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病可能是由于情志失常导致自身的内脏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的病症,甚至和平时暴饮暴食引起脾胃受损有关。
不寐病患者需要及时到中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遵医嘱服用益气养血以及健脾补肝的药物进行调理。在治疗期间需要放松心情,有利于自身病情好转。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上班族都经常性的失眠,失眠不仅仅会影响工作生活质量,最关键的是会影响身体质量,年轻人的身体越来越差,所以失眠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那么失眠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中医是怎么治疗失眠的呢?
1、失眠的重要性
1)著名女作家萧红在《最末的一块木_》有这样一句话:“生前何必久睡,死后必定长眠”在生活中经常有人用来调侃一些贪睡的人。事实上如果你真的这么认为的话,甚至这么做的话,那么你将距离这个“长眠”越来越近。
2)睡眠是生命的最基本需要之一。就如同人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一样,人类离不开睡眠。现代科学研究将睡眠分为两种,非快速眼动相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相睡眠(REM)。
3)正常睡眠时的基本规律是,正常成年人在睡眠一开始先进入NREM,由浅入深,大约经过一小时左右,转成REM,REM持续时间只有10~15分钟左右,然后又转成NREM,就这样周期性地交替出现NREM和REM,一夜出现4~6次,直到清醒为止。
4)一般年轻人在一夜的睡眠中,NREM睡眠第一期约占5%~10%,第二期约占50%,第三期及第四期共占约20%,REM睡眠约占20%~25%。从儿童期到老年期,随着生长、发育渐至衰老,REM睡眠和NREM睡眠第三期、第四期逐渐减少,60岁以后基本上没有NREM睡眠第四期,夜间醒转的次数增加。
5)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在逐步下降,难怪曹庭栋在《老老恒言》卷一·安寝中第一句就这样说道:“少寐乃老年大患”。换句话来说,人的寿命其实是和睡眠质量是直接相关的。
6)正常的成年人需要保证7-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也有专家认为应保持在9小时左右,而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至少也要在6-7小时之间,但也有专家认为应保持在9小时以上且不超过11小时为最佳。不过我想很少有老年人能够做得到10小时左右的睡眠,我也不赞同这么长时间的睡眠,但最低也要达到6-7小时的睡眠时间。这样的睡眠才是较为健康的,不能过长更不能过短,一切与正常睡眠不符的便是睡眠障碍。
2、属于睡眠障碍
一般睡眠障碍分为三种,第一种睡眠不足即失眠;第二种睡眠太长即嗜睡,第三种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即异常睡眠。那么我分别讲一下这三种睡眠障碍。
1)失眠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几乎所有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过如果只是偶尔那并不叫睡眠障碍,如果持续很长时间的话,那就一定要重视了。
在中医认为,睡眠是人体神明或者意识休息的时候,如果神明得不到安歇,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白天精神萎靡不振,健忘,无力等等。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让神明得到很好的安歇呢?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意思是心脏是五脏六腑中相当于君王皇帝统治者的地位,是神志意识初始的地方,这里的出在文言文中作初始,开始的意思讲而不作为出去离开的意思讲。有些人不理解文言文抓住这个字眼断章取义的说,中医连人体都没弄并明白,主管人体意识的应该是大脑才对。其实中医的五脏六腑和是完全不同于现代科学的器官的,中医更注重的是功能而非形态,所以说一般中医的心脏是包括脑的或者说中医的心相当于现代科学的心和脑的部分功能。
回归正题,中医称失眠为不寐病,其实大体上是一个意思的。中医认为君主不朝则神明不安,神明不安则不寐。解释一下这句话,君主指的是心脏,君主不朝,就是说心脏出现问题了,人的神志就会出现混乱,一旦神志出现混乱了那么人就会失眠不寐。老年人出现失眠的征兆一般就是脑和心衰退的开始征兆,所以只有保持好心脏和大脑才会拥有一个健康的睡眠。
2)嗜睡
嗜睡症是指白天睡眠过多,这种睡眠过多并非由于睡眠不足,或者酒精、药物、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所致。目前病因不清,常与心理因素有关。但中医并不这么认为,中医认为一般嗜睡证属于心失所养所致,而心为血所养,而脾又主生化气血,所以一般中医采取健脾补血,养心安神的治疗方法,常常能够得到很好的疗效。
3)异常睡眠
那么异常睡眠一般有三种,分别为梦游、惊厥、梦魇三种。
a.梦游现代医学称之为睡行证,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1/3段的深睡期,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同时做些白天的常规活动,但一般没有语言活动,询问也不回答,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次晨醒来不能回忆。那么中医认为,躯为神之宅。意思是说,躯体是神志意识的住宅,躯体的一切行为是受到神志支配产生的结果,夜晚睡眠的时候神明处于一种休息的状态,故称之为神游。一般造成神游的情况有三种,首先心火亢盛造成的心神不安但老年人较少,其次肾精亏虚造成的神宅失养这种老年人较多,最后心肾不交时亦有出现。
b.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肝主筋,肾主骨,一般老年人出现睡眠中突然惊厥属于肝肾亏虚导致,通过补肝肾,强筋骨便可治愈。
c.梦魇,俗称鬼压床。指在睡眠时,因梦境中受惊吓而喊叫;或觉得有什么东西压在身上,不能动弹。常用来比喻经历过的可怕的事情。突然惊醒时,在肌肉神经还未醒时,就会出现神志清晰,而动弹不得的现象这就叫梦魇。即常常伴之以压抑感和胸闷以致把睡觉人惊醒,睡眠中做一种感到压抑而呼吸困难的梦,多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或大脑皮层过度紧张引起。那么稍微重点的说一下梦魇,因为在我周围一部分的老年人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一般他们认为是中邪了,在一些封建思想的引导下往往求助于鬼神,其实这是非常不正确的。那么我们知道中医认为躯为神之宅,一般出现这种情况老年人较多的便是肾精亏虚,神失所养不能主宅所致,一般通过益肾补精,填髓安神能够得到很好的疗效。
其实以上三种睡眠障碍,都是由于老年人各方面身体机能尤其是被中医称为先天之本的肾脏的功能已经开始下降导致的。
3、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睡眠障碍的自身因素其实还有外在因素,比如打鼾、床不舒适、环境嘈杂等。
1)打鼾俗称打呼噜,现代医学称为鼾症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研究表明,轻度的鼾声对人体健康影响病不大,但伴有呼吸暂停的鼾症是绝对不容小觑的,不但可导致不同程度缺氧,时间久了,还会引起人体内激素分泌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多种系统、组织器官的损害;引起大脑、血液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尤其对心血管系统损害极大,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心率失常、心肌梗死、心绞痛、中风等,严重者甚至可致夜间猝死。人们常说高枕无忧,事实上很多人打鼾正是因为枕头枕的过高所致,一般枕头的高度是平行肩膀即可。其次可采取侧卧位来避免打鼾,都是比较有效的,所以高枕未必无忧,相反则更添一笔愁颓。
2)再者睡的床要舒适,但不可过于舒适,这个尺度便要由自己来掌握,因为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最后如果不能避免的处于嘈杂或者有光的环境,可采取耳塞眼罩的方式来进行人为的控制,以上。
3)总结,如标题所说,如何睡出健康呢,首先要有有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其次保持良好愉悦的心情,不要过分的去想往事,每天保持七小时左右的睡眠,坚持锻炼身体,以每天慢跑一小时为佳,不过分勉强自己劳动,不要枕过高的枕头,让自己的内心处于相对的安宁,不要被繁琐困扰,如此你将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
4、失眠可以食用
1)香蕉
香蕉实际上就是包着果皮的“安眠药”,它除了含有丰富的复合胺和N-乙酰-5-甲氧基色胺之外,还富有能使肌肉放松的镁。可以让你的精神和肌肉都处于放松的状态,而且还可以帮助你安睡的作用,所以平时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吃些香蕉有好处。
2)菊花茶
菊花茶之所以成为睡前配制茶饮品的首选,可以有安神的作用,同时也是天然的凝神静气的方法,女性可以选择在睡前喝一些菊花茶,具有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3)温奶
很多都市女性都有失眠的情况,不妨在睡前喝一杯温的牛奶,这样可以提高睡眠的治疗,因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可以帮助镇静催眠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补钙保护皮肤,非常不错的养生方法。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睡眠困难,比如久久不能入睡、睡不安稳和睡醒之后不能很好的恢复精神。引起失眠的病因是非常多的,可以是由一些精神心理因素,比如过于兴奋、激动,有一些器质性的精神障碍,焦虑、抑郁等。另外,也可以是一些躯体疾病所导致,比如睡眠呼吸障碍,睡眠呼吸暂停就是在睡眠的过程中打鼾非常明显,会有睡眠质量的下降,白天的时候精神欠佳、嗜睡。
还有一些药物导致,比如饮酒,甚至一些毒品。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对兴奋类药物很敏感的人,可能吃影响睡眠的药物或者喝饮料,比如咖啡、浓茶等,也会导致暂时性的失眠。通常短暂性的失眠症主要是由于突发的情景性紧张,或者旅途的倒时差,这种是非常常见的,通过短时间的自我调整之后,就可以逐渐好转,这叫短暂性失眠。短期的失眠在这一段工作时期当中,可以持续2-3周的时间,有考试压力、工作压力,还有生活节奏破坏,或者服用含有咖啡因类,饮酒、吸烟戒断也可以导致。如果存在着长期的失眠,持续三周甚至一个月以上,同时伴有焦虑或者头疼、睡眠呼吸暂停、夜间双下肢不安、痉挛发作,就要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生理因素,如饥饿、过饱、疲劳、性兴奋等,都可能引起或促发失眠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
当有应激刺激或内心冲突时,会引起个体的情绪波动,可能导致原有的睡眠模式被改变,常见的因素有:
人际关系冲突或心理冲突。
生活发生重大改变(结婚、离婚、生小孩)。
工作繁重或事业面临重大转变。
突然发生非常失望或非常害怕的事件。
失眠者常常对健康要求过高,过分关注。
环境因素
如环境嘈杂、光线太亮、噪音过大、太冷或太热、空气污浊、居住环境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等都可能会引起失眠。
风险因素
偶尔的失眠是正常的,几乎每个人都会有失眠的时候,但有以下因素的人失眠的风险更大。
女性:月经周期和更年期的激素变化可能起一定作用。在围绝经期,盗汗和潮热经常影响睡眠,引发失眠。失眠主要是在平时心理压力过大所形成的,由于生活中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就会使人体造成失眠。还有一种原因就是由于神经方面长期处于紧绷的状态,于是就会出现躯体疾病,神经障碍,药物滥用等,从而引起失眠。
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几种,胸闷心悸,血压不稳定,消化系统的疾病出现便秘。在平时注意要合理的饮食,及时补充维生素,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可以去神经内科进行检查。短暂性失眠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如所述的环境改变(新进入陌生的睡眠休息环境)、导时差,生活中突发事件导致的一过性的应激障碍等。
对于偶发性失眠,可以偶尔服用催眠类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多数可以完全恢复。长期的失眠都是由于平时生活不规律,长期的饮酒或者饮用咖啡,心理上的焦虑紧张,或者长期从事夜班工作等原因所导致。引起或促发失眠的原因众多。常见的有:1,社会心理因素:生活和工作中各种不愉快事件,造成个体发生抑郁,焦虑,紧张等应激反应时,往往会表现为失眠。2,环境因素:环境嘈杂,不适的光照,过冷过热,空气污浊或异味、居住拥挤或睡眠环境改变等都会导致失眠。3,生理因素:睡前饥饿或过饱、过度疲劳、过度兴奋等状态下易失眠。4,精神疾病,几乎各类精神疾病都存在睡眠障碍,尤其是焦虑与抑郁障碍。5,药物与食物的因素:酒精,茶叶等兴奋性饮料饮用时间不当或过量,药物依赖和戒断时,或者某些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降压药导致的咳嗽,或中枢兴奋剂的使用等。6,睡眠节律的变化:白天和黑夜频繁轮班,跨时区旅行等造成生物钟节律改变。7,神经系统疾病和躯体疾病:这些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影响睡眠中枢结构,或者疾病致残疼痛和不适,以及患病后继发的心理情绪变化。8,生活行为因素:日间休息过多,抽烟,睡前运动过多等,对睡眠产生不利影响。失眠症的发病原因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环境、行为、疾病、精神、年龄等因素,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环境因素。居住环境比较嘈杂、室内温度过高或者过低,以及突然更换睡眠环境,均可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睡眠质量。
行为因素。长时间熬夜看手机、打游戏,或者在睡觉前饮茶、喝咖啡、抽烟喝酒,均可引起患者出现失眠。另外长期日夜倒班的工作人员,可使睡眠节律改变而引发失眠。
疾病因素。任何疾病如果引起躯体上的不适,导致患者出现失眠。
精神因素。如果生活和工作中发生各种不愉快的事情,可能会引起患者失眠。这是多数人发生失眠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人体在受到情绪的干扰时,很难去让自身平静下来,并且,多数人都会在这一过程当中变得非常急躁,可能在白天所遇到的事情,已经对自身产生了很大的困惑,而到了晚上之后,这一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于是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入睡。在这其中,上班族的表现最为明显,可能在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就对其产生极大的困扰。
2、环境改变
很多的患者都是因为在刚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当中时,没能够及时去进行适应,使自身产生了一些不太好的现象,比如失眠。尽管在之后已经对这一环境适应,但是由于长期的失眠,使得自身已经没有办法进行调整,所以就会一直保持这样的习惯。可能这这样的患者,在平时就很少去对环境进行改变,或者平时生活当中的一些变化,也不会轻易地去接触,否则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睡眠。
3、原发性失眠
有一部分的患者很有可能是属于这样的原因,即便是没有任何的外在的因素,也不会正常地进入睡眠状态,他们可能自身的精神,就会在晚上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即便是他们已经特别想睡觉了,但是仍然没有办法让自己正常的入睡,这种患者在平常就表现得非常没有活力,由于晚上不能很好的入睡,所以白天会显得特别没有精神,影响到正常生活。
以上便是几种常见的引起失眠的原因,如果想要去更好的拥有一次睡眠,那么就可以从这些原因入手,找到自身失眠的真正原因,然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从而改善自身的失眠状况,同时,在平时也应该养成一个不错的习惯,从而能够有助于对自身的调理,能够应对各种的失眠情况。
一、常见失眠原因
为什么你的睡眠质量总是比别人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首先,来看看造成失眠的原因都有哪些:
1,饮食不节制
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现代很多人在饮食上不加节制,导致食物积滞,郁久酿生痰热,痰热上扰心神,加上长期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受损,气血无以生化,致心神失养而引起失眠。
2,情绪影响
人在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候,常常会寝食难安,如:愤怒、生闷气时会影响肝脏,导致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火热上扰心神,神不安则不寐;思虑、忧伤过度会伤及心脾,心脾亏虚将引起气血不足,心神失养而导致失眠。
3,劳逸失调
过度劳累的人,容易耗伤气血,而过于安逸少动的生活易导致脾虚气弱,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奉心神,导致神魂无主影响睡眠。
4,年迈、体虚
久病血虚、产后失血或年老血气日衰等,均可引起心血不足,导致心失所养而致失眠。
从以上几个原因可以看出,失眠均与心神不安密切相关,正如《景岳全书》所言:「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那么调理失眠,难道只要通过心脏就能解决吗?非也,失眠并非虽然在心,但其实五脏皆可引起心神不安,因此调理失眠,自然不能从一而治。
二、失眠五大类型
那么不同原因引起的失眠该如何辨别?来看看常见的五种失眠都有哪些表现:
1,肝火扰心型
此型失眠,除了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等情况外,平素多伴有急躁易怒、口苦、头晕头胀、耳鸣等症状。
2,痰热扰心型
体内痰火多的人,失眠多表现为多梦易醒,并伴有胸闷痰多、 恶心嗳气、胃部不适等症。
3,心脾两虚型
心脾两虚多表现为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平素脸色偏白或萎黄,伴有心悸健忘,头晕、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
4,心肾不交型
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因此出现心烦不眠,入睡困难,多梦、耳鸣、腰酸、入睡后出汗、手足心烦热、口舌易生疮等。
5,心胆气虚型
此型失眠者,常表现为虚烦不眠,多梦易醒,平时胆怯易惊,终日惴惴不安,心慌、或胸胁不适。
三、导引按蹻调理失眠
相信有不少人在调理失眠上,寻求过不少方法,也花了不少钱,但效果并不理想,那么有没有省钱又好用的调理失眠方法呢?向大家推荐导引按蹻法。
大家可以通过分析自己平时的一些症状,来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失眠,然后再选取适合自己的穴位调理。
选穴以神门、三阴交为主穴,肝火扰心加用肝俞、太冲穴,心肾不交加肾俞、心俞;心脾两虚加心俞、足三里;心胆气虚加心俞、丘墟;痰热扰心加丰隆、太冲。
1,神门
属手少阴心经,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用补法
2,三阴交
属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处,用补法。
3,太冲穴
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用补法。
4,心俞
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用补法。
5,肝俞
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用补法。
6,肾俞
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用补法。
7,丘墟
足少阳胆经,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用补法。
8,丰隆
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一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用泻法。
9,足三里
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用补法。
操作方法:导引按蹻的操作方法十分简单,只需要用中指指尖轻轻点按相应穴位30-60分钟即可。
补、泻手法以中指指尖方向为准,指尖朝向与经络循行方向一致,则为补法,以循行方向相反则为泻法。
注意:所有阴经的穴位均只补不泻。
经经络循行方向:足三阳经从头往下走,走到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往上走,走到胸腹部。
手三阳经从手指寻手臂方向,往上走,走到头面部;手三阴经,从胸部出发后,沿手臂往下走,走到手指末端。
导引按蹻不仅可以调理失眠,很多常见疾病都可以用导引按蹻来调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