰弱的问题,并且效果也非常不错。一旦出现了神经衰弱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朋友出现头晕、头疼等一系列症状,还可能出现失眠、多梦的问题,此时就可以服用生脉饮。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12 23:23:26

    是中医所说的阴虚火旺。手足心热多数属于阴虚内热所致。俗称虚火,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进补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
    1 补阴虚食品: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2 补阴虚药膳食疗方举例: 银耳红枣羹(或百合莲子羹):银耳、红枣(或百合、莲子)适量共煮羹当点心服食,可补阴虚。 甲鱼二子汤:甲鱼1只与女贞子、枸杞子各20g同煮汤,加调味,食甲鱼饮汤,连食数剂,可补阴虚和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腰痛,遗精、头晕、目花等症。 石斛河鱼;石斛6g,河鱼1条共蒸食,可滋阴。

    在中医的角度看:这是阴虚所致,可以试着服用养阴补血的药物如生脉饮和四物汤等补血要生脉饮市面上有售,四物汤是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如果你能喝汤药那么就可以每位要取15g熬汤饭前服用,早晚各一次;也可以制成粉剂冲服每次15-20g早晚各一次也可以吃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阴虚火旺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忌食辛辣。少吃油腻鱼腥和煎炸之物。多吃水果蔬菜。

  • 徐长卿
    回复
    2024-02-12 22:22:16

    生脉饮和补中益气丸可以合用,知柏地黄丸就不要合用,因为生脉饮和补中益气合用具有补气阴虚作用,而知柏地黄丸主要作用是滋阴降火,上面2剂治疗的疾病一般都没有火盛症状。总的来说,中医治疗疾病是要辨证论治,虚者补之,实者泄之,要治疗请到具有中医医师资格证得医师那里先辩证属虚属实属表属里属阴属阳后再用药治疗,要不如果你属实还补,属虚还泄,病会加重
    补中益气丸:是由炙黄芪、党参 、炙甘草、白术(炒) 、当归 、升麻、柴胡、陈皮共八味草药。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生脉饮 :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糊精、滑石粉。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阴虚火旺耳鸣吃什么药

阴虚火旺失眠吃什么中成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