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徐文兵老师医课:高血压的医理和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2024-03-05 18:17:41 作者:祝由网 点击:8328 【 字体:

徐文兵老师医课:高血压的医理和治疗原则

很多人说自己有高血压遗传基因,因为自己的父亲母亲或者爷爷奶奶是高血压,所以自己得了高血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遗传只是个因,有因不见得有果。给你一颗种子,不见得就能开花结果。这还取决于缘,就是后天提供的土壤、水分、肥料、温度、湿度等。所以即便我们有高血压的遗传基因,如果后天能调养自己的起居、饮食、情绪等方面,不给发病、作病创造条件,我们这辈子也不一定得高血压。

预防高血压,我们要关注高血压早期几个症状。

首先是头痛,这种疼痛是沉闷的、闷重的,部位一般都在后脑勺,发作时还伴有恶心、想吐。偶尔出现这种头痛,可能是受寒、着凉了;长期、反复发作,就要测测自己的血压。

还有一个症状就是眩晕。眩是眼前发黑,晕是指旋转,就像坐在车、船中,也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感觉。很多人脚下像踩了棉花一样,发飘,头重脚轻。有的人在起床或者是下蹲站起时症状加重,持续时间还比较长。有些人还会感觉自觉的心跳,中医管它叫心悸。正常人的心都在跳,但是你感觉不到,只有不正常的情况下,才会感觉到心跳,有时候会出现心律失常、早搏甚至是间歇或停跳。还有人的表现是气短,就是在心悸发作的时候,会觉得憋气,喘不上气儿。另外一些人长期熬夜,导致睡眠困难;有些人早醒、睡不踏实,老做噩梦、惊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人,他在睡梦中憋气,出现呼吸暂停和心跳骤停,这时候他的血压都是非常高。长期打呼噜的人,最终会出现高血压,或者说出现高血压以后,会加重他的打鼾。还有高血压患者会觉得手指、足趾末端或皮肤有麻木感,或者有蚂蚁走的感觉,手指捏东西不太灵活,做一些精细的动作也不太灵便,有的人还会觉得半身麻木、口齿不清,出现走路的异常。

所以,早期发现高血压很重要,要监测。一旦已经被确诊患有高血压,我们建议急则治标,通过服用降压药先控制血压。西医的专科大夫,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很多人害怕会终身服药,所以就吃吃停停,这样反而会加重病情。因为血压忽高忽低会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产生危险。我推荐的方法是先服降压药,然后通过中医治疗慢慢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出现高血压和人发高烧的道理是一样的,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是本能的反应。所以血压升高有它的道理。道理在哪呢?就像我们往高楼上供水一样,如果你的输水管道通畅,一般的压力就能轻松把水送到顶层,而如果管道壁中间出现了壅滞或者堵塞,输送的水浓度变大,变黏稠,这时候就要提高压力才能把水送到顶层。所以出现高血压的时候,一味地降压并不是治疗的根本,当你把管道清理通了,把输送的液体黏稠度给它降低了,当人能轻松地把血送上去的时候,压力自己就下来了。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人大多存在着痰浊和瘀血的问题。所谓痰浊就是指身体水液代谢不好,血液黏稠度高,平常总是痰声辘辘,痰总是堵塞在自己的呼吸道、消化道,甚至散布在细胞中间。中医把这种体质称为痰饮体质,用化痰的方法稀释它。这时候从血管里面往细胞间输送和渗透受到的阻力就会变小,人的血压就会降低。另外,很多高血压病人会有瘀血,就是在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里面出现血流不畅,身体局部会出现冷、硬、闷、痛,当我们用活血化瘀药提高了血液的循环能力,人的血压也会逐渐降下来。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朋友,饮食和生活习惯上有什么需要注意呢?

第一、不要吃得太咸。中医认为咸能入血,能够助心火,这样会人为地升高血压,不利于我们降血压的治疗。

第二、要少吃辛辣,辛能够升压,能够扩散,能够升阳气,所以高血压病人要少吃辛辣。我看到一些高血压病人还在喝白酒,喝得量还很大。他们的借口是,喝酒以后血压反而会降下来。事实也的确如此,喝酒能暂时扩张血管,使血容量相对减少,导致血压暂时下降。但是远期效果会加速血管硬化,到时血压恶性上升不能恢复。这就像反复拉扯一个猴皮筋,早晚会使它失去弹性。白酒的特点就是先阳后阴,刚刚喝白酒,感觉全身发热,过了一会儿就会发凉。所以喝白酒先降压后升压就是饮鸩止渴。

第三、高血压病人属于我们中医讲的“阳有余而阴不足”,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要记住早睡觉。哪怕睡不着,也应该早点躺下,这样借助于自然的力量去平衡自己的血压。我看到很多中青年人,疯狂熬夜打游戏,最终导致自己血压升高。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还不改正坏习惯,就是有再好的药物和医生也不管用。

高考体检有哪些项目标准和要求

高考体检检查项目:

1.眼科:视力、色觉(色弱、色盲)。

2.耳鼻喉科:嗅觉、听力等。

3.口腔科:唇腭、口吃、牙齿等。

4.外科:身高、体重、皮肤、面部、颈部、脊柱、四枝、关节等。

5.内科:血压、发育情况、呼吸系统、心脏及血管、神经系统、肝、脾等。

6.肝功能:转氨酶检测。

备注:部分省市可能存在其他项目的检查要求,具体以各省公布通知要求为准。

体检注意事项: 一、体检前

1.注意饮食,不吃辛辣、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饮酒,避免做剧烈运动。

2.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最近天气变化大,容易引起感冒,考生应及时添减衣服,防止感冒。

3.尽量不要服用药物、保健品,有些药物与保健品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增高等症状,影响体检结果。如果不得已服用药物,应在体检时向医生说明。

4.上午体检的考生,因要抽血,勿吃早餐(空腹)。下午体检的考生,早晨要吃清淡点,喝些白开水,上午9时以后就不要再吃东西了。(是否空腹以学校通知为准)

5.有高血压家族史和体形较胖的考生要注意血压的情况。平时要测一测自己的血压,如果血压高应在医生指导下系统治疗,有些是非药物治疗就可以控制的,如低盐饮食、消除紧张情绪、适当体育运动等。

二、体检时

1.衣着尽量宽松,以便穿脱,配合医生要求,不要有负担。

2.不要紧张,以免血压、心率异常,如因紧张导致的,要跟医生说明。

3.不要戴隐形眼镜,现场摘戴麻烦。装有义眼和戴助听器的考生要跟体检医生讲明。

4.不要带贵重物品,如项链、手表等,以免丢失。

三、特别提醒

1.考生体检后、签名确认前,一定要通读一次体检表。如果出现跟自己不符合的体检结果,特别是不利结果时,一定要当场提出,积极沟通。

2.有些问题,如色弱、色盲等不是通过锻炼和治疗能够改变的。有此类情况的考生也不必烦恼。填报志愿时要避开限报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专业即可。

拓展资料: 哪些问题会影响录取(常见)?

1.色弱:不能录取到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侦察学、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考古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林产化工、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园林、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各专业。

2.色盲:除同色弱外,还不能录取到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摄影、动画、博物馆学、应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应用气象学、材料物理、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探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交通运输、油气储运工程等专业。

3.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录取到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察。专科专业:海洋船舶驾驶及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

4.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4.8者,不能录取到轮机工程、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烹饪与营养、烹饪工艺等专业。

5.既往病史、先天性疾病等,建议这些考生不要报考某些限定的专业,否则可能影响录取。

特别提示:

体检是高考极为重要的环节,也是高校在录取考生时的重要参考,某些时候甚至重要过高考成绩,每位考生都马虎不得。小伙伴们,重视起来,千万不要因为身体问题耽误录取。

参考资料: 高考体检-百度百科

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是?

精神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是?

是医学与心理学相互交融之处。
长期以来,人们对医学与心理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络缺乏足够的重视。医学的重点仅集中于研究生物学的改变。也就是从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方面去探究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对此,人们称之为“生物医学模式”。这一模式的确为上个世纪末以前的医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伴随着医学史上血液回圈学说和疾病的细胞损害学说等的确立,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发现、各种维生素和激素的研究成功,直到近代,在细胞与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器官移植的应用等等辉煌成就,无论在认识疾病,还是在治疗、预防疾病方面,都为现代和未来医学奠定了基础,无疑都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在医疗实践中,这一模式也逐渐暴露出种种缺陷和消极影响,最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偏离了作为医学物件“人”的完整性,从而大大阻碍了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很明显,医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相结合的科学。
医学,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与经验支撑,同样需要心理呵护,伦理规范,人文关爱;一句话,需要科学与人文的两条腿。
有鉴于此,近年来,世界医学的潮流逐步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也就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心身医学与医学心理学的迅速兴起,也正是反映了这种趋势。
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一方面,它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所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哲学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也就是心身关系问题,它与认识论和辩证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门用途广泛的应用学科,从管理国家到商品买卖,凡是与人打交道的部门都有心理活动的规律在起作用。
在每一个新的学科中都包含着物质运动的较为简单的规律,但也总有一些无法用以往的学科来解释的、更为特殊的新规律,就像我们不能单用物理和化学的知识来解释生物学一样,也不能完全用神经生理学的知识来解释心理学。所以,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对人类有关的各学科产生重大的影响。有人预言,新世纪的心理学有可能成为一门带头学科,它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将成为与现代化建设联络最密切的基础学科之一。
心身医学是医学与心理学交叉所酿生的新兴学科,她诞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以医学界为主,并有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参与研究,如心理学家、伦理学者、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等,所以在其定义和研究范围上还不完全统一,理解上也各有差异,因而出现了与之相关的众多学科,如心理生理医学、行为医学、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等,但这些学科在许多实质内容方面具有较大程度上的雷同性。如关注的物件主要为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对躯体健康及疾病防治的影响等,除医学方法外,常常运用心理与行为的测量技术以及心理保健和精神健康等的方法手段。
所谓“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PSM),广义的是“指在医学研究和诊所治疗中,除要运用生理学、解剖学、药理学、外科及食疗等的方法外,还应使用心理学方法,要两方面协调而同时进行”。显而易见,对于肿瘤来说,它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就使得它首先有必要借助已经融合了心理学认识、方法与手段的“心身医学”,以利于更好地疏理肿瘤与心理因素之间的错纵联络。
心身医学与医学心理学要求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事实上,医学自产生以来,就与心理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络。

精神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Noology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精神、思想、心灵的专门学问,而且认为精神是创造一切事物的根源。
精神学(Neonoology)是在得知Noology前、精神学系统形成后提出的中文概念。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物件。因此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精神病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分支,它主要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病象和临床规律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有关问题。
简单的说,精神学属于披上科学外衣的新神学,心理学属于理学,心理精神病学属于医学。

心理学对精神医学的作用

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并不是精神医学的一个分支。
心理学很大一部分来自於哲学。
心理学分很多种,服务于人类健康的医学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才跟精神医学有关。而其中的心理卫生 心理咨询对异常心理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心理咨询是对于正常心理的但心理不健康的人。
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实际上是反科学的,不赞同人们用过于科学的方法去解释人。
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更多的是假设,没太多的科学依据。
而行为主义,却又很少研究精神层面的东西。
所以说精神医学跟心理学实际上是两回事
如果牵强点说 精神医学应该属于心理学加医学范畴
在美国 心理医生首先要学习的是心理学 像精神分析等一些经典的心理学学派
而后还要学习5年的医学 这么看来
心理学可以作为精神医学的基础 因为人的精神层面实际上就是一个“黑匣子”
无论是医学还是心理学只能试着解读或者给出一些合理性假设
具体我不是研究精神医学的 只能给你这么一点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心理学的诞生离不开医学的发展。试验心理学的产生有两个发端:哲学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医学对人脑的研究和神经系统的研究,是人们开始关注于意识,此外医学的科学的研究试验方法也促使了心理学走向科学。
心理学和医学是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主要以人等生物为研究物件。心理学更注重于意识研究,医学则更倾向于生物体物质方面的研究。因为人既不是纯精神的也不是纯物质的,而是心理与生理的结合,因此两门学科密不可分

什么是系统脱敏法?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系统脱敏法是通过系统训练,采取一定步骤,按照敏感事物,将 *** 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而逐渐训练其心理承受力,增强适应力,从而最后达到对敏感事物不产生“过敏”反应。例如一患有雷声恐怖症的女性,从童年起就害怕雷声,每当天气预报有雷雨之时,她就紧张不安,不敢外出,她的回避行为严重影响了生活、工作。为克服其恐怖性行为,设计了与雷雨有关的声、光 *** ,然后要当事人在放松的同时逐级训练。先想像恐怖情景,同时放松,待恐惧感接近消失时,再升级想像更恐惧的情景,按恐怖事物分级表逐级想像完毕后,再过渡到真实情景的逐级训练,直至能到户外听雷声,看闪电……不再出现恐怖,则对雷击的敏感去除,脱敏成功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 此种疗法实用于对某些事物过于敏感紧张者,也用于治疗恐怖性神经症、强迫症、性功能障碍及口吃矫正。。

健忘有知多少(一)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健忘到底是不是一种病呢?就连专家们也争论不休。所谓健忘,顾名思义,是指健康的遗忘,也就是医学上说的老年性良性健忘症,现称与年龄有关的记忆障碍,是一种正常或生理性非进行性的大脑衰老过程,其特点是对事件的某些细节准确回忆存在困难,记不住人名、地点、电话号码、邮政编码,对此往往感到负担或主动求医,并力图设法弥补记忆缺陷。常用记笔记、请人提醒的方法,以适应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动,但事件本身或总的记忆力相对储存。 人的大脑有多少神经细胞呢?答案是10亿左右,而且是在出生时就定下来了,以后都不会增加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人之所以会通过学习逐渐聪明起来,是由于神经细胞的突触增多的缘故。突触是每个神经细胞之间互相联络的树状突起,最多的神经细胞的突起可以达到30万个之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神经细胞,也在逐渐减少。这就势必造成大脑功能的下降,每10年约减少5%,与此同时,神经细胞互相联络的树状突起也随年龄的增高而减少,神经细胞相互之间传递资讯的乙酰胆碱和乙酰转换酶也在减少。所以,记忆力的轻度下降是一种生理现象。 医学教育网1.疾病因素:脑部的直接病变如肿瘤、外伤、脑炎等直接损伤大脑细胞,而患有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病人,则因脑部血管变细、狭窄,血流不畅,使脑部供养减少,从而影响影响到脑细胞营养的供给,使脑细胞活力不足,记忆力减退。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能导致多种疾病和生理异常现象,对记忆的影响亦不例外。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3.自我认同的结果:人到老年,一直为之奋斗的事业这一精神支柱坍塌了,尤其是退休的老人,不免产生暮年将至、人进老年万事休的颓废心理,我们称之为退休病。加之因“人老糊涂”的传统观念和许多事情的影响,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便不知不觉地接受了“老”的事实,这种不良的自我暗示使他们感觉大脑越来越不听使唤,记忆力下降,更加懒得动脑,致使大脑长期处于无须工作的状态,人为地对脑细胞 *** 减少,用进费退,大也就脑逐渐衰老。再加上老人在生理和感官上发生一系列障碍,如腿脚不便,听力、视力下降,因病长期卧床等,使得老人减少了与外界的接触,加速了记忆力的衰退。 4.社会因素的影响:老人成了社会以至家庭“多余的人”,老人由此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对社会漠不关心,对新知识、新事物懒得关注,进而造成生理和智力迅速老化。 贴心提醒:大多数人都会随着衰老而越来越健忘,但是,疾病、焦虑和过多的负面资讯会影响我们的记忆力。 原来医学上都认为健忘不是痴呆,二者有着根本的区别,但近年来有些变化,一些学者把良性健忘和痴呆看成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阶段,即把健忘看成是痴呆的前奏,这倒也不无道理,因为有调查表明,健忘的老年人有15%最后发展为痴呆。 达到痴呆程度者,除记忆力减退外还伴有其他认知功能障碍及人格、性格的改变,并且病程进展更迅速,脑CT或核磁共振显示脑萎缩的进展更快。 贴心提醒:健忘虽然跟痴呆有很大的区别,但也很有可能是痴呆的最早表现症状。。

如何倾听他人的心事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当我们接到朋友的来电,或是受到当面邀请,说我有个问题想找你谈谈时,首先我们不妨检视一下自己当下的心情与可供运用的时间。你习惯于倾听别人的问题吗?你有多少时间能给他?这两个要素多多少少在一开始就决定了倾听的质量。 我们的心境不但影响我们所能接收的资讯,也会带给朋友截然不同的感受。如果你正好也在焦虑之中,要专心抓到朋友所说的许多小细节恐怕不容易,如果你近来情绪有些忧郁,也许诠释起朋友的遭遇会有较多负面的看法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如此说来理想的倾听心境似乎是要如一面镜子,忠实地反应各种情绪与事件,实际上每个人随时总有些情绪,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知到自己目前的心境可能造成的偏差,包括资讯的接收与解读,能先这样提醒自己就足够了。 医学教育网朋友的困扰总有来龙去脉,要说请楚难免需要一些时间,然而当下你有多少时间呢?必须先作一个评估。如果你恰好有一个小时,当然能邀请他坐下来喝杯咖啡娓娓道来,如果你只有十分钟呢?可能必须先说清楚这一点,然后主动先提出几个关键问题,初步了解后再另外找时间详谈,这么做比起听了九分钟之后再草草结束恰当得多。而所谓关键问题,大体上就是粗略评估事情的严重度与朋友的可能反应。目前最困扰你的问题是什么?你的心情如何?最坏有什么打算?类似这样的资讯需要先收集,在心里有个大略的印象,也衡量一下朋友所受的冲击程度,与是否能承受?若不能,有没有立即的危险性? 稍稍想过上述两个基本问题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聆听的主体了,首先要注意的是空间,若在电话上当然保持周围安静,若是面对面则需安排一个能维护朋友隐私的地方,这里不见得非要单独的房间不可,也许是餐厅一角,也许是两个人到外面散散步,只要能让朋友放心地畅所欲言即可。 聆听的主体则大致包含了:开放性的倾听、厘清痛苦所在、表达同理心、辨认核心课题几个部分,而这些动作大致上是有先后顺序的,也许在过程中会需要针对不同的主题一再重复。 医学教育网首先,给朋友一段不被打断的时间诉说自己的问题,也许他正陷于混乱思绪中,正需要借由倾诉来整理出头绪,比较理性主观的朋友,说不定在叙述一遍之后,就已自有定见,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协助了,而对于大多数困惑的人们,此时你正从一大堆线索、感觉中试图了解整个状况,注意朋友说话的方式,强调了什么?似乎刻意遗漏或模糊了什么?这些都是进行下一个动作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开始试图帮助自己,也帮助朋友厘清痛苦所在。这当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位失恋的朋友,他可能因为方才决裂的言词愤怒,也可能因为再度重蹈覆辙而自责,有些感觉是原发的,是根源,有些感觉是之后新增的,较为表浅,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试着辨认出造成目前痛苦主要的情绪与心结。须注意那最后提到的,最刻意隐瞒忽略的,最有可能是症结所在。 医学 教育网蒐集整理 下一步便是同理这些痛苦与挣扎。所谓的同理心,就是感同身受,站在朋友的视角,与他一起看当下这个情境,一起为之喜怒哀乐。表达同理心的技巧不是这里所要探讨,只要我们确实传达出:我知道你的痛苦在这里,我能感觉到那种强度,我努力地试着用你的出发点来看整件事情,这样通常已让朋友十分窝心,感到有人能理解自己的苦处。 倾听到这里,其实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最后是否能辨认出核心课题,建议处理方式其实并不见得能够完成,或需要完成。我们很难比朋友更了解他自己,也不宜把我们自身的经验推销给他人。每个人的心灵结构,应对问题的方式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帮助他指出核心课题已十分难得,至于如何处理,唯一最有预测价值的就是参考朋友之前对类似问题的处理模式,针对其优缺点给些建议。 最后要提醒的是,不少热心的朋友常过早地打断对方,或提供建议,常常自己说得尽兴,求助者反而沉默不语,或在尚未深入了解对方痛苦时,就过早开始同理,如此往往得到反效果,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说话量比对方还多时,就是一个警讯,毕竟,我们是在倾听别人的心事呢!不是吗?。

她为啥老觉得自己“有病” 【医学心理学与精神医学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考试有多少个实践技能?

一个实践技能啊

一共有三站 三战常用的有22个

1、胸腔穿刺(置管)术

2、腹腔穿刺术

3、腰椎穿刺术

4、骨髓穿刺术

5、外科洗手(无菌术)

6、穿脱手术衣

7、穿脱隔离衣

8、外科打结、缝合技术

9、心包腔穿刺术

10、清创缝合术

11、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12、动脉穿刺(置管)术

下面还有:

13、心肺复苏(很重要)

14、问诊、查体

15、心电图

16、胃管置入

17、气管插管术

18、导niao术

19、吸痰术

20、灌肠

21、骨折外固定

22、颅腔减压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