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泄水如果是细菌性肠炎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黄连素、蒙脱石散等止泻的药物进行缓解,同时服用庆大霉素、肠道益生菌、乳酸菌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严重者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保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喝热水,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少量多餐。
1、拉肚子拉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情况,食物中毒,不合理的饮食,受凉都能引起拉肚子拉水的,这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的,我这里有一些治疗方法,现在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2、经验步骤:
3、第一,拉肚子拉水也就是水样泻,属于急性腹泻,多见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急性肠道感染等疾病。频繁腹泻会丢失大量水分,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应立即服用必奇蒙脱石散。
4、第二,拉肚子拉水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不要凉了肚子,可以用热水敷下小肚子腹部那里。
5、第三,拉肚子拉水要注意饮食,食物要保持干净清洁,不要吃生冷的,还有第一天要吃既能补充营养,对肠道刺激又小的食物,可以吃面条或者是小米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喝牛奶。
6、注意事项:
7、拉肚子拉水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的,以清淡为主,禁止吃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同时要做好腹部的保暖工作。
更多关于拉肚子拉水怎么办,进入:/ask/9d21ea1616095764.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1 拉肚子拉的水是哪来
从患者喝下的水获得。
一般正常人每日大约有9L液体进入胃肠道,包括平时我们喝的纯水以及水果和菜汤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通过肠道的吸收,最终混入粪便中仅约100~200ml。但在拉肚子的情况下,这些水分进入结肠的液体量会超过结肠的吸收能力或(和)结肠的吸收水分的容量减少,导致粪便中水分排出量增加,产生拉肚子拉水的现象。
2 拉肚子拉水会造成脱水根据上述拉肚子的原理我们可以得知拉肚水拉水最终会导致我们脱水的症状,因此一旦患者发现自己拉肚子呈现拉水现象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喝些加糖或是加盐的温水。
3 拉肚子拉水是什么原因临床上可引起拉肚子拉水的病因有很多,具体可分为以下2大类:
第一类:急性腹泻1、细菌或病毒感染
包括病毒(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或寄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梨形鞭毛虫)引起的肠道感染。
2、中毒
食物中毒如进食未煮熟的扁豆、毒蕈中毒、河豚中毒,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等。
3、药物
泻药、胆碱能药物、洋地黄类药物等。
4、其他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急性坏死性肠炎、食物过敏等。
第二类:慢性腹泻1、肠道感染性疾病
①慢性阿米巴痢疾;②慢性细菌性疾病;③肠结核;④梨形鞭毛虫病、血吸虫病;⑤肠道念珠菌病。
2、肠道非感染性炎症
①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②放射性肠炎;③缺血性结肠炎;④憩室炎;⑤尿毒症性肠炎。
3、肿瘤
①大肠癌;②结肠腺瘤病(息肉);③小肠恶性淋巴瘤;④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胃泌素瘤、类癌、肠血管活性肠肽瘤等。
4、小肠吸收不良
①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②继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5、肠动力疾病
如肠易激综合征
6、胃部和肝胆胰疾病
①胃大部分切除-胃空肠吻合术;②萎缩性胃炎;③慢性肝炎;④肝硬化;⑤慢性胰腺炎;⑥慢性胆囊炎。
7、全身疾病
①甲状腺功能亢进;②糖尿病;③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④系统性红斑狼疮;⑤烟酸缺乏病;⑥食物及药物过敏。
以上病因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拉肚子拉水的病症,因此若长期有拉肚子拉水症状的要尽早就医诊治。
4 拉肚子拉的都是水怎么办1、短期禁食时间大约在4—6小时期间,在此期间需要吃一些清淡的粥食或面食,注意及时补充液体,待症状好转后再恢复正常饮食。
2、饮食护理(1)浓米汤
拉肚子的时候肠胃比较敏感,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米汤清淡营养,易于消化吸收,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非常适合腹泻,拉水样大便的时候吃。
温馨小贴士:可以在米汤里面加少量食盐补充钠、钾,防止腹泻脱水。
(2)蒸苹果
苹果含有丰富的鞣酸、果胶,生吃治便秘,熟吃治腹泻。
鞣酸是肠道收敛剂,它能减少肠道分泌,使大便水分减少,以达到止泻目的。而果胶则是个“两面派”,未经加热的生果胶有软化大便缓解便秘的作用,煮过的果胶则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
(3)青香蕉
熟透的香蕉通便,没有熟透的青香蕉含有较多的鞣酸,对于消化道有收敛作用。香蕉中所含的果胶质,能吸收肠腔水分,使大便成形。拉肚子拉水可以吃1-2根青皮香蕉止泻。
3、及时就医如果患者拉肚子24小时后仍然没有好转,而且还伴有腹痛、呕吐、头痛、发烧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或便血的话,要及时就医诊断,对症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