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阴虚体寒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时间: 阅读:9396
阴虚体寒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05-04 00:06:08

阴虚体寒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腹痛、嗜睡畏冷、手脚冰凉等症状,并且还伴有心烦、失眠以及盗汗的症状。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滋阴温阳的药物进行治疗,有效的缓解局部的症状。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吃辛辣以及生冷的食物,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情。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13 11:11:40

    体寒,偏阴性体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类型,体质特征为:体型适中或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面色偏白而欠华;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平时畏寒喜热遏,或体温偏低;唇舌偏白偏淡,脉多迟缓,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性欲偏弱。
    具有这种体质特征的人,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表现为寒证,虚证,表证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兵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症。
    由于本类体质阳气偏弱,长期发展,易致阳气虚弱,脏腑机能偏衰,水湿内生,从而形成临床常见的阳虚、痰湿、水饮等病理体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体质分类上实用的阳虚、阴虚、阳亢以及痰饮、瘀血等名词,与辨证论治中使用的证候名称是不同的概念。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变本质的分析和概括。体质反映的是一种非疾病状态下就已存在的个体个异性。体质是疾病的基础,许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病,体质类型对其证候类型具有内在的规定性。这是,证候名词和原来的体质类型名词就可能一致,这说明体质和证候的密切关系。

  • 景天
    回复
    2024-02-13 11:11:40

    如果说一年里最冷的“4九寒天”,那种冷是“冰”到骨缝里的冷。那么,接下来要说的这种冷,可能就是“寒”到心脉里的痛,这种冷和天气无关,是一种病理性的怕冷。

    最近,就有很多粉丝问我,总感觉腿凉是怎么回事,即使盖着很厚的被子睡觉,两条腿也很长时间暖不热呼,特别是小腿,有时候到后半夜,还是感觉小腿到脚都是冰凉的,该怎么调理呢?

    “体寒”,以中医看,大部分叫做“虚寒”,就是体质虚且寒。

    中医对于病情,可以用“八纲辨证”法说明,分成“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个八纲辨证。虚跟寒都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所以我们就说这个人虚寒。

    寒体质的人就怕冷,再加上虚就更怕冷了。长期处于寒性体质,男性就会引发性功能障碍。

    典 型 症 状

    轻度体寒症状

    1、怕冷,手脚冰凉

    2、容易感冒且感冒恢复期长

    3、面色暗淡,无血色

    4、易疲劳,关节部位易酸痛

    5、睡眠质量差,睡眠浅

    符合以上3项即可视为轻度体寒。

    中度体寒症状

    1、口腔内易发炎,易长口疮

    2、容易便秘,经常觉得肚子涨

    3、皮肤干燥易干裂

    4、脚后跟易干裂,脚部血液循环差

    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为中度体寒症状。

    重度体寒症状

    1、尿频尿液不易排出

    2、下半身水肿严重

    3、睡一夜手脚都仍冰冷

    4、起床时手脚发麻

    5、经常感到疲倦,四肢发酸,没有精神

    6、经常感到胃胀气

    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为重度体寒患者。

    出现上述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地调理,在饮食上要少食寒凉,适当吃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在药物调理方面,我们主要是以温阳的方法来治疗。临床上,主要是以金匮肾气丸为基础加减治疗,通过饮食以及药物调理,阳气不足会得到很好的缓解。

    为什么补阳还需要健脾呢?

    中医常说脾是后天之本,人吃进去的“水谷精微”都是需要脾的运化,转化成营养,供人体吸收,所以,脾也是气血生成的源泉,想要增强身体抵抗力,补充阳气,健脾是非常必要的一步。

    接着说这个小方子, 只有两味药:炙甘草、干姜。

    炙甘草: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胃之功效。常用于改善脾胃虚弱、疲倦乏力的症状。炙甘草常与芍药、桂枝等搭配起来,用于脾胃虚寒的情况,就比如小建中汤。

    干姜:性热、味辛。能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在此方中属于君药。

    这两种药材搭配起来用,能很好地补脾益气、温补阳气。但是,此方整体偏温热,因此,阴虚、内热者是不适合使用的,最好是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去应用。

    除此外,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多晒太阳

    有的人害怕晒黑,平时总是避免户外活动,其实晒太阳是非常好的补充阳气的方法,还能促进骨骼生长。天气好的时候要把窗户和窗帘打开,让阳光照进来,赶走室内的寒气,也可让被子、床单变得温暖,晚上盖起来更舒适。

    y体寒的人平时要注意保养自己,不要长时间接触寒冷的东西,包括水果、冷饮、生鱼片等,都要少吃,应该多接触温暖的事物,例如热水、阳光、棉袜、牛羊肉汤等,还要增强运动,提升气血运行速度,这样身体才会产生更多的热量,赶走体内的寒气。

  • 木槿
    回复
    2024-02-13 11:11:40

    在一般人群中,大体存在平衡、阴虚、阳虚等几种体质类型, 阴虚体质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尤其是南方女性。

    阴虚体质:
    体型属于消瘦型
    经常觉得嘴巴干,喜欢喝凉水.
    手心,脚心常发热,到下午脸会发热发红,手汗比别人多
    耳鸣,腰腿常觉得酸软无力
    晚上睡不着,白天想发火
    便秘,大便干少,要吃药才能正常,小便黄,少

    阴虚体质主要表现是:体形多较瘦小或瘦长;肢体十自热、手足心热;皮 肤较明显偏干,容易生色斑、早衰,或偏油容易生痤 疮;面部常有烘热感;不耐夏热秋燥;大便偏干或秘结,小便短黄。性格多急燥易怒,情绪波动;睡眠时 间短;时有熬夜。

    阴虚体质应遵循补益肝肾,滋润补阴,清降虚火, 镇静安神的美容原则进行以下全方位的整体美容:
    饮食宜忌 不宜多食温燥、辛辣、香浓等伤阴液的食 物,比如辣椒、花椒、茴香、韭菜、姜、蒜、 酒、烟、咖啡、羊肉、油炸、煎炒等。适宜 请润滋补的食物,比如多汁清润的水果(西 瓜、葡萄、梨、楷把、甘蔗)、芹菜、菠菜、 百合、银耳、鸭肉、海参、银鱼、龟肉、鳖 肉等。

    推荐食疗方:1、兔肝菠菜汤:免肝一具, 90克左右,菠菜100克。按常法滚烫,汤成后 加麻油数滴。2、冰糖五果羹:雪梨1个(不去 皮),香蕉2只(去皮),红枣2枚,龙眼肉6克, 构杞子10克。先将红枣、龙眼肉、枸杞子共煮开 10分钟,待温后,将雪梨、香蕉切碎,放入温开 水中,加冰糖适量,即可进食。

    起居规律,情绪平和, 工作有条不紊对阴虚体质的保健美容非常重要。闲暇时间 多听悠扬音乐很利于调整情绪睡眠,如摇篮曲等。 经络按摩 有条件的,可以多进行足浴和脚部按摩,这样利于面部的美 容和镇静安神。

    简易方药 适宜中药:沙参、麦冬、玉竹、山药、地黄、枸杞子、旱莲草、女 贞子等。
    常用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应在有经验 的美容医师指导下服用。

    皮肤护理 阴虚体质较少中性皮肤,以干性、衰老性皮肤居多,也可见油性 皮肤。根据皮肤性质选用相应系列的护肤品。特虽强调防晒,清意 保水保湿、滋养皮肤。

    2、气虚体质:
    工作一两个小时后,就感觉身体疲乏,气短胸闷,不想说话.
    自觉免疫力低,凡有流感就有你的份.
    经常忘东忘西的.有时候还会感觉头晕
    上班就盼早下班.回到家,就想躺在床上不动
    经常有小肚子坠坠的感觉.
    月经虽然不很多,颜色比较淡,但总会拖7,8天.

    3、 气血两虚体质:
    别人都说你脸色不好,没血色
    注意力总不集中
    电脑前工作一会就觉得眼睛累,头发晕,同意晕车
    弯腰拿东西起身后,眼发黑
    睡眠质量差,总睡不着,容易做梦
    月经总要晚几天才来,量也不多

    4、湿胜体质:
    公认丰满型,想锻炼,却总在找借口不去运动
    嘴巴总是粘粘的,不喜欢喝水
    喉咙里好象有东西堵着
    一遇到下雨天就觉得浑身不舒服
    白带比一般人要多,月经总是不正常
    特别容易拉肚子

    5、 阳虚:

    女性肾阳虚症状为:月经总是向后推,量少质薄,气滞血瘀导致冲任不通,月经失调或行而不畅经常小腹胀痛,经血块多色暗。面色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四肢发凉,精神疲倦,浑身乏力。
    对成年女性的影响:不孕不育、性欲淡漠,提前绝经;更年期易发生骨质疏松心脏病变等。
    针对肾虚,你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经常活动腰部,可使腰部气血循环畅通,使肾气得到不断充养。适宜的运动能改善体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肾气得到巩固。

    2.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平日护肾要多吃韭菜、海参、人参、乌鸡等。

    3.自我按摩腰部和脚心。脚心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经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补肾、强身健体、防止早衰。

    4.有选择地使用药物治疗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干贝——又称江珧柱。性平,味甘咸,能补肾滋阴,故肾阴虚者宜常食之。

    鲈鱼——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栗子——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何首乌——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忌吃或少吃——荸荠、柿子、生萝卜、生菜瓜、生黄瓜、生地瓜、西瓜、甜瓜、洋葱、辣椒、芥菜、丁香、茴香、胡椒、薄荷、莼菜、菊花、盐、酱、白酒
    调理
    气虚体质:
    中成药:玉屏风口服液
    药茶:姜枣饮
    生姜3片,红枣6枚,核桃仁3克。滚开水冲代茶饮
    食物禁忌:热性事物,如生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白酒、大蒜以及辛辣香燥、油煎食品。

    寒热体质测验

    1)、即使是冬天也喜欢喝冻饮。(是/否)

    2)、舌头的颜色呈深红。(是/否)

    3)、说话很快又准确。(是/否)

    4)、大便很多也有臭味。(是/否)

    5)、常常有流口水的现象。(是/否)

    6)、手部长时间都保持热暖状态。(是/否)

    7)、说话时声音很大。(是/否)

    8)、两颊的颜色常常呈现偏红的现象。(是/否)

    9)、经常不自觉睁大眼睛。(是/否)

    10)、平均体温在36.3度以上。(是/否)

    11)、坐下来的时候身体常常摇摇摆摆。(是/否)

    12)、整个人看似结实,其实都是赘肉。(是/否)

    13)、用手抓小腿肌肉,肌肉会很容易被抓起。(是/否)

    如果你的答案“是”比“否”多的话,你就是热性体质,如果你是选

  • 泠青沼
    回复
    2024-02-13 10:10:30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几乎每个人身体都是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尤其是男性,可能已经出现腰酸背痛等肾虚的症状,但肾虚又包括肾阴虚和肾阳虚,那么这二者有什么区别?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1、肾阴虚和肾阳虚症状
    一、肾阴虚
    肾阴虚主要是指肾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表现的症状。肾阴虚一般多发生在中青年。肾阴虚以虚热为主,其症状主要为四点:
    1.腰酸腿软。
    2.口干、烦躁。
    3.手心发热。
    4.爱出汗。
    最容易辨别的一点就是比别人怕热,虚火旺
    二、肾阳虚
    肾阳虚是指肾阳亏虚,功能衰退所出现的证候。主要以寒为主。但是肾阳虚跟肾阴虚也有相同的症状像腰膝酸软,四肢乏力。主要症状有三点:
    1.腰痛而且发凉。
    2.手脚冰凉、尿频。
    3.最容易辨别的一点就是比别人怕冷,体寒
    人体分为阴阳两部分,但是两者也会相互影响,如果阴虚匮乏到一定程度,也会影响阳虚,所以不管是补阴还是补阳都不能太过。
    2、男人如何保持性能力
    1、宜吃巧克力
    对于男性来说,巧克力是一种不错的健康食品。这是由于其内含的丰富碳水化合物和乳脂,会在体内产生热量。现代科学研究揭示,这种乳脂会发出一种特殊的香甜芬芳气味,从而催化人体唾液产生一种免疫球蛋白的抗体,因此可以增加机体抵御风寒、细菌和病毒的能力,对于经常要在外奔波的男性而言,是适宜食品。
    2、宜用坐浴冲凉
    由于男性的会女性私处解剖生理比较复杂,丁丁、睾丸、前列腺、精囊等生殖器官都集中于此。因此如果采取坐浴的方式,把这些生殖器官都浸泡于热水之中,就可去除汗渍、细菌、霉菌和有害的微生物,有效治疗或防止包皮炎、尿道炎、阴囊炎以及痔疮和肛瘘,特别是对于预防前列腺炎有明显效果,能延缓男性的衰老。
    3、忌喝浓茶咖啡碳酸饮料
    在食品上,作为男人应该尽量远离“不宜”品种。不少“热门饮料”都不适合男性。首先是茶,特别是功夫茶。这是因为茶中含有茶胺等成分,这些成分容易使前列腺兴奋,促使前列腺血管敏感活跃,从而容易引发前列腺发炎或复发。一般而言,越浓的茶致前列腺发炎率越高。其次是咖啡,其中也含有容易使前列腺兴奋的成分,容易造成前列腺肿大,喝多了咖啡的男性通常会有排尿不顺畅的感觉。再次为碳酸饮料,这是被列入“垃圾食品”名单的种类。充气的碳酸饮料中除蔗糖外,很少有其他的营养成分
    4、忌穿紧身三角裤
    果男性身穿紧身三角裤,就会使阴囊固定紧靠腹腔,因而阴囊调节温度的功能会受到限制;同时,如果睾丸一直靠近温暖的腹腔,腹腔温度高于睾丸功能正常发挥所需的温度,将造成生精功能障碍,导致不育。此外,如果内裤布料是透气性差、散热不好的化纤材料,将使阴囊处于密闭状态,空气不流通,细菌容易繁殖,引起尿道炎。长此以往,将造成精子质量差,活动度低。

小孩体寒怎么调理

孕妇体寒怎么调理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