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男人阴盛阳虚的症状

时间: 阅读:3695
男人阴盛阳虚的症状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5-03 18:00:24

男人阴盛阳虚,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记忆力减退、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精神乏力等。

出现上述症状以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肾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金匮肾气丸。在口服药物的同时,还可以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例如海参、甲鱼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13 04:04:29


  • 离亭燕
    回复
    2024-02-13 04:04:29

    阴盛格阳形成的证候是寒热证。

    病证名。简称格阳。指体内阳气极虚,导致阴寒之气偏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表现为内真寒外假热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假热症状;身虽热,反欲盖衣被;口虽渴,反欲热饮,或饮水不多;脉虽大,却按之无力;面虽红,却浮如妆,游移不定。同时可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真寒症状。

    系指阴寒之邪盛极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疾病的本质虽然是阴寒内盛,但由于其格阳于外,故其临床表现,反见面红烦热、欲去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热象。因其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故为真寒假热。

    简介:

    寒热两纲,是用以概括和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寒和热实质上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景岳所谓“寒热者,阴阳之化也”,因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所以辨别疾病的寒和热,实际上也就是辩阴、阳的偏盛偏衰。而且还是提供使用温热药物或寒凉药物的依据。

    辨寒热的时候,诸病水液,澄澈清冷,属于寒,那么浊,浊,就属于热,水液,包括就很多了,鼻涕,痰,二便等,如又有清涕,黄脓涕,就会考虑外寒里热。诸腑气逆,见于气失于降,六腑以通以降为用,通降,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升降散中就以姜黄配大黄、蝉衣配僵蚕,一上一下,一表一里,一气一血,调畅气机。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13 04:04:29

    很多人都不清楚,如何区别阴虚体质与阳虚体质?

    临床上区分阴虚和阳虚一般情况下应该根据症状和舌脉等综合表现来区分。中医认为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可以表现为胺酸腿痛,头晕目玄耳鸣,两颧潮红,口干口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健忘多梦,舌质红少津,脉细数等症状。阳虚一般可以表现为怕冷的症状,例如周身怕冷四肢凉,精神萎靡不振,少气懒言。小便频数,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尺无力等症状。

    阴虚是指病人津血或者津液亏虚的一种情况。阴虚主要表现为阴虚内热,基本特征是干枯不滋润,有内热,舌甘红、少苔,易得结核、肺痨或长期干咳,失眠、耳鸣、健忘、两目干涩、便秘、尿少、尿黄赤,妇女月经减少、月经提前。如果阴虚比较严重,会出现闭经、形体消瘦、头发皮肤干枯起皱、耐冬不耐夏、视力减退、腰膝酸软等。而阳虚主要的症状见于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不温、五更腹泻、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舌淡而胖或者有齿痕,脉象沉细。

    阳虚和阴虚患者的神态表现也是不一样的,阴虚的人火气中旺,往往会有情绪烦躁不安的症状,身体容易潮热;而阴虚的人则是十分的怕冷,而且精神状态不是特别好,很容易疲惫,不怎么爱说话。

    无论是阳虚还是阴虚,在面色上都会有一些表现,而它们的面色表现也是各不相同的。如果说经常面红耳赤,手心总是很热,说明体内阳盛,阳盛自然阴虚,所以这是典型的阴虚症状;如果说面色发白,手脚冰凉,那么说明他们体内阴盛,阴盛则阳衰,所以这种面色表现就是阳虚。

  • 龙葵
    回复
    2024-02-13 03:03:19

    不同的症候或出现不同的伴发症状 从寒热就能辨别阴阳阴胜则生内热 阳虚胜外寒

    阴虚内热证指阴液亏虚,虚热内生,以低热,口干,盗汗,颧红,大便干结等为常见症状的证候,多因外感热邪日久不愈,情志郁结,房劳太过,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等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盗汗颧红,五心烦热,口干欲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脉细数等。
    血热证常见于“肺痨”、“消渴”、“腰痛”、“遗精”、“内伤发热”等疾病中。
    本病通常应与“阴虚证”、“津液亏损证”、“阴虚阳亢证”相鉴别。
    阳虚证又称虚寒证,是指阳气不足,机能衰退,出现温煦失职的证候。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或寒邪伤阳所致。本条所述阳虚证是指机体整体阳气不足而言,它与心、脾、肾等脏的阳虚证是相互联系的,以脏腑症状为突出表现的阳虚证分别由各脏腑阳虚证述及。
    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寒肢冷,面色咣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白,脉虚迟或沉弱。
    阳虚证常见于“水肿”、“泄泻”、“心悸”、“虚劳”等疾病中。
    本证在临床上应与“气虚证”、“里寒实证”、“真热假寒证”相鉴别。

男人阳虚是怎么回事

男肾阳虚吃什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