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宝宝去胃火吃什么药

时间: 阅读:10618
宝宝去胃火吃什么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5-04 10:54:32

宝宝去胃火一般可以吃的药物有小儿清火宝、胃康灵颗粒、小儿七星茶颗粒等。

1、小儿清火宝:有胃火旺盛的情况出现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清火宝治疗,能够达到清火的功效,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宝宝积食引起的大便干燥、腹胀、哭闹等反应。

2、胃康灵颗粒:胃康灵颗粒可以用来缓解宝宝脾胃不和、淤血阻滞引起的胃火旺盛症状。

3、小儿七星茶颗粒:也可以服用小儿七星茶颗粒,能够有效缓解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大便不畅、小便黄赤等症状,帮助快速清火。

除此之外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小儿七珍丸等药物治疗,最好不要盲目用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2-13 08:08:04


  • 龙葵
    回复
    2024-02-13 08:08:04

      体内胃火过旺时,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而服用泻胃火的中成药去火效果是最快的。下面给大家分享去胃火的中成药,希望对大家有用。
      去胃火的中成药
      “急则治标”,当溼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溼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又治惊悸”。其药性的温凉全在组成药味量的大小。该方组方简,性质平和,通过灵活加减,虚实寒热表里证均可应用,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原记载的证治范围。老师常用其方加减治疗脾胃溼热证。方中二陈汤燥溼化痰,理气和中。半夏燥溼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和胃,气行则溼化,茯苓健脾渗溼,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使土健以胜溼,枳实下气导滞消积,祛痞助溼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热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溼清热,理气导滞之功效。虽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溼而不助热。清热而不助溼,治疗脾胃热证颇为对症。

      由于溼热证的缠绵难愈,临证需审证求因,辨别溼与热孰轻孰重,灵活加减。脾胃溼热证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缓。溼重于热加苍术、藿香、苡仁、蔻仁、菖蒲;溼热并重去生姜、大枣,加黄芩或黄连、茵陈;热重于溼较少见,亦不能过用寒凉,在溼热并重方中加芦根以清热生津利小便,加莱菔子、焦槟榔,使热从大便而去。伤食加焦三仙、莱菔子;肝郁气滞加柴胡、苏梗、厚朴;脾虚明显加苍术、白术。外感引发的脾胃溼热,在辨证施治方中合入温胆肠,表里同治。脾胃溼 热证患者,胃镜检查往往发现胃中潴留液较多,粘性较大,此时重用苍术,以芳香疏化水溼,醒脾助运。

      需要注意的是,热属阳,溼属阴,清热用凉药,凉则助溼,治溼用温药,温则助热,加之治溼药多香燥,易耗伤津液,故临证需仔细辨别,用药要掌握好分寸。脾胃虚弱是生溼之源,往往先有溼而后化热,临床亦不多见溼重于热,即是溼热并重,治疗也多以化溼理气为主,因溼邪最易阻滞气机,理气有助祛溼,祛溼最常见藿香、佩兰、蔻仁、菖蒲、茯苓、苡仁等芳化淡渗平和之品,待溼去热孤再适当加入清热药。

      治法:理气健脾,化溼清热。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10g,制半夏15g,茯苓30g,竹茹10g,藿香10g,苍术15g,厚朴 12g,菖蒲12g,苡仁20g,黄芩10g,甘草6g。服药4剂,上腹胀满痞闷减轻,厚腻苔变薄,前方去藿香、竹茹,加焦楂、神曲各15g,改苍术为白术15g,继服1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进食觉香,食量仍少,大便软而量少,舌中心仍有薄白微腻苔,改服香砂六君子丸和保和丸以巩固疗效。
      有效去胃火的食物
      1、木瓜

      木瓜具有平肝舒筋、和胃止痛的功效。有胃虚火的患者可生吃木瓜或将其蒸著吃。

      2、绿豆粥

      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绿豆含有丰富营养元素,有增进食欲、降血脂、降低胆固等作用,夏日喝绿豆粥可以去胃火,但身体虚寒者不要多食。

      3、银耳

      银耳具有补脾开胃、滋阴清肠的功效。有胃虚火的患者可将银耳煮粥、煲汤来吃,一般每天吃大半朵即可。

      4、石斛

      石斛性寒,味甘淡、微咸,归胃、肾,肺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对于治疗胃火炽盛、胃阴亏虚有良好疗效,但石斛性寒,容易滋腻碍胃,不宜长期大量饮用,通常以每周一次,每次10~15克为宜。

      5、麦门冬

      麦门冬的营养价值很高,而且利于肠胃健康。一碗看似普普通通的麦门冬粥,却有去胃火,调理肠胃,清心等多种保健功效。值得注意的是,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溼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麦冬。

  • 紫苏
    回复
    2024-02-13 08:08:04

    宝宝胃火旺是指宝宝的胃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食欲不振、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


    1.饮食调理: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热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同时,保证宝宝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适当给宝宝喝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草药茶,如菊花茶、金银花茶等。


    2.生活作息调整:保持宝宝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自我调节和恢复。


    3.情志调理:保持宝宝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家长要给予宝宝充分的关爱和陪伴,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4.中医治疗: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症状,寻求中医专家的建议,采用中药调理或针灸等方法来缓解胃火旺的症状。但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5.运动锻炼: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量,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总之,调理宝宝胃火旺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关注饮食、作息、情志等方面,同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山亭柳
    回复
    2024-02-13 07:07:54

    宝宝胃火大是指宝宝的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胃部不适、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症状。以下是一些调理方法:


    1.饮食调理: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


    2.喝水多:让宝宝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缓解口干舌燥的症状。


    3.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宝宝的肠胃蠕动,有助于消化吸收。


    4.中药调理:可以考虑使用一些中药调理宝宝的胃肠道,如黄连、黄芩、枳实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5.注意情绪调节:宝宝的情绪波动也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因此要注意宝宝的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

胃脘腹胀吃什么药

肠胃火吃什么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