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太田痣原因

发布时间:2023-09-18 14:58:24 作者:中医世家 点击:3015 【 字体:

专家表示,这是黑素细胞或前体在向表皮移行过程中停滞于局部所致。50%的色素斑为先天性,其余出现10岁之后。大部分学者认同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但亦有学者持不同意见。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太田痣遗传的可能性占了将近一半,即使不是所有的太田痣都有遗传性,但其存在可能性,这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太田痣皮损多分布在三叉神经第一、二支区域。按神经分布的特点提示黑素细胞可能来源于局部的神经组织。

当细胞分布于真皮浅层时,常呈淡棕色或棕色;分布于真皮深层时,表现为蓝色或灰黑色,同一颜色的深浅又与黑色素细胞的分布密度有关。进行治疗时,这一规律对判断预后及治疗次数十分有用。太田痣与恶变无明确的关系。

对于那些一出生就有或出生不久就发生的太田痣患者来说,通常在4-5岁左右时和12-14岁时,太田痣会波动一次,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太田痣会长大一些,或者颜色会变深一些,以后较为稳定。对于以后发生的太田痣患者来说,他们通常在4-5岁或12-14岁左右时长出太田痣,当然也有更晚一些才长出太田痣的。

太田痣的颜色可有一定的变化,如夏季颜色较深,冬季较浅,情绪对颜色也有影响。太田痣的临床表现变化较大,轻者可以只表现为眼眶周围的淡褐色的点状或片状色素斑,重的可表现为单侧面部或双侧面部的褐色,青褐色或青黑色色素斑。

太田痣的临床表现

有报道2/3的患者出生时即有眼部损害,而皮肤损害可在10多年后才出现,损害发生于一侧面部,特别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第二支所支配的部位,故最常见于眶周、颞部、鼻部、前额和颧骨。约数厘米大小的色素斑可为灰蓝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斑片着色不匀均,呈斑点状或网状,界限不清楚。一般呈褐色斑状或呈网状,而蓝色较为弥漫。色斑颜色还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在斑中偶有结节表现。约2/3患者同侧巩膜有蓝染或褐色斑点,有时睑结合膜、角膜也有色素斑,少数患者口腔和鼻黏膜也有类似损害。5%~10%病例为双侧性。少数患者可伴发伊藤痣、持久性蒙古斑或鲜红斑痣。太田痣极少恶变。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