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补肺吃什么好

时间: 阅读:9899
补肺吃什么好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11-23 10:10:30

补肺建议多吃一些梨和银耳,也可以多吃一些萝卜、豆腐和核桃等食物,都有自养润肺的效果。

对于养肺最主要的就是少做伤肺的事情,日常饮食方面不要吃辛辣刺激性并且生冷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这样才能养肺。有抽烟喝酒的患者要注意及时戒烟戒酒,也要远离干燥环境和恶劣气候的环境。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08 03:03:00


  • 芍药
    回复
    2024-03-08 03:03:00

    现在很多的不法商贩发展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很多人的肺部受到伤害,和大家分享一下能够补肺气虚的食物。
    1. 食物一:白木耳
    白木耳性平,具有很好的滋阴润肺以及养胃益气的作用,无论是身体出现了肺气虚或者是肺阴虚的情况都非常适合服用,具有很好的补肺作用。另外,白木耳不仅具有润肺的作用,还能够治疗由于积劳成疾所引起的咳嗽或者是肺部燥热情况,如果咳嗽痰多或者是痰中带血服用效果也很好。


    2. 食物二:百合
    老中医告诉我们,百合也具有很好的补肺润肺的作用。如果是长期咳嗽的人群,那么一定是患有肺气虚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进行滋补,百合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同时还能够促进身体快速吸收。百合的好处是很多的,是一个可以入中药的药材,而且对那些久治不愈的咳嗽也是有很好的坐着用的。


    3. 食物三:花生
    花生不仅能够补肺气,同时还具有润肺的功效,适合一些肺虚还有久咳不愈的病人服用。花生具有很好的补中益气作用,用盐水煮熟之后服用养肺作用最好。只要是肺虚的患者服用,无论是肺气虚或者是肺阴虚的患者都适合服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只能够服用水煮花生,千万不能够服用炒花生,否则肺虚问题不仅不能够缓解还会越来越严重。


    注意事项
    有肺气虚的人不要吃刺激性食物,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且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还要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并且出门的时候要带上口罩,不要去人群很密集的地方。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08 03:03:00

    对肺有好处的食物有哪些

    1.梨

    2.柚子

    3.甘蔗

    经常吃甘蔗也能起到很好的养血、清热、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对肺部的健康有很多好处。甘蔗可以很好的解决口渴、呕吐、咳嗽等问题,并可解决酒精中毒的情况。

    5.苹果

    经常吃一些苹果对我们的肺有很大帮助,可以明显的减少咳嗽和痰多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苹果里面含有大量果胶和抗氧化剂。

    8.石榴

    石榴能生津还能止烦渴,凡是津液不足、口燥咽干者,都可以用石榴捣汁或者是煎汤饮用,都是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

  • 离亭燕
    回复
    2024-03-08 02:02:50

    对于人体而言,肺在保护人体健康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一旦肺部遭受到损害,就无法抵御病菌的侵袭,在这种情况之下,各种疾病也会蜂拥而至。那么,对于孩子而言,如果想要养肺的话,应该吃什么比较好呢?父母要及时了解。
    ?山药
    山药绝对是润肺的最佳选择之一。而且山药做法又相对丰富,比如可以做成山药粥,或者是清炒山药,做法又相对简单,就算平日里工作和学习繁忙,也不用占据太多的时间。
    ?百合
    百合本身性属温和,而且味道甘甜,在润肺养肺方面,既然对是不二选择之一。它本身也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不仅能够润肺养肺,还可以生津止渴,化痰防咳嗽,如果平日里多喝一些百合茶的话,还有安神静气的效果。
    ?银耳
    在清热解火,养肺润肺方面,银耳与十分不错。不过沿的最好吃法就是把它作为汤原料之一。另外,再配上红枣,枸杞等,营养成分将会更加,也利于人体的吸收。
    ?胡萝卜
    胡萝卜在养肺方面表现也十分突出。它本身还有很多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有效的滋补脾胃,清热润肺,除此之外,还能够促进人体的消化,提高食欲。
    ?石榴
    石榴就有很好的生津止渴,清热养肺的功能。平日里,给孩子吃一些石榴,能够很好的缓解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的症状。另外,可以用石榴捣汁,这样方便人体的快速吸收,而且还能够解毒止咳。
    ?甘蔗
    甘蔗味道甜美,而且在解热方面有着奇效。多吃些,干脆还能够生津止渴,养阴润燥,护养肺部。在众多的水果之中,甘蔗被称为天生复脉汤。由此可以看出它的润肺效果。

病人脸色发黑是咋回事

补肺的食物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